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s jpg

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帝国之殇:从霸权到覆灭
当前位置:首页 > 大国字号:

帝国之殇:从霸权到覆灭

帝国之殇:从霸权到覆灭
2021-06-24 11:21:47
来源:《文史天地》 作者: 施京吾
关键词:德国 点击: 我要评论
相比老宰相俾斯麦,威廉二世及其大臣们在政治判断、政治谋略、政治智慧上,都要逊色许多。老宰相竭力避免的国际处境,威廉二世总是挺胸而上,在各种政治、外交危机中,德国要么站在台前,要么躲在幕后,而站在台前的次数比躲在幕后要多得多。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直接导火索是奥地利王储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遇刺事件,德国并非当事国,却率先向俄国和法国宣战。俄国尽管支持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但没有参与谋杀事件,而法国与萨拉热窝事件更是全无关系。一战的起因非常复杂,不能不从德意志帝国的崛起说起。

images.jpg

  俾斯麦与威廉二世

  德国的统一,与俾斯麦关系直接,他出任普鲁士首相时,发表过一个关于“铁与血”的演讲,又先后发动对丹麦战争、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并取得胜利,德国于1871年获得历史上的第一次统一。统一的德国正式名称为德意志帝国,又被称为第二帝国,俾斯麦作为普鲁士首相同时还担任了帝国宰相,史称“铁血宰相”。

  俾斯麦在世界历史中地位重要,他作为卓越政治家,始终克制着德国的扩张冲动,对外关系小心翼翼,殖民地政策浅尝辄止。他认识到,只有欧洲的和平才是德国最大的利益,只有和平才能保住“德国统一”这一成果。为防止德国介入到任何一场战争中,俾斯麦四处结盟,主旨就是:欧洲最好不要发生战争,即便不可避免地发生战争,德意志帝国也不要介入其中。他在任期间签订了许多条约,其中以“再保险条约”最为著名。一言蔽之:保存实力、韬光养晦。

  俾斯麦统治时期的殖民地政策仅实施了一年左右便开始退缩,也反映了他的政治审慎。曾经有一位殖民主义者的访客在他面前摊开一张非洲地图,说当地资源如何丰富,俾斯麦表示:“您的非洲地图非常漂亮,然而我的非洲地图位于欧洲。俄国在这里,法国在这里,而我们夹在中间。这是我的非洲地图。”

  德国老皇帝威廉一世于1888年3月去世,其子弗里德里希一世罹患喉癌,在位仅99天。6月15日威廉二世成为德意志帝国的新皇帝。

  威廉二世登基不久即与俾斯麦发生冲突,而导致俾斯麦去职的原因“主要不是实质性问题上的矛盾,而是威廉二世的权势欲望、直接行使权力的要求以及他对‘亲政’的追求”。

  威廉二世对统治权的强烈欲望正是俾斯麦灌输出来的。俾斯麦十分迷恋王朝体制,他曾经教导亲王——后来的威廉二世如何维护这种体制。他亲口劝告还是亲王时期的威廉:首先要保住统治权。结果,威廉二世登基后首先拿这位老宰相开刀,把俾斯麦赶回老家。

  1890年3月20日俾斯麦被迫下野,眼睁睁地看着他呕心沥血制定的国策被悉数推翻。当时的联邦议长贝尔豪森说:俾斯麦给这位年轻王储的某些教诲,首先要充分利用君主的最高权力,根本不需要理睬各部与议会的决议和愿望,现在得到了报应。

  俾斯麦辞职不久,年轻的皇帝对萨克森国王虚伪地表示:“我很痛苦,好像再一次失去了我的祖父。但是上帝的安排必须听从,哪怕会因之身败名裂。现在,国家之船上的值班大副的职位归我承担了。航道照旧,全速前进吧!”

