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首页
外交
大国
周边
新兴国家
安全
经济
七洲志
国际周评
读书
当前位置:
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中美经贸关系
凯利·加拉格尔:中美气候合作的正确途径——两国需要抓住再次走向合作的机会
美国和中国或许有机会与其他合作伙伴一道,开创一种为全球南方国家绿色发展融资的新方式。两国将为世界树立榜样,就像它们在2014年所做的那样,当时两国开创了设定排放目标的新方法。一个联合融资平台是务实的,也是急需的,它将使两国再次走向合作之路。...
【详细】
2023-08-04
菲克斯&刘宗媛:德国的新对华战略为什么没有和美国保持一致?
欧洲人并不像看待美国那样看待中国的崛起。他们仍然主要将其视为经济挑战,而不是安全威胁。欧洲仍然享有第三方的优势。从这个角度来看,美国和中国卷入了一场全球霸权竞争,这与欧洲和中国所处的竞争位置不同。尽管无法逃避大国竞争和中国日益强硬的现实,但欧洲人将...
【详细】
2023-08-02
周志兴 :护栏、安全带和避雷针——也许一种新的中美关系正在酝酿之中
常常有人说,中美关系回不到从前了。我当然也承认。从哲学观点看,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所以回不到从前也狠正常。而且,为什么一定要回到从前呢?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美两国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那么,也许一种新的关系正在酝酿之中呢!...
【详细】
2023-07-27
理查德·方丹:美中竞争的现实是各国最终将不得不选边站
一次又一次,其他国家政府被迫做出涉及实际成本的选择,如果有选择的话,它们宁愿避免这些选择。随着美中竞争的加剧,不可避免的困境只会越来越多。...
【详细】
2023-07-12
何瑞恩:降低美中关系短期向好的期望,华盛顿需要对北京敞开外交大门
美国的盟友希望华盛顿保持外交的大门敞开,即使北京不愿意走进那扇门。通过坚持追求与中国建立更持久的关系,美国可以向世界表明,它不会对更稳定的大国关系构成障碍。反过来,这将为美国的合作伙伴开辟空间,在与中国有关的具体问题上与华盛顿进行更全面的协调,因为这样...
【详细】
2023-06-29
蒂莫西·希思:理解当前大国竞争的新特点
要理解美中竞争的不同寻常之处,首先要认识到我们的世界正在经历一个划时代的变革。在兰德公司最近的一份报告中,我们提出的论据表明,世界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我们称之为“新中世纪”,始于2000年左右。这个时代的特点是国家衰弱、社会分裂、经济失衡、威胁无处不在、...
【详细】
2023-06-07
甘思德、王缉思:美国和中国需要对话——缺乏对话、访问和交流正在增加冲突的风险
无论人们认为中美注定是对手,还是认为双方可能以某种方式找到恢复更多合作的途径,还是认为两国关系会更复杂,应该清楚的是,两国人民——政府官员、商界领袖、学者和普通公民——加深对彼此的了解总归是更好的事。建立相互理解的最好方式就是通过面对面的互动和访问...
【详细】
2023-04-10
贾斯珀·汉森:自中美贸易战开始的技术民族主义可能导致“技术军备竞赛”
与中国政府相比,美国联邦政府的集权程度较低。尽管美国政府的干预程度很高,但私营企业集团和个人获得的巨额利润,以及他们被允许的经营自由,与中国方面无处不在的协调和压制与其利益有分歧的资本主义精英的做法形成了鲜明对比。相对北京有一个权力中心,美国的私人和...
【详细】
2023-02-21
达巍:跑赢“田径赛”需超越中美双边竞斗
一定有人问,现在不是中国不想与世界保持联通,而是美国决策者要切断中国与世界的联通。但我们也需看到,与44年前中美建交、51年前中美“破冰”之时相比,中美关系中最大的变化之一就是中国的国力大幅增强,中国与世界紧密联通,中国在中美关系中的塑造能力大幅增强、选择...
