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首页
外交
大国
周边
新兴国家
安全
经济
七洲志
国际周评
读书
当前位置:
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俄罗斯
战斗民族干的那些蠢事,连普京都躲不过去
这两年,去我们东北第四省海南生活的俄罗斯人越来越多了。在三亚,随便拦个一口大碴子味儿的金链子大哥,问问他对俄罗斯人有啥看法,他一定会条件反射地脱口而出:傻毛子呗。...
【详细】
2021-01-14
戴维斯:拜登时代美国头号敌人是俄罗斯,美俄关系恶化在即?
拜登在参加竞选集会时也公开表示,俄罗斯是美国最大的战略威胁和最大的敌人。可想而知,拜登上任后,美俄紧张关系势必会进一步加剧。对于普京来说,至少未来四年,他将不得不面对一位对俄强硬的美国总统。...
【详细】
2020-12-24
迪米特里·西梅斯:准确理解中俄的挑战,美国外交政策需要重置
中国和俄罗斯显然更愿意与美国保持正常关系,而不是结盟对抗美国。然而,历史上有很多奇怪的联盟产生了重大外交政策后果的例子,比如1939年签订的《莫洛托夫- 里宾特洛甫条约》就是最典型的例子。随着中国和俄罗斯的精英对美国越来越失望,通过中俄联合努力削弱美国对...
【详细】
2020-12-22
郝赫:普京推进俄罗斯未来政治布局,确保“普京道路”的持续
2020年的一系列重要举措,无不显示出俄罗斯是在为未来布局,通过维护现行“强总统”模式来实现行稳致远,并使制度性的刚性安排与精英更迭的柔性手段相结合,巩固未来长时段的稳定。换言之,这就是要确保“普京道路”的持续。...
【详细】
2020-12-08
乔柯西:中国和俄罗斯对伊朗的支持使拜登重启与德黑兰的谈判困难重重
由于伊朗渴望成为世界新秩序的强大参与者,中国和俄罗斯正是伊朗所需要的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有了这两个强大政权的支持,伊朗最高领袖阿里•哈梅内伊以赌一把,认为美国的全球主导地位“不会持续太久”,就像他说的那样,扎里夫可以在德黑兰、北京和莫斯科之间穿梭,以加...
【详细】
2020-11-19
凤来仪:俄罗斯,正在变成一副空壳……
有个问答问得好:问: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废墟在哪儿?答: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远东。问:它的面积有多大?答:1200 万平方公里。...
【详细】
2020-11-10
于洪君:俄罗斯——作为世界大国的自然秉赋、当前状况与未来前景
中俄两国在社会制度、发展取向、价值观体系方面存在重大区别,地缘政治利益和国际战略目标并非完全吻合。但俄方在涉及中国核心利益的重大问题上,态度明确,立场坚定,从未含糊。今年以来,对于美国利用新冠肺炎疫情搞反华联盟,对中国进行国际围剿,俄方明确反对。这说明,普...
【详细】
2020-10-19
白俄罗斯正陷入僵局:西方需要平衡莫斯科和明斯克的利益
后卢卡申科时代,白俄罗斯与莫斯科关系密切,但也在改善与西方的关系,这是当前危机发展到中期的结果。这或许不是许多西方人所希望的,但仍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或许是当前形势下的最佳选择。精心制定的政策可以使美好的愿景成为现实。然而,如果西方试图强行推进激进的解决...
【详细】
2020-10-10
钱跃君:白俄罗斯大选风波的现状与背景
普京如果不救卢卡申科,卢卡申科很可能倒台,新上任的民选总统以及白俄罗斯民众,通常都会倾向于欧盟,甚至加入北约,使俄国更为孤立。作为中和之道,当欧盟轮值主席、德国总理默克尔8月18日打电话给普京、要求俄国不能出兵白俄罗斯时,普京答应了,但声明欧盟也不得参与白俄...
【详细】
2020-09-21
赫布斯特:卢卡申科倒台之际,普京会出兵白俄罗斯吗?
