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自今年1月就职以来,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已着手处理多场地缘政治危机,例如乌克兰战争、加沙冲突以及与伊朗的对峙。然而,迄今为止,他对于日益强大的朝鲜金氏政权却鲜有评论。这导致一些分析人士认为,特朗普政府忽视了亚洲最关键的安全挑战之一。
但特朗普并未忘记朝鲜。尽管其政府一直忙于处理其他要务,但多种迹象表明,重启与平壤的谈判仍然是总统议程上的优先事项。例如,就职后不久,特朗普就对福克斯新闻表示,他愿意与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接触,并称其为“精明的家伙”。3月底,特朗普又告诉记者,他正与朝鲜方面“保持沟通”,并计划“在某个时候”就朝鲜问题“采取行动”。此外,特朗普的外交团队中不乏朝鲜问题专家,例如在国务院担任要职的艾莉森·胡克和凯文·金。
事实上,有多个理由相信,华盛顿与平壤重启谈判并最终达成协议是可能的。对特朗普而言,这将为他的外交政策增添一笔急需的成功记录,而这样的成功正是他在乌克兰和中东问题上求之不得的。值得一提的是,特朗普在朝鲜问题上还有未竟的事业:在他的第一任期内,他曾与金正恩会晤但未能达成协议。若他重返白宫,将获得第二次机会。另一方面,如今的朝鲜政权虽比几年前强大得多,但他们也清楚,这种有利地位可能瞬息万变——尤其是在与俄罗斯的关系上。此外,美朝之间已有一个可行的“小协议”模板,虽不完美,却提供了一条前进的道路。当然,谈判绝非易事,但当下多种因素的合力,或许能将朝鲜再次拉回谈判桌前。
命运的变迁
要理解特朗普与朝鲜可能达成何种协议,有必要回顾他此前与金氏政权的接触。2019年2月,特朗普与金正恩在河内举行峰会,双方试图达成一项所谓的“小协议”(small deal)。根据美方提议,朝鲜将拆除其所有已知的核设施,以换取联合国解除(或至少是大幅放宽)安理会制裁,从而为朝鲜经济带来急需的喘息之机。之所以称之为“小协议”,是因为它并不要求朝鲜实现“完全、可验证、不可逆的无核化”(CVID)——后者通常被称为“大协议”(big deal)。
当时,平壤处境艰难,特朗普政府似乎手握重磅筹码。金正恩面临着安理会新一轮的严厉制裁,不仅是美国,就连中国和俄罗斯也严格执行。当时中俄更关心核不扩散问题,而非维护东北亚稳定。制裁一度使朝鲜几乎断绝了所有外援,国家被逼入绝境:2018年,其经济萎缩了4.1%。与美国达成协议,对朝鲜而言似乎是生死攸关。
尽管如此,朝鲜并未在河内屈服。双方未能在朝鲜需要做出的让步规模以及必须拆除的设施清单上达成一致。朝鲜准备拆除宁边核科学研究中心的所有设施——几十年来,这里一直是其核计划的核心,但美方清楚朝鲜在其他地点仍有铀浓缩工厂,并坚持将其一并纳入协议。谈判因此迅速破裂。
此后,朝鲜的实力不降反升。峰会失败后,朝鲜非但没有在制裁重压下崩溃,反而受益于一系列意料之外的地缘政治变化——因为中俄两国都转而寻求改善与平壤的关系。
首先,大约在2019年,北京对平壤的立场开始软化。朝鲜核计划曾长期是中朝关系的症结所在,但随着中美冲突加剧,北京开始将中朝边境视为保护其东北地区的重要缓冲地带。此后,北京似乎决心不惜代价维持朝鲜的稳定,并向其提供了规模适度但基本无条件的援助。
