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首页
外交
大国
周边
新兴国家
安全
经济
七洲志
国际周评
读书
当前位置:
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中日关系
中岛惠:日本人的对华感情以2014年前后为显著分界线而恶化
对于中日两国来说,2014~2015年前后是一个重大转折点。中国的GDP于2011年超过日本。从2014年前后开始,中国访日游客出现爆发式增长,2015年约为499万人,2017年达到约735万人,在新冠疫情蔓延之前的2019年,大幅增加至约959万人。中国人对日本印象好的最大原因之一可能是...
【详细】
2021-01-26
张云:为什么中日相互支持办好奥运会很重要
中日在今后一年多的时间里相互支持办好奥运会,必然会在各个层面强化合作和沟通,同时也需要同世界各个参赛国沟通,还要与世卫组织等国际机构合作,这些合作本身就是对多边主义外交的重要考验,也是对中日关系广度、深度和韧性的一次锤练。...
【详细】
2020-12-11
孙伶伶、高洪:日本在逆全球化进程中的战略选择,防范中国控制相关主导权
日本开始减少对华经济依赖,努力通过调整产业链布局,升级高新科技领域换代。目前,日本政府在考虑摆脱“来自中国引力作用”,分步逐次与中国经济“脱钩”。...
【详细】
2020-12-01
于洪君:借力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持续推进东北全面振兴
中日韩合作潜力巨大,无论从当前看还是从长远看,都不容置疑。日本韩国的优势在于经济整体质量较好,科技创新能力和产品国际竞争力较强,金融业开放程度较高,对外投资领域也较为宽泛。俄罗斯与蒙古的优势在于资源丰富,农业与畜牧业发展潜力巨大,对日常生活用品有着广泛而...
【详细】
2020-10-26
川岛真:如何看待台湾等相关问题,是菅义伟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
日本或许想把时针拨到关系恶化前的2008年到2010年,努力将关系拉到以前的轨道上来。但是,从力量关系判断,日方不一定如愿。反过来,中方也并非完全能如愿以偿。两国如何找到共同的对世界的认识和利益点,进行现实的判断,将成为焦点。...
【详细】
2020-10-15
川岛真:安倍卸任首相就去参拜靖国神社是给菅政府外交添难题
鉴于2017年夏天安倍第二次政府的阁僚都没有参拜,成为改善日中关系的一个条件,因此靖国神社参拜问题实质上与外交不无关系。这就要求新政府有应对打击的能力。在10月17日开始的秋季例行大祭上,菅义伟新政府阁僚的动向将成为一个重要风向标。...
【详细】
2020-09-25
张云:中日关系新时代需要减少两国战略思维中的“美国中心主义”
从日本角度来说,美国尽管仍然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但日益不愿意单独承担世界警察的角色,正在战略收缩和再平衡,而且被国内政治的极化所困扰。在欧洲,两个具有大国视野的英法则越来越“向内看”,德国被推上国际领导力提供者的位置,日本也开始自觉地意识到作为亚洲的...
【详细】
2020-09-17
刘迪:中美新冷战,安倍后的日本领导人可能面临巨大的外交选择困境
今天的美国对华政策已然形成共识,美国精英层意欲采取一种“文化大革命”的政治即依靠意识形态斗争推动对华围剿。中国不同于前苏联,因其拥有巨大经济体量以及与全球各国千丝万缕的利益关联。这预示这场斗争可能十分激烈,充满血腥与残酷。美国将会联合西方阵营对中...
【详细】
2020-09-09
曹辛:安倍后的中日关系有望保持现状,但需小心维护
就当前中国与日本的关系来说,中国面临着与周边其它国家关系同样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地缘政治使然,但却是普遍性问题,这就是:一个硕大无朋的强大国家,周边环绕着一系列的小国;它们之间有历史问题和现实的利益冲突,还有意识形态上的对立,于是小国都希望有域外大国来平衡这...
【详细】
2020-09-07
张云:安倍突然辞职会导致日本派阀政治或密室政治再起吗?
辞职对于后安倍时期的政治和外交,可能带来的变化客观存在。与此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日本社会稳定这个最大的不变的稳定力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日关系中长期稳定和发展,需要真正思考夯实双方的社会关系。从中国来说,如何发展自己对日本的软实力,同日本社会建立持续...
