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首页
外交
大国
周边
新兴国家
安全
经济
七洲志
国际周评
读书
当前位置:
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教育
杨东平:教育内卷化的前世今生
好的教育应该让每个人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发自内心具有热情的事情去实现它,走向自我实现,而不是把教育作为一块敲门砖、一个功利性的尤其是短期功利性的工具。如果就是为了要一个名校的文凭,这是容易做到的,却是很不负责任的,是一种对青春的浪费。在很大程度上,他...
【详细】
2021-06-15
陈明键:犹太人为何擅长“从0到1”?探秘三元和合的犹太教育
犹太人擅长“0到1”,即从没有到有,所有人都说光线是直的,爱因斯坦说光线可以弯;所有人都说时间是均匀流动的,而爱因斯坦说天上一天地下一年。我觉得中国就有最好的实验室、最低成本的科研人员、最大的应用场景;如何和犹太的最强大脑结合?这是我们的探索方向。...
【详细】
2020-12-02
《犹太教育探秘:三元和合的犹太教育》研讨会召开:中以合作前景可观
中国应该积极思考如何集结犹太民族的最强大脑实现中以合作。将犹太人的“智慧大脑”与中国务实的科学家、尖端的实验室相结合,一方面可以为以色列提供巨大的市场助力其创新,另一方面也能帮助中国打破如今的技术壁垒,与国际尖端技术及前沿理论保持紧密接触,助力我国...
【详细】
2020-11-30
石毓智:怎样才算世界一流大学?
用上述这些标准来衡量一下中国的任何一所大学,就知道我们与人家的差距不是三五年内可以消除的,就清楚中国大学与世界的距离有多远。中国要出现世界一流的大学,任重而道远。...
【详细】
2020-09-27
丁学良:美国越是拒签,越不能自己放弃出国留学
在过去的一个月中间,去美国读书的被拒签的人中间已经超过了90%,这个比例也不是所有人是指有些类型,比如说到美国学高科技,学这种跟国防有关系的国防工业等等。但越是出现这个情况,越是不能把出国留学这个通道给我们自己放弃掉。自从19世纪末清朝末年以来,中国的最重...
【详细】
2020-09-17
周志兴:国际教育要与时俱进
我认为最重要的全面是做一个完整的人,人格上的全面,这是最重要的,这也是我们国际教育希望推进的一个目的。...
【详细】
2020-08-04
饶毅:到底要不要送孩子出国读书?有5个关键问题要思考
理性讨论的过程,对于建设一个真正理性而又真正和谐而不是压制的社会,是非常重要的。这一部分,我其实很希望中国的中小学校长、中小学老师,到外国去学一些,然后把这些可以用的东西用到中国来,建设性的批评和理智的讨论,对增加我们社会的向心力会有很大帮助。...
【详细】
2020-03-11
东方哈佛:上海圣约翰大学的前世今生
他将一生奉献给了中国,从此销声匿迹,如同埋在西子湖畔的司徒雷登亡灵,至今没有得到应有的尊敬与礼遇,北大不让他回家,埋在未名湖畔,都是令人唏嘘不已的悲情故事。...
【详细】
2019-12-26
“热衷”失败,造就最聪明的脑袋 ——你所不知道的以色列教育
以色列教育不同于东方式教育,也有别于欧美教育。经过家庭、学校教育和社会文化方面的熏陶,以色列学生一般会形成这么几个品质:自信、独立、好奇和创造力。对此,杨东平教授总结说,犹太文化中存在一种密码,使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都能够从中受益。...
【详细】
2019-11-21
芬兰的教育体系好在哪里?
即使我们没有了石油、矿物质或者其他的自然资源,那么,我们依然认为人力资本是一种珍贵的资源。...
【详细】
2019-08-08
薛涌:为什么越是精英的大学, 里面的学生就越爱务虚 ?
你仔细一调查就明白,越是精英的大学,那里的学生就越务虚不务实,人文学科的香火就越盛。...
【详细】
2019-07-30
王明远:苏联高等教育国际化大跃进的成与败
苏联人为地过度将高等教育国际化是系统违背教育规律的事情。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根本还是靠大学作为一种独立实体,产生出来的强大生命力和创造力,这才是能够吸引外部的学生的关键。另外,只有作为独立个体的大学才能吸引学生产生参与感、归属感和荣誉感的机制...
【详细】
2019-07-18
我的博士生涯:我"活着"走出了芝加哥大学的方庭
在每当有学生向我咨询申请社会学博士(Ph.D.)项目的问题时,我都会给他们一句诚实的忠告:除非有一个研究题目,能让你热爱到心甘情愿地把自己最好的年华奉献出来,在一种接近赤贫的状态下生活七年以上,否则就根本不要申请。...
【详细】
2019-07-11
刘裘蒂:美国藤校“传承录取”的AB面
大学如果真正要更公平、更开放,便应该重新评估对于校友以及捐赠人士的优惠,拒绝让财务成为谁的孩子更有资格接受大学教育的决定因素,让校友和捐赠身份限于担任“平分决胜制”的角色,也就是在同等资质、难以取舍的申请学生中最后用来一决胜负的因素,这样才能促进真正...
【详细】
2019-07-06
我在美国读博士:才发现美国高等教育如此残酷
如果说一百多年前,林则徐呼吁中国要睁眼看世界,那么现在我们国人仍需要透过迷雾看世界,不要被外国的种种假象所迷惑,不要再像生活在井底的青蛙一样低估自己没有看到的东西。...
【详细】
2019-06-11
魏城:从《人生七年》论中英两国的社会流动性
在高考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从《人生七年》谈起,比较一下英国和中国的社会流动,还是很有意义的。...
【详细】
2019-06-07
龙应台:德国人怎么上历史课?
事情的是与非,人物的忠与奸,往往没有定论,学生必须自己从各种资料的阅读里学习耙梳出自己的看法。...
【详细】
2019-05-31
美国大学招生舞弊案:砸多少钱能上哈佛耶鲁?
美国精英院校为穷人和富人提供了不同的入学体系,或者说,精英院校为富人子女增加了一条入学通道。穷人只能选择“正门”,而富人却可以选择“后门”,凭借大额捐赠和校友子女的身份获得精英院校的录取。...
【详细】
2019-04-15
于时语:从大学招生丑闻看美国精英统治危机
最新的美国司法部案件表明,这一择优录取制度已经遭到金钱的强力腐蚀,越来越多的“世家子弟”依靠父母的金钱和其他社会资源,通过“边门”和“后门”进入名牌大学校园,延续家族的上层社会地位,成为新的“世袭贵族”。...
【详细】
2019-04-08
共3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排行榜
三天
七天
一月
麦克福尔&米拉尼:普京的“中东牌”崩盘之后...
马克·哈斯:人口老龄化与数量萎缩,或将带来一个更和平的世纪...
科班·蒂格:要逼普京和谈,用“以实力求和平”的制裁策略打破僵局...
热门关键词
中美关系
美国
中美经贸关系
中国外交
日本
特朗普
朝鲜
俄罗斯
朝鲜半岛
美国外交
社会万象
日本文化
朝核问题
美国经济
世界历史
中美贸易战
全球化
美国大选
韩国
中东
全球经济
乌克兰
印度
苏联
中国
欧洲
中日关系
文明
德国
伊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