而朝鲜从俄罗斯获得的“意外之财”,甚至比中朝关系的修复更出人意料。2022年2月乌克兰战争爆发后,俄军面临严重的炮弹短缺。莫斯科很快发现,朝鲜不仅拥有海量的此类弹药库存,还愿意以一个未公开的高价出售。据保守估计,到2024年10月,朝鲜通过军火销售累计获利高达55亿美元。作为对比,在制裁生效前的2016年,朝鲜全年的出口总额也仅为25亿美元。此外,根据文章的推演,朝鲜和俄罗斯在2024年结成正式军事同盟,平壤随即派遣约12,000名士兵赴俄与乌克兰军队作战,以换取莫斯科进一步的经济援助。
与此同时,朝鲜的核武库迅速壮大。自河内峰会以来,朝鲜研发并成功试射了多种新型远程运载系统,包括采用固体燃料的“火星-19”型洲际弹道导弹,其发射准备时间缩短至几分钟,并能打击美国本土全境的目标。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估计,朝鲜目前拥有约50枚核弹头。美国国防情报局(DIA)则称,朝鲜正处于几十年来“最强的战略地位”。正如政治学家维克多·车(Victor Cha)最近在《外交事务》上撰文指出的,如果特朗普政府再次与金氏政权谈判,“华盛顿可能不得不向平壤做出重大让步”。然而,尽管华盛顿的谈判筹码有所减少,但仍有理由相信,某种形式的“小协议”依然有望达成。
变化的信号
首先,自特朗普上任以来,朝鲜已释放出愿意与美国接触的信号。据多位消息人士透露,朝鲜官员和外交官近几周已向其在多国的联系人表示,希望恢复与美国的谈判。朝鲜官方媒体的宣传口径有所缓和,也与此相符。
从平壤的视角看,重启“小协议”之所以有吸引力,原因很简单:其一,朝鲜与俄罗斯目前的贸易水平难以为继,即便乌克兰战事结束也是如此。事实上,来自莫斯科的资金支持可能在一夜之间锐减。除了军火,两国几乎没有太多贸易机会,因为两国的经济结构根本上无法互补。朝鲜能在国际市场上销售的少数商品(如矿产和海鲜),对俄罗斯进口商缺乏吸引力。这种经济上的错位已导致过去许多促进双边经济合作的努力付诸东流。几十年来,朝俄贸易始终遵循同一模式:只有在莫斯科愿意提供补贴的情况下才能繁荣——平壤的决策者对此心知肚明。
其二,即使俄罗斯在乌克兰的战争结束,中国的支持或许会继续,但朝鲜未必愿意过度依赖其庞大的邻国。朝鲜决策者一直将中国视为一个潜在威胁,因为中国是唯一一个既有动机又有能力干涉其内政的国家。事实上,平壤一直试图与北京保持距离,这一趋势在金正恩领导下更为明显。例如,2013年金正恩的姑父张成泽被清洗处决时,朝鲜官方公布的罪名之一就是他涉嫌准备向中国出卖利益。
因此,平壤更倾向于实现援助来源的多元化,而非完全依赖中国。如果“河内协议”得以重启,联合国制裁最终放松,这一目标便可能实现。例如,韩国新当选的总统李在明或许会继承韩国进步派的传统,向朝鲜提供大量援助和贸易补贴。若制裁解除,朝鲜政府还可恢复与日本的谈判。多年来,两国一直在讨论日本对朝鲜殖民统治时期(1910-1945年)所犯罪行的赔偿问题,那段时期,朝鲜人民遭受了强迫劳动、资源掠夺以及压迫与歧视。
这种地缘政治和经济上的行动自由,对金氏政权而言,无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换言之,接受特朗普的协议,既能缓解长期的经济压力,又能让平壤重拾其惯用的“在大国博弈中渔利”的策略。
两害相权取其轻?