  威廉二世的殖民地政策与海外扩张

  历史学家认为威廉二世及其时代“是当时德国弱点的典型代表”。左臂先天畸形的威廉二世完全不具有祖父的品格,德国历史学家弗里茨·费舍尔说此人“满脑子天助神佑的帝王思想”,他在俾斯麦辞职以后的一些演讲和文告中,特别强调君主的统治权。

  威廉二世一面宣称俾斯麦的“航道照旧”,一面又命令德国“全速前进”,主要体现在海外殖民地政策和争夺海上霸权。这位年轻的皇帝表示“德国的未来在海上”。他统治时期“对内极力扶植保守专制势力,对外极力怂恿扩张分子”,其政治主张“不仅反映了他自己的政治意图,而且也反映了绝大多数大臣的主张。”

  德意志统一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民族主义情绪高涨,最初维持在“教授、高级文科中学教师和少数集团内”,尤其德国历史学派,从多个方面论证了德国实施强权的必要性,为德国国家主义统治形式提供原则和方案。德国知识界在通向民族主义道路上所起到的恶劣作用举世罕见。威廉二世登基后,民族主义情绪向德意志全境急剧扩散,先后出现“德意志殖民协会”“泛德意志协会” “海军协会”等民族主义团体,其中海军协会的人数超过了一百万。

  威廉二世执政不久即瓜分了俾斯麦的外交全权。由于没有统一的外交领导,俾斯麦时代所保持的“政治领导对军事领导的优先地位也消失了”,军事部门的重要权限原本就掌握在皇帝手中,后来的宰相们对军方不再具有约束力。仅从军事角度而忽略政治角度考虑德国的处境,导致“德国外交失去了它至今为止的稳定性”,因此,在俾斯麦去职仅几个月,德国便中止延长与俄国的《再保险条约》,即便俄国人作出了重要让步。随后与英国签订的《赫尔戈兰-桑给巴尔条约》,不仅没有捞到便宜,还给俄国留下“反俄”的感觉。这种具有“背叛”性质的认识,使俄法迅速接近,导致1892年8月18日“俄法军事协定”的签署,并于1894年1月4日变成长期的、正式的同盟——德国将自己陷入两翼作战的威胁中。

下载.jpg

俾斯麦

  自1893年秋起,德国开始转向殖民地竞争,俾斯麦的殖民地政策被全面推翻。殖民地竞争的动机就如当时外交大臣、后又担任宰相比洛所说的那样:“让别的民族去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人只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1897年12月6日在议会演讲时比洛说:“我们完全不愿将人家推在阴暗里,但我们自己要求在太阳下的地位。”当时历史学家A·瓦尔表示:“德国需要殖民地就像每天吃的面包一样。”克赖齐特等则认为:如果德国要成为一流强国,就必须拥有海外殖民地。他们因此大肆宣传和鼓吹殖民政策。

  首先发生在1893年秋的扩张行动是,企图将位于太平洋由德英美三国共管的萨摩亚群岛完全收入囊中,遭到英国拒绝。于是德国就在英国建设非洲铁路问题上作梗。1899年11月英国同意由德国和美国瓜分萨摩亚群岛,德国得到其中的乌波卢岛和萨维岛,德国的行为引起美国了公众的敌意,而对英国所产生的压力甚至使英国考虑与之断交的严重程度。

  在中日甲午战争后,为防止日本势力做大,在中国并无重要利益的德国,与俄法联合干预了“马关条约”中割让辽东半岛的条款。虽然日本放弃了辽东半岛,但清政府多赔了三千万两白银,同时俄国势力也被引入到中国腹地。德国与日本关系严重恶化,导致1902年1月30日英国与日本缔结“英日防御同盟”。

  1897年德国以两名传教士在中国被杀为借口,派舰队强行租借胶州湾,对中国实行殖民地政策。为此,威廉二世专门作了关于世界政策的讲话:“这不过是重新统一和复兴起来的德意志帝国到海外执行任务的初步努力。”他要给殖民者们以“永久的支持与保障”,表达了武力全球扩张的政策,引起欧洲列强恐慌。

  海外扩张必然要以军事力量为基础,尤其是海上力量。1897年6月18日蒂尔皮茨担任帝国海军部国务秘书,第二年开始实施海军计划,威廉二世的本意是建立一个巡洋舰队,以便在战争中掠夺敌方商船,但蒂尔皮茨则优先考虑作战,海军的大舰队建设由此全面展开。

  1899年12月11日议会演讲时比洛再度表示:“对我们来说,没有巨大威力,没有强大陆军,没有强大海军,而要获得幸福,那是万万办不到的;只有在我们懂得这一道理的时候,我们才能站到高峰而不坠……在未来世纪里,德意志人民不做铁锤,便将做铁砧了。”话语强硬程度丝毫不亚于俾斯麦当年关于“铁与血”的演讲,比洛却不是俾斯麦。

