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s jpg

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琥珀风筝:美国不是一个歧视的国家
当前位置:首页 > 大国字号:

琥珀风筝:美国不是一个歧视的国家

琥珀风筝:美国不是一个歧视的国家
2020-09-08 15:36:46
来源:陌上美国 作者: 琥珀风筝
关键词:美国 点击: 我要评论
我觉得美国不是一个歧视的国家,也并不完美,但是值得所有反强权暴政的人珍惜和付出。现在美国面临的更严峻的问题是,修正过去几十年国际关系上的一些误判和错误的方向,社会风气上尊重常识,经济上更多照顾普通工薪阶层国民的生活,并强调一些让国家成功的内核。

   种种原因,这几年里每每跟不在美国的朋友寒暄,被询问在美国是否受到歧视问题的次数增多了。

  2016年,随着“黑天鹅事件”川普的当选,让很多人陷入了茫然失措。一个巨大的阴影开始困扰着人们,美国是一个歧视的国家吗?四年前,笔者也曾经深度失望。我选择了去探索自己缺失观察的“另一个美国”,寻找答案。

  01

  2016年11月9日,周三。

  带着熬夜看电视新闻所得的黑眼圈,在意难平的无限错愕中,时间被一点一点地撵走。

  上班时候,有同事忍不住哭了。老板唯有安慰,"It's ok, at least we are still under Obama's presidency until next January...(别太难过,至少到明年1月前还是奥巴马当总统)”

  下班后去加油站,这是大选之后第一次置身在可能遇到陌生人的环境中。感觉自己不是简单地走出车门,更像是在一场梦幻破碎后,第一次被迫走进现实。多年来,这成为在美国心情最为忐忑的一次加油。

  因为......

  置身于这个红州(注:指共和党占优势的州)的蓝色(注:指民主党占优势)城市边缘的一个平常的加油站,那时那刻,我开始产生一种以前从没有过的思考和疑问,我开始注意人们的肤色,并对眼前路过的任何一个白人,会禁不住心底嘀咕,这人是否带有几分种族分子的嫌疑?......

  那天也成为我努力去理解刚刚发生的这场选举的坐标原点。

  以前很少意识到两个世界的美国的存在,也几乎没有想过用一切机会去看看“第三世界”的美国。曾经学习、工作的地方,见诺贝尔奖得主、院士之类的学术超人,比见种地的农民、流水线上的工人那些的人群容易太多。这里有建制世界里精美的风景线。

  但是从那天开始,我不再局限于精英读物催生的理论,开启了“行万里路”的脚步,深入山山水水、风土人情,去感悟精致发达之外的另一个真实的美国。

  三年多以来,我们的足迹踏过德克萨斯、俄可拉荷马、佛吉尼亚、阿拉巴马、南卡......

  如果没有2016,这些路线本来会是纽约、夏威夷、华盛顿、阿拉斯加、迈阿密、拉斯维加斯、硅谷......

  要去的就是那些“deplorables”生活的地方,亲眼看看到底是龙潭虎穴,还是跟想象的不同。(注:“deplorables”是被希拉里看不起的“红脖子”之类的川普支持者,普遍认为她的这个指控一语成谶,让她输了总统大选)

  02

  这是我们深入"Trumpland(美国投川普的地区)”体验生活的又一站。

  摇摆州的一片海边,少有移民的区。去餐馆吃饭,白人之外其他人不多见,而路上也很容易看到卖枪的商店。

  海边生活美好而简单,不过之前飓风过境,这片也略有影响。看得到被摧毁废弃,停靠在岸边的船只的残影。一些修筑的深入海水中的小码头行道,也有破损迹象。

  这一片地处农村,不属于典型的旅游区,镇上的环境大概跟国内三线小县城相似。物价很便宜,宽敞的三室一厅整个一层都给客人住,只需要$100一天。也因为渐入旅游淡季,物价随之受到影响开始走低。

  我们住的这家民宅的主人,指着墙上挂的鹿头说,这些都是她的“战利品”。全部扛回家,做成了标本。数了数一共八头,震撼。爱打猎的人以保守派共和党居多,这种粗线条的划分大部分时候不会出错。

