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s jpg

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欧元20年:太重要而不能失败,太脆弱而不能成功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字号:

欧元20年:太重要而不能失败,太脆弱而不能成功

欧元20年:太重要而不能失败,太脆弱而不能成功
2019-06-08 07:45:57
来源: 《财经》 作者: 金焱
关键词:欧盟 区域经济合作 点击: 我要评论
在5月26日举行的欧洲议会选举中,认为欧盟在未来20年会崩溃的欧洲选民占比数量触目惊心,他们在被调查人数中的比例分别是,法国58%、德国51%、意大利58%、荷兰52%、波兰58%、罗马尼亚58%、斯洛伐克66%。

   欧元诞生20周年之际,在欧元区却很难称之为值得庆祝的时刻。从2018年初到2019年的夏季,过去十几个月的时间里,欧元一直处在下跌通道。同时,各种坏消息缠身让欧元难有喘息之机。

  5月26日,五年一次的欧洲议会选举落下帷幕。在历次欧洲议会选举中,从未有如此多的右翼政党出现,为此,法国总统马克龙5月21日警告说,此次欧洲议会选举是“1979年以来最重要的一次选举,因为欧盟正面临生死存亡的时刻”。

  这与20年前雄心勃勃要带领欧洲走上经济政治一体化道路的欧洲共同体不可同日而语。20世纪90年代初,欧洲共同体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天时地利人和让欧共体可以在内部进行更高水平的整合,并通过吸收更多的成员国在地域上扩大范围。

  1991年12月,在欧洲一体化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应运而生,将统一货币的想法正式纳入法律文件,并为欧元的问世定下了时间表。

  1999年1月1日,依据《马约》中建立欧洲“经济和货币联盟”的目标,欧元正式诞生,那一年也是《马约》对欧洲成立货币与经济联盟所做规划的最晚时刻。

  20年后,欧元区扩展至19个成员国,覆盖3.4亿人口,欧元在国际支付中所占份额约36%,占所有央行外汇储备总额20%,已是全球第二大流通货币和第二大储备货币。

  与此同时,相当多的人相信欧盟在未来20年会崩溃。在此次欧洲议会选举中,持“崩溃论”的欧洲选民占比数量触目惊心,他们在被调查人数中的比例分别是,法国58%、德国51%、意大利58%、荷兰52%、波兰58%、罗马尼亚58%、斯洛伐克66%。

  欧元区此时还在消化英国脱欧对地区一体化进程带来的冲击。英国原定3月29日正式脱欧,但是英国首相特雷莎·梅的脱欧计划连续三次遭到议会否决,黯然神伤的梅不得不哽咽着宣布辞去保守党党首职务,英国脱欧一事再次驶入新的未知水域。

  2010年开始的欧债危机以及次生的银行流动性危机至今仍牵绊着欧洲的经济复苏,难民潮、恐袭、核心同边缘国家分歧加大、极右翼政党支持率攀升、气候变化挑战等议题让欧洲步履艰难,欧元区前途也难有亮色。

  麻省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约翰·范· 雷南 (John van Reenen)对《财经》记者表示,在经济上,欧元存在的合理性从未被证实过。应对负面冲击时,欧元区成员国进行临时调整的能力因欧元的存在而去掉了一个层级。鉴于成员国间劳动力的流动率低,工资在通常情况下都比较僵化,没有中央的再分配机制,让欧元存在的合理性不高。全球金融危机使这一点更显而易见。欧元一直以来都更像是一个政治项目,在欧元危机后,维系统一货币政策的压力反而助长了民粹主义。

  自共同货币这个概念提出之日,关于政治和经济二者谁最终决定这一单一货币命运的争论就从未停止。展望未来,雷南认为,欧元仍会蹒跚前行,毕竟它有很多政治意愿的支持。

timg_meitu_2.jpg

  当梦想照进现实

  欧盟委员会副主席蒂默曼斯(Frans Timmermans)是荷兰社会党候选人,属建制派亲欧洲人士。5月初在意大利佛罗伦萨的一次会议上他警告说,“我相信这(指欧洲议会选举)是自欧洲一体化启动以来,欧盟第一次可能分崩离析,这不再是一场噩梦或一场糟糕的梦,而是一个潜在的现实。”

  20年前,围绕欧元人们做的梦是,货币联盟为欧洲共同市场的最终成形踢出临门一脚;欧盟领土通过单一货币变为所有参与者都机会平等的经济空间;欧元促进欧盟转向经济共同决策,反过来它又是欧盟向更高一级的政治一体化进军所不可或缺的前提。总之,欧元是欧洲经济和政治完整性的象征。

