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s jpg

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查拉普&拉琴科: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和平谈判为何失败?
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字号:

查拉普&拉琴科: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和平谈判为何失败?

查拉普&拉琴科: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和平谈判为何失败?
2025-05-08 15:49:05
来源:钝角网 作者: 查拉普&拉琴科;昀舒/译
关键词:俄罗斯 乌克兰 普京 点击: 我要评论
事实上,最近几周,美国政府似乎已经完全放弃了达成停火协议的努力,转而讨论最终解决方案的条款。今年4月,在巴黎和伦敦与乌克兰及欧洲代表的会晤中,美国团队提出了一项多点和平计划,涵盖了许多最具争议的问题,从排除基辅加入北约到美国承认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这项旨在达成“大妥协”的努力似乎也进展甚微。与此同时,战争仍在继续。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启动旨在结束乌克兰战争的重大努力已近三个月。随后的外交互动尚未取得任何实质性成果。特朗普对阵的是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一位狡猾且经验丰富的对手。普京希望利用美国总统对战争表现出的急躁情绪,迫使乌克兰签署一份俄罗斯未能通过武力在战场上赢得的协议。

  没有理由认为特朗普会简单地默许普京提出的一系列要求。事实上,他曾多次对谈判缺乏进展表示沮丧,并威胁要退出,因为俄罗斯在这场旷日持久、似乎看不到尽头的消耗战中依然步履维艰。

微信截图_20250508155400.jpg

2025 年 5 月,乌克兰敖德萨遭俄罗斯无人机袭击

  在近期各种提议、反提案以及互相威胁的背景下,回顾上次真正尝试通过谈判结束战争的努力,有助于为当前的斡旋提供借鉴。我们在2024年的《外交事务》杂志上,曾深入探讨了这场始于战争最初几周的谈判历史。这些谈判最终于2022年3月底达成了所谓的《伊斯坦布尔公报》,一个旨在实现和解的框架。该框架的核心协议要求乌克兰保持永久中立,并放弃加入北约的可能性,以此换取可靠的安全保障。然而,双方在随后的几个月里未能最终达成协议,战争如今已进入第四个年头。

  时隔三年,新的谈判尝试正在进行,这正是回顾伊斯坦布尔会谈的教训,评估其对当前外交努力有何借鉴意义的良机。当然,在此期间,许多事情发生了变化,因此伊斯坦布尔框架本身不太可能成为当前谈判的起点。但伊斯坦布尔的尝试提供了更广泛的经验教训,可以为今天的谈判提供参考。任何协议的首要任务都是确保双方的长期安全。所有在谈判中利益攸关的各方都必须参与进来;如果任何一方缺席,达成的任何协议都可能遭到破坏。西方国家不愿为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一直是达成协议的一大挑战;这仍然是一个障碍。交战双方对其自身在战场上的前景越乐观,其达成协议的意愿可能就越低。最后,停火的具体操作机制与就战后秩序达成共识的高层政治因素同样重要。如果各方希望结束这场血腥残酷的战争,就必须在这两个层面同时取得进展。

  未来的安全担忧

  如果不能长期解决乌克兰和俄罗斯对彼此的核心安全担忧,就不可能达成持久的和平协议。正如2022年在伊斯坦布尔会谈中所反映的那样,双方仍然优先考虑这些国家安全问题。其他问题——例如争议领土的地位、对俄罗斯的制裁解除以及乌克兰战后经济重建的资金——虽然重要,但本质上是次要的。在伊斯坦布尔会谈中,双方都将战后安全问题置于其他议题之上。克里姆林宫坚持要求乌克兰放弃北约成员国身份,绝不在其领土上接待外国军队或进行涉及外国军队的演习,并接受对其军队规模和结构的某些限制。基辅方面不希望对其军队规模设限,而是专注于从西方伙伴那里获得安全保障——其核心在于,如果莫斯科再次发动袭击,这些大国将挺身而出保卫乌克兰。

