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首页
外交
大国
周边
新兴国家
安全
经济
七洲志
国际周评
读书
当前位置:
首页
>
大国
张千帆:美国宪法上的政教关系
之所以说美国立宪者“高瞻远瞩”,是因为他们“不按常理出牌”——按常理,基督教占了当时人口的绝对多数,至少90%以上,那还不让宪法规定基督教为“国教”?他们绝对有政治实力这么做,但美国立宪者恰恰没有,因为他们的先祖之所以移民到美洲,正是因为他们受够了英国和欧洲...
【详细】
2020-09-27
宗研:服务于选举,菅义伟内阁的外交基调是求稳
选举是检验执政党内政外交的方式之一,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的执政党都努力使其内政外交服务于维护国家利益,惠及国计民生,从而获得更多国民支持,以保持长治久安。菅义伟政府能否施展顺应民意的外交方略,与国际社会共同努力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以服务于国计民生,争取国民支...
【详细】
2020-09-23
詹姆斯·菲利普斯:特朗普政府的中东外交突破,最终目标是伊朗?
巴林和阿联酋的外交协议可能会使得巴勒斯坦人对以色列采取更现实的谈判立场,并与其他阿拉伯国家一道与以色列开启和平进程。但是,不管巴勒斯坦人如何反应,这两项协议代表着四边外交成就,并将为针对伊朗更为密切的战略合作铺平道路。...
【详细】
2020-09-17
张云:中日关系新时代需要减少两国战略思维中的“美国中心主义”
从日本角度来说,美国尽管仍然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但日益不愿意单独承担世界警察的角色,正在战略收缩和再平衡,而且被国内政治的极化所困扰。在欧洲,两个具有大国视野的英法则越来越“向内看”,德国被推上国际领导力提供者的位置,日本也开始自觉地意识到作为亚洲的...
【详细】
2020-09-17
兰德报告:日益不稳定、分裂和趋于内向的欧洲同美国的同盟关系将变化
欧洲面临着一系列的政治挑战——移民、恐怖主义、政治动荡和俄罗斯复兴,加之欧元危机带来的经济挑战,所有这些都削弱了欧盟有效应对这些威胁的能力,并可能改变与美国的同盟关系。...
【详细】
2020-09-16
郝志东:美国抗疫不力背后的四大文化原因
美国建国理念之一是个人主义、个人权利的神圣性。这本来是非常重要的普世价值,也是中国人需要学习的。但这次在美国,强制戴口罩却被不少人认为是对这种神圣性的一种侵犯。他们以自由为借口,逃避自己对社群的责任。美国的社会团结到了非常脆弱的一个地步,这就使得...
【详细】
2020-09-16
共286页:
首页
上一页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下一页
尾页
排行榜
三天
七天
一月
维克托·盖坦:教宗方济各的外交遗产与梵蒂冈的全球影响力...
朱泽尔·劳埃德:美国在能源创新方面已经落后于中国和俄罗斯...
哈维尔·科拉莱斯 :关税如何侵蚀民主——拉丁美洲经济历史的警示...
维克托·盖坦:教宗方济各的外交遗产与梵蒂冈的全球影响力...
朱泽尔·劳埃德:美国在能源创新方面已经落后于中国和俄罗斯...
亚历山大·加布耶夫:被普京重塑的俄罗斯还能与西方和解吗?...
马蒂亚斯·斯派克特:特朗普式强硬外交会导致西半球国家转向中国...
亚当·S·波森:为什么说北京在中美关税对抗中占据上风?...
菲什曼&贾恩&内普休:特朗普正在动摇美元霸权...
哈维尔·科拉莱斯 :关税如何侵蚀民主——拉丁美洲经济历史的警示...
埃斯瓦尔·普拉萨德:特朗普掀起关税战,全球经济进入动荡时代...
大卫·基里琴科:入侵乌克兰之后,普京或将进军中亚...
维克托·盖坦:教宗方济各的外交遗产与梵蒂冈的全球影响力...
热门关键词
中美关系
美国
中美经贸关系
中国外交
日本
朝鲜
特朗普
俄罗斯
朝鲜半岛
美国外交
社会万象
日本文化
朝核问题
美国经济
世界历史
中美贸易战
全球化
美国大选
韩国
全球经济
中东
乌克兰
苏联
印度
中国
欧洲
中日关系
文明
德国
伊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