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s jpg

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马关条约》签订之地——春帆楼,物是人非,历史长存
当前位置:首页 > 七洲志字号:

《马关条约》签订之地——春帆楼,物是人非,历史长存

《马关条约》签订之地——春帆楼,物是人非,历史长存
2017-11-13 14:57:18
来源:周说 作者: 周志兴
日本从六十年代末开始的“明治维新”壮大了国力,于是就开始忘乎所以。“甲午战争”实际上是他们维新变革成果的一次检验,大胜的结果使他们更加忘乎所以。马关条约的谈判过程,就是忘乎所以情绪的一种表现。实际上,从1895年的马关,到1945年的“密苏里号”签署降书,整整五十年后,日本人在谈判桌上的角色变化了180度。弱小是病,需要用强大来医治;强大也是病,需要用清醒来医治。

  11月11日上午,我们到了日本下关的春帆楼,特地来看《马关条约》签定的旧址。

当时春帆楼的招牌.jpg

当时春帆楼的招牌和现在日清讲和纪念馆全貌

  下关是日本河豚产量最大的地方,吃河豚是到下关的重要享受。春帆楼就是以吃河豚著称的。按照春帆楼1937年的油画看图索骥,这座楼应当就在海边上,而岁月沧桑,现在离海边已经有三百米距离了。不远处,就是安倍夫人经营的一座青年旅社。这里是她丈夫的选区,也是她着力经营的地方。

  前一天晚上,我们就是享用的河豚大餐。

  当我走到春帆楼前时,突然想到了,120多年前,李鸿章在这里一定也吃过河豚,相信和我们的感觉正好相反,这是他一生中吃到的最难以下咽的东西。

  中日甲午战争是以中国完败宣告结束的。这个完败不只是在战场上,还在谈判桌上。

50097065_4.jpg

  正好在我们到日本的第二天,有一个微信公号“十点读书社”刊发了一篇关于在春帆楼谈判的文章。很详细地描述了那场剑拔弩张的谈判。

  我站在当年的谈判桌前,想象着那时候在这张桌子上的唇枪舌剑,猛然间想到,的确是剑拔弩张和唇枪舌剑,但是,无论是弩还是枪和剑,都只是握在日本人手里。李鸿章一方只是在招架,而且无招架之功,给人留下印象的,就是那根拖在脑后的长长的辫子。

  李鸿章是1895年3月20日到达下关的,那时候,春寒料峭,谈判桌旁,还放了取暖炉。对于77岁的李鸿章来说,本来就缺少了火力,这样的城下之盟更是令他心寒。

  在随后一个多月里,李鸿章和伊藤博文进行了5轮正式会谈。在第三次谈完后,李鸿章回住所途中突然遭日本人小山丰太郎枪击,造成李鸿章左眼下受伤。日本人当然希望继续谈判,因为拖延时间会使其他列强介入,所以尽心竭力地医治。等李鸿章伤势恢复后,双方继续展开会谈。

  两个谈判主角李鸿章和伊藤博文尽管年龄相差18岁,而且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却是相交已久的老熟人。

  1885年2月,日本政府派伊藤博文出使中国。李鸿章在天津与这位年轻的日本政治家见了一次面。会谈中,伊藤博文劝告李鸿章改革内政。这正好说中了李鸿章的心事,他不由对伊藤博文另眼相看。当时李鸿章已62岁,而伊藤博文才44岁。两人虽然有18岁的年龄差距,却在很多话题上有共同的见解,顿生惺惺相惜之感。从此,这两名中日政治家,成为了忘年交。他们长期保持书信来往,10年间,他们先后至少有21次书信联系。在书信中,伊藤博文总是亲热地在信末署名是“你的好朋友伊藤”。这使得长期领受西方列强外交官傲慢无礼态度的李鸿章,对伊藤博文产生了一种是“可以依赖的朋友”的错觉。

  所以,当李鸿章领受了这次谈判重任后,知道谈判对手是伊藤博文时,也是松了一口气。

  李鸿章虽说是洋务派,但是毕竟和洋人交道不多,而且骨子里儒家思想太重,他不知道,对于伊藤博文而言,在国家利益面前,个人友谊轻如鸿毛。

4904e78e71525.jpg

  所以,谈判一开始了,伊藤博文就刺过来一剑:“想当年中堂大人何等威风,谈不成就要打,如今真的打了,结果怎样呢?”