  这些未来的安全担忧仍然是当今的关键问题。乌克兰人担心,除非他们拥有自卫能力并获得西方大国的保证,否则任何表面上的和平协议都只会为俄罗斯未来的入侵埋下伏笔。俄罗斯人担心装备精良的乌克兰可能会试图收复莫斯科仍占领的任何乌克兰领土。克里姆林宫则担心乌克兰最终加入北约的前景——无论现在看来多么渺茫——以及这种发展带来的长期安全影响。尽管(在当前的讨论或提案中)排除了乌克兰加入北约的可能性,但这并没有给莫斯科带来任何安慰——因为未来的政府可能会改变方向。

  这种对战后安全保障的关注塑造了双方的军事行为和谈判立场。当前的谈判必须解决这些威胁认知,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成功率。目前,其他问题,尤其是领土控制问题以及对俄罗斯非法吞并领土的承认,似乎占据了主导地位。例如,美国和平提案的泄露版本提到,华盛顿将“法律上承认”克里米亚是俄罗斯的一部分,并“事实上承认”其他俄罗斯占领的领土。但关注领土问题会分散对主要安全议程的注意力。自2014年3月克里米亚被吞并以来,没有任何国家正式承认其占领,但俄罗斯一直应对得很好,并且即使没有这种承认,它在未来也能维持现状。此外,对于其他地区而言,宣布“事实上承认”也无甚意义,因为(正式的)承认是一种法律行为,它要么具有法律效力(即法律上的承认),要么不具有。事实上,无论任何外部势力如何看待其领土主张,俄罗斯和乌克兰都不太可能放弃其目前拥有的领土。战争的现实,而不是谈判桌的现实,将决定领土控制权。

  尽管克里姆林宫并不反对将其占领合法化,乌克兰人也肯定乐意收复被俄罗斯占领的领土,但伊斯坦布尔会谈表明,俄罗斯占领的乌克兰领土的地位在谈判中的重要性并不像人们有时认为的那么大。事实上,伊斯坦布尔会谈刻意回避了边界和领土问题。尽管边界和领土问题至关重要,但这个问题过去和现在都次于核心安全问题。

  如何包容各方

  成功的谈判必须涵盖所有相关方。如果一个国家的权益在特定谈判中摆在桌面上,那么该国必须从一开始就参与其中。基辅的支持者经常坚称,在任何外交解决冲突的方式中都不能将基辅排除在外。他们反复强调“没有乌克兰的参与,就没有关于乌克兰的决定”这一原则。但伊斯坦布尔会谈表明,这句口号并非乌克兰独有。事实上,伊斯坦布尔的谈判将西方主要大国——美国、英国、德国等——排除在外,即使俄罗斯和乌克兰谈判的是与这些国家及其义务相关的问题。

  西方官员告诉我们,乌克兰直到《伊斯坦布尔公报》发布后才与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进行磋商。这种排除主要是出于紧急情况:俄罗斯军队驻扎在基辅郊区,谈判人员无暇进行多边外交。但由于西方国家缺乏参与谈判,无论公报本身的价值如何,西方官员都不愿接受。他们或许会说:“如果没有西方的参与,就无法谈论有关西方的问题。”

  简而言之,所有受影响者缺席的情况下达成的协议不太可能成功。如果所有相关各方——包括乌克兰和欧洲各国——从一开始就参与其中,那么今天的调解人将更容易推动战争通过谈判结束。

  采取包容性做法有其实际原因。如果美国和欧洲能够携手合作,而非像现在这样各自为政,共同寻求切实可行的和平,普京就不会像特朗普所说的那样,通过拖延谈判来达到其目的。欧洲国家也不会像过去那样,故意阻挠和平进程,比如拒绝讨论解除制裁,或者抛出向乌克兰派遣地面部队的可能性(以施压)。

  遵守承诺,而非作秀

  伊斯坦布尔会谈表明,在关键时刻,乌克兰的西方支持者不愿给予基辅其认为对其安全至关重要的保障。事实上,西方各国政府与《伊斯坦布尔公报》保持距离,不仅是因为它们没有参与相关谈判,还因为该文件中描述的安全保障远远超出了华盛顿及其盟国首都愿意提供的范围。伊斯坦布尔框架将要求美国及其盟友在乌克兰再次遭到袭击时保卫乌克兰——其措辞比《北大西洋公约》第五条(即北约宪章中的集体防御条款)的措辞更加具体(例如,包括关于设立禁飞区的规定)。

