app's jpg

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蒋志青:为什么说历史学家汤因比关于中国未来的预期是错误的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字号:

蒋志青:为什么说历史学家汤因比关于中国未来的预期是错误的

蒋志青:为什么说历史学家汤因比关于中国未来的预期是错误的
2019-11-11 16:51:22
来源:钝角网 作者: 蒋志青
关键词:中国外交 中国 点击: 我要评论
历史学家汤因比的价值观问题和知识能力缺陷,致使他没有意识到他的偏见,找不到客观性的标准。因此,他的关于中国未来的预期是错误的。2018年2月,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未来属于中国:汤因比的中国观》一书,对中国意味着什么呢?

  池田显然比汤因比明智。他说:“今后世界统一应走的方向,不是像中国那样采取中央集权的作法,可能是要采取各国以平等的立场和资格进行协商这种联合的方式。从这种意义上说,与其说哪里是中心,不如说哪里表现出先锋模范作用。我个人认为欧洲共同体的尝试,大概能成为这样的一个楷模。即或需要时间,我希望还是一定要促其成功,成为全世界的楷模”。

  第一编 第四章 第5小结 是国民总生产还是国民总福利?

  汤因比谈到:“我希望21世纪建立一个在经济方面是社会主义的,而在精神方面是自由主义的全球人类社会。一个人和一个社会的经济自由,有时会剥夺别人和别的社会自由。然而,精神方面的自由,就没有这种弊端。一切人都可能不侵害别人的自由而获得自己的自由。不仅如此,唯有精神自由的普及才是增加人们共同富裕、防止贫穷化的道路”。

  社会主义主张生产资料公有制,不仅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有制是失败的,即便在在英国,公有制的试验也是失败的。

  从19世纪起,部分英国人进行了长期的公有制社会的探讨和实践,其中最著名的发起人有乔治·肖伯纳和悉尼·韦伯。

  肖伯纳和韦伯等费边社领导人系统地阐明了费边社会主义理论。费边社会主义主张废止土地私有制、工业国有化,以及实现各种社会福利。英国工党纲领的传统理论基础是费边社会主义,主张生产资料、分配手段和交换手段的公有制,实行计划管理,以达到公平分配。1948年,执政的工党政府宣布实施公有制,建成福利国家。结果,工党的国有化导致国有企业生产效率下降。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工党内出现意识形态分歧。右派认为,社会主义应是“增加社会福利,实现社会平等”,而不是以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化为目的。但左派仍坚持国有化,认为没有国有化就没有社会主义。“工党1982年纲领”指出,“工党的社会和经济目标只有通过扩大公有制才能达到”。然而,1983年大选,工党遭遇了1918年以来的最大一次失败。1983年大选的失败使工党认识到“扩大公有制”是没有出路的。为了重返执政党的位置,工党开始从左向右转。在经济问题上,工党承认了市场经济和私营企业的作用,已不再片面强调公有制。1990年5月,工党提出了新的施政大纲,放弃了老式国有化政策,主张政府必须负责解决教育、培训、运输、通信等市场无法解决的问题,社会分配先考虑“创造财富的人”,发展高技术经济,鼓励发明创造。

  汤因比与池田大作的对话发生在1972—1973年期间,正是工党左派尚占上风的时期。汤因比受到他们的影响,跟风左派。汤因比主张在经济方面实行社会主义,证明他缺乏基本的现代经济学知识,这是他的知识能力缺陷之二。

  前文笔者讲过,汤因比没有意识到中国存在“个人被禁锢在社会里,自由发挥才能受到压制”的严重问题。汤因比不理解,没有经济自由,就不可能“增加人们共同富裕、防止贫穷化”。

  社会主义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计划经济是低效率的短缺经济。

  1、计划经济是一种权力经济体制

  计划经济的主管计划的政府官员和执行计划的企业官员是政府任命的,没有经过市场的选择。为此,绝大多数的经济官员不具备经营管理能力,难以承担制定经济发展计划或执行生产计划的大任。这是经济计划失败的根本原因。

  2、计划经济是一种压抑人的知识能力的经济体制

  计划经济是政府主导的经济。国有企业是政府的生产单位,生产要素由政府配置,按政府指令进行生产,没有自主经营权,企业的负责人不承担经营风险。计划经济使得国民丧失了经济自由,失去了选择职业的权利,降低了职业选择、决策工作和生活的能力,致使国民自主能力整体下降,造成了巨大的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的浪费。