【详细】
2020-09-02
柯隆:后安倍时代的中日关系会如何?
通常政治会像一个钟摆,向右摆一段时间后,一定会向左摆一段时间。所以接替安倍政权的新内阁应该是一个中间派为主的过渡性内阁。作为一个过渡性内阁就不能太偏激,无论是左还是右,一年后要进行大选,取得大选胜利的要诀是最大公约数。所以一个偏激的政权是不利于在大选...
【详细】
2020-09-01
川岛真:安倍执政近八年,日中关系的基调是“改善”
现在的日中关系可说处于第四个转折点以后的“良好”关系当中。在美中关系恶化的情况下,维持“良好”的日中关系,对于世界大国之间的平衡来说是有意义的。...
【详细】
2020-09-01
专访日本新首相的热门人选石破茂:日本有很多的经验教训,希望提供给中国
日本希望每个中国人都过上幸福的生活。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有很多的经验教训,现在中国正在走的道路,我们很多都走过,如粮食、能源、人口、医疗等等,这些方面的经验,我们都愿意提供。而我们主张国家的军事平衡,也是为了和平。...
【详细】
2020-08-31
川岛真:日本供应链政策并非要和中国脱钩
日本政府拿出的预算,几乎用于向日本回归的企业,而向亚细安转移的预算只是很少一部分。可以说这是出于对中国的考虑,也是回应日本企业现实的要求。...
【详细】
2020-08-24
汤进:中国品牌能否在日本开创崭新的"蓝海"市场?
随着日本社会的高龄化和人口减少引发的地区过疏化,今后在出行、金融科技等领域将会出现新的需求,特别是在新型冠状肺炎疫情期间脱颖而出的在线新经济以及新的商业模式值得在日中国企业关注和研究。...
【详细】
2020-06-24
冯玮:美日同盟与经济中心主义的双重轴线 ——中美变局下的日本对华政策
我认为,应该注意四个方面:第一,要知道日本对美国是“服从”但不“盲从”,所以要善于寻找和发现矛盾;第二,要知道日本近代后的两条路线斗争——“脱亚入欧”和“东亚一体”,所以不要干那种使“东亚一体”毁于一旦,把日本往美国那边推的事情;第三,中日关系定调不断下降,现...
【详细】
2020-06-15
曹辛:新冠病毒的来源及疫情下的对日外交,中国领导人访日时间或可调整
因为疫情,现在安倍政府最担心奥运能否按时举办,所以他们特别希望中国领导人能来日本,如果提前三个月访日,就是在支持日本办奥运会了,届时能来就更好,这对中日关系的进一步改善有很大意义。...
【详细】
2020-02-24
张石:中曾根康弘与胡耀邦的友情及“侠气”
中曾根的信中,首先表现了他对胡耀邦的深情厚意,中曾根后来在回忆录《天地有情--谈50年的战后政治》中说:“我中止到靖国神社参拜的理由,是担心胡耀邦先生会因为我的参拜而遭到弹劾的危险性”。...
【详细】
2020-01-08
王缉思:中日相互认知的特殊性是理解两国关系陷入长期难以自拔的陷阱的关键
在180年的中日关系历史中,最应当吸取的教训,是国家间关系不能只遵循实力原则,外交政策不能诉诸狭隘民族主义,而必须遵守国际行为规范与人类共同的道德准则。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发展中日合作,假以时日,到21世纪中叶中日战争结束100年之时再回首,两国间和平与友好的记忆...
【详细】
2020-01-07
沈建光:应当将中美休战的窗口期作为升级中日韩经贸关系的机遇期
对中国而言,应当将中美休战的窗口期作为升级区域关系的机遇期,塑造中日韩合作“新三角”。近期中美关系取得缓和,双方即将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定,这是来之不易的喘息机会。但美国对华关税减让幅度有限,中美技术脱钩正在发生,双方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分歧还将在后续谈...