  三年过去了,西方国家对直接军事介入依然态度谨慎,这种不愿干预的态度影响着他们对乌克兰的立场。例如,特朗普政府不愿提供安全保障的迹象已经变得清晰。但特朗普只是在延续他继承下来的政策——毕竟,拜登政府也没有提出这样的承诺。就连欧洲国家也不愿提供明确的安全保障。西方国家现在显然不愿干预,而且如果俄罗斯在未来停火后再次入侵,他们是否会积极介入也尚不清楚。

  关于欧洲国家是否可能在乌克兰部署地面部队的争论,回避了自伊斯坦布尔会谈以来一直悬而未决的根本问题。事实上,提供保障并不一定要求西方军队驻扎在乌克兰(而且俄罗斯无论如何也不太可能同意这样的方案)。与其讨论未来假设停火后向乌克兰部署军队的可能性,欧洲各国政府更应该回答一个首要问题:他们是否愿意向基辅提供真正的保障。在没有保障的情况下向乌克兰部署军队只会是政治作秀,而非真正的承诺。

  战场上的考量

  正如2022年一样,战场形势的考量在谈判桌上显得尤为重要。双方最终做出何种让步取决于他们如何看待拖延的代价。如果俄罗斯人认为战争对其有利,并且认为特朗普最终会撒手不管乌克兰和欧洲,那么他们就会更加倚重军事行动。如果克里姆林宫认为和谈失败可能会使其长期战争前景黯淡,那么莫斯科就会表现出更大的谈判热情。

  鉴于目前战场上的胜算不大,乌克兰方面似乎已做好谈判的准备。然而,如果他们的处境有所改善,他们也可能认为军事行动比与俄罗斯对话更符合他们的目的。事实上,2022年伊斯坦布尔会谈之后就发生了这种情况。谈判破裂的部分原因是,在俄罗斯军队于基辅附近被击退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认为他可以避免做出痛苦的让步,转而继续寻求在战场上取得进展。

  美国拥有强大的影响力,可以影响双方对谈判利弊的看法。华盛顿应该明智地运用这些影响力,使谈判结果比持续的战争更具吸引力。这需要美国谨慎调整军事援助,向莫斯科和基辅明确表明,美国致力于维护乌克兰主权,阻止俄罗斯取得胜利,但不会协助乌克兰恢复其国际公认的边界。美国还应与其欧洲盟友合作,共同致力于实现这些目标。通过制造僵局,这样的政策将使谈判比持续的战争对双方都更具吸引力。

  两条轨道

  要想取得成功,谈判必须同时解决结束战斗的具体程序以及如何界定战后安全秩序这两个层面的问题。2022年在伊斯坦布尔,乌克兰和俄罗斯谈判代表几乎只关注后者。双方怀着令人钦佩的雄心,试图弥合几十年来未能达成外交妥协的重大地缘政治争端——北约扩张问题、乌克兰在欧洲安全中的作用、美国在后苏联地区的安全承诺等等。然而,公报对如何达成停火这个更为具体或操作层面的问题却保持沉默。但由于缺乏达成一致的结束战斗的途径,和解谈判与日益激化的战争的军事现实越来越脱节。最终,这种脱节使得谈判在政治上难以为继。

  特朗普在今年开始推动结束战争时,似乎把停火放在了第一位。正如他在2月28日与泽连斯基在椭圆形办公室爆发争执后所说:“我希望(战争)立即结束……我现在就希望停火。”

  随后,泽连斯基政府呼吁无条件停火30天,泽连斯基本人也接受了这一立场,但普京拒绝了。随后,在3月份利雅得与双方会晤期间,华盛顿推动采取分阶段方案,目标是达成一项禁止袭击能源基础设施的协议,以及另一项禁止袭击黑海民用船只的协议。