  当年,伊藤博文来中国就“甲申政变”与李鸿章谈判,被李鸿章断然拒绝。多年以后,伊藤博文还对清朝外交官伍廷芳言及:“前在天津见李中堂之尊严,至今思之犹悸。”

  所以,同一次见面,李鸿章记住的是伊藤博文的好,而伊藤记住的恰好相反。

  甲申政变是指1884年12月4日(农历甲申年十月十七日)朝鲜发生的一次流血政变。这次政变由以金玉均为首的开化党主导,并有日本协助。政变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脱离中国独立,二是改革朝鲜内政。

  后来,这次政变被袁世凯镇压了。

  旧话重提,是给李鸿章一个下马威,打消他的寄希望于友情的幻想。

  接下来更是毫不留情面。

  谈判一开始,伊藤博文就直接和李鸿章说:

  我这次开出来的条件,已经考虑到你的难处了。你现在只有“行”和“不行”两句话可以说。

  在实力不如人的情况下,李鸿章也只能是弱弱地问一句:难道不准分辩?

  伊藤答的更绝决:只管辩论,但不能减少。

  当李鸿章拿到伊藤开出的条件时,看到日本要求赔款2亿两,便表示:“赔款二万万,为数甚巨,不能担当”。

  伊藤却回道:减到如此,不能再减;再战,则款更巨矣。

  这就成了赤裸裸地要挟了。伊藤的意思是说:两亿我已经很照顾你了,如果不出这钱,那我们就接着打,我会让你掏更多出来。

  此话一出,就彻底断了李鸿章继续讨价还价的念头。

  后来再谈到割台湾时,李鸿章明显已经乱了分寸,他说:台湾全岛,日本尚未侵犯,何故强让?

  伊藤立刻回驳:如所让之地,必须兵力所到之处,我兵若深入山东各省,将如之何?

  这一下就彻底把李鸿章给将住了,但李鸿章毕竟也是久经官场,立刻应对道:

  此日本新创办法。兵必所已到者,西国从未全据,日本如此,岂不贻诮西国?

  李鸿章把西方列强给拉进来,想用列强来吓唬日本人。

  但伊藤的显然已经做足了功课,立刻问道:中国吉林、黑龙江一带,何以让与俄国?

  意思是说,你李鸿章说西国从未占过中国领土,那俄罗斯占东北这事,又怎么解释?既然能割东北给俄罗斯,当然也就能割台湾给日本了。

  李鸿章又只能把论点绕到另一个方向,说:

  中国前让俄之地,实系瓯脱,荒寒实甚,人烟稀少;台湾已立行省,人烟稠密,不能比也。

  今天来看这话,简直就是自取其辱了。东北地方人少就可以割,台湾地方人多,就不可以割?

  李鸿章的这种领土观,明显远远滞后于时代。但在当时却是官方最真实的写照。

  伊藤果然迅速出招,狠狠地打了李鸿章的脸,他说:尺土皆王家之地,无分荒凉与繁盛。

  就用这句话,伊藤给李鸿章好好地上了一课。

  李鸿章彻底无话可说。

  最终大致达成了协议,也就是后来中国史上最为屈辱的《马关条约》。根据条约规定,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后未能得逞)、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2亿两白银。中国还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并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办厂。

  屈辱的条款,屈辱的过程。

  弱国无外交,这里可见一斑。

微信图片_20171113094826.jpg

春帆楼前的二座塑像分别是伊藤博文与陆奥宗光

  日本原本也是弱国,从明治维新开始励精图治,只有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就强大到可以随便打败中国这样一个庞然大物的程度。想到前一天我们在萩市游历,到了松下村塾瞻仰,思想家吉田松阴的启蒙在日本留下了深深的痕迹,日方的谈判代表正是吉田松阴的门生。他也是日本首任内阁大臣。