  房主家旁边的邻居放着乡村音乐在院子前闲度,看到我们回来,友善打招呼,并礼貌地把音量调低以免干扰到我们。

  又一次没有找到“白人至上”蛛丝马迹的愉快红州乡间行。

  03

  2019年12月24日。

  平安夜启程回家,就要离开西佛吉尼亚,这个美国最穷困的州。我们特地选择了该州非旅游区的一个小镇,住的是一个1890年修建的老房子。

  屋子里布置充满古典风味,主人两口子看上去至少有80多岁。墙上挂着女主人风华正茂年纪时候英姿飒爽的女兵生涯照片和画像。男主人在自己的民宅租房介绍中如此描述,“我的房子所在的区像‘第三世界’,不过这对我却是一件好事。”

  因为人气低,镇里只有两家营业的餐馆,我们去了其中一家吃早餐。刚停车,一位摸约六十开外的白人迎面走来,向我们热情地打招呼。他的英文带着当地的浓浓乡音,我们作为移民发音也不算纯正。虽然素味平生,但就自然地攀谈起来。

  闲聊之余得知,餐馆对面曾经有他开的修车行,他经常为了生意走运输去北卡高点城(High Point)。他还告诉我们自己卖过很多枪。从这些描述里不经意透露的细节,大概率这是个红州的共和党,也就是这几年常见被标签为“白川粉”的人。

  边说他边掏出一张不常见的2美元的钞票,给了我们孩子,爽朗地说:“我今天已经派送了几十份'压岁钱'了。”

  愉快地结束了这场偶遇,我们进入餐馆。里面几乎都是白人,镇子比较小,他们看上去相互认识。见到一个坐在轮椅里的男子,面相英俊。旁边美丽的太太带着他们的孩子,他们在离开餐馆前,跟一个朋友在寒暄。

  这么美好的一家人,男子为何会坐轮椅?会不会是在前线致残?不过答案不得而知。

  这是我们这几年经过的不起眼的红州小镇的一个缩影。

  不同于纽约,芝加哥,西雅图,湾区,这里也是美国。

  尤其在并不遥远的之前,我们曾经有段时间从美国搬到欧洲,自驾游历了大半个欧洲。这些美国里的第三世界地区,跟千百年历史打造的游人如织的欧洲,各种雄状而肃穆的古城,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

  美国过去一个多世纪创造了恢弘的物质和精神文明,但不是每个人、每个地区都能平等地享受。尤为可惜的是,经济模式越来越只为少部分人服务,我们亲眼看到占社会主体的普通美国人,生活质量提高上乏善可陈。

  04

  从川普当选那天开始,跟许多人一样,我开始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刚刚发生的这场选举。

  我们的所见所闻,让我看到了很多红州人的生活。

  他们中有在大雾山兼职做漂流教练的数学老师、有在西佛吉尼亚滑雪场打零工的低收入居民、有在保守地区开民宅旅舍每逢反川游行都会驱车1小时去镇里参加的中年女性、有每天不厌其烦地在车里边沿着山路颠簸边唱民歌的典型的“红脖”......

  这几年出入农村的生活体验中,我们倒是没有遇到一个种族主义分子,反而是收获了保守地区大量村民们的朴实、友善和真诚。

  从三年多前的大选夜后忐忑不安达到极致高点,到走遍美国红州,近距离体验保守或经济欠发达地区。我们看到了许多美国欣欣向荣一面的背后,深藏的那些被遗忘的人群。也完成了从百思不得其解大选结果且畏惧“deplorables”,到开始全面思索美国人民的选择的心理转变。

  美国哲学家、普林斯顿教授理查德·罗蒂(Richard Rorty)早在1998年撰写的《成就我们的国家》一书中写过警世之句:

  “超级富人们的目的,是针对美国底层75%的穷人,以及世界底层95%的穷人,让这些人的思维都忙碌于诸如种族和宗教的互相敌意,或去争论性行为的道德观。如果媒体刻意制造的伪事件(甚至包括短暂而血腥的战争),能够让穷人(或者无产者)无暇他顾,那么超富阶层就没有什么可以担心害怕的了。”