  自威廉二世1888年6月登基到19世纪结束时,显示出他以及德国的强烈扩张欲望,将欧洲和世界带入动荡不安之中。

  新世纪德国的全球对抗

  20世纪初,第二帝国加快了全球争霸步伐,也意味着德意志帝国全球对抗的开始。

  1905年德国制造了第一次摩洛哥危机。3月31日,威廉二世在丹吉尔发表了一个简短演说,表示“所抱的目的是要人知道,我决定作出我的权力所及的一切,来有效地保卫德国在摩洛哥的利益”。引发欧洲各国强烈震荡。在次年1月的摩洛哥会议上,德国受到明显孤立,传统友邦俄罗斯、尚在三国盟约中的意大利都对德国表示了反对。德国的扩张性政策引起欧洲列强的严重不满,打算联手将德国排除出列强的行列。后来,一战失败后的德国人认为这是“包围”。希特勒对此大肆渲染,既是推卸发动战争的责任、也是为战败寻找替罪羊。

  英国在与德国竞争中并没有打算诉诸武力,1908年还进行了和平尝试,希望通过削减军备降低战争风险,遭到德国和奥匈帝国的强烈反对,比洛在致驻外大使通告中进行了赤裸裸战争威胁:“旨在限制我国国防力量的协定在任何情况下对我们都是没有讨论价值的。要求我们缔结这种协定的国家可能明白,这样一种要求意味着同我们进行战争。”背后的支持者正是皇帝与军部,威廉二世明确表示:“我不希望牺牲德国海军的扩充以求得同英国的良好关系。”在随后巴尔干危机中,德国支持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的兼并。

  1911年爆发的第二次摩洛哥危机再次展现出德国人的饕餮胃口,要求得到全部法属刚果,并对法国进行战争威胁,结果不仅没有达到目的,反而促成英法军事联盟。

  威廉二世的运气不错,在俾斯麦统治的28年中,德国经济状况一直不好,但从1896年开始,德国经济呈爆发性增长,一路高歌猛进,技术与工业飞速现代化,迅速取代了法国、英国等国家,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欧洲第一经济强国。既然这些成就是在威廉二世执政时期取得的,他就有理由视为自己的功劳,尽管增长和繁荣的实质是科学技术出现重大突破。

  这是个经济发展、技术突破对德意志经济实力奠定的时代,同时也是德国的霸权欲望迅速膨胀以及民族主义、国家主义在德国全民爆发的时代。魏玛时期担任外交部部长的瓦尔特·拉特瑙在1911年充满忧虑地写道:“不管我转向何方,我都看到有暗影升起,当我晚上在柏林的繁荣街道上散步时,当我目睹我们由于有了财富热目空一切到发疯程度时,当我听到并察觉出那些大话的空虚无聊时,我都看到它们。”

  德国经济的发展,与采取新重商主义政策有着高度关联。按照当代学者的解释,新重商主义即国家主义:“旨在通过政府干预经济的形式实现资本积累,推动现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扩大工业生产的规模,完善工业生产的结构和改变工业生产的布局。”其主要举措包括“制定和执行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保护关税,扩大政府投资,构建进口替代的工业化模式,加强外汇管理”。

  与英国的关系

  工业革命以后,英法率先进入工业社会,全球殖民争夺更加激烈,利益关系错综复杂,国与国之间兵戎相见并不鲜见。但对德国的警惕却是罕见的,没有一个国家像德国一样引起欧洲各国的恐慌,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敌意。可见德国人对待世界的方式和处理国际关系的手段都是不受欢迎的。

  当年,德国最为重要的双边关系是与英国的关系,不论皇帝还是大臣对此并非没有认识,但德国的政治结构导致军部的地位并不低于宰相主管的行政部门,而皇帝本人对军方的偏爱更使得与英国修好的可能性举步维艰。

  德国人对具体国际事务的判断也存在严重失误。尽管德国的竞争殖民地主要对手是英国,但在当时,英国为全球的行动自由,奉行“光荣孤立”政策,不愿与其他国家建立联盟关系,尤其不愿意建立军事联盟。这原本对德国是一件很有利的事。德国一方面千方百计试图接近英国,又总认为英国需要自己作为盟友,在是否与英国结盟问题上总是想出后手牌,并且索价过高,而忘记受到双线作战压力的正是自己。相比老宰相俾斯麦,威廉二世及其大臣们在政治判断、政治谋略、政治智慧上,都要逊色许多。老宰相竭力避免的国际处境,威廉二世总是挺胸而上,在各种政治、外交危机中,德国要么站在台前,要么躲在幕后,而站在台前的次数比躲在幕后要多得多。进入20世纪,英国放弃“光荣孤立”政策,在1902年与日本签订协约后,又于1904年4月8日签订英法协约,并在法国促成下与1907年8月31日签订英俄协约。