  这些协议从未达成。事实上,最近几周,美国政府似乎已经完全放弃了达成停火协议的努力,转而讨论最终解决方案的条款。今年4月,在巴黎和伦敦与乌克兰及欧洲代表的会晤中,美国团队提出了一项多点和平计划,涵盖了许多最具争议的问题,从排除基辅加入北约到美国承认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这项旨在达成“大妥协”的努力似乎也进展甚微。与此同时,战争仍在继续。

  伊斯坦布尔会谈以及特朗普目前的困境表明,要想就停火机制和政治解决要素达成一致,就需要在这两个层面同时进行讨论和推进。为了在其中一条轨道上取得进展,乌克兰和俄罗斯需要同时在两条轨道上取得进展。

  走出僵局

  2022年的谈判提醒我们,普京和泽连斯基有能力接受重大让步。过去三年来,两人的公开立场都被普遍视为强硬甚至极端。但伊斯坦布尔会谈表明,他们可能愿意接受为实现和平所必需的、具有政治风险的妥协。

  2022年,普京愿意就克里米亚地位问题展开外交进程,并至少考虑如果俄罗斯再次入侵乌克兰,美国将介入的可能性。他还明确表示不反对乌克兰寻求加入欧盟的雄心。泽连斯基则愿意放弃北约成员国身份,保持永久中立,甚至公开呼吁与普京进行直接对话以达成协议。

  因此,将他们目前公开表明的立场视为底线是不明智的。这些立场通常只是开场白。双方自然都希望给人留下其立场不容谈判的印象。讨价还价的过程就此展开。和平协议可能非常难以达成,甚至根本无法达成。但正如2022年的谈判所表明的那样,谈判失败可能预示着未来数年的战争。

  作者简介:塞缪尔·查拉普 (SAMUEL CHARAP)是兰德公司俄罗斯和欧亚政策杰出主席兼高级政治学家。谢尔盖·拉德琴科 (SERGEY RADCHENKO)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欧洲高级国际研究学院的威尔逊·E·施密特杰出教授。本文由“钝角网”译自《外交事务》网站。

责任编辑:昀舒
查拉普&拉琴科: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和平谈判为何失败?

查拉普&拉琴科: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和平谈判为何失败?

2025-05-08 15:49:05
来源:钝角网 作者: 查拉普&拉琴科;昀舒/译
事实上,最近几周,美国政府似乎已经完全放弃了达成停火协议的努力,转而讨论最终解决方案的条款。今年4月,在巴黎和伦敦与乌克兰及欧洲代表的会晤中,美国团队提出了一项多点和平计划,涵盖了许多最具争议的问题,从排除基辅加入北约到美国承认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这项旨在达成“大妥协”的努力似乎也进展甚微。与此同时,战争仍在继续。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启动旨在结束乌克兰战争的重大努力已近三个月。随后的外交互动尚未取得任何实质性成果。特朗普对阵的是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一位狡猾且经验丰富的对手。普京希望利用美国总统对战争表现出的急躁情绪,迫使乌克兰签署一份俄罗斯未能通过武力在战场上赢得的协议。

  没有理由认为特朗普会简单地默许普京提出的一系列要求。事实上,他曾多次对谈判缺乏进展表示沮丧,并威胁要退出,因为俄罗斯在这场旷日持久、似乎看不到尽头的消耗战中依然步履维艰。

微信截图_20250508155400.jpg

2025 年 5 月,乌克兰敖德萨遭俄罗斯无人机袭击

  在近期各种提议、反提案以及互相威胁的背景下,回顾上次真正尝试通过谈判结束战争的努力,有助于为当前的斡旋提供借鉴。我们在2024年的《外交事务》杂志上,曾深入探讨了这场始于战争最初几周的谈判历史。这些谈判最终于2022年3月底达成了所谓的《伊斯坦布尔公报》,一个旨在实现和解的框架。该框架的核心协议要求乌克兰保持永久中立,并放弃加入北约的可能性,以此换取可靠的安全保障。然而,双方在随后的几个月里未能最终达成协议,战争如今已进入第四个年头。

