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首页
外交
大国
周边
新兴国家
安全
经济
七洲志
国际周评
读书
当前位置:
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科技
薛理泰:ChatGPT有颠覆性冲击?在大国战略博弈上,人工智能全然无济于事
一言以蔽之,在浩瀚无际的宇宙中,人类作为万物之灵,人工智能难以超过人类的智能,更不可能超越高人的智能。...
【详细】
2023-02-12
我国真的是全球唯一拥有全工业体系的国家吗?
众所周知,中国工业特别强在以成本取胜的低端部分,而最近也在中端部分开始逐步具备较强的竞争能力与地位,但在高端部分依然很弱,在很多行业不得不依赖从发达国家的进口。最近的半导体芯片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从这一视角来看,中国并不能说真正具备工业系统的完整性,更不...
【详细】
2021-08-09
鲁不逊:从诺奖看“中国被卡脖子的科技”
诺奖并非遥不可及,华人早已证明了自己的优秀。只要将聪明才智落实在科学研究中,而不是勾心斗角或者讨领导欢心。我们会有很多的天才携手而来,诺奖得主必将俯拾皆是。有了众多的诺奖得主,也不会像现在这样被人卡脖子。...
【详细】
2020-10-12
颜方平:为什么一个国家不能“独立自主”制造芯片?
原子弹绝不是靠一群人封闭起来,要钱给钱,专心致志,就搞出来的。而是依靠苏联遗留的部分研究基础和在美国接受核物理教育的一批顶尖科学家。即使是苏联和美国,他们搞原子弹,也不是完全靠自己,而是建立在已经成型的人类物理科学大厦之上。原子弹如此,半导体更是如此。 ...
【详细】
2020-09-07
别拿国内玩法搞国际化:客观认识抖音遭海外封杀
我们老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何关键时刻就忘了呢。是的,美国人可以随便骂他们的政府,但是你不能让他们只能骂美国政府,不能指评其他人呐——恰恰这又是美国人非常在意、非常珍惜的权利。...
【详细】
2020-08-05
吴国盛:功利主义害了中国的创新!
保持一颗超越功利之心才能进入创造的状态,不能老想着做出来有什么好处,有什么用处——因为有好处的事情都是根据既往的经验总结出来的,而创造性是要打破既往的约束,开拓出新的东西,所以功利心太重了不可能做出非常好的创造性工作。...
【详细】
2020-07-09
美国资深华人程序员:对国内软件研发的真心话
中国真正问题:在国外都是公司搞研发,因为研发出来市场化之后,就能转变成利润,赚大钱,中国公司不干这事,都是科研机构研发,为什么公司不干呢,研发需要投入巨量资金,需要转化为产品利润维持研发,而中国没有专利保护,一旦人被撬走,心血就白费了,技术就带走了,光凭科研机构能搞出...
【详细】
2020-06-18
饶毅:我们尚未向世界证明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智慧的民族
华人是一个盛行实用主义的群体,不论是国内还是海外。而实用主义可能促进科学,也可能促退科学。...
【详细】
2020-02-17
袁岚峰:中国科技的真实底子
如果你问,对于中国的科技宣传,对于中兴事件的反应,应该是硬的好还是软的好,积极的好还是消极的好?那么回答是,这些都不是关键,关键是,不审势即宽严皆误,不实事求是就怎么都不好。...
【详细】
2019-06-10
印度制造业,真有实力取代中国吗?
印度年轻人中每5人就有1人找不到工作——这还仅仅是纸面上的状况,实际情况更糟:印度“就业率”的含金量很低,如全国就业人口中有1亿人从事低端商业,包括至少1200万个小商店和至少2500万名流动小贩。...
【详细】
2019-06-04
中美德日智能制造大比拼
中国对智能制造热情最高、应用相关技术设备最积极,美德仍是智能制造的全球领军者,日本对智能制造最为冷淡,日本制造对人的信任远胜于对设备、数据和系统的信任。...
【详细】
2019-06-03
中国操作系统往事
在过去20年中,研究机构、高校、国企、民企,宣布研发自主操作系统的不计其数,其中不乏中科院、中国移动、阿里等明星机构和企业。最终,却在内外的多重压力下,纷纷走向没落。...
【详细】
2019-05-23
30多年前,日本是如何输掉芯片战争的?
美国人实际上联手韩国,重组了全球半导体产业供应链,将日本人从供应链上抹去,使一支在全球看起来不可或缺的产业力量消失得干干净净。...