  实行公有制,没有经济自由,根本不可能“增加人们共同富裕、防止贫穷化”,这对英国人来讲是一个教训。对中国人来说,几十年的凭着一百多种票证购物的贫困生活,也是难以忘怀的。

  汤因比反对经济自由,再次证实他存在价值观问题。

  《汤因比论汤因比》摘录及分析

  1972—1973年,英国“自由欧洲”电台播出了汤因比与电台播音员G•R•厄本的广播对话。1989年 3月,上海三联书店出版了,根据纽约1974年版译出的《汤因比论汤因比——汤因比与厄本对话录》。

  《人:焦点与分野》

  汤因比:“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是一种没有成功的社会主义,因而注定是要失败的--- 马克思主义的弱点在于,它毫不顾及个人。---假如你观察一下更高级的宗教和哲学,那末你就会发现,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与个人有关的——拯救人们的灵魂便是它们所关注的中心。---而这种对个人心灵的关注,是马克思主义所欠缺的十分重要的因素。---马克思主义、法西斯主义和纳粹主义完全缺乏这种对个人拯救的关注,这就是它们——无论如何从长远观点看——最大的弱点。

  汤因比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弱点在于,它毫不顾及个人,注定是要失败的。中国正在实行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中国就不会失败吗?又怎么会统一世界呢?汤因比的逻辑漏洞,证实了他的逻辑知识能力存在缺陷。这是他的知识能力缺陷之三。

  《儒家文化与现代化》

  厄本:“我所发现的危险之处在于,儒家的传统——即子女的孝顺、家庭被认为使社会的缩影、被引申了的家庭的忠诚、中国人的教育意识和节俭——也许会非常轻而易举第转变为一个按照日本模式的、成熟的、家长式统治的工业社会,它具有日本的污染程度,但缺乏日本政治制度的自由。事实上,中国在两方面都遭受着失败,一方面,无法自我纠正对环境的巨大掠夺;另一方面,日本人那种效率被描绘得天花乱坠”。

  汤因比:“这是一种可能性——一种专家治国论者的统治,其政府充当儒家的一家之父,要求接受你所说的工人的孝顺。文化革命的极端主义说明,毛泽东肯定已经把这看作式一个非常现实的危险。我认为,这场超乎寻常的清洗——它不仅清洗了这位统治者的敌人,而且也清洗了作为他的体制的传送带的官僚——在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它完全不像斯大林主义的那场恐怖,毛泽东公开嘲弄了中国官吏,但他没有杀死他们,而且让他们官复原职;那些取笑过中国官吏,并且看透了他们的人民,现在不会那么卑下地向他们口头膜拜了,而按照传统人们是倾向于这样做的。我想,这正符合毛泽东的心意”。

  “我认为,它对于所有的官僚都会是一种有意的训练——他们应当时常经受这样的训练。---我认为,毛泽东主义的宗教观正是把人当作人来看待,尊重人性的尊严,不容许地位低下的人遭受中国官吏的凌辱。毛泽东曾准备牺牲大量实力,甚至在某种时刻控制局势,以便挽救人的自由和精神上的尊严,这是毛泽东主义中的一种宗教成分,它虽然被儒家——马克思主义的言辞伪装起来,而且被用作反诉宣传的工具,但这一事实并没有取消其中的宗教成分。

  汤因比的话语说明,他并没有认清文化大革命的性质。

  其一,毛泽东担心的不是专家治国论者的统治,而是担心他大权旁落。其二,毛泽东的心意不是让人民不会那么卑下地向中国官吏们口头膜拜,而是只准膜拜他本人,实现他对中国人家长式统治。

  中国人不会忘记发生在文革期间的“早请示晚汇报”、“天天读”和“忠字舞”的个人崇拜狂潮。这是把人当作人来看待,尊重人性的尊严吗?这是在践踏人的自由和精神上的尊严呀!这是在巩固毛泽东的家长式统治呀!作为关心中国的历史学家,汤因比不可能不知道这些发生在文革中的个人崇拜事件,对此,他竟然做出完全错误的判断,充分证明了他的解析社会运动的能力低下,这是他的知识能力缺陷之四。