  战前,第二帝国最后一任宰相贝特曼·霍尔维格打算放缓修造战舰的速度,以换取与英国缔结和平条约。而军方完全无视政治需要,仍然继续扩大军力,并且得到了皇帝的许可,英国方面就不可能不怀疑德国的诚意。延宕了好几年的英德协议最终于1912年完全搁浅,到这一年,德国已经与所有列强反目,失去了除奥匈帝国外全部重要盟友,而奥地利早就不是梅特涅时代的强国了。故而在战争爆发时德国不得不凭借一己之力与世界对抗,其窘境甚至不如后来的希特勒。威廉二世领导的德国是不可能成为强国的。

  帝国的覆灭

  第二帝国四处树敌的结果就是使自己陷入了包围圈。既然身陷“包围圈”,那么很自然地臆想出一个“威胁”,但事实却是,尽管欧洲列强(协约国)怀着强烈的疑虑看待这个新崛起的大国,却没有与之进行一场大战的想法。

  从战时双方力量对比即可看出德意志帝国非常不得人心,仅有四个盟国,而协约国则多达30个左右。尤其意大利与德奥还是三国同盟的签约国,战争爆发时即宣布中立,1915年反而加入协约国对奥匈帝国宣战。

  德国老派历史学家不太愿意承认德国的战争责任。从战争爆发时的几个重要因素即可看出德国的责任。一、德奥同盟是一个防御性同盟,指双方在受到战争威胁情况下才给予军事支持,塞尔维亚完全没有力量对奥匈帝国构成军事威胁。二、从对条款的接受程度也可以看出塞尔维亚并没有打算进行军事对抗,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开列的十条惩罚条款极为苛刻,塞尔维亚接受了其中九条,只对其中一条保留异议,奥匈帝国是在德国怂恿下向塞尔维亚宣战的。三、德国先后于8月1日对俄、8月3日日对法宣战,而这两个国家都不是萨拉热窝事件的当事国,也没有指使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的行为。四、刺杀事件发生在塞尔维亚的萨拉热窝,即便德国打算干预这一事件,战争的对象也应该在东南部,但德国却在东西两边同时挑起战火,先入侵了西边的中立国比利时,以比利时为跳板侵犯了法国。

  对德国是否全心全意要发动一场大战史学家尚有争议。一方面,德国发动战争的意图比较明显。威廉二世在斐迪南大公遇刺前一周说:“现在就发起攻击更好呢还是再等等?”萨拉热窝事件后,德国完全放任奥匈帝国行动,给予“无限全权”。另一方面,在1912-1913年间德国两次调停了巴尔干危机,后来也试图对奥匈帝国施加“温和的影响”,只是为时已晚,说明德国对发动战争的决心并不坚决。而德国的制度性缺陷再度显示了出来:德国总参谋长小毛奇,未向皇帝和宰相报告,打电报催促奥匈帝国加速普遍动员,并保证德国会一起干。德皇对军部的放任丧失了对军部的约束力。

  错误的外交政策必然反映在战争行为上,由于几乎得罪了欧洲全部重要国家,一旦发动战争就不得不面临腹背受敌的可能。尤其西线作战完全是心虚的结果,内心就认定法国一定会趁火打劫,实际却是将双线作战强加到自己的头上。

  尤为不可思议的是,在确定无法取得战争最终胜利、而美国并未决定加入战争的情况下,德国竟然和墨西哥密谋进攻、并企图肢解美国。

  依照当时的国际环境和观念,发动一场战争并不是罪恶,但如果发动的是一场错误的、甚至是罪恶的战争呢?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是:1918年11月9日,众叛亲离的威廉二世出逃荷兰,11月11日基尔水兵起义,11月19日魏玛共和国在仓皇中建立,第二帝国终结。