  在这些宏大的梦想之外,对欧元的向往,也是很多欧洲国家基于现实的考虑。比如,通过单一货币来归避货币汇率不断波动造成的损失,降低流通成本,这样稳定的低利率会降低通货膨胀并刺激经济增长;比如,实行了固定汇率没有波动会增加投资活动,从而改善劳动力市场;这些正向循环最终让各国经济表现更好,更易进入欧盟来应对新的现实。

  如果欧元前景看好并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之一,欧元会改变美国与统一欧洲间的力量平衡,甚至在设置全球金融标准和确定全球交易的金融产品方面,挑战美国霸主的地位。

  事后证明,欧元在相当短的时间内就在外汇交易、国际储备和记账单位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市场份额,成为仅次于美元,也是唯一有实力与美元竞争的国际货币。自2002年1月1日奥地利、比利时、芬兰、法国、德国等12个国家开始采用欧元纸钞及硬币起,仅半年多的时间,欧元兑美元就达到平价。此后,欧元一路昂首阔步,到2008年7月15日,欧元兑美元汇率飙升至1比1.6038纪录高点。

  那段时间欧元也有过一些小挫折,比如瑞典在2003年9月举行公投时,55.9%民众反对加入欧元区。几年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有文章强调说,“对于那些幸运地加入欧元区这一高级俱乐部的国家来说,欧元已然成为一个安全港。”

  IMF的统计显示,2011年欧盟27个成员国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之和达到了17.6万亿美元,高于美国的15.1万亿美元和中国的7.3万亿美元。欧盟的贸易规模占世界的20%,其进、出口总额分别仅次于美国和中国,均居世界第二。欧洲的劳动生产率也在世界上数一数二,从平均水平看,欧洲人的生活质量在全球首屈一指。很多评论家将欧洲誉为“生活方式的超级大国”。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人类发展指数排名,表现最佳的前20强当中有13个是欧洲国家。

  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克劳斯·施瓦布教授总结说,欧盟取得了令人惊叹的巨大成功,特别是与它诞生之初的一穷二白相比,其成就更显非凡。

  对欧元的乐观情绪一直延续到了人们准备庆祝欧元10周年华诞之时,那时人们经常感慨的话题是,这个新货币还未经受过严峻的考验,因此,欧元很有些“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味道,但在深层次,欧盟的政治和经济转型依然一头雾水,此时,欧元区迎来了庆祝成立十周年的大日子,却伴随着金融危机的侵袭。

  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使欧洲迈向“日趋紧密的联盟”的历史性进程遭受到严重挫折,暴露了欧元区多年累积形成的大规模财政、金融、结构性失衡。金融危机先是在2010年转化成为希腊主权债务危机,随后在2011年-2012年间,演化成全面的银行——主权债务危机,并曾一度威胁到这个货币联盟的生存。在债务危机减弱之际,经济增长疲弱、 通胀近零的经济-社会危机取而代之。到了2019年初,欧元区经济依然处于低迷状态,一季度增长仅为0.4%,而同期美国的经济增长达到3.2%。欧元区经济疲软状态也正在从制造业蔓延至服务业。

  仿佛一夜之间,欧元区从一个生机勃发的青年变成忧疾缠身的病夫,人们对欧元区最常见的判断和描述充满了诸如“不确定”、“脆弱”、“混乱”、“动荡”和“难以预测”一类的负面词语,这些负面词语一用就是十年。

  货币金融机构官方论坛主席大卫· 马什(David Marsh)对《财经》记者说,现在欧洲的分裂是多维度的,一个维度的分裂是在债权国和债务国之间,即欧元区北方与南方的分化;另一个维度是在担心受俄罗斯影响或那些受到俄罗斯影响的国家与对此并不关心的国家间的分化,即欧元区东方与西方的分化;还有一个维度是英国脱欧后果带来的分化,它将在不久之后在欧元财政上留下深洞,从而以不同的方式影响所有欧元区国家。

  失去的十年?或许更久

  欧元区的设计存在先天缺陷。在进行组合的最初它就由两组社会、经济模式明显不同成员国组成,相对应的,其宏观经济政策和政策结果也存有明显差异。在欧元正式推出的十年前,欧洲国家就分为从属于欧洲汇率机制(ERM)、或受其影响的核心成员国,以及ERM外围成员国这两大阵营。