  在《历史学家的选择与偏见》一节中,汤因比讲:“我们正在尽力寻找客观性的标准。---我意识到偏爱和成见在起作用。---历史学家可能不会意识到他的最根本的偏见。在别人看来,这些偏见也许是显而易见的;但在历史学家本人看来,这些偏见却被如此盲目地视为理所当然的,以致他可能难以将它们提到自觉意识的高度,并将它们展示在自己及读者的面前”。

  历史学家汤因比的价值观问题和知识能力缺陷,致使他没有意识到他的偏见,找不到客观性的标准。因此,他的关于中国未来的预期是错误的。

  2018年2月,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未来属于中国:汤因比的中国观》一书,对中国意味着什么呢?

责任编辑:昀舒
蒋志青:为什么说历史学家汤因比关于中国未来的预期是错误的

蒋志青:为什么说历史学家汤因比关于中国未来的预期是错误的

2019-11-11 16:51:22
来源:钝角网 作者: 蒋志青
历史学家汤因比的价值观问题和知识能力缺陷,致使他没有意识到他的偏见,找不到客观性的标准。因此,他的关于中国未来的预期是错误的。2018年2月,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未来属于中国:汤因比的中国观》一书,对中国意味着什么呢?

  2019年10月24日,《钝角网》刊登了《汤因比:融合西方文明进取性与中国文明稳定性的“第三条道路”才是未来所在》一文。此文来源于山本新等编著的《未来属于中国:汤因比的中国观》(2018年2月 世界知识出版社)一书。此书是日本社会思想社1978年出版的一本著作。陕西人民出版社于1989年出版,中文书名为《未来属于中国-汤因比论中国传统文化》。

5a7c7958Nab32dd49_副本.jpg

  中国的“未来”是什么?将是什么时间呢?

  汤因比讲道 :“美苏是‘现在的国家’,中国是让人对将来发挥强烈想象的‘未来的国家’。中国何时恢复在世界史上的统治地位,虽然难以预期,但迟则在二十一世纪初,快则二三十年后就会踏上历史舞台。这是汤因比在一九六九年讲述的”。(《汤因比:融合西方文明进取性与中国文明稳定性的“第三条道路”才是未来所在》)

  汤因比预期,中国的“未来”是恢复在世界史上的统治地位,时间迟在二十一世纪初。

  现在是二十一世纪初了,已经是汤因比预期的“迟的时间“。今天的中国依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并没有恢复在世界史上的统治地位。汤因比的预期显然是错的。

  汤因比错误预期的原因在于他的价值观问题和知识能力缺陷。

  笔者极少读二手材料,不会看《未来属于中国:汤因比的中国观》这种他人阐述汤因比思想观点的书籍。笔者读过《展望21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以下简写为《展望21世纪》)和《汤因比论汤因比——汤因比与厄本对话录》(以下简写为《汤因比论汤因比》)。这两本书记载了汤因比的话语,笔者将分析汤因比的某些话语,尤其是关于中国的话语,来证实他的价值观问题和知识能力缺陷。

  《展望21世纪》摘录及分析

  1972年5月,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尔德•汤因比与日本宗教、文化界人士池田大作,开始了关于人类社会和当代世界问题的对话。对话跨越了两年,总计10天,长达40个小时(《池田大作纪念《展望二十一世纪》中文版出版20周年》)。

  1973年,《展望21世纪》先后出版过英文、日文、德文、法文、西班牙文等多种文本。1985年 11月,中国国际文化出版社出版了该对话录的中文版。

  以下是笔者对汤因比某些话语的摘录和分析。

  第二编 第四章 第2小结 东亚的任务

  汤因比:“将来统一世界的大概不是西欧国家,也不是西欧化的国家,而是中国。并且正因为中国有担任这样未来政治任务的征兆,所以今天中国在世界上才有令人惊叹的威望。中国的统一政府在以前的两千两百年间,除了极短的空白时期外,一直是在政治上把几亿民众统一为一个整体的。而且统一的中国,在政治上的宗主权被保护国所承认。文化的影响甚至渗透到遥远的地区,真是所谓‘中华王国‘。实际上,中国从纪元前二二一年以来,几乎在所有的时代,都成为影响半个世界的中心。最近五百年,全世界在政治以外的各个领域,都按西方的意图统一起来了。恐怕可以说正是中国肩负着不止给半个世界而且给整个世界带来政治统一与和平的命运。