“小协议”对美朝双方都存在明显缺陷,但它或许仍是当前最务实的选择。当然,这样的协议无法实现朝鲜的无核化,平壤也很可能会通过隐藏部分核设施来作弊。但它仍有望减缓——甚至可能阻止——朝鲜核武计划的进一步发展。通过拆除朝鲜的核反应堆以及大部分(甚至全部)离心机,该协议将使朝鲜丧失大部分核材料的研发与生产能力,从而大幅削减其核装置的生产数量,并显著延缓其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上的技术进步。同时,鉴于朝鲜自2019年以来取得的进展,其保留的核武库已足以震慑任何潜在的外部攻击。因此,“小协议”并不会从根本上危及朝鲜的国家安全。
朝鲜决策者或许也认为,特朗普政府的任期是平壤寻求解除联合国制裁的绝佳窗口期。朝鲜官员普遍对与美国政府达成协议的持久性持怀疑态度。他们认为,一旦白宫易主,前任政府达成的协议就可能被束之高阁,甚至彻底推翻,正如奥巴马政府费心谈判的伊朗核协议被特朗普废除一样。尽管如此,如果制裁现在得以解除,朝鲜有理由相信它不会轻易被恢复。即使民主党在2028年赢得美国大选并决定撕毁“小协议”,新政府将很难说服中俄两国再次参与对朝制裁,因为中俄如今都认为,维持朝鲜现状比推动无核化更符合自身利益。因此,朝鲜领导层有充分的理由认真考虑特朗普第二届政府可能提出的方案。
当然,值得注意的是,一旦谈判重启,朝鲜可能会采取更强硬的立场,特朗普政府很可能不得不接受一份比河内方案更迁就平壤的协议。但朝鲜深知,上次它在放弃谈判后并未付出惨重代价,这纯属侥幸,要归功于中美关系的恶化与俄乌战争的爆发。然而,时移世易,如今的平壤有理由对一项能赋予其更大经济自主权、并使其能与危险邻国保持距离的协议产生兴趣。换言之,朝鲜或许会为了以防好运耗尽,而选择重返谈判桌。
作者简介:安德烈·兰科夫 (Andrei Lankov),历史学家,任教于首尔国民大学,专注于朝鲜问题研究。著有《真实的朝鲜:失败的斯大林主义乌托邦中的生活与政治》。本文由“钝角网”译自《外交事务》网站。
自今年1月就职以来,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已着手处理多场地缘政治危机,例如乌克兰战争、加沙冲突以及与伊朗的对峙。然而,迄今为止,他对于日益强大的朝鲜金氏政权却鲜有评论。这导致一些分析人士认为,特朗普政府忽视了亚洲最关键的安全挑战之一。
但特朗普并未忘记朝鲜。尽管其政府一直忙于处理其他要务,但多种迹象表明,重启与平壤的谈判仍然是总统议程上的优先事项。例如,就职后不久,特朗普就对福克斯新闻表示,他愿意与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接触,并称其为“精明的家伙”。3月底,特朗普又告诉记者,他正与朝鲜方面“保持沟通”,并计划“在某个时候”就朝鲜问题“采取行动”。此外,特朗普的外交团队中不乏朝鲜问题专家,例如在国务院担任要职的艾莉森·胡克和凯文·金。
事实上,有多个理由相信,华盛顿与平壤重启谈判并最终达成协议是可能的。对特朗普而言,这将为他的外交政策增添一笔急需的成功记录,而这样的成功正是他在乌克兰和中东问题上求之不得的。值得一提的是,特朗普在朝鲜问题上还有未竟的事业:在他的第一任期内,他曾与金正恩会晤但未能达成协议。若他重返白宫,将获得第二次机会。另一方面,如今的朝鲜政权虽比几年前强大得多,但他们也清楚,这种有利地位可能瞬息万变——尤其是在与俄罗斯的关系上。此外,美朝之间已有一个可行的“小协议”模板,虽不完美,却提供了一条前进的道路。当然,谈判绝非易事,但当下多种因素的合力,或许能将朝鲜再次拉回谈判桌前。