  欧元的存在以及欧央行的权力受到各个国家想保持财政独立性的限制。不同国家的通货膨胀率不同,欧央行建议的利率水平对通货膨胀率高的国家来说太低了,容易导致金融泡沫,对低通货膨胀的国家来说又太高了,从而对投资产生了负面影响。核心国和外围国在利率方面初始条件的不同,引致了核心国的资本流入外围国,造成后者的信贷繁荣,加剧了欧元区竞争力方面差异的问题。

  如今欧元与创立之初已全然不同,整个欧洲经济也今非昔比。

  一方面,欧洲各国在通货膨胀、财政纪律、商品与服务市场的价格弹性等各方面存在差异阻碍货币联盟的顺利实施。作为单一币制,欧元的存在非但未能弥合不同,使核心国和外围国变得趋同,还导致了失衡加剧并对这种局面手足无措。

  在华尔街浸淫数十年的安迪·赫克特(Andy Hecht)的观点是,欧元的主要问题是,它取决于政治而非经济。赫克特对《财经》记者指出,在欧洲建起一个联盟来与中国和美国竞争,这个宏大的全球主义实验遭遇了政治磕绊,主因是文化。最初把欧洲北方和南方不同的政经体系的文化融为一体,带来了冲击,然后发展成现在民族主义崛起的局面。

  另一方面,由于监测不足、汇率工具缺乏,问题积重难返。赫克特认为,欧央行对欧元的管理是为了安抚各种不同的利益,刺激货币联盟乱糟糟的经济。虽然欧央行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如量化宽松、零利率甚至是负利率,以及前瞻指引等,但货币政策的辐射只能到此为止,而任何财政刺激措施的尝试都会遇到各成员国间的文化瓶颈。因此欧元这个货币联盟已成为一个不同观点、不同自我认知和文化的集合体,决策变得几乎不可能。

  2005年是欧洲观念的鼎盛之年,欧洲一体化项目在那一年得到全球性认可,但在欧元区进入20年的关键时刻,马什指出,现在对欧元的是非成败下定论还为时过早,欧洲货币联盟尚未实现其早期雄心勃勃的壮志,未能成为欧洲可持续发展的稳定基石,但旧的货币竞争体系在2008年-2009年的金融危机中已被证明不可行。

  经过20年的货币一体化尝试,欧元区国家强者衡强,弱者更弱。虽然多数欧元区成员国都曾享受过货币联盟为净利的时期,但这些时期远远短于欧元拖累经济增长的时期。

  德国欧洲政治中心(CEP)有报告指出,欧元引入的20多年间,在欧元的19个成员中只有德国和荷兰受益比较大,自欧元开始使用的1999年,德国人均财富累计增加了2.3万欧元,荷兰人均累计增加了2.1万欧元;意大利和法国等其他成员国的经济繁荣程度则出现下降,意大利人和法国人分别累计减少了7.4万欧元和5.6万欧元。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对法国和意大利来说,欧元汇率过高,对其竞争力造成打击,对德国来说汇率则太低了。欧元将德国低利率环境的好处扩大到整个欧元区外围国家,从而引发了信贷和投资热潮。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这些债务变得难以维持,希腊、爱尔兰、西班牙、葡萄牙以及塞浦路斯被迫寻求财政援助,因经济增长放缓,融资变得匮乏。

  在赫克特看来,对欧洲南部国家的财政救助造成了欧元区成员国间更大的分裂,欧洲北部国家已厌倦了在政府和个人层面上为南方的经济罪行付代价,这引发了民族主义膨胀及人们有目共睹的脱欧行为。

  危机后形成了这样的恶性循环:德国在欧盟的霸主地位使柏林能对欧洲其他大部分国家采取严厉的预算措施政策,反过来,欧洲南部的一些国家也爆发了厌倦德国等国的情绪。

  欧元怀疑论者认为,欧元未能成为有效货币或欧盟稳定增强的工具。欧元支持者则认为,欧元降低了交易成本以及价格的不确定性,提高了价格机制的资源配置效率,提高了价格透明度,由此促进了竞争。现在的问题是,欧元在全球货币体系中将来会取得什么样的进展,欧元对美元的竞争将向怎样的方向发展。

  在马什看来,美元在可预见的未来仍将是世界的主要货币,而欧元的未来则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欧元太重要而不能失败,太脆弱而不能成功。