  李鸿章认为,这次谈判对他来说,是巨大的羞辱。不但国家割地赔款,他自己也饱受曾经的朋友伊藤博文的羞辱,所以,他曾经在告别时愤愤地对伊藤博文说:“没有想到阁下是如此严酷执拗之人!”李鸿章同时发誓,终生不再踏上日本土地。一年后李鸿章访问美国时途经日本,果然因“衔马关议约之恨,誓终身不复履日地,从人敦劝万端,终不许”,终于没在日本上岸。

微信图片_20171113094848.jpg

  我看春帆楼马关条约谈判旧址,看出两个感想来:

  一是心态的变化。过去,很多人不愿意到下关来游览,因为这里是近代史上记录了中国莫大耻辱的地方。但是,现在心态变化了,因为中国强大了,强大了就有了自信,仅仅把这个耻辱看作是一段历史,而且是可以激励民族前进的一段历史。

  可见,强大是医治心理创伤的一剂良药。

  其次是强大了容易患一种叫做忘乎所以的病。

  日本从六十年代末开始的“明治维新”壮大了国力,于是就开始忘乎所以。“甲午战争”实际上是他们维新变革成果的一次检验,大胜的结果使他们更加忘乎所以。马关条约的谈判过程,就是忘乎所以情绪的一种表现。

现在的春帆楼是后来所建的当时春帆楼已于二次大战中被炸毁.jpg

现在的春帆楼是后来所建的当时春帆楼已于二次大战中被炸毁

  实际上,从1895年的马关,到1945年的“密苏里号”签署降书,整整五十年后,日本人在谈判桌上的角色变化了180度。

  弱小是病,需要用强大来医治;强大也是病,需要用清醒来医治。

  只是,假如说,强大这味药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可以得到的话,清醒这味药不容易得到,因为强大的时候,不会有人想着吃药的。

责任编辑:昀舒
《马关条约》签订之地——春帆楼,物是人非,历史长存

《马关条约》签订之地——春帆楼,物是人非,历史长存

2017-11-13 14:57:18
来源:周说 作者: 周志兴
日本从六十年代末开始的“明治维新”壮大了国力,于是就开始忘乎所以。“甲午战争”实际上是他们维新变革成果的一次检验,大胜的结果使他们更加忘乎所以。马关条约的谈判过程,就是忘乎所以情绪的一种表现。实际上,从1895年的马关,到1945年的“密苏里号”签署降书,整整五十年后,日本人在谈判桌上的角色变化了180度。弱小是病,需要用强大来医治;强大也是病,需要用清醒来医治。

  11月11日上午,我们到了日本下关的春帆楼,特地来看《马关条约》签定的旧址。

当时春帆楼的招牌.jpg

当时春帆楼的招牌和现在日清讲和纪念馆全貌

  下关是日本河豚产量最大的地方,吃河豚是到下关的重要享受。春帆楼就是以吃河豚著称的。按照春帆楼1937年的油画看图索骥,这座楼应当就在海边上,而岁月沧桑,现在离海边已经有三百米距离了。不远处,就是安倍夫人经营的一座青年旅社。这里是她丈夫的选区,也是她着力经营的地方。

  前一天晚上,我们就是享用的河豚大餐。

  当我走到春帆楼前时,突然想到了,120多年前,李鸿章在这里一定也吃过河豚,相信和我们的感觉正好相反,这是他一生中吃到的最难以下咽的东西。

  中日甲午战争是以中国完败宣告结束的。这个完败不只是在战场上,还在谈判桌上。

50097065_4.jpg

  正好在我们到日本的第二天,有一个微信公号“十点读书社”刊发了一篇关于在春帆楼谈判的文章。很详细地描述了那场剑拔弩张的谈判。

  我站在当年的谈判桌前,想象着那时候在这张桌子上的唇枪舌剑,猛然间想到,的确是剑拔弩张和唇枪舌剑,但是,无论是弩还是枪和剑,都只是握在日本人手里。李鸿章一方只是在招架,而且无招架之功,给人留下印象的,就是那根拖在脑后的长长的辫子。

