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首页
外交
大国
周边
新兴国家
安全
经济
七洲志
国际周评
读书
当前位置:
首页
>
外交
朱颖:中美冷战将是一个长期化的状态
特朗普在贸易问题上对中国穷追猛打,挑起了全美国对中国反思。这就是美国著名经济史学家弗格森(Niall Ferguson)所的说的:特朗普唤醒了美国,让美国各界看清了中国对美国的威胁,让两党在中国问题上达成共识。美国的知华派纷纷退隐或转向反华派,对华强硬派崛起占据了话...
【详细】
2020-10-13
张洁:美日印澳“四边对话”真是针对中国的亚洲版“小北约”吗?
对于中国而言,需要特别关注的是,“四边对话”这一地区秩序构想的“负面性”,即大有把中国作为对立面或是假想敌的趋势。中国需要将“四边对话”放置于地区秩序调整这一广阔的时代背景以及中美关系的大格局中加以分析和应对。在管控中美战略竞争的同时,在全球层面避...
【详细】
2020-10-09
柯隆:特朗普新冠中招让中美关系更加复杂化
中美关系已经陷入明显的囚徒困境(Prisoners Dilemma)。也就是说中美双方互不想让,你来我往,以牙还牙,这种持续循环,周而复始进行报复的囚徒困境只有双方打到精疲力竭才会重新坐下来谈,结束这个越陷越深的囚徒困境。...
【详细】
2020-10-09
曹辛:如中美继续对抗下去,世界或将回到二战前各行其是的时代
如中美继续抗争下去,世界将因此而分裂,但不会有过去呈现过的国家阵营;广大中小国家基于自己的国家利益自行其是,它们根据具体议题的需要,临时性地和中美两国中的某一方进行战术性合作;世界将较少能够有效解决全球性议题,相关国家只可能在自己国家的权力范围内,共同解...
【详细】
2020-09-28
王缉思:理解国际政治的关键是理解其他社会与文明
在中文版的序言中,傅高义教授提到了大概65年前他的哈佛博导说的一句话——理解我们社会的最佳方式是走出国门感受文化差异。傅高义的教授告诉他,要想大体了解一种不同的文化,就必须真正走近一些被那种文化滋养的人,并试着透过他们的眼睛看世界。...
【详细】
2020-09-28
毛克疾:印度对华示强行为的内政根源
莫迪政府近期系列动作表明,当前对华示强动作的主要动力源于其内政需要,具有独立逻辑过程,并不与中印互动情况直接挂钩。因此,宜将印度对华动作视为不以中国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自变量”,更多地从印度内政情势而非中印互动的角度研判其行为逻辑。...
【详细】
2020-09-24
共145页:
首页
上一页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下一页
尾页
排行榜
三天
七天
一月
贝施&杨斯:特朗普动摇北约,欧洲如何重塑合作以求安全?...
查拉普&拉琴科: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和平谈判为何失败?...
贝施&杨斯:特朗普动摇北约,欧洲如何重塑合作以求安全?...
查拉普&拉琴科: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和平谈判为何失败?...
亚历山大·加布耶夫:被普京重塑的俄罗斯还能与西方和解吗?...
亚当·S·波森:为什么说北京在中美关税对抗中占据上风?...
菲什曼&贾恩&内普休:特朗普正在动摇美元霸权...
朱泽尔·劳埃德:美国在能源创新方面已经落后于中国和俄罗斯...
哈维尔·科拉莱斯 :关税如何侵蚀民主——拉丁美洲经济历史的警示...
维克托·盖坦:教宗方济各的外交遗产与梵蒂冈的全球影响力...
大卫·基里琴科:入侵乌克兰之后,普京或将进军中亚...
本杰明·杨:俄罗斯和朝鲜的结盟,两国在寻求建立什么样的世界?...
热门关键词
中美关系
美国
中美经贸关系
中国外交
日本
朝鲜
特朗普
俄罗斯
朝鲜半岛
美国外交
社会万象
日本文化
朝核问题
美国经济
世界历史
中美贸易战
全球化
美国大选
韩国
全球经济
中东
乌克兰
苏联
印度
中国
欧洲
中日关系
文明
德国
伊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