  符合常识的道理,不是只有罗蒂这种耶鲁毕业的大教授才懂。跟Uber司机的随机攀谈中,就遇到有人说:“其实大部分美国人是温和的,政客们喜欢用恐吓的方式来营造一种虚无的危机感。这些年见过太多”。

  2020年,又一个大选年来临。不一样的是,这一次,更多人更全面地了解了美国的问题。美国不完美,种族歧视问题也真实存在,但是要区别宣传和事实上的不同。

  一些人继续相信2016年的选举被各种势力给劫持了,他们不认可大选结果。不认为选举反映了社会问题,而坚信这一切只是煽动仇恨、斗争、分裂下的一个意外。

  另一部分人,从相信选民的角度出发,重新去理解那一场大选。开始触及以前忽略的一些现象后面的本质,看到过去几十年路线下,确实有没有被照顾到的人群,那些需要政府改革,去帮助他们的普通的老百姓。

  笔者不属于前者那种人群,我相信民主选举的结果,尤其是主流一边倒反对下还能胜出的结果,来自于深刻内因而不是偶然的可能更大。

  05

  在经历了一路观看杨安泽竞选总统,发现局外人被主流媒体各种打压的花招之后;在看到带MAGA帽的高中生尼克·桑德曼(Nick Sandmann)被错误当成白人至上主义者,媒体在事情未搞清下就集体攻击他嘲笑原住民老兵,结果事件遭遇反转,媒体和社会名流纷纷道歉之后;在黑人明星朱西·斯莫列特(Jussie Smollett)雇人演出苦肉计,谎称被仇恨犯罪者袭击,媒体一通声援,事情却又遭反转之后......

  等等事件的发生,让我开始对媒体产生警惕,不再像过去那样不做交叉验证、不看完整的原始说法,就全盘接受。

  不同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当时媒体还是以报纸为主,新闻业有大量与印刷、卡车运输、搬运报纸、分发派送报纸等体力活有关系的人员。而记者中也有一些高中文化毕业生。整个媒体从业人员,具备接触了解工薪阶层和普罗大众生活的能力和机会。

  现在的媒体从业人员,精英化、都市化程度高,青壮派挑大梁的不少来自藤校一级的名校毕业,往往富裕家庭出来的比例高,大部分缺乏对美国落后地方生活的一手体验,也没有从事过基本工资线上的低薪工作。

  左派的精英化,形成了沉溺于小圈子的意识形态和追求道德标杆,却疏忽大众普遍需求的一批人。但这些人,却掌握着很强的话语权。

  以纽约时报为例,过去三十年中,经历了两次出版人换届,老出版人亚瑟·苏兹伯格(Arthur Ochs Sulzberger)于1992年将工作转给儿子小亚瑟·苏兹伯格(Arthur Ochs Sulzberger Jr.)接班。25年后,小亚瑟又退居二线换手给自己80年出生的大左派儿子,编辑部也出来一个大号左派平权主义战士。

  七十年代,老亚瑟去儿子所在的塔弗茨大学(Tufts Univ.)探望小亚瑟。当忙于反越战并两次因此游行被捕的小亚瑟,被老爸问及,如果一个北越南士兵和一个在越南的美军相遇,你希望谁被打死。他的回答足够震惊老兵出生的父亲,“我希望被打的是美军,因为这是别人的国家,美军不该去。”

  这深深地刺痛了老亚瑟的爱国心,也清晰地反映了伴随小亚瑟未来行事风格的性格和立场。那一种与左派大鳄索罗斯不强调国家和国界的思路,不谋而合的意识形态。

  纽约时报掌门人的工作交班,改变的不仅仅是舵手,被带走的还有老亚瑟管理下那个温和适度、道德谦虚的往昔新闻人的风格。

  纽时越来越变成代表以曼哈顿为中心的一部分左派精英层的意识形态,却与公众需求渐行渐远。常识上的交流往往变成道德竞标。这种发展轨迹上的改变,为今天美国政治出现取消文化派与传统自由派分家,推波助澜。(美国思潮走向三元对立)