责任编辑:
帝国之殇:从霸权到覆灭

帝国之殇:从霸权到覆灭

2021-06-24 11:21:47
来源:《文史天地》 作者: 施京吾
关键词:德国 我要评论
相比老宰相俾斯麦,威廉二世及其大臣们在政治判断、政治谋略、政治智慧上,都要逊色许多。老宰相竭力避免的国际处境,威廉二世总是挺胸而上,在各种政治、外交危机中,德国要么站在台前,要么躲在幕后,而站在台前的次数比躲在幕后要多得多。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直接导火索是奥地利王储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遇刺事件,德国并非当事国,却率先向俄国和法国宣战。俄国尽管支持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但没有参与谋杀事件,而法国与萨拉热窝事件更是全无关系。一战的起因非常复杂,不能不从德意志帝国的崛起说起。

images.jpg

  俾斯麦与威廉二世

  德国的统一,与俾斯麦关系直接,他出任普鲁士首相时,发表过一个关于“铁与血”的演讲,又先后发动对丹麦战争、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并取得胜利,德国于1871年获得历史上的第一次统一。统一的德国正式名称为德意志帝国,又被称为第二帝国,俾斯麦作为普鲁士首相同时还担任了帝国宰相,史称“铁血宰相”。

  俾斯麦在世界历史中地位重要,他作为卓越政治家,始终克制着德国的扩张冲动,对外关系小心翼翼,殖民地政策浅尝辄止。他认识到,只有欧洲的和平才是德国最大的利益,只有和平才能保住“德国统一”这一成果。为防止德国介入到任何一场战争中,俾斯麦四处结盟,主旨就是:欧洲最好不要发生战争,即便不可避免地发生战争,德意志帝国也不要介入其中。他在任期间签订了许多条约,其中以“再保险条约”最为著名。一言蔽之:保存实力、韬光养晦。

  俾斯麦统治时期的殖民地政策仅实施了一年左右便开始退缩,也反映了他的政治审慎。曾经有一位殖民主义者的访客在他面前摊开一张非洲地图,说当地资源如何丰富,俾斯麦表示:“您的非洲地图非常漂亮,然而我的非洲地图位于欧洲。俄国在这里,法国在这里,而我们夹在中间。这是我的非洲地图。”

  德国老皇帝威廉一世于1888年3月去世,其子弗里德里希一世罹患喉癌,在位仅99天。6月15日威廉二世成为德意志帝国的新皇帝。

  威廉二世登基不久即与俾斯麦发生冲突,而导致俾斯麦去职的原因“主要不是实质性问题上的矛盾,而是威廉二世的权势欲望、直接行使权力的要求以及他对‘亲政’的追求”。

  威廉二世对统治权的强烈欲望正是俾斯麦灌输出来的。俾斯麦十分迷恋王朝体制,他曾经教导亲王——后来的威廉二世如何维护这种体制。他亲口劝告还是亲王时期的威廉:首先要保住统治权。结果,威廉二世登基后首先拿这位老宰相开刀,把俾斯麦赶回老家。

  1890年3月20日俾斯麦被迫下野,眼睁睁地看着他呕心沥血制定的国策被悉数推翻。当时的联邦议长贝尔豪森说:俾斯麦给这位年轻王储的某些教诲,首先要充分利用君主的最高权力,根本不需要理睬各部与议会的决议和愿望,现在得到了报应。

  俾斯麦辞职不久,年轻的皇帝对萨克森国王虚伪地表示:“我很痛苦,好像再一次失去了我的祖父。但是上帝的安排必须听从,哪怕会因之身败名裂。现在,国家之船上的值班大副的职位归我承担了。航道照旧,全速前进吧!”

  威廉二世的殖民地政策与海外扩张

  历史学家认为威廉二世及其时代“是当时德国弱点的典型代表”。左臂先天畸形的威廉二世完全不具有祖父的品格,德国历史学家弗里茨·费舍尔说此人“满脑子天助神佑的帝王思想”,他在俾斯麦辞职以后的一些演讲和文告中,特别强调君主的统治权。

  威廉二世一面宣称俾斯麦的“航道照旧”,一面又命令德国“全速前进”,主要体现在海外殖民地政策和争夺海上霸权。这位年轻的皇帝表示“德国的未来在海上”。他统治时期“对内极力扶植保守专制势力,对外极力怂恿扩张分子”,其政治主张“不仅反映了他自己的政治意图,而且也反映了绝大多数大臣的主张。”