【详细】
2019-05-22
世界为何青睐“日本制造”?看看这架波音787
大家知道,波音公司是美国的。但日本人却说:“不对,这架787客机,是日本的准国产客机”。日本人为何如此叫板这一架波音最新客机?我为大家来揭秘一下波音787生产的秘密,大家从中可以看出,日本航空工业发展到了何种的先进程度。...
【详细】
2019-05-21
《布拉格提案》的背后——将5G安全高度复杂化,绝非“非约束性建议”那么简单!
作为大会的主要推手,美国会后在白宫官网发布声明,支持《布拉格提案》,并“计划将该提案作为指导,以确保美国的繁荣和安全”。美国并非只是将提案作为一纸空文,其后续如何出招值得继续关注。...
【详细】
2019-05-13
赵刚:寻找竞合状态下的最大公约数——中美科技关系展望
受特朗普上台执政的影响,中美科技合作联委会、中美创新对话等合作机制陷于“停摆”,打乱了中美科技合作与交流的节奏,“科技冷战”的氛围日趋浓烈,美国限制对华高科技产品出口、攻击中国自主创新政策、反对中国的制造强国战略仍然是中美合作道路上的“拦路虎”。...
【详细】
2019-05-06
卢周来:从美国的经验看政府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
在国家的创新体系中,政府应该是一个“农场主”的角色,它负责选择与培育种子,负责土壤与耕种的环境。国家科研机构应负责育种与育苗,也是全程的“技术人员”。企业主要负责后期的管理与“收成”,而且负责把“收成”转化为下一轮耕作的资本,把知识变成钱。国防部门是农...
【详细】
2019-03-04
森井裕一:默克尔访日和日德合作的方向
本次日德首脑会谈,在推动安全保障领域的合作上,就签署情报保护协定达成一致意见,这也是默克尔访日最重要的成果。本次访日另一个重点,是对未来社会和产业具有重要意义的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领域的合作。默克尔强调,人工智能将成为今后经济的基础,是日德合作的关键。...
【详细】
2019-02-14
王天禅:温特尔主义”——美国对华高科技戒备的根源
在改革开放后的几十年中,中国培育出了一些世界领先的高科技企业,甚至也出现了“温特尔主义”的产业范式。这引起了很多美国政客和商界精英的猜疑。因此,近年来一些中国企业被挡在美国市场之外,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国政府坚信这些企业都是中国政府培养的,而不是由企业...
【详细】
2019-01-15
科技日报总编辑:最大的灰犀牛是科学精神缺失
普遍而言,中国科技界缺乏这样的学术文化,显性的舆论和潜性的氛围不鼓励批判质疑。一方面,我们的科技工作者缺乏批判质疑国内外同行的能力和勇气;另一方面又缺乏接受他人批判质疑的气度和胸怀。中国人讲究中庸之道,和为贵。...
【详细】
2019-01-10
共2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排行榜
三天
七天
一月
朱泽尔·劳埃德:美国在能源创新方面已经落后于中国和俄罗斯...
维克托·盖坦:教宗方济各的外交遗产与梵蒂冈的全球影响力...
朱泽尔·劳埃德:美国在能源创新方面已经落后于中国和俄罗斯...
亚历山大·加布耶夫:被普京重塑的俄罗斯还能与西方和解吗?...
马蒂亚斯·斯派克特:特朗普式强硬外交会导致西半球国家转向中国...
亚当·S·波森:为什么说北京在中美关税对抗中占据上风?...
菲什曼&贾恩&内普休:特朗普正在动摇美元霸权...
哈维尔·科拉莱斯 :关税如何侵蚀民主——拉丁美洲经济历史的警示...
维克托·盖坦:教宗方济各的外交遗产与梵蒂冈的全球影响力...
埃斯瓦尔·普拉萨德:特朗普掀起关税战,全球经济进入动荡时代...
朱泽尔·劳埃德:美国在能源创新方面已经落后于中国和俄罗斯...
热门关键词
中美关系
美国
中美经贸关系
中国外交
日本
朝鲜
特朗普
俄罗斯
朝鲜半岛
美国外交
社会万象
日本文化
朝核问题
美国经济
世界历史
中美贸易战
全球化
美国大选
韩国
全球经济
中东
乌克兰
苏联
印度
中国
欧洲
中日关系
文明
德国
伊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