  现在的美国主流媒体,偏爱报道符合他们定调的新闻,甚至制造一些有利于强化自己立场的有意或无意的错误,导致一些美国民众开始失去信任,怀疑其背后有利益驱使。

  媒体宣传的背后,自是有大量资金和利益集团的推动和支持。譬如包括卡内基基金在内的很多声名显赫的慈善基金,尽管按照规则是无党派的机构,但是查阅他们的捐助记录,不成比例地偏向于一个党。

  美国的文化左倾,已经让一些追求传统自由主义的左派被甩下战车,成为中间派,其中带着无奈和痛惜。而今年的选举,显然民主党走的也是激发基本盘路线,让不少中间派再度无所适从。笔者从一个恐慌川普上台的激进左派,变化到现在屡屡看不惯既得利益阶层的傲慢和被利益集团裹挟的媒体的偏见,自然也避免不了朋友圈发生新一轮割袍断义的事故。

  但是,我的转变不过是来自于自己“行万里路”,和“读万卷书”的生活实践。过去3年多,写作成了我的第二职业,写了几十万字的时评、新闻加翻译,参与了若干次轰轰烈烈的华人参政。帮助过别的公号,也作为最早的创始人跟几个朋友一起办了本号。这一切,是出于一个普通人对于自己生活家园的爱,对自己社区的朴素感情。而那些攻击抹黑我的人,这几年用猜疑动机和阴谋论的方式,从没停止对我的人格围猎。

  事实上,我做人的方式和原则没有变,只是我看世界万象的角度和经验,变丰富了。我没有后台,只有凭自己做事的热血,天性中的霸蛮和少时射击训练多年练就的心理控制和坚持。

  我觉得美国不是一个歧视的国家,也并不完美,但是值得所有反强权暴政的人珍惜和付出。现在美国面临的更严峻的问题是,修正过去几十年国际关系上的一些误判和错误的方向,社会风气上尊重常识,经济上更多照顾普通工薪阶层国民的生活,并强调一些让国家成功的内核。

  不知道我这样心路历程的人有多少,只是希望,今年美国选民能选择相对少错几步、多一点变革勇气的那个。

责任编辑:
琥珀风筝:美国不是一个歧视的国家

琥珀风筝:美国不是一个歧视的国家

2020-09-08 15:36:46
来源:陌上美国 作者: 琥珀风筝
关键词:美国 我要评论
我觉得美国不是一个歧视的国家,也并不完美,但是值得所有反强权暴政的人珍惜和付出。现在美国面临的更严峻的问题是,修正过去几十年国际关系上的一些误判和错误的方向,社会风气上尊重常识,经济上更多照顾普通工薪阶层国民的生活,并强调一些让国家成功的内核。

   种种原因,这几年里每每跟不在美国的朋友寒暄,被询问在美国是否受到歧视问题的次数增多了。

  2016年,随着“黑天鹅事件”川普的当选,让很多人陷入了茫然失措。一个巨大的阴影开始困扰着人们,美国是一个歧视的国家吗?四年前,笔者也曾经深度失望。我选择了去探索自己缺失观察的“另一个美国”,寻找答案。

  01

  2016年11月9日,周三。

  带着熬夜看电视新闻所得的黑眼圈,在意难平的无限错愕中,时间被一点一点地撵走。

  上班时候,有同事忍不住哭了。老板唯有安慰,"It's ok, at least we are still under Obama's presidency until next January...(别太难过,至少到明年1月前还是奥巴马当总统)”

  下班后去加油站,这是大选之后第一次置身在可能遇到陌生人的环境中。感觉自己不是简单地走出车门,更像是在一场梦幻破碎后,第一次被迫走进现实。多年来,这成为在美国心情最为忐忑的一次加油。

  因为......

  置身于这个红州(注:指共和党占优势的州)的蓝色(注:指民主党占优势)城市边缘的一个平常的加油站,那时那刻,我开始产生一种以前从没有过的思考和疑问,我开始注意人们的肤色,并对眼前路过的任何一个白人,会禁不住心底嘀咕,这人是否带有几分种族分子的嫌疑?......

