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首页
外交
大国
周边
新兴国家
安全
经济
七洲志
国际周评
读书
当前位置:
首页
>
外交
拉菲克·多萨尼:中印在拉达克对峙是基于战略分歧,冲突仍会爆发
与洞朗事件不同,中印之间的拉达克对峙是基于战略分歧。因此,局势仍然充满了升级的危险。然而,作为21世纪主要的崛起大国,中印双方也能从和解与合作中获益良多。若双方领导人能够本着互谅互让的精神,明智决策,关注长远的收益,可能会对改善中印关系有所帮助。...
【详细】
2021-02-04
左凤荣:“修昔底德陷阱”与新型大国关系——关于中美关系的话语博弈
美国的右翼政客不接受“新型大国关系”,仍用冷战思维处理对华关系。从中我们看到,在中美关系问题上,美方占有话语权的优势。要让世界接受我们的主张,接受中国的理念,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同时需要做好自己的事情。“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只...
【详细】
2021-02-04
曹辛:当前微妙的中日关系,日本发展经济靠中国,遏制中国靠美国
目前两国关系的规律性现象是:凡是如安倍那样强势、长期执政和理性的政府,一旦中日双方谈妥某些议题,往往能够贯彻执行,大的事情上双方也能顾全大局;相反,弱势的日本政府则常常难以做到,甚至会成为麻烦,尤其是在中美关系处于高度敏感时期的今天,菅义伟近期的表现就是如...
【详细】
2021-02-01
达巍、周武华:中美两国需要考虑为未来四年中美关系构建一系列“托底”机制
拜登在2020年美国大选中当选美国总统,将为中美关系带来一个宝贵的机遇。这一机遇并不是“回到过去”,未来拜登政府不会回到新自由主义思想指导之下的美国对华战略旧框架。拜登给中美关系可能带来的机遇是“回到未来”。中美两国如能在有限的机会窗口内为两国关系...
【详细】
2021-01-29
曹辛 :拜登就职不到一周,中美就因台湾问题在南海形成军事对峙?
中国对南海的主权宣示缺乏国际支持。无论是联合国、海牙国际法庭和南海沿海国家,对中国的主权立场都不支持。因此美国一直公开声称要“捍卫南海航行自由”,并不断派军舰军机巡航南海,而且得到了南海相关国家的公开支持。因此,此次美国出兵南海的另一目的是:以新一届...
【详细】
2021-01-28
郑永年:避免军事竞争,中国要利用外循环与美国进行技术和规则竞争
如果利用内循环把国内的规则统一起来,利用外循环跟国际接轨,并且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那么中国到2035年或者2050年将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详细】
2021-01-27
共145页:
首页
上一页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下一页
尾页
排行榜
三天
七天
一月
贝施&杨斯:特朗普动摇北约,欧洲如何重塑合作以求安全?...
查拉普&拉琴科: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和平谈判为何失败?...
贝施&杨斯:特朗普动摇北约,欧洲如何重塑合作以求安全?...
查拉普&拉琴科: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和平谈判为何失败?...
亚历山大·加布耶夫:被普京重塑的俄罗斯还能与西方和解吗?...
亚当·S·波森:为什么说北京在中美关税对抗中占据上风?...
菲什曼&贾恩&内普休:特朗普正在动摇美元霸权...
朱泽尔·劳埃德:美国在能源创新方面已经落后于中国和俄罗斯...
哈维尔·科拉莱斯 :关税如何侵蚀民主——拉丁美洲经济历史的警示...
维克托·盖坦:教宗方济各的外交遗产与梵蒂冈的全球影响力...
大卫·基里琴科:入侵乌克兰之后,普京或将进军中亚...
本杰明·杨:俄罗斯和朝鲜的结盟,两国在寻求建立什么样的世界?...
热门关键词
中美关系
美国
中美经贸关系
中国外交
日本
朝鲜
特朗普
俄罗斯
朝鲜半岛
美国外交
社会万象
日本文化
朝核问题
美国经济
世界历史
中美贸易战
全球化
美国大选
韩国
全球经济
中东
乌克兰
苏联
印度
中国
欧洲
中日关系
文明
德国
伊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