  汤因比用“大概”这样的估计,推测将来统一世界是中国;汤因比用“恐怕”这种估计,推测中国肩负着给整个世界带来政治统一与和平的命运。他的这种估计源于,在以前的两千两百年间,中国的统一政府,除了极短的空白时期外,一直是在政治上把几亿民众统一为一个整体的。文化的影响甚至渗透到遥远的地区,真是所谓“中华王国“。自纪元前221年,中国几乎在所有的时代,都成为影响半个世界的中心。用中国既往的历史,来论证中国未来的历史地位,断言过去的“中华王国“,未来将统一世界。这种论证方法是极不严谨的。汤因比自己心中也没有“数”,底气不足,所以不得不用“大概”、“恐怕”这种模糊的词语。

  池田对此也表示怀疑。他说:“从中国历史上看也好,从日本德川时代看也好,所谓在政治上的成功,就是意味着带来和平。这的确是值得称赞的。然而另一方面,禁锢个人的创造性和自由、闭关锁国、固步自封的倾向也特别突出。中国和日本受到欧洲的冲击,打碎了和平的美梦。其原因就在于对个人创造性的压制,导致了文化的停滞,因而大大地落后于用自己竞争的方法取得显著进步的欧洲。现在人类所面临的最大课题,倒不是这种进步,而是稳定与和平。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式的统一也许是有意义的。但是如果由此个人被禁锢在社会里,自由发挥才能受到压制,那么这种体制到底是否能永远继续下去,就不能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了”。

  池田认识到,中国存在禁锢个人的创造性和自由、闭关锁国、固步自封的问题,由此导致了文化的停滞,大大地落后于欧洲。汤因比与池田的对话发生在1972年至1973年,正是中国文化大革命动乱期间。文革中,中国人的自由已经丧失殆尽。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访华之前,中国处于前所未有的闭关锁国状态,为了化解苏联的核打击,不得不打开国门,与美国结盟。

  汤因比只考虑过去中国的统一和影响,从中国的过去来推断未来;汤因比没有意识到中国存在“个人被禁锢在社会里,自由发挥才能受到压制”的严重问题。个人被禁锢的中国,国民的能力不能自由发挥的中国,是一个中央集权专制、科技落后的国家,有什么潜在能力统一世界呢?国家能力是分析国家现状的逻辑起点,国家潜在能力是分析国家未来的逻辑起点。国民能力是国家能力的核心,国民的潜在发展能力是国家潜在能力的根本。国民能力受到压制的国家,其国家能力是低下的,且阻碍了国家潜在能力发展的可能性。中国对于近现代科技发展和国家制度进步,几乎没有任何贡献,就是一个真实的案例。由此可知,汤因比的分析是肤浅的。这是汤因比对中国未来预期错误的根本原因。分析能力低下是汤因比的知识能力缺陷之一。

  第二编 第四章第3小结 中国与世界

  汤因比:“中国今后在地球人类社会中将要起什么作用呢?由于西欧各民族势力的扩张和暂时的统治所形成的地球人类社会,已经摆脱了这种统治力量,今后仍会按现在的状况继续存在下去。在最近新形成的地球人类社会中,中国仅仅就停留于三大国、五大国或者更多的强国之一员的地位吗?或者成为全世界的‘中华王国’,才是今后中国所肩负的使命呢”?

  “这是全人类所关心的事情,特别是与中国毗邻的苏联,和一衣带水的邻国日本最为关心。---按我的设想,全人类发展到形成单一社会之时,可能就是实现世界统一之日。在原子能时代的今天,这种统一靠武力征服——过去把地球上的广大部分统一起来的传统方法——已经难以作到。同时,我所预见的和平统一,一定是以地理和文化主轴为中心,不断结晶扩大起来的。我预感到这个主轴不在美国、欧洲和苏联,而是在东亚。由中国、日本、朝鲜、越南组成的东亚,拥有众多的人口。这些民族的活力、勤奋、勇气、聪明,比世界上任何民族都毫无逊色。无论从地理上看,从具有中国文化和佛教这一共同遗产来看,他们都是联结在一条纽带上的。并且就中国人来说,几千年来,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他们显示出这种在政治、文化上统一的本领,具有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这样的统一正是今天世界的绝对要求。中国人和东亚各民族合作,在被人们认为是不可缺少和不可避免的人类统一的过程中,可能要发挥主导作用,其理由就在这里”。