  那天也成为我努力去理解刚刚发生的这场选举的坐标原点。

  以前很少意识到两个世界的美国的存在,也几乎没有想过用一切机会去看看“第三世界”的美国。曾经学习、工作的地方,见诺贝尔奖得主、院士之类的学术超人,比见种地的农民、流水线上的工人那些的人群容易太多。这里有建制世界里精美的风景线。

  但是从那天开始,我不再局限于精英读物催生的理论,开启了“行万里路”的脚步,深入山山水水、风土人情,去感悟精致发达之外的另一个真实的美国。

  三年多以来,我们的足迹踏过德克萨斯、俄可拉荷马、佛吉尼亚、阿拉巴马、南卡......

  如果没有2016,这些路线本来会是纽约、夏威夷、华盛顿、阿拉斯加、迈阿密、拉斯维加斯、硅谷......

  要去的就是那些“deplorables”生活的地方,亲眼看看到底是龙潭虎穴,还是跟想象的不同。(注:“deplorables”是被希拉里看不起的“红脖子”之类的川普支持者,普遍认为她的这个指控一语成谶,让她输了总统大选)

  02

  这是我们深入"Trumpland(美国投川普的地区)”体验生活的又一站。

  摇摆州的一片海边,少有移民的区。去餐馆吃饭,白人之外其他人不多见,而路上也很容易看到卖枪的商店。

  海边生活美好而简单,不过之前飓风过境,这片也略有影响。看得到被摧毁废弃,停靠在岸边的船只的残影。一些修筑的深入海水中的小码头行道,也有破损迹象。

  这一片地处农村,不属于典型的旅游区,镇上的环境大概跟国内三线小县城相似。物价很便宜,宽敞的三室一厅整个一层都给客人住,只需要$100一天。也因为渐入旅游淡季,物价随之受到影响开始走低。

  我们住的这家民宅的主人,指着墙上挂的鹿头说,这些都是她的“战利品”。全部扛回家,做成了标本。数了数一共八头,震撼。爱打猎的人以保守派共和党居多,这种粗线条的划分大部分时候不会出错。

  房主家旁边的邻居放着乡村音乐在院子前闲度,看到我们回来,友善打招呼,并礼貌地把音量调低以免干扰到我们。

  又一次没有找到“白人至上”蛛丝马迹的愉快红州乡间行。

  03

  2019年12月24日。

  平安夜启程回家,就要离开西佛吉尼亚,这个美国最穷困的州。我们特地选择了该州非旅游区的一个小镇,住的是一个1890年修建的老房子。

  屋子里布置充满古典风味,主人两口子看上去至少有80多岁。墙上挂着女主人风华正茂年纪时候英姿飒爽的女兵生涯照片和画像。男主人在自己的民宅租房介绍中如此描述,“我的房子所在的区像‘第三世界’,不过这对我却是一件好事。”

  因为人气低,镇里只有两家营业的餐馆,我们去了其中一家吃早餐。刚停车,一位摸约六十开外的白人迎面走来,向我们热情地打招呼。他的英文带着当地的浓浓乡音,我们作为移民发音也不算纯正。虽然素味平生,但就自然地攀谈起来。

  闲聊之余得知,餐馆对面曾经有他开的修车行,他经常为了生意走运输去北卡高点城(High Point)。他还告诉我们自己卖过很多枪。从这些描述里不经意透露的细节,大概率这是个红州的共和党,也就是这几年常见被标签为“白川粉”的人。

  边说他边掏出一张不常见的2美元的钞票,给了我们孩子,爽朗地说:“我今天已经派送了几十份'压岁钱'了。”

  愉快地结束了这场偶遇,我们进入餐馆。里面几乎都是白人,镇子比较小,他们看上去相互认识。见到一个坐在轮椅里的男子,面相英俊。旁边美丽的太太带着他们的孩子,他们在离开餐馆前,跟一个朋友在寒暄。

  这么美好的一家人,男子为何会坐轮椅?会不会是在前线致残?不过答案不得而知。

  这是我们这几年经过的不起眼的红州小镇的一个缩影。

  不同于纽约,芝加哥,西雅图,湾区,这里也是美国。

  尤其在并不遥远的之前,我们曾经有段时间从美国搬到欧洲,自驾游历了大半个欧洲。这些美国里的第三世界地区,跟千百年历史打造的游人如织的欧洲,各种雄状而肃穆的古城,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