命运的变迁
要理解特朗普与朝鲜可能达成何种协议,有必要回顾他此前与金氏政权的接触。2019年2月,特朗普与金正恩在河内举行峰会,双方试图达成一项所谓的“小协议”(small deal)。根据美方提议,朝鲜将拆除其所有已知的核设施,以换取联合国解除(或至少是大幅放宽)安理会制裁,从而为朝鲜经济带来急需的喘息之机。之所以称之为“小协议”,是因为它并不要求朝鲜实现“完全、可验证、不可逆的无核化”(CVID)——后者通常被称为“大协议”(big deal)。
当时,平壤处境艰难,特朗普政府似乎手握重磅筹码。金正恩面临着安理会新一轮的严厉制裁,不仅是美国,就连中国和俄罗斯也严格执行。当时中俄更关心核不扩散问题,而非维护东北亚稳定。制裁一度使朝鲜几乎断绝了所有外援,国家被逼入绝境:2018年,其经济萎缩了4.1%。与美国达成协议,对朝鲜而言似乎是生死攸关。
尽管如此,朝鲜并未在河内屈服。双方未能在朝鲜需要做出的让步规模以及必须拆除的设施清单上达成一致。朝鲜准备拆除宁边核科学研究中心的所有设施——几十年来,这里一直是其核计划的核心,但美方清楚朝鲜在其他地点仍有铀浓缩工厂,并坚持将其一并纳入协议。谈判因此迅速破裂。
此后,朝鲜的实力不降反升。峰会失败后,朝鲜非但没有在制裁重压下崩溃,反而受益于一系列意料之外的地缘政治变化——因为中俄两国都转而寻求改善与平壤的关系。
首先,大约在2019年,北京对平壤的立场开始软化。朝鲜核计划曾长期是中朝关系的症结所在,但随着中美冲突加剧,北京开始将中朝边境视为保护其东北地区的重要缓冲地带。此后,北京似乎决心不惜代价维持朝鲜的稳定,并向其提供了规模适度但基本无条件的援助。
而朝鲜从俄罗斯获得的“意外之财”,甚至比中朝关系的修复更出人意料。2022年2月乌克兰战争爆发后,俄军面临严重的炮弹短缺。莫斯科很快发现,朝鲜不仅拥有海量的此类弹药库存,还愿意以一个未公开的高价出售。据保守估计,到2024年10月,朝鲜通过军火销售累计获利高达55亿美元。作为对比,在制裁生效前的2016年,朝鲜全年的出口总额也仅为25亿美元。此外,根据文章的推演,朝鲜和俄罗斯在2024年结成正式军事同盟,平壤随即派遣约12,000名士兵赴俄与乌克兰军队作战,以换取莫斯科进一步的经济援助。
与此同时,朝鲜的核武库迅速壮大。自河内峰会以来,朝鲜研发并成功试射了多种新型远程运载系统,包括采用固体燃料的“火星-19”型洲际弹道导弹,其发射准备时间缩短至几分钟,并能打击美国本土全境的目标。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估计,朝鲜目前拥有约50枚核弹头。美国国防情报局(DIA)则称,朝鲜正处于几十年来“最强的战略地位”。正如政治学家维克多·车(Victor Cha)最近在《外交事务》上撰文指出的,如果特朗普政府再次与金氏政权谈判,“华盛顿可能不得不向平壤做出重大让步”。然而,尽管华盛顿的谈判筹码有所减少,但仍有理由相信,某种形式的“小协议”依然有望达成。
变化的信号
首先,自特朗普上任以来,朝鲜已释放出愿意与美国接触的信号。据多位消息人士透露,朝鲜官员和外交官近几周已向其在多国的联系人表示,希望恢复与美国的谈判。朝鲜官方媒体的宣传口径有所缓和,也与此相符。
从平壤的视角看,重启“小协议”之所以有吸引力,原因很简单:其一,朝鲜与俄罗斯目前的贸易水平难以为继,即便乌克兰战事结束也是如此。事实上,来自莫斯科的资金支持可能在一夜之间锐减。除了军火,两国几乎没有太多贸易机会,因为两国的经济结构根本上无法互补。朝鲜能在国际市场上销售的少数商品(如矿产和海鲜),对俄罗斯进口商缺乏吸引力。这种经济上的错位已导致过去许多促进双边经济合作的努力付诸东流。几十年来,朝俄贸易始终遵循同一模式:只有在莫斯科愿意提供补贴的情况下才能繁荣——平壤的决策者对此心知肚明。