  “如果我的推测没有错误,估计世界的统一将在和平中实现。这正是原子能时代唯一可行的道路。但是,虽说是中华民族,也并不是在任何时代都是和平的。战国时代和古代希腊以及近代欧洲一样,也有过分裂和抗争。然而到汉朝以后就放弃了战国时代的好战精神。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重新完成中国的统一是远在纪元前二0二年。在这以前,秦始皇的政治统一是靠武力完成的。因此在他死后出现了地方的国家主义复辟这样的反动。汉朝刘邦把中国人的民族感情的平衡,从地方分权主义持久地引向了世界主义。和秦始皇带有蛊惑和专制性的言行相反,他巧妙地运用处世才能完成了这项事业”。

  “将来统一世界的人,就要像中国这位第二个取得更大成功的统一者一样,要具有世界主义思想。同时也要有达到最终目的所需的干练才能。世界统一是避免人类集体自杀之路。在这点上,现在各民族中具有最充分准备的,是两千年来培育了独特思维方法的中华民族。不是在半个旧大陆,而是在人们能够居住或交往的整个地球,必定要实现统一的未来政治家的原始楷模是汉朝的刘邦”。

  这一大段的阐述中,汤因比的问题很多。

  其一,汤因比讲:“就中国人来说,几千年来,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他们显示出这种在政治、文化上统一的本领,具有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这样的统一正是今天世界的绝对要求”。汤因比没有讲,中国历代王朝在统一过程中,给中国带来了多少灾难。例如,满洲爱新觉罗氏统一中国建立清朝的过程中,清军实施了残暴和血腥的 “扬州十日”,“嘉兴之屠”,“四川大屠杀”等。根据《中国人口史》数据推断,明朝天启六年的人口约一亿,到清顺治三年下降到八千多万。汤因比也没有讲,为了争夺统治权力,中国历史上曾经发生了多少次内部战争,这些战争给中国人带来了多大的灾难。仅以太平天国内乱而言,太平天国期间,中国损失人口5000万以上。学者葛剑雄认为在天平天国存在的十几年里,中国的人口减少了1.1亿以上,江南地区的人口损失在50%以上。今日的人类世界,需要中国残暴屠杀式的政治统一吗?

  其二,汤因比讲:“战国时代和古代希腊以及近代欧洲一样,也有过分裂和抗争。然而到汉朝以后就放弃了战国时代的好战精神”。是这样吗?

  中国是世界上内战内乱最多的国家。西汉末年的绿林赤眉,东汉末年的黄巾,隋末的瓦岗、窦建德、杜伏威、辅公祏,唐末的黄巢,宋末的宋江、方腊,元末的韩山童、朱元璋,明末的李自成、张献忠,以及清末的太平天国,比较著名的内战就有40多次。汤因比的中国历史知识是欠缺的。

  其三,汤因比讲:“将来统一世界的人,就要像中国这位第二个取得更大成功的统一者一样,要具有世界主义思想。---不是在半个旧大陆,而是在人们能够居住或交往的整个地球,必定要实现统一的未来政治家的原始楷模是汉朝的刘邦。”。

  汤因比认为,将来统一世界的人是未来政治家的原始楷模中国汉朝皇帝刘邦这样的人。记得多年前读到这一段话时,笔者目瞪口呆,这是一个生活在宪政英国的人说的话吗?笔者一度希望找到原著,看一看是否是翻译错误。

  在现代世界,人们还会欣然接受君主统治吗?汤因比的这一违背历史进步的判断,对专制君主刘邦的赞美,证明了他的价值观存在问题。

  池田显然比汤因比明智。他说:“今后世界统一应走的方向,不是像中国那样采取中央集权的作法,可能是要采取各国以平等的立场和资格进行协商这种联合的方式。从这种意义上说,与其说哪里是中心,不如说哪里表现出先锋模范作用。我个人认为欧洲共同体的尝试,大概能成为这样的一个楷模。即或需要时间,我希望还是一定要促其成功,成为全世界的楷模”。

  第一编 第四章 第5小结 是国民总生产还是国民总福利?