  美国过去一个多世纪创造了恢弘的物质和精神文明,但不是每个人、每个地区都能平等地享受。尤为可惜的是,经济模式越来越只为少部分人服务,我们亲眼看到占社会主体的普通美国人,生活质量提高上乏善可陈。

  04

  从川普当选那天开始,跟许多人一样,我开始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刚刚发生的这场选举。

  我们的所见所闻,让我看到了很多红州人的生活。

  他们中有在大雾山兼职做漂流教练的数学老师、有在西佛吉尼亚滑雪场打零工的低收入居民、有在保守地区开民宅旅舍每逢反川游行都会驱车1小时去镇里参加的中年女性、有每天不厌其烦地在车里边沿着山路颠簸边唱民歌的典型的“红脖”......

  这几年出入农村的生活体验中,我们倒是没有遇到一个种族主义分子,反而是收获了保守地区大量村民们的朴实、友善和真诚。

  从三年多前的大选夜后忐忑不安达到极致高点,到走遍美国红州,近距离体验保守或经济欠发达地区。我们看到了许多美国欣欣向荣一面的背后,深藏的那些被遗忘的人群。也完成了从百思不得其解大选结果且畏惧“deplorables”,到开始全面思索美国人民的选择的心理转变。

  美国哲学家、普林斯顿教授理查德·罗蒂(Richard Rorty)早在1998年撰写的《成就我们的国家》一书中写过警世之句:

  “超级富人们的目的,是针对美国底层75%的穷人,以及世界底层95%的穷人,让这些人的思维都忙碌于诸如种族和宗教的互相敌意,或去争论性行为的道德观。如果媒体刻意制造的伪事件(甚至包括短暂而血腥的战争),能够让穷人(或者无产者)无暇他顾,那么超富阶层就没有什么可以担心害怕的了。”

  符合常识的道理,不是只有罗蒂这种耶鲁毕业的大教授才懂。跟Uber司机的随机攀谈中,就遇到有人说:“其实大部分美国人是温和的,政客们喜欢用恐吓的方式来营造一种虚无的危机感。这些年见过太多”。

  2020年,又一个大选年来临。不一样的是,这一次,更多人更全面地了解了美国的问题。美国不完美,种族歧视问题也真实存在,但是要区别宣传和事实上的不同。

  一些人继续相信2016年的选举被各种势力给劫持了,他们不认可大选结果。不认为选举反映了社会问题,而坚信这一切只是煽动仇恨、斗争、分裂下的一个意外。

  另一部分人,从相信选民的角度出发,重新去理解那一场大选。开始触及以前忽略的一些现象后面的本质,看到过去几十年路线下,确实有没有被照顾到的人群,那些需要政府改革,去帮助他们的普通的老百姓。

  笔者不属于前者那种人群,我相信民主选举的结果,尤其是主流一边倒反对下还能胜出的结果,来自于深刻内因而不是偶然的可能更大。

  05

  在经历了一路观看杨安泽竞选总统,发现局外人被主流媒体各种打压的花招之后;在看到带MAGA帽的高中生尼克·桑德曼(Nick Sandmann)被错误当成白人至上主义者,媒体在事情未搞清下就集体攻击他嘲笑原住民老兵,结果事件遭遇反转,媒体和社会名流纷纷道歉之后;在黑人明星朱西·斯莫列特(Jussie Smollett)雇人演出苦肉计,谎称被仇恨犯罪者袭击,媒体一通声援,事情却又遭反转之后......

  等等事件的发生,让我开始对媒体产生警惕,不再像过去那样不做交叉验证、不看完整的原始说法,就全盘接受。

  不同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当时媒体还是以报纸为主,新闻业有大量与印刷、卡车运输、搬运报纸、分发派送报纸等体力活有关系的人员。而记者中也有一些高中文化毕业生。整个媒体从业人员,具备接触了解工薪阶层和普罗大众生活的能力和机会。

  现在的媒体从业人员,精英化、都市化程度高,青壮派挑大梁的不少来自藤校一级的名校毕业,往往富裕家庭出来的比例高,大部分缺乏对美国落后地方生活的一手体验,也没有从事过基本工资线上的低薪工作。