责任编辑:
欧元20年:太重要而不能失败,太脆弱而不能成功

欧元20年:太重要而不能失败,太脆弱而不能成功

2019-06-08 07:45:57
来源: 《财经》 作者: 金焱
在5月26日举行的欧洲议会选举中,认为欧盟在未来20年会崩溃的欧洲选民占比数量触目惊心,他们在被调查人数中的比例分别是,法国58%、德国51%、意大利58%、荷兰52%、波兰58%、罗马尼亚58%、斯洛伐克66%。

   欧元诞生20周年之际,在欧元区却很难称之为值得庆祝的时刻。从2018年初到2019年的夏季,过去十几个月的时间里,欧元一直处在下跌通道。同时,各种坏消息缠身让欧元难有喘息之机。

  5月26日,五年一次的欧洲议会选举落下帷幕。在历次欧洲议会选举中,从未有如此多的右翼政党出现,为此,法国总统马克龙5月21日警告说,此次欧洲议会选举是“1979年以来最重要的一次选举,因为欧盟正面临生死存亡的时刻”。

  这与20年前雄心勃勃要带领欧洲走上经济政治一体化道路的欧洲共同体不可同日而语。20世纪90年代初,欧洲共同体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天时地利人和让欧共体可以在内部进行更高水平的整合,并通过吸收更多的成员国在地域上扩大范围。

  1991年12月,在欧洲一体化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应运而生,将统一货币的想法正式纳入法律文件,并为欧元的问世定下了时间表。

  1999年1月1日,依据《马约》中建立欧洲“经济和货币联盟”的目标,欧元正式诞生,那一年也是《马约》对欧洲成立货币与经济联盟所做规划的最晚时刻。

  20年后,欧元区扩展至19个成员国,覆盖3.4亿人口,欧元在国际支付中所占份额约36%,占所有央行外汇储备总额20%,已是全球第二大流通货币和第二大储备货币。

  与此同时,相当多的人相信欧盟在未来20年会崩溃。在此次欧洲议会选举中,持“崩溃论”的欧洲选民占比数量触目惊心,他们在被调查人数中的比例分别是,法国58%、德国51%、意大利58%、荷兰52%、波兰58%、罗马尼亚58%、斯洛伐克66%。

  欧元区此时还在消化英国脱欧对地区一体化进程带来的冲击。英国原定3月29日正式脱欧,但是英国首相特雷莎·梅的脱欧计划连续三次遭到议会否决,黯然神伤的梅不得不哽咽着宣布辞去保守党党首职务,英国脱欧一事再次驶入新的未知水域。

  2010年开始的欧债危机以及次生的银行流动性危机至今仍牵绊着欧洲的经济复苏,难民潮、恐袭、核心同边缘国家分歧加大、极右翼政党支持率攀升、气候变化挑战等议题让欧洲步履艰难,欧元区前途也难有亮色。

  麻省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约翰·范· 雷南 (John van Reenen)对《财经》记者表示,在经济上,欧元存在的合理性从未被证实过。应对负面冲击时,欧元区成员国进行临时调整的能力因欧元的存在而去掉了一个层级。鉴于成员国间劳动力的流动率低,工资在通常情况下都比较僵化,没有中央的再分配机制,让欧元存在的合理性不高。全球金融危机使这一点更显而易见。欧元一直以来都更像是一个政治项目,在欧元危机后,维系统一货币政策的压力反而助长了民粹主义。

  自共同货币这个概念提出之日,关于政治和经济二者谁最终决定这一单一货币命运的争论就从未停止。展望未来,雷南认为,欧元仍会蹒跚前行,毕竟它有很多政治意愿的支持。

timg_meitu_2.jpg

  当梦想照进现实

  欧盟委员会副主席蒂默曼斯(Frans Timmermans)是荷兰社会党候选人,属建制派亲欧洲人士。5月初在意大利佛罗伦萨的一次会议上他警告说,“我相信这(指欧洲议会选举)是自欧洲一体化启动以来,欧盟第一次可能分崩离析,这不再是一场噩梦或一场糟糕的梦,而是一个潜在的现实。”

  20年前,围绕欧元人们做的梦是,货币联盟为欧洲共同市场的最终成形踢出临门一脚;欧盟领土通过单一货币变为所有参与者都机会平等的经济空间;欧元促进欧盟转向经济共同决策,反过来它又是欧盟向更高一级的政治一体化进军所不可或缺的前提。总之,欧元是欧洲经济和政治完整性的象征。