若俄罗斯入侵以支持卢卡申科,或者扶正卢卡申科的副手,那将会改变白俄罗斯人民对其的态度。莫斯科对克里米亚的占领和对顿巴斯的侵略,巩固了乌克兰反抗克里姆林宫侵略的国家意识,白俄罗斯也会受到类似的影响。尽管普京不希望看到独裁领导人因示威游行而被迫下台,但在...
【详细】
2020-08-25
阿鲁图尼扬:俄罗斯有通过干预美国大选破坏其民主的大战略吗?
最具讽刺意味的是,无论俄罗斯的目的是什么——让美国尝到自己的苦头,还是参与那种经常被归咎于美国的大规模破坏稳定运动——它的干预既没有促进也没有捍卫自身的利益。虽然在美国人看来,美国对俄罗斯的态度可能会强硬得多,但从莫斯科的角度来看,美国现在的政策远比...
【详细】
2020-08-11
冯玉军:普京治下俄罗斯的兴与衰
我一直认为,我们不要小瞧俄罗斯,俄罗斯尽管经济不行,但是有它的强项;俄罗斯的能力不在于它的建构能力,而在于它的解构能力。什么叫建构能力?你想和它搞合作,或者让俄罗斯在全球合作过程中,全球化、一体化过程中,发挥领导性的角色、建设性的作用,带动大家一起发财致富,很...
【详细】
2020-07-30
兰德报告:美国如何应对俄罗斯的地缘挑战
虽然俄罗斯与美国在经济和军事上存在巨大差距,但俄罗斯认为,此举可使俄罗斯在不动用武力的情况下实现其战略目标。...
【详细】
2020-07-27
三十年快过去了,俄罗斯依旧是没有苏共的苏联
从总体上看,俄罗斯经济的继续衰落还是没有彻底走出苏联模式所致。权威主义盛行、政商寡头垄断权力和经济资源,俄罗斯没有建立起一个开放的、多元的、与国际接轨的市场体系,也没有建立起开放有活力的社会结构——俄罗斯虽然有一套民主政治的架子,但是其社会开放活跃...
【详细】
2020-07-16
俄罗斯:衰亡中的帝国
历史上,俄罗斯每一次在西方碰得灰头土脸时转向东方,总是能在东方尤其是中国这里获得补偿。然而即便面对如此恭顺温良、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理想合作伙伴,这个民族始终都充满疑虑和戒备。...
【详细】
2020-07-06
曹辛:中俄关系绝非肝胆相照,双方是维持着正常底线,同时又不会分手
中俄两国面对共同敌人,两国中任何一国的崩溃都必然是另一国崩溃的前奏这个认识,普京还是很清楚的。这也是中俄关系的底线不会崩盘的保证。...
【详细】
2020-07-06
金雁:俄国为什么能够发生革命?
正如有人所说,“在革命风暴中,采用温和的、自由主义的、人道主义原则的人是永远无法获胜的,民主原则对动荡的革命时代是不适用的,革命时代总是那些采取极端手段的人、热衷于铁腕的人可以获胜,只有专制才能结束混乱和无政府状态。”...
【详细】
2020-07-01
丁咚:普京终于松了口气
对于俄罗斯来讲,如果有一个与其体量、规模与雄心相似国家,与美交恶,那么对它来说是再好不过了——可以替代其顶住来自美国的压力。...
【详细】
2020-06-01
加布耶夫:俄罗斯疫情危机中“神隐”的普京,他在打什么如意算盘?
早在今年三月,普京就为自己争取总统连任扫清了道路。他似乎相信命运总是垂青于他的,就像从一开始,当他从一个低调的官员飞升到俄罗斯总统大位时的那样。有一段时间,他有理由相信自己的运气。但是,俄罗斯人本应在投票站投票扩大他权力的那一天,他们却被锁在家里,见证普...
【详细】
2020-05-29
德媒: 孤独的普京
他不是一个轻举妄动的人,更像是一位投机分子。他不是一位以战略思维为导向的国际象棋玩家,更像一位如何利用对方弱点的柔道运动员。...
【详细】
2020-05-25
丁咚:俄罗斯诡异的战略操作
美中走向全面战略竞争,进而发展为“全面战略敌对”关系,将极大地缓解俄方在西方受到的战略压力,更大的潜力可能是俄在美中之间巧作周旋,两边取利,直到双方争斗到关键处、再押宝占据优势的一方,共同打击第三方,从而谋取额外战略利益。...