  德意志统一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民族主义情绪高涨,最初维持在“教授、高级文科中学教师和少数集团内”,尤其德国历史学派,从多个方面论证了德国实施强权的必要性,为德国国家主义统治形式提供原则和方案。德国知识界在通向民族主义道路上所起到的恶劣作用举世罕见。威廉二世登基后,民族主义情绪向德意志全境急剧扩散,先后出现“德意志殖民协会”“泛德意志协会” “海军协会”等民族主义团体,其中海军协会的人数超过了一百万。

  威廉二世执政不久即瓜分了俾斯麦的外交全权。由于没有统一的外交领导,俾斯麦时代所保持的“政治领导对军事领导的优先地位也消失了”,军事部门的重要权限原本就掌握在皇帝手中,后来的宰相们对军方不再具有约束力。仅从军事角度而忽略政治角度考虑德国的处境,导致“德国外交失去了它至今为止的稳定性”,因此,在俾斯麦去职仅几个月,德国便中止延长与俄国的《再保险条约》,即便俄国人作出了重要让步。随后与英国签订的《赫尔戈兰-桑给巴尔条约》,不仅没有捞到便宜,还给俄国留下“反俄”的感觉。这种具有“背叛”性质的认识,使俄法迅速接近,导致1892年8月18日“俄法军事协定”的签署,并于1894年1月4日变成长期的、正式的同盟——德国将自己陷入两翼作战的威胁中。

下载.jpg

俾斯麦

  自1893年秋起,德国开始转向殖民地竞争,俾斯麦的殖民地政策被全面推翻。殖民地竞争的动机就如当时外交大臣、后又担任宰相比洛所说的那样:“让别的民族去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人只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1897年12月6日在议会演讲时比洛说:“我们完全不愿将人家推在阴暗里,但我们自己要求在太阳下的地位。”当时历史学家A·瓦尔表示:“德国需要殖民地就像每天吃的面包一样。”克赖齐特等则认为:如果德国要成为一流强国,就必须拥有海外殖民地。他们因此大肆宣传和鼓吹殖民政策。

  首先发生在1893年秋的扩张行动是,企图将位于太平洋由德英美三国共管的萨摩亚群岛完全收入囊中,遭到英国拒绝。于是德国就在英国建设非洲铁路问题上作梗。1899年11月英国同意由德国和美国瓜分萨摩亚群岛,德国得到其中的乌波卢岛和萨维岛,德国的行为引起美国了公众的敌意,而对英国所产生的压力甚至使英国考虑与之断交的严重程度。

  在中日甲午战争后,为防止日本势力做大,在中国并无重要利益的德国,与俄法联合干预了“马关条约”中割让辽东半岛的条款。虽然日本放弃了辽东半岛,但清政府多赔了三千万两白银,同时俄国势力也被引入到中国腹地。德国与日本关系严重恶化,导致1902年1月30日英国与日本缔结“英日防御同盟”。

  1897年德国以两名传教士在中国被杀为借口,派舰队强行租借胶州湾,对中国实行殖民地政策。为此,威廉二世专门作了关于世界政策的讲话:“这不过是重新统一和复兴起来的德意志帝国到海外执行任务的初步努力。”他要给殖民者们以“永久的支持与保障”,表达了武力全球扩张的政策,引起欧洲列强恐慌。

  海外扩张必然要以军事力量为基础,尤其是海上力量。1897年6月18日蒂尔皮茨担任帝国海军部国务秘书,第二年开始实施海军计划,威廉二世的本意是建立一个巡洋舰队,以便在战争中掠夺敌方商船,但蒂尔皮茨则优先考虑作战,海军的大舰队建设由此全面展开。

  1899年12月11日议会演讲时比洛再度表示:“对我们来说,没有巨大威力,没有强大陆军,没有强大海军,而要获得幸福,那是万万办不到的;只有在我们懂得这一道理的时候,我们才能站到高峰而不坠……在未来世纪里,德意志人民不做铁锤,便将做铁砧了。”话语强硬程度丝毫不亚于俾斯麦当年关于“铁与血”的演讲,比洛却不是俾斯麦。