  李鸿章是1895年3月20日到达下关的,那时候,春寒料峭,谈判桌旁,还放了取暖炉。对于77岁的李鸿章来说,本来就缺少了火力,这样的城下之盟更是令他心寒。

  在随后一个多月里,李鸿章和伊藤博文进行了5轮正式会谈。在第三次谈完后,李鸿章回住所途中突然遭日本人小山丰太郎枪击,造成李鸿章左眼下受伤。日本人当然希望继续谈判,因为拖延时间会使其他列强介入,所以尽心竭力地医治。等李鸿章伤势恢复后,双方继续展开会谈。

  两个谈判主角李鸿章和伊藤博文尽管年龄相差18岁,而且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却是相交已久的老熟人。

  1885年2月,日本政府派伊藤博文出使中国。李鸿章在天津与这位年轻的日本政治家见了一次面。会谈中,伊藤博文劝告李鸿章改革内政。这正好说中了李鸿章的心事,他不由对伊藤博文另眼相看。当时李鸿章已62岁,而伊藤博文才44岁。两人虽然有18岁的年龄差距,却在很多话题上有共同的见解,顿生惺惺相惜之感。从此,这两名中日政治家,成为了忘年交。他们长期保持书信来往,10年间,他们先后至少有21次书信联系。在书信中,伊藤博文总是亲热地在信末署名是“你的好朋友伊藤”。这使得长期领受西方列强外交官傲慢无礼态度的李鸿章,对伊藤博文产生了一种是“可以依赖的朋友”的错觉。

  所以,当李鸿章领受了这次谈判重任后,知道谈判对手是伊藤博文时,也是松了一口气。

  李鸿章虽说是洋务派,但是毕竟和洋人交道不多,而且骨子里儒家思想太重,他不知道,对于伊藤博文而言,在国家利益面前,个人友谊轻如鸿毛。

4904e78e71525.jpg

  所以,谈判一开始了,伊藤博文就刺过来一剑:“想当年中堂大人何等威风,谈不成就要打,如今真的打了,结果怎样呢?”

  当年,伊藤博文来中国就“甲申政变”与李鸿章谈判,被李鸿章断然拒绝。多年以后,伊藤博文还对清朝外交官伍廷芳言及:“前在天津见李中堂之尊严,至今思之犹悸。”

  所以,同一次见面,李鸿章记住的是伊藤博文的好,而伊藤记住的恰好相反。

  甲申政变是指1884年12月4日(农历甲申年十月十七日)朝鲜发生的一次流血政变。这次政变由以金玉均为首的开化党主导,并有日本协助。政变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脱离中国独立,二是改革朝鲜内政。

  后来,这次政变被袁世凯镇压了。

  旧话重提,是给李鸿章一个下马威,打消他的寄希望于友情的幻想。

  接下来更是毫不留情面。

  谈判一开始,伊藤博文就直接和李鸿章说:

  我这次开出来的条件,已经考虑到你的难处了。你现在只有“行”和“不行”两句话可以说。

  在实力不如人的情况下,李鸿章也只能是弱弱地问一句:难道不准分辩?

  伊藤答的更绝决:只管辩论,但不能减少。

  当李鸿章拿到伊藤开出的条件时,看到日本要求赔款2亿两,便表示:“赔款二万万,为数甚巨,不能担当”。

  伊藤却回道:减到如此,不能再减;再战,则款更巨矣。

  这就成了赤裸裸地要挟了。伊藤的意思是说:两亿我已经很照顾你了,如果不出这钱,那我们就接着打,我会让你掏更多出来。

  此话一出,就彻底断了李鸿章继续讨价还价的念头。

  后来再谈到割台湾时,李鸿章明显已经乱了分寸,他说:台湾全岛,日本尚未侵犯,何故强让?

  伊藤立刻回驳:如所让之地,必须兵力所到之处,我兵若深入山东各省,将如之何?