  汤因比谈到:“我希望21世纪建立一个在经济方面是社会主义的,而在精神方面是自由主义的全球人类社会。一个人和一个社会的经济自由,有时会剥夺别人和别的社会自由。然而,精神方面的自由,就没有这种弊端。一切人都可能不侵害别人的自由而获得自己的自由。不仅如此,唯有精神自由的普及才是增加人们共同富裕、防止贫穷化的道路”。

  社会主义主张生产资料公有制,不仅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有制是失败的,即便在在英国,公有制的试验也是失败的。

  从19世纪起,部分英国人进行了长期的公有制社会的探讨和实践,其中最著名的发起人有乔治·肖伯纳和悉尼·韦伯。

  肖伯纳和韦伯等费边社领导人系统地阐明了费边社会主义理论。费边社会主义主张废止土地私有制、工业国有化,以及实现各种社会福利。英国工党纲领的传统理论基础是费边社会主义,主张生产资料、分配手段和交换手段的公有制,实行计划管理,以达到公平分配。1948年,执政的工党政府宣布实施公有制,建成福利国家。结果,工党的国有化导致国有企业生产效率下降。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工党内出现意识形态分歧。右派认为,社会主义应是“增加社会福利,实现社会平等”,而不是以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化为目的。但左派仍坚持国有化,认为没有国有化就没有社会主义。“工党1982年纲领”指出,“工党的社会和经济目标只有通过扩大公有制才能达到”。然而,1983年大选,工党遭遇了1918年以来的最大一次失败。1983年大选的失败使工党认识到“扩大公有制”是没有出路的。为了重返执政党的位置,工党开始从左向右转。在经济问题上,工党承认了市场经济和私营企业的作用,已不再片面强调公有制。1990年5月,工党提出了新的施政大纲,放弃了老式国有化政策,主张政府必须负责解决教育、培训、运输、通信等市场无法解决的问题,社会分配先考虑“创造财富的人”,发展高技术经济,鼓励发明创造。

  汤因比与池田大作的对话发生在1972—1973年期间,正是工党左派尚占上风的时期。汤因比受到他们的影响,跟风左派。汤因比主张在经济方面实行社会主义,证明他缺乏基本的现代经济学知识,这是他的知识能力缺陷之二。

  前文笔者讲过,汤因比没有意识到中国存在“个人被禁锢在社会里,自由发挥才能受到压制”的严重问题。汤因比不理解,没有经济自由,就不可能“增加人们共同富裕、防止贫穷化”。

  社会主义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计划经济是低效率的短缺经济。

  1、计划经济是一种权力经济体制

  计划经济的主管计划的政府官员和执行计划的企业官员是政府任命的,没有经过市场的选择。为此,绝大多数的经济官员不具备经营管理能力,难以承担制定经济发展计划或执行生产计划的大任。这是经济计划失败的根本原因。

  2、计划经济是一种压抑人的知识能力的经济体制

  计划经济是政府主导的经济。国有企业是政府的生产单位,生产要素由政府配置,按政府指令进行生产,没有自主经营权,企业的负责人不承担经营风险。计划经济使得国民丧失了经济自由,失去了选择职业的权利,降低了职业选择、决策工作和生活的能力,致使国民自主能力整体下降,造成了巨大的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的浪费。

  实行公有制,没有经济自由,根本不可能“增加人们共同富裕、防止贫穷化”,这对英国人来讲是一个教训。对中国人来说,几十年的凭着一百多种票证购物的贫困生活,也是难以忘怀的。

  汤因比反对经济自由,再次证实他存在价值观问题。

  《汤因比论汤因比》摘录及分析

  1972—1973年,英国“自由欧洲”电台播出了汤因比与电台播音员G•R•厄本的广播对话。1989年 3月,上海三联书店出版了,根据纽约1974年版译出的《汤因比论汤因比——汤因比与厄本对话录》。