  左派的精英化,形成了沉溺于小圈子的意识形态和追求道德标杆,却疏忽大众普遍需求的一批人。但这些人,却掌握着很强的话语权。

  以纽约时报为例,过去三十年中,经历了两次出版人换届,老出版人亚瑟·苏兹伯格(Arthur Ochs Sulzberger)于1992年将工作转给儿子小亚瑟·苏兹伯格(Arthur Ochs Sulzberger Jr.)接班。25年后,小亚瑟又退居二线换手给自己80年出生的大左派儿子,编辑部也出来一个大号左派平权主义战士。

  七十年代,老亚瑟去儿子所在的塔弗茨大学(Tufts Univ.)探望小亚瑟。当忙于反越战并两次因此游行被捕的小亚瑟,被老爸问及,如果一个北越南士兵和一个在越南的美军相遇,你希望谁被打死。他的回答足够震惊老兵出生的父亲,“我希望被打的是美军,因为这是别人的国家,美军不该去。”

  这深深地刺痛了老亚瑟的爱国心,也清晰地反映了伴随小亚瑟未来行事风格的性格和立场。那一种与左派大鳄索罗斯不强调国家和国界的思路,不谋而合的意识形态。

  纽约时报掌门人的工作交班,改变的不仅仅是舵手,被带走的还有老亚瑟管理下那个温和适度、道德谦虚的往昔新闻人的风格。

  纽时越来越变成代表以曼哈顿为中心的一部分左派精英层的意识形态,却与公众需求渐行渐远。常识上的交流往往变成道德竞标。这种发展轨迹上的改变,为今天美国政治出现取消文化派与传统自由派分家,推波助澜。(美国思潮走向三元对立)

  现在的美国主流媒体,偏爱报道符合他们定调的新闻,甚至制造一些有利于强化自己立场的有意或无意的错误,导致一些美国民众开始失去信任,怀疑其背后有利益驱使。

  媒体宣传的背后,自是有大量资金和利益集团的推动和支持。譬如包括卡内基基金在内的很多声名显赫的慈善基金,尽管按照规则是无党派的机构,但是查阅他们的捐助记录,不成比例地偏向于一个党。

  美国的文化左倾,已经让一些追求传统自由主义的左派被甩下战车,成为中间派,其中带着无奈和痛惜。而今年的选举,显然民主党走的也是激发基本盘路线,让不少中间派再度无所适从。笔者从一个恐慌川普上台的激进左派,变化到现在屡屡看不惯既得利益阶层的傲慢和被利益集团裹挟的媒体的偏见,自然也避免不了朋友圈发生新一轮割袍断义的事故。

  但是,我的转变不过是来自于自己“行万里路”,和“读万卷书”的生活实践。过去3年多,写作成了我的第二职业,写了几十万字的时评、新闻加翻译,参与了若干次轰轰烈烈的华人参政。帮助过别的公号,也作为最早的创始人跟几个朋友一起办了本号。这一切,是出于一个普通人对于自己生活家园的爱,对自己社区的朴素感情。而那些攻击抹黑我的人,这几年用猜疑动机和阴谋论的方式,从没停止对我的人格围猎。

  事实上,我做人的方式和原则没有变,只是我看世界万象的角度和经验,变丰富了。我没有后台,只有凭自己做事的热血,天性中的霸蛮和少时射击训练多年练就的心理控制和坚持。

  我觉得美国不是一个歧视的国家,也并不完美,但是值得所有反强权暴政的人珍惜和付出。现在美国面临的更严峻的问题是,修正过去几十年国际关系上的一些误判和错误的方向,社会风气上尊重常识,经济上更多照顾普通工薪阶层国民的生活,并强调一些让国家成功的内核。

  不知道我这样心路历程的人有多少,只是希望,今年美国选民能选择相对少错几步、多一点变革勇气的那个。

责任编辑:
声明:凡注明来源"钝角网"文章的,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原文链接。本网站作为互联网言论交流平台,所刊发文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参与评论
琥珀风筝:美国不是一个歧视的国家 会员

排行榜

热门关键词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继续努力!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