  这一下就彻底把李鸿章给将住了,但李鸿章毕竟也是久经官场,立刻应对道:

  此日本新创办法。兵必所已到者,西国从未全据,日本如此,岂不贻诮西国?

  李鸿章把西方列强给拉进来,想用列强来吓唬日本人。

  但伊藤的显然已经做足了功课,立刻问道:中国吉林、黑龙江一带,何以让与俄国?

  意思是说,你李鸿章说西国从未占过中国领土,那俄罗斯占东北这事,又怎么解释?既然能割东北给俄罗斯,当然也就能割台湾给日本了。

  李鸿章又只能把论点绕到另一个方向,说:

  中国前让俄之地,实系瓯脱,荒寒实甚,人烟稀少;台湾已立行省,人烟稠密,不能比也。

  今天来看这话,简直就是自取其辱了。东北地方人少就可以割,台湾地方人多,就不可以割?

  李鸿章的这种领土观,明显远远滞后于时代。但在当时却是官方最真实的写照。

  伊藤果然迅速出招,狠狠地打了李鸿章的脸,他说:尺土皆王家之地,无分荒凉与繁盛。

  就用这句话,伊藤给李鸿章好好地上了一课。

  李鸿章彻底无话可说。

  最终大致达成了协议,也就是后来中国史上最为屈辱的《马关条约》。根据条约规定,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后未能得逞)、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2亿两白银。中国还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并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办厂。

  屈辱的条款,屈辱的过程。

  弱国无外交,这里可见一斑。

微信图片_20171113094826.jpg

春帆楼前的二座塑像分别是伊藤博文与陆奥宗光

  日本原本也是弱国,从明治维新开始励精图治,只有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就强大到可以随便打败中国这样一个庞然大物的程度。想到前一天我们在萩市游历,到了松下村塾瞻仰,思想家吉田松阴的启蒙在日本留下了深深的痕迹,日方的谈判代表正是吉田松阴的门生。他也是日本首任内阁大臣。

  李鸿章认为,这次谈判对他来说,是巨大的羞辱。不但国家割地赔款,他自己也饱受曾经的朋友伊藤博文的羞辱,所以,他曾经在告别时愤愤地对伊藤博文说:“没有想到阁下是如此严酷执拗之人!”李鸿章同时发誓,终生不再踏上日本土地。一年后李鸿章访问美国时途经日本,果然因“衔马关议约之恨,誓终身不复履日地,从人敦劝万端,终不许”,终于没在日本上岸。

微信图片_20171113094848.jpg

  我看春帆楼马关条约谈判旧址,看出两个感想来:

  一是心态的变化。过去,很多人不愿意到下关来游览,因为这里是近代史上记录了中国莫大耻辱的地方。但是,现在心态变化了,因为中国强大了,强大了就有了自信,仅仅把这个耻辱看作是一段历史,而且是可以激励民族前进的一段历史。

  可见,强大是医治心理创伤的一剂良药。

  其次是强大了容易患一种叫做忘乎所以的病。

  日本从六十年代末开始的“明治维新”壮大了国力,于是就开始忘乎所以。“甲午战争”实际上是他们维新变革成果的一次检验,大胜的结果使他们更加忘乎所以。马关条约的谈判过程,就是忘乎所以情绪的一种表现。

现在的春帆楼是后来所建的当时春帆楼已于二次大战中被炸毁.jpg

现在的春帆楼是后来所建的当时春帆楼已于二次大战中被炸毁

  实际上,从1895年的马关,到1945年的“密苏里号”签署降书,整整五十年后,日本人在谈判桌上的角色变化了180度。

  弱小是病,需要用强大来医治;强大也是病,需要用清醒来医治。

  只是,假如说,强大这味药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可以得到的话,清醒这味药不容易得到,因为强大的时候,不会有人想着吃药的。

责任编辑:昀舒
声明:凡注明来源"钝角网"文章的,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原文链接。本网站作为互联网言论交流平台,所刊发文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参与评论
《马关条约》签订之地——春帆楼,物是人非,历史长存 会员

排行榜

热门关键词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继续努力!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