  时隔三年,新的谈判尝试正在进行,这正是回顾伊斯坦布尔会谈的教训,评估其对当前外交努力有何借鉴意义的良机。当然,在此期间,许多事情发生了变化,因此伊斯坦布尔框架本身不太可能成为当前谈判的起点。但伊斯坦布尔的尝试提供了更广泛的经验教训,可以为今天的谈判提供参考。任何协议的首要任务都是确保双方的长期安全。所有在谈判中利益攸关的各方都必须参与进来;如果任何一方缺席,达成的任何协议都可能遭到破坏。西方国家不愿为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一直是达成协议的一大挑战;这仍然是一个障碍。交战双方对其自身在战场上的前景越乐观,其达成协议的意愿可能就越低。最后,停火的具体操作机制与就战后秩序达成共识的高层政治因素同样重要。如果各方希望结束这场血腥残酷的战争,就必须在这两个层面同时取得进展。

  未来的安全担忧

  如果不能长期解决乌克兰和俄罗斯对彼此的核心安全担忧,就不可能达成持久的和平协议。正如2022年在伊斯坦布尔会谈中所反映的那样,双方仍然优先考虑这些国家安全问题。其他问题——例如争议领土的地位、对俄罗斯的制裁解除以及乌克兰战后经济重建的资金——虽然重要,但本质上是次要的。在伊斯坦布尔会谈中,双方都将战后安全问题置于其他议题之上。克里姆林宫坚持要求乌克兰放弃北约成员国身份,绝不在其领土上接待外国军队或进行涉及外国军队的演习,并接受对其军队规模和结构的某些限制。基辅方面不希望对其军队规模设限,而是专注于从西方伙伴那里获得安全保障——其核心在于,如果莫斯科再次发动袭击,这些大国将挺身而出保卫乌克兰。

  这些未来的安全担忧仍然是当今的关键问题。乌克兰人担心,除非他们拥有自卫能力并获得西方大国的保证,否则任何表面上的和平协议都只会为俄罗斯未来的入侵埋下伏笔。俄罗斯人担心装备精良的乌克兰可能会试图收复莫斯科仍占领的任何乌克兰领土。克里姆林宫则担心乌克兰最终加入北约的前景——无论现在看来多么渺茫——以及这种发展带来的长期安全影响。尽管(在当前的讨论或提案中)排除了乌克兰加入北约的可能性,但这并没有给莫斯科带来任何安慰——因为未来的政府可能会改变方向。

  这种对战后安全保障的关注塑造了双方的军事行为和谈判立场。当前的谈判必须解决这些威胁认知,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成功率。目前,其他问题,尤其是领土控制问题以及对俄罗斯非法吞并领土的承认,似乎占据了主导地位。例如,美国和平提案的泄露版本提到,华盛顿将“法律上承认”克里米亚是俄罗斯的一部分,并“事实上承认”其他俄罗斯占领的领土。但关注领土问题会分散对主要安全议程的注意力。自2014年3月克里米亚被吞并以来,没有任何国家正式承认其占领,但俄罗斯一直应对得很好,并且即使没有这种承认,它在未来也能维持现状。此外,对于其他地区而言,宣布“事实上承认”也无甚意义,因为(正式的)承认是一种法律行为,它要么具有法律效力(即法律上的承认),要么不具有。事实上,无论任何外部势力如何看待其领土主张,俄罗斯和乌克兰都不太可能放弃其目前拥有的领土。战争的现实,而不是谈判桌的现实,将决定领土控制权。

  尽管克里姆林宫并不反对将其占领合法化,乌克兰人也肯定乐意收复被俄罗斯占领的领土,但伊斯坦布尔会谈表明,俄罗斯占领的乌克兰领土的地位在谈判中的重要性并不像人们有时认为的那么大。事实上,伊斯坦布尔会谈刻意回避了边界和领土问题。尽管边界和领土问题至关重要,但这个问题过去和现在都次于核心安全问题。