  自威廉二世1888年6月登基到19世纪结束时,显示出他以及德国的强烈扩张欲望,将欧洲和世界带入动荡不安之中。

  新世纪德国的全球对抗

  20世纪初,第二帝国加快了全球争霸步伐,也意味着德意志帝国全球对抗的开始。

  1905年德国制造了第一次摩洛哥危机。3月31日,威廉二世在丹吉尔发表了一个简短演说,表示“所抱的目的是要人知道,我决定作出我的权力所及的一切,来有效地保卫德国在摩洛哥的利益”。引发欧洲各国强烈震荡。在次年1月的摩洛哥会议上,德国受到明显孤立,传统友邦俄罗斯、尚在三国盟约中的意大利都对德国表示了反对。德国的扩张性政策引起欧洲列强的严重不满,打算联手将德国排除出列强的行列。后来,一战失败后的德国人认为这是“包围”。希特勒对此大肆渲染,既是推卸发动战争的责任、也是为战败寻找替罪羊。

  英国在与德国竞争中并没有打算诉诸武力,1908年还进行了和平尝试,希望通过削减军备降低战争风险,遭到德国和奥匈帝国的强烈反对,比洛在致驻外大使通告中进行了赤裸裸战争威胁:“旨在限制我国国防力量的协定在任何情况下对我们都是没有讨论价值的。要求我们缔结这种协定的国家可能明白,这样一种要求意味着同我们进行战争。”背后的支持者正是皇帝与军部,威廉二世明确表示:“我不希望牺牲德国海军的扩充以求得同英国的良好关系。”在随后巴尔干危机中,德国支持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的兼并。

  1911年爆发的第二次摩洛哥危机再次展现出德国人的饕餮胃口,要求得到全部法属刚果,并对法国进行战争威胁,结果不仅没有达到目的,反而促成英法军事联盟。

  威廉二世的运气不错,在俾斯麦统治的28年中,德国经济状况一直不好,但从1896年开始,德国经济呈爆发性增长,一路高歌猛进,技术与工业飞速现代化,迅速取代了法国、英国等国家,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欧洲第一经济强国。既然这些成就是在威廉二世执政时期取得的,他就有理由视为自己的功劳,尽管增长和繁荣的实质是科学技术出现重大突破。

  这是个经济发展、技术突破对德意志经济实力奠定的时代,同时也是德国的霸权欲望迅速膨胀以及民族主义、国家主义在德国全民爆发的时代。魏玛时期担任外交部部长的瓦尔特·拉特瑙在1911年充满忧虑地写道:“不管我转向何方,我都看到有暗影升起,当我晚上在柏林的繁荣街道上散步时,当我目睹我们由于有了财富热目空一切到发疯程度时,当我听到并察觉出那些大话的空虚无聊时,我都看到它们。”

  德国经济的发展,与采取新重商主义政策有着高度关联。按照当代学者的解释,新重商主义即国家主义:“旨在通过政府干预经济的形式实现资本积累,推动现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扩大工业生产的规模,完善工业生产的结构和改变工业生产的布局。”其主要举措包括“制定和执行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保护关税,扩大政府投资,构建进口替代的工业化模式,加强外汇管理”。

  与英国的关系

  工业革命以后,英法率先进入工业社会,全球殖民争夺更加激烈,利益关系错综复杂,国与国之间兵戎相见并不鲜见。但对德国的警惕却是罕见的,没有一个国家像德国一样引起欧洲各国的恐慌,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敌意。可见德国人对待世界的方式和处理国际关系的手段都是不受欢迎的。

  当年,德国最为重要的双边关系是与英国的关系,不论皇帝还是大臣对此并非没有认识,但德国的政治结构导致军部的地位并不低于宰相主管的行政部门,而皇帝本人对军方的偏爱更使得与英国修好的可能性举步维艰。

  德国人对具体国际事务的判断也存在严重失误。尽管德国的竞争殖民地主要对手是英国,但在当时,英国为全球的行动自由,奉行“光荣孤立”政策,不愿与其他国家建立联盟关系,尤其不愿意建立军事联盟。这原本对德国是一件很有利的事。德国一方面千方百计试图接近英国,又总认为英国需要自己作为盟友,在是否与英国结盟问题上总是想出后手牌,并且索价过高,而忘记受到双线作战压力的正是自己。相比老宰相俾斯麦,威廉二世及其大臣们在政治判断、政治谋略、政治智慧上,都要逊色许多。老宰相竭力避免的国际处境,威廉二世总是挺胸而上,在各种政治、外交危机中,德国要么站在台前,要么躲在幕后,而站在台前的次数比躲在幕后要多得多。进入20世纪,英国放弃“光荣孤立”政策,在1902年与日本签订协约后,又于1904年4月8日签订英法协约,并在法国促成下与1907年8月31日签订英俄协约。