【详细】
2020-05-20
金雁:俄国宗教改革与“告密法”
分裂运动是解开俄国思想史的一把钥匙。不能仅仅把它理解为宗教礼仪引起的争端,仅仅理解为是“两个指头画十字,还是三个指头画十字”那就大错特错了。这背后不但有深远的历史缘由,而且具有广泛的社会背景。...
【详细】
2020-05-13
疫情后的世界,俄罗斯会成为中美新冷战的最终输家吗?
莫斯科的一些人担心,俄罗斯可能在新的中美冷战中最终成为失败者。莫斯科国立研究大学(National Research University)高等经济学院(Higher School of Economics)国际关系教授德米特里•苏斯洛夫(Dmitry Suslov)警告称,尽管俄罗斯以前曾受益于华盛顿与北京之间日...
【详细】
2020-05-07
疫情能否冲击普京梦寐以求的终身制?
当今的俄罗斯不再是昔日的苏联,随着疫情肆虐,油价暴跌,俄罗斯经济更是雪上加霜,普京拿什么再忽悠俄罗斯人?前苏联的一个小幽默或许是俄罗斯的现实,斯大林死后,莫斯科有个老人出去买肉, 排队三个小时,到了柜台,卖肉的说:“没肉了,肉卖完了”。老头崩了,狂喊道:“我参加革命,第...
【详细】
2020-04-27
曹辛:疫情下,须调整华侨回国政策以避免滞留俄罗斯的华人(商)成为问题群体
由于俄罗斯方面实际上又非常希望在俄华侨赶紧回国,这使得他们事实上和有意闯关回国的华商之间形成了某种共同利益。届时一旦发生华侨闯关,俄方很可能以华侨人数太多无法应对,或者以不能暴力镇压病人等理由,对华侨闯关予以默许,毕竟这是有利于俄罗斯自己的事。届时,“...
【详细】
2020-04-27
共11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排行榜
三天
七天
一月
苏联解体时刻:中南海的抉择
秦晖:“帝国后遗症”
曹辛:世界经济和技术的中美两极化开始,“三个世界”格局正在形成...
张琏瑰:在宦海波涛中沉没的一位朝鲜将军
丹尼尔·汉密尔顿:“中国在2020年超过美国、成为欧盟最大贸易伙伴...
宗研:好事多磨,东京奥运会还能如期举办吗?...
中印之争:美国将选择站在印度一边
东欧六国行:抛开意识形态的枷锁
曹辛:中美关系进入以对抗性矛盾为主的新时代,只靠喊话难以转好...
苏联解体时刻:中南海的抉择
重返 1979 伊朗革命现场:这不是一场伊斯兰革命...
保罗·史密斯:从两种接触类型的结果判断美国是否需要继续对华接触...
伟达:邓小平的“折中务实”与中国发展
韩国:把全国“最牛”男人送去坐牢
秦晖:“帝国后遗症”
余智:全面评判特朗普的对华遏制战略,如何看待外压与中国改革的关系...
程东金:躲在缅甸政变背后的实际操控者, 到底是谁?...
格雷厄姆·艾利森、胡祖六:接触政策失败了吗?拜登需要现实的对华...
王缉思:中美双方越了解,越反感?关键是了解的思想深度需要大力挖掘...
资深外交官谈:为什么“中巴经济走廊”不可行?...
可预见的缅甸军事政变:“没有人能掌控接下来发生的事”...
曹辛:从“更长的电报”到拜登的演说,新政府的对华政策核心是什么?...
拉菲克·多萨尼:中印在拉达克对峙是基于战略分歧,冲突仍会爆发...
热门关键词
美国
中美关系
中国外交
中美经贸关系
日本
特朗普
朝鲜
社会万象
朝鲜半岛
日本文化
朝核问题
美国经济
中美贸易战
美国外交
世界历史
俄罗斯
全球化
韩国
美国大选
中国
印度
苏联
全球经济
欧洲
中东
中日关系
文明
德国
一带一路
伊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