  在这些宏大的梦想之外,对欧元的向往,也是很多欧洲国家基于现实的考虑。比如,通过单一货币来归避货币汇率不断波动造成的损失,降低流通成本,这样稳定的低利率会降低通货膨胀并刺激经济增长;比如,实行了固定汇率没有波动会增加投资活动,从而改善劳动力市场;这些正向循环最终让各国经济表现更好,更易进入欧盟来应对新的现实。

  如果欧元前景看好并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之一,欧元会改变美国与统一欧洲间的力量平衡,甚至在设置全球金融标准和确定全球交易的金融产品方面,挑战美国霸主的地位。

  事后证明,欧元在相当短的时间内就在外汇交易、国际储备和记账单位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市场份额,成为仅次于美元,也是唯一有实力与美元竞争的国际货币。自2002年1月1日奥地利、比利时、芬兰、法国、德国等12个国家开始采用欧元纸钞及硬币起,仅半年多的时间,欧元兑美元就达到平价。此后,欧元一路昂首阔步,到2008年7月15日,欧元兑美元汇率飙升至1比1.6038纪录高点。

  那段时间欧元也有过一些小挫折,比如瑞典在2003年9月举行公投时,55.9%民众反对加入欧元区。几年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有文章强调说,“对于那些幸运地加入欧元区这一高级俱乐部的国家来说,欧元已然成为一个安全港。”

  IMF的统计显示,2011年欧盟27个成员国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之和达到了17.6万亿美元,高于美国的15.1万亿美元和中国的7.3万亿美元。欧盟的贸易规模占世界的20%,其进、出口总额分别仅次于美国和中国,均居世界第二。欧洲的劳动生产率也在世界上数一数二,从平均水平看,欧洲人的生活质量在全球首屈一指。很多评论家将欧洲誉为“生活方式的超级大国”。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人类发展指数排名,表现最佳的前20强当中有13个是欧洲国家。

  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克劳斯·施瓦布教授总结说,欧盟取得了令人惊叹的巨大成功,特别是与它诞生之初的一穷二白相比,其成就更显非凡。

  对欧元的乐观情绪一直延续到了人们准备庆祝欧元10周年华诞之时,那时人们经常感慨的话题是,这个新货币还未经受过严峻的考验,因此,欧元很有些“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味道,但在深层次,欧盟的政治和经济转型依然一头雾水,此时,欧元区迎来了庆祝成立十周年的大日子,却伴随着金融危机的侵袭。

  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使欧洲迈向“日趋紧密的联盟”的历史性进程遭受到严重挫折,暴露了欧元区多年累积形成的大规模财政、金融、结构性失衡。金融危机先是在2010年转化成为希腊主权债务危机,随后在2011年-2012年间,演化成全面的银行——主权债务危机,并曾一度威胁到这个货币联盟的生存。在债务危机减弱之际,经济增长疲弱、 通胀近零的经济-社会危机取而代之。到了2019年初,欧元区经济依然处于低迷状态,一季度增长仅为0.4%,而同期美国的经济增长达到3.2%。欧元区经济疲软状态也正在从制造业蔓延至服务业。

  仿佛一夜之间,欧元区从一个生机勃发的青年变成忧疾缠身的病夫,人们对欧元区最常见的判断和描述充满了诸如“不确定”、“脆弱”、“混乱”、“动荡”和“难以预测”一类的负面词语,这些负面词语一用就是十年。

  货币金融机构官方论坛主席大卫· 马什(David Marsh)对《财经》记者说,现在欧洲的分裂是多维度的,一个维度的分裂是在债权国和债务国之间,即欧元区北方与南方的分化;另一个维度是在担心受俄罗斯影响或那些受到俄罗斯影响的国家与对此并不关心的国家间的分化,即欧元区东方与西方的分化;还有一个维度是英国脱欧后果带来的分化,它将在不久之后在欧元财政上留下深洞,从而以不同的方式影响所有欧元区国家。

  失去的十年?或许更久

  欧元区的设计存在先天缺陷。在进行组合的最初它就由两组社会、经济模式明显不同成员国组成,相对应的,其宏观经济政策和政策结果也存有明显差异。在欧元正式推出的十年前,欧洲国家就分为从属于欧洲汇率机制(ERM)、或受其影响的核心成员国,以及ERM外围成员国这两大阵营。