【详细】
2020-01-02
柯隆:中日关系改善不应仅限于短期的共同利益,更重要的是战略共享
如果中日关系的改善仅仅限于短期的共同利益,那么我们很难期待中日关系可以长期稳定。国际关系的稳定除了共同利益以外,更重要的是战略共享,如果两个国家不能共享战略,一旦利益发生冲突,立刻就会反目为仇。西欧国家在利益上并非实现共享,但彼此心里明白战略共享的重要...
【详细】
2019-12-24
和气猫:日本人眼中的对华援助(ODA)
40年前,中国经济犹如一列破损严重的列车行使在断裂的轨道上。当时除了日本,没有哪一个国家对中国给予这样的援助。日本的无偿援助和日元贷款为中国经济列车修复了残破的车体,铺设了轨道。...
【详细】
2019-11-20
川岛真:日中关系目前只是从负走向零的改善,更大的考验在后面
迄今为止,日中关系的改善,只不过是从负走向零的改善。此外,在历史和领土问题上,非但没有任何改善,反而呈现出进一步恶化的一面,而且日中彼此所描绘的改善内容不尽相同。如今,一个更大的考验摆在了需要实现关系改善的日中面前。...
【详细】
2019-11-19
张石:安倍在中日关系上的“俯瞰法”,个别事项对立不应该影响整体互惠
对于两国的关系,如果纠结于个别对立的事项,陷入其中,那就无法看到两国关系的整体局面和整体愿景,就会“不识庐山真面目”,而如果用“俯瞰法”,站在一个能够俯瞰两国关系全貌的高度来看,就会发现从两国合作的大局着眼,对立的个别事项只是整个两国关系中小小的一个点,正像...
【详细】
2019-10-29
傅高义新书的启示:国家间不应该用历史性的罪恶感来界定彼此的关系
《中国和日本:面对历史》对于历史的梳理给我们的启示是:即使有历史的包袱,国与国之间不应该用历史性的罪恶感来继续界定甚至挟持彼此的关系,反而阻挠了对于真相的挖掘和认知。有鉴于此,中国应该和日本协力组织档案的整理,寻找日本侵略性的军国主义的真相,也更好地传播...
【详细】
2019-09-25
共6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排行榜
三天
七天
一月
王永钦:中美博弈的“傲慢与偏见”
晚年戈尔巴乔夫:俄罗斯需要更多民主
曹辛:重返世卫组织,拜登政府开始对中国温和出招...
道格·班多:拜登的国务卿布林肯会引发新一轮朝鲜半岛危机吗?...
中岛惠:日本人的对华感情以2014年前后为显著分界线而恶化...
刘晔:拜登上任⼀周,中美关系有啥新动向
林世钰:你可以不喜欢川普,但不可以污名化他...
施展:中美关系是个三边关系
施京吾:良知安在——当知识分子遇到政治
福山:特朗普时代美国政治加速衰落,拜登上台能否扭转颓势...
曹辛:拜登就任,欧洲对华态度会有新变化?中国还是要做好自己的事...
“赢粒糖,输间厂”:清廷被国际社会接纳程度为何会低于日本?...
欧威廉:如果美中在误解的基础上陷入冷战或热战,那会是历史性悲剧...
特朗普下台后的八种命运:被清算、享受退休还是卷土重来?...
王建勋:大选后的美国,面临着怎样的挑战
战斗民族干的那些蠢事,连普京都躲不过去
聂辉华:“黑天鹅”、“灰犀牛”和“大白鲨” ——如何应对各种不...
斯蒂芬·沃尔特:特朗普有些真正的成就,但他的失误让美国的状况比四...
林辉:永不过时的苏联笑话与20万“笑话犯”
许成钢:只要宪政正常运作,就不存在某一次选举决定美国的命运...
贾康:中国最主要的威胁还不是美国打压,而是丧失和平崛起的历史机遇...
曹辛 :《中欧全面投资协定》将签署,显示美国的地位被弱化和降低了...
热门关键词
美国
中美关系
中国外交
日本
中美经贸关系
特朗普
朝鲜
社会万象
朝鲜半岛
日本文化
朝核问题
美国经济
中美贸易战
美国外交
世界历史
俄罗斯
全球化
韩国
美国大选
中国
印度
苏联
全球经济
欧洲
中东
中日关系
文明
德国
一带一路
伊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