  如何包容各方

  成功的谈判必须涵盖所有相关方。如果一个国家的权益在特定谈判中摆在桌面上,那么该国必须从一开始就参与其中。基辅的支持者经常坚称,在任何外交解决冲突的方式中都不能将基辅排除在外。他们反复强调“没有乌克兰的参与,就没有关于乌克兰的决定”这一原则。但伊斯坦布尔会谈表明,这句口号并非乌克兰独有。事实上,伊斯坦布尔的谈判将西方主要大国——美国、英国、德国等——排除在外,即使俄罗斯和乌克兰谈判的是与这些国家及其义务相关的问题。

  西方官员告诉我们,乌克兰直到《伊斯坦布尔公报》发布后才与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进行磋商。这种排除主要是出于紧急情况:俄罗斯军队驻扎在基辅郊区,谈判人员无暇进行多边外交。但由于西方国家缺乏参与谈判,无论公报本身的价值如何,西方官员都不愿接受。他们或许会说:“如果没有西方的参与,就无法谈论有关西方的问题。”

  简而言之,所有受影响者缺席的情况下达成的协议不太可能成功。如果所有相关各方——包括乌克兰和欧洲各国——从一开始就参与其中,那么今天的调解人将更容易推动战争通过谈判结束。

  采取包容性做法有其实际原因。如果美国和欧洲能够携手合作,而非像现在这样各自为政,共同寻求切实可行的和平,普京就不会像特朗普所说的那样,通过拖延谈判来达到其目的。欧洲国家也不会像过去那样,故意阻挠和平进程,比如拒绝讨论解除制裁,或者抛出向乌克兰派遣地面部队的可能性(以施压)。

  遵守承诺,而非作秀

  伊斯坦布尔会谈表明,在关键时刻,乌克兰的西方支持者不愿给予基辅其认为对其安全至关重要的保障。事实上,西方各国政府与《伊斯坦布尔公报》保持距离,不仅是因为它们没有参与相关谈判,还因为该文件中描述的安全保障远远超出了华盛顿及其盟国首都愿意提供的范围。伊斯坦布尔框架将要求美国及其盟友在乌克兰再次遭到袭击时保卫乌克兰——其措辞比《北大西洋公约》第五条(即北约宪章中的集体防御条款)的措辞更加具体(例如,包括关于设立禁飞区的规定)。

  三年过去了,西方国家对直接军事介入依然态度谨慎,这种不愿干预的态度影响着他们对乌克兰的立场。例如,特朗普政府不愿提供安全保障的迹象已经变得清晰。但特朗普只是在延续他继承下来的政策——毕竟,拜登政府也没有提出这样的承诺。就连欧洲国家也不愿提供明确的安全保障。西方国家现在显然不愿干预,而且如果俄罗斯在未来停火后再次入侵,他们是否会积极介入也尚不清楚。

  关于欧洲国家是否可能在乌克兰部署地面部队的争论,回避了自伊斯坦布尔会谈以来一直悬而未决的根本问题。事实上,提供保障并不一定要求西方军队驻扎在乌克兰(而且俄罗斯无论如何也不太可能同意这样的方案)。与其讨论未来假设停火后向乌克兰部署军队的可能性,欧洲各国政府更应该回答一个首要问题:他们是否愿意向基辅提供真正的保障。在没有保障的情况下向乌克兰部署军队只会是政治作秀,而非真正的承诺。

  战场上的考量

  正如2022年一样,战场形势的考量在谈判桌上显得尤为重要。双方最终做出何种让步取决于他们如何看待拖延的代价。如果俄罗斯人认为战争对其有利,并且认为特朗普最终会撒手不管乌克兰和欧洲,那么他们就会更加倚重军事行动。如果克里姆林宫认为和谈失败可能会使其长期战争前景黯淡,那么莫斯科就会表现出更大的谈判热情。

  鉴于目前战场上的胜算不大,乌克兰方面似乎已做好谈判的准备。然而,如果他们的处境有所改善,他们也可能认为军事行动比与俄罗斯对话更符合他们的目的。事实上,2022年伊斯坦布尔会谈之后就发生了这种情况。谈判破裂的部分原因是,在俄罗斯军队于基辅附近被击退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认为他可以避免做出痛苦的让步,转而继续寻求在战场上取得进展。