  欧元的存在以及欧央行的权力受到各个国家想保持财政独立性的限制。不同国家的通货膨胀率不同,欧央行建议的利率水平对通货膨胀率高的国家来说太低了,容易导致金融泡沫,对低通货膨胀的国家来说又太高了,从而对投资产生了负面影响。核心国和外围国在利率方面初始条件的不同,引致了核心国的资本流入外围国,造成后者的信贷繁荣,加剧了欧元区竞争力方面差异的问题。

  如今欧元与创立之初已全然不同,整个欧洲经济也今非昔比。

  一方面,欧洲各国在通货膨胀、财政纪律、商品与服务市场的价格弹性等各方面存在差异阻碍货币联盟的顺利实施。作为单一币制,欧元的存在非但未能弥合不同,使核心国和外围国变得趋同,还导致了失衡加剧并对这种局面手足无措。

  在华尔街浸淫数十年的安迪·赫克特(Andy Hecht)的观点是,欧元的主要问题是,它取决于政治而非经济。赫克特对《财经》记者指出,在欧洲建起一个联盟来与中国和美国竞争,这个宏大的全球主义实验遭遇了政治磕绊,主因是文化。最初把欧洲北方和南方不同的政经体系的文化融为一体,带来了冲击,然后发展成现在民族主义崛起的局面。

  另一方面,由于监测不足、汇率工具缺乏,问题积重难返。赫克特认为,欧央行对欧元的管理是为了安抚各种不同的利益,刺激货币联盟乱糟糟的经济。虽然欧央行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如量化宽松、零利率甚至是负利率,以及前瞻指引等,但货币政策的辐射只能到此为止,而任何财政刺激措施的尝试都会遇到各成员国间的文化瓶颈。因此欧元这个货币联盟已成为一个不同观点、不同自我认知和文化的集合体,决策变得几乎不可能。

  2005年是欧洲观念的鼎盛之年,欧洲一体化项目在那一年得到全球性认可,但在欧元区进入20年的关键时刻,马什指出,现在对欧元的是非成败下定论还为时过早,欧洲货币联盟尚未实现其早期雄心勃勃的壮志,未能成为欧洲可持续发展的稳定基石,但旧的货币竞争体系在2008年-2009年的金融危机中已被证明不可行。

  经过20年的货币一体化尝试,欧元区国家强者衡强,弱者更弱。虽然多数欧元区成员国都曾享受过货币联盟为净利的时期,但这些时期远远短于欧元拖累经济增长的时期。

  德国欧洲政治中心(CEP)有报告指出,欧元引入的20多年间,在欧元的19个成员中只有德国和荷兰受益比较大,自欧元开始使用的1999年,德国人均财富累计增加了2.3万欧元,荷兰人均累计增加了2.1万欧元;意大利和法国等其他成员国的经济繁荣程度则出现下降,意大利人和法国人分别累计减少了7.4万欧元和5.6万欧元。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对法国和意大利来说,欧元汇率过高,对其竞争力造成打击,对德国来说汇率则太低了。欧元将德国低利率环境的好处扩大到整个欧元区外围国家,从而引发了信贷和投资热潮。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这些债务变得难以维持,希腊、爱尔兰、西班牙、葡萄牙以及塞浦路斯被迫寻求财政援助,因经济增长放缓,融资变得匮乏。

  在赫克特看来,对欧洲南部国家的财政救助造成了欧元区成员国间更大的分裂,欧洲北部国家已厌倦了在政府和个人层面上为南方的经济罪行付代价,这引发了民族主义膨胀及人们有目共睹的脱欧行为。

  危机后形成了这样的恶性循环:德国在欧盟的霸主地位使柏林能对欧洲其他大部分国家采取严厉的预算措施政策,反过来,欧洲南部的一些国家也爆发了厌倦德国等国的情绪。

  欧元怀疑论者认为,欧元未能成为有效货币或欧盟稳定增强的工具。欧元支持者则认为,欧元降低了交易成本以及价格的不确定性,提高了价格机制的资源配置效率,提高了价格透明度,由此促进了竞争。现在的问题是,欧元在全球货币体系中将来会取得什么样的进展,欧元对美元的竞争将向怎样的方向发展。

  在马什看来,美元在可预见的未来仍将是世界的主要货币,而欧元的未来则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欧元太重要而不能失败,太脆弱而不能成功。

责任编辑:
声明:凡注明来源"钝角网"文章的,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原文链接。本网站作为互联网言论交流平台,所刊发文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参与评论
欧元20年:太重要而不能失败,太脆弱而不能成功 会员

排行榜

热门关键词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继续努力!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