  《人:焦点与分野》

  汤因比:“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是一种没有成功的社会主义,因而注定是要失败的--- 马克思主义的弱点在于,它毫不顾及个人。---假如你观察一下更高级的宗教和哲学,那末你就会发现,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与个人有关的——拯救人们的灵魂便是它们所关注的中心。---而这种对个人心灵的关注,是马克思主义所欠缺的十分重要的因素。---马克思主义、法西斯主义和纳粹主义完全缺乏这种对个人拯救的关注,这就是它们——无论如何从长远观点看——最大的弱点。

  汤因比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弱点在于,它毫不顾及个人,注定是要失败的。中国正在实行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中国就不会失败吗?又怎么会统一世界呢?汤因比的逻辑漏洞,证实了他的逻辑知识能力存在缺陷。这是他的知识能力缺陷之三。

  《儒家文化与现代化》

  厄本:“我所发现的危险之处在于,儒家的传统——即子女的孝顺、家庭被认为使社会的缩影、被引申了的家庭的忠诚、中国人的教育意识和节俭——也许会非常轻而易举第转变为一个按照日本模式的、成熟的、家长式统治的工业社会,它具有日本的污染程度,但缺乏日本政治制度的自由。事实上,中国在两方面都遭受着失败,一方面,无法自我纠正对环境的巨大掠夺;另一方面,日本人那种效率被描绘得天花乱坠”。

  汤因比:“这是一种可能性——一种专家治国论者的统治,其政府充当儒家的一家之父,要求接受你所说的工人的孝顺。文化革命的极端主义说明,毛泽东肯定已经把这看作式一个非常现实的危险。我认为,这场超乎寻常的清洗——它不仅清洗了这位统治者的敌人,而且也清洗了作为他的体制的传送带的官僚——在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它完全不像斯大林主义的那场恐怖,毛泽东公开嘲弄了中国官吏,但他没有杀死他们,而且让他们官复原职;那些取笑过中国官吏,并且看透了他们的人民,现在不会那么卑下地向他们口头膜拜了,而按照传统人们是倾向于这样做的。我想,这正符合毛泽东的心意”。

  “我认为,它对于所有的官僚都会是一种有意的训练——他们应当时常经受这样的训练。---我认为,毛泽东主义的宗教观正是把人当作人来看待,尊重人性的尊严,不容许地位低下的人遭受中国官吏的凌辱。毛泽东曾准备牺牲大量实力,甚至在某种时刻控制局势,以便挽救人的自由和精神上的尊严,这是毛泽东主义中的一种宗教成分,它虽然被儒家——马克思主义的言辞伪装起来,而且被用作反诉宣传的工具,但这一事实并没有取消其中的宗教成分。

  汤因比的话语说明,他并没有认清文化大革命的性质。

  其一,毛泽东担心的不是专家治国论者的统治,而是担心他大权旁落。其二,毛泽东的心意不是让人民不会那么卑下地向中国官吏们口头膜拜,而是只准膜拜他本人,实现他对中国人家长式统治。

  中国人不会忘记发生在文革期间的“早请示晚汇报”、“天天读”和“忠字舞”的个人崇拜狂潮。这是把人当作人来看待,尊重人性的尊严吗?这是在践踏人的自由和精神上的尊严呀!这是在巩固毛泽东的家长式统治呀!作为关心中国的历史学家,汤因比不可能不知道这些发生在文革中的个人崇拜事件,对此,他竟然做出完全错误的判断,充分证明了他的解析社会运动的能力低下,这是他的知识能力缺陷之四。

  在《历史学家的选择与偏见》一节中,汤因比讲:“我们正在尽力寻找客观性的标准。---我意识到偏爱和成见在起作用。---历史学家可能不会意识到他的最根本的偏见。在别人看来,这些偏见也许是显而易见的;但在历史学家本人看来,这些偏见却被如此盲目地视为理所当然的,以致他可能难以将它们提到自觉意识的高度,并将它们展示在自己及读者的面前”。

  历史学家汤因比的价值观问题和知识能力缺陷,致使他没有意识到他的偏见,找不到客观性的标准。因此,他的关于中国未来的预期是错误的。

  2018年2月,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未来属于中国:汤因比的中国观》一书,对中国意味着什么呢?

责任编辑:昀舒
声明:凡注明来源"钝角网"文章的,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原文链接。本网站作为互联网言论交流平台,所刊发文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参与评论
蒋志青:为什么说历史学家汤因比关于中国未来的预期是错误的 会员

排行榜

热门关键词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继续努力!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