其二,即使俄罗斯在乌克兰的战争结束,中国的支持或许会继续,但朝鲜未必愿意过度依赖其庞大的邻国。朝鲜决策者一直将中国视为一个潜在威胁,因为中国是唯一一个既有动机又有能力干涉其内政的国家。事实上,平壤一直试图与北京保持距离,这一趋势在金正恩领导下更为明显。例如,2013年金正恩的姑父张成泽被清洗处决时,朝鲜官方公布的罪名之一就是他涉嫌准备向中国出卖利益。
因此,平壤更倾向于实现援助来源的多元化,而非完全依赖中国。如果“河内协议”得以重启,联合国制裁最终放松,这一目标便可能实现。例如,韩国新当选的总统李在明或许会继承韩国进步派的传统,向朝鲜提供大量援助和贸易补贴。若制裁解除,朝鲜政府还可恢复与日本的谈判。多年来,两国一直在讨论日本对朝鲜殖民统治时期(1910-1945年)所犯罪行的赔偿问题,那段时期,朝鲜人民遭受了强迫劳动、资源掠夺以及压迫与歧视。
这种地缘政治和经济上的行动自由,对金氏政权而言,无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换言之,接受特朗普的协议,既能缓解长期的经济压力,又能让平壤重拾其惯用的“在大国博弈中渔利”的策略。
两害相权取其轻?
“小协议”对美朝双方都存在明显缺陷,但它或许仍是当前最务实的选择。当然,这样的协议无法实现朝鲜的无核化,平壤也很可能会通过隐藏部分核设施来作弊。但它仍有望减缓——甚至可能阻止——朝鲜核武计划的进一步发展。通过拆除朝鲜的核反应堆以及大部分(甚至全部)离心机,该协议将使朝鲜丧失大部分核材料的研发与生产能力,从而大幅削减其核装置的生产数量,并显著延缓其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上的技术进步。同时,鉴于朝鲜自2019年以来取得的进展,其保留的核武库已足以震慑任何潜在的外部攻击。因此,“小协议”并不会从根本上危及朝鲜的国家安全。
朝鲜决策者或许也认为,特朗普政府的任期是平壤寻求解除联合国制裁的绝佳窗口期。朝鲜官员普遍对与美国政府达成协议的持久性持怀疑态度。他们认为,一旦白宫易主,前任政府达成的协议就可能被束之高阁,甚至彻底推翻,正如奥巴马政府费心谈判的伊朗核协议被特朗普废除一样。尽管如此,如果制裁现在得以解除,朝鲜有理由相信它不会轻易被恢复。即使民主党在2028年赢得美国大选并决定撕毁“小协议”,新政府将很难说服中俄两国再次参与对朝制裁,因为中俄如今都认为,维持朝鲜现状比推动无核化更符合自身利益。因此,朝鲜领导层有充分的理由认真考虑特朗普第二届政府可能提出的方案。
当然,值得注意的是,一旦谈判重启,朝鲜可能会采取更强硬的立场,特朗普政府很可能不得不接受一份比河内方案更迁就平壤的协议。但朝鲜深知,上次它在放弃谈判后并未付出惨重代价,这纯属侥幸,要归功于中美关系的恶化与俄乌战争的爆发。然而,时移世易,如今的平壤有理由对一项能赋予其更大经济自主权、并使其能与危险邻国保持距离的协议产生兴趣。换言之,朝鲜或许会为了以防好运耗尽,而选择重返谈判桌。
作者简介:安德烈·兰科夫 (Andrei Lankov),历史学家,任教于首尔国民大学,专注于朝鲜问题研究。著有《真实的朝鲜:失败的斯大林主义乌托邦中的生活与政治》。本文由“钝角网”译自《外交事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