  美国拥有强大的影响力,可以影响双方对谈判利弊的看法。华盛顿应该明智地运用这些影响力,使谈判结果比持续的战争更具吸引力。这需要美国谨慎调整军事援助,向莫斯科和基辅明确表明,美国致力于维护乌克兰主权,阻止俄罗斯取得胜利,但不会协助乌克兰恢复其国际公认的边界。美国还应与其欧洲盟友合作,共同致力于实现这些目标。通过制造僵局,这样的政策将使谈判比持续的战争对双方都更具吸引力。

  两条轨道

  要想取得成功,谈判必须同时解决结束战斗的具体程序以及如何界定战后安全秩序这两个层面的问题。2022年在伊斯坦布尔,乌克兰和俄罗斯谈判代表几乎只关注后者。双方怀着令人钦佩的雄心,试图弥合几十年来未能达成外交妥协的重大地缘政治争端——北约扩张问题、乌克兰在欧洲安全中的作用、美国在后苏联地区的安全承诺等等。然而,公报对如何达成停火这个更为具体或操作层面的问题却保持沉默。但由于缺乏达成一致的结束战斗的途径,和解谈判与日益激化的战争的军事现实越来越脱节。最终,这种脱节使得谈判在政治上难以为继。

  特朗普在今年开始推动结束战争时,似乎把停火放在了第一位。正如他在2月28日与泽连斯基在椭圆形办公室爆发争执后所说:“我希望(战争)立即结束……我现在就希望停火。”

  随后,泽连斯基政府呼吁无条件停火30天,泽连斯基本人也接受了这一立场,但普京拒绝了。随后,在3月份利雅得与双方会晤期间,华盛顿推动采取分阶段方案,目标是达成一项禁止袭击能源基础设施的协议,以及另一项禁止袭击黑海民用船只的协议。

  这些协议从未达成。事实上,最近几周,美国政府似乎已经完全放弃了达成停火协议的努力,转而讨论最终解决方案的条款。今年4月,在巴黎和伦敦与乌克兰及欧洲代表的会晤中,美国团队提出了一项多点和平计划,涵盖了许多最具争议的问题,从排除基辅加入北约到美国承认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这项旨在达成“大妥协”的努力似乎也进展甚微。与此同时,战争仍在继续。

  伊斯坦布尔会谈以及特朗普目前的困境表明,要想就停火机制和政治解决要素达成一致,就需要在这两个层面同时进行讨论和推进。为了在其中一条轨道上取得进展,乌克兰和俄罗斯需要同时在两条轨道上取得进展。

  走出僵局

  2022年的谈判提醒我们,普京和泽连斯基有能力接受重大让步。过去三年来,两人的公开立场都被普遍视为强硬甚至极端。但伊斯坦布尔会谈表明,他们可能愿意接受为实现和平所必需的、具有政治风险的妥协。

  2022年,普京愿意就克里米亚地位问题展开外交进程,并至少考虑如果俄罗斯再次入侵乌克兰,美国将介入的可能性。他还明确表示不反对乌克兰寻求加入欧盟的雄心。泽连斯基则愿意放弃北约成员国身份,保持永久中立,甚至公开呼吁与普京进行直接对话以达成协议。

  因此,将他们目前公开表明的立场视为底线是不明智的。这些立场通常只是开场白。双方自然都希望给人留下其立场不容谈判的印象。讨价还价的过程就此展开。和平协议可能非常难以达成,甚至根本无法达成。但正如2022年的谈判所表明的那样,谈判失败可能预示着未来数年的战争。

  作者简介:塞缪尔·查拉普 (SAMUEL CHARAP)是兰德公司俄罗斯和欧亚政策杰出主席兼高级政治学家。谢尔盖·拉德琴科 (SERGEY RADCHENKO)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欧洲高级国际研究学院的威尔逊·E·施密特杰出教授。本文由“钝角网”译自《外交事务》网站。

责任编辑:昀舒
声明:凡注明来源"钝角网"文章的,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原文链接。本网站作为互联网言论交流平台,所刊发文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参与评论
查拉普&拉琴科: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和平谈判为何失败? 会员

排行榜

热门关键词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继续努力!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