  战前,第二帝国最后一任宰相贝特曼·霍尔维格打算放缓修造战舰的速度,以换取与英国缔结和平条约。而军方完全无视政治需要,仍然继续扩大军力,并且得到了皇帝的许可,英国方面就不可能不怀疑德国的诚意。延宕了好几年的英德协议最终于1912年完全搁浅,到这一年,德国已经与所有列强反目,失去了除奥匈帝国外全部重要盟友,而奥地利早就不是梅特涅时代的强国了。故而在战争爆发时德国不得不凭借一己之力与世界对抗,其窘境甚至不如后来的希特勒。威廉二世领导的德国是不可能成为强国的。

  帝国的覆灭

  第二帝国四处树敌的结果就是使自己陷入了包围圈。既然身陷“包围圈”,那么很自然地臆想出一个“威胁”,但事实却是,尽管欧洲列强(协约国)怀着强烈的疑虑看待这个新崛起的大国,却没有与之进行一场大战的想法。

  从战时双方力量对比即可看出德意志帝国非常不得人心,仅有四个盟国,而协约国则多达30个左右。尤其意大利与德奥还是三国同盟的签约国,战争爆发时即宣布中立,1915年反而加入协约国对奥匈帝国宣战。

  德国老派历史学家不太愿意承认德国的战争责任。从战争爆发时的几个重要因素即可看出德国的责任。一、德奥同盟是一个防御性同盟,指双方在受到战争威胁情况下才给予军事支持,塞尔维亚完全没有力量对奥匈帝国构成军事威胁。二、从对条款的接受程度也可以看出塞尔维亚并没有打算进行军事对抗,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开列的十条惩罚条款极为苛刻,塞尔维亚接受了其中九条,只对其中一条保留异议,奥匈帝国是在德国怂恿下向塞尔维亚宣战的。三、德国先后于8月1日对俄、8月3日日对法宣战,而这两个国家都不是萨拉热窝事件的当事国,也没有指使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的行为。四、刺杀事件发生在塞尔维亚的萨拉热窝,即便德国打算干预这一事件,战争的对象也应该在东南部,但德国却在东西两边同时挑起战火,先入侵了西边的中立国比利时,以比利时为跳板侵犯了法国。

  对德国是否全心全意要发动一场大战史学家尚有争议。一方面,德国发动战争的意图比较明显。威廉二世在斐迪南大公遇刺前一周说:“现在就发起攻击更好呢还是再等等?”萨拉热窝事件后,德国完全放任奥匈帝国行动,给予“无限全权”。另一方面,在1912-1913年间德国两次调停了巴尔干危机,后来也试图对奥匈帝国施加“温和的影响”,只是为时已晚,说明德国对发动战争的决心并不坚决。而德国的制度性缺陷再度显示了出来:德国总参谋长小毛奇,未向皇帝和宰相报告,打电报催促奥匈帝国加速普遍动员,并保证德国会一起干。德皇对军部的放任丧失了对军部的约束力。

  错误的外交政策必然反映在战争行为上,由于几乎得罪了欧洲全部重要国家,一旦发动战争就不得不面临腹背受敌的可能。尤其西线作战完全是心虚的结果,内心就认定法国一定会趁火打劫,实际却是将双线作战强加到自己的头上。

  尤为不可思议的是,在确定无法取得战争最终胜利、而美国并未决定加入战争的情况下,德国竟然和墨西哥密谋进攻、并企图肢解美国。

  依照当时的国际环境和观念,发动一场战争并不是罪恶,但如果发动的是一场错误的、甚至是罪恶的战争呢?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是:1918年11月9日,众叛亲离的威廉二世出逃荷兰,11月11日基尔水兵起义,11月19日魏玛共和国在仓皇中建立,第二帝国终结。

责任编辑:
声明:凡注明来源"钝角网"文章的,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原文链接。本网站作为互联网言论交流平台,所刊发文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参与评论
帝国之殇:从霸权到覆灭 会员

排行榜

热门关键词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继续努力!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