【详细】
2023-02-16
牛军:必须要理解,1978年中美实现正常化是一种“历史性的巧合”
中共中央决定工作重点转移以后,中国迫切需要一个比较稳定的发展环境,同时也需要与发达国家建立比较积极密切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关系。中国的现代化有巨大的需求,需要获得必要的基金、技术和海外市场。在当时走出国门、重新睁眼看世界,现实就是如此,解决现代化的问题...
【详细】
2023-02-07
丹兹曼&基尔克里斯:为什么美国单方面遏制中国技术发展的尝试将失败?
一个更好的协调战略将大大降低其他行为体只是填补美国留下的真空的风险。多边主义将有助于维护美国在这些网络中的作用。例如,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的工具可能会被荷兰和日本的能力所取代,但中国独自发展出这三个国家的能力要困难得多。为此目的,最近有关这些国家之...
【详细】
2022-12-30
李成:重塑前的反思:了解未来的挑战和机遇势在必行
在此关键时刻,中美智库学者有必要帮助弥合学术话语与公共政策之间的鸿沟,审视国家安全、政治关切和经济利益之间的联系,并防止两国的误解和一厢情愿。...
【详细】
2022-12-22
赵明昊:中国不宜低估美国在推动对华科技竞争方面的决心和进展
近期,美国总统拜登总统签署了此前在国会通过的《芯片和科学法案》,这是拜登政府在《两党基础设施法案》等之后取得的又一项重要立法进展。该法案虽然突出了“芯片”问题,但实际上有很多条款事关美国科研和创新体制的深层次调整。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针对此项立法发...
【详细】
2022-08-25
梅惠琳&史剑道:未来十年,中国将拥有更多资源与美国进行军事竞争
在未来几年,美国更有可能面对一个自信、强大的中国,而不是一个有危机感、鲁莽的中国。华盛顿不会在当前这场竞赛中获胜,因为北京已经退出,就像莫斯科在冷战结束时所做的那样。因此,为了确保其在亚洲的利益,美国必须为与中国的冲突做好准备,无论是明天还是二十年后。...
【详细】
2022-08-23
哈尔·布兰兹:美国如何才能在一场持久战争中获胜?
对美国来说,一场围绕台湾的战争将是一场争夺关键地区统治权的战争——美国的失败可能导致其在亚洲地位的崩溃。因为担心整个地区的力量平衡将向着有利于北京的方向发展,美国可能会持续的在可能的冲突中继续投入。中美两国有动机和能力在战争中进行持续且激烈的投...
【详细】
2022-07-27
童欣:美国真的想避免新冷战吗?还是说冷战已经在进行中……
从布林肯的“亚洲学会演讲”及其舆论场上的反应看,多数美国人希望与中国展开一场“新型冷战”,它应该像肯尼迪的梦想那样能够激发雄心,像里根的强势那样在压倒对手,让大国竞争的危机感催生新一轮的技术革新,借一个旗鼓相当的对手使日渐分裂的美国社会重新团结起来,让...
【详细】
2022-07-21
陆克文:美中出现意外冲突的风险真实存在,但双方正构筑“护栏”
有管理的战略竞争可能有助于在未来十年稳定美中关系,否则,随着两个超级大国的经济实力日益接近,两国之间的竞争将达到最危险的阶段。但中国应对(就此而言,美国也是如此)大量国内和国际挑战将需要更长的时间。如果北京和华盛顿都发现,管理得当的关系有助于他们度过即...
【详细】
2022-07-20
孙兴杰:中美战略外交关系的重建
两国外长在推动务实合作方面取得积极和重大进展,包括在对等互惠基础上,推动中美联合工作组磋商取得更多成果;为两国外交领事人员履职创造更好条件;重启人文议题磋商;加强气候变化、公共卫生等合作等。可以预见,随着线下面对面会晤的恢复,中美在各领域工作层的磋商...
【详细】
2022-07-20
郭良平:当前中美关系落入的不是修昔底德陷阱,而是人性的陷阱
中美之间的矛盾冲突远远超出了修昔底德陷阱,同人的一些本性特征相联系,远非实力对比变化能够解释清楚的。雅典和斯巴达之间的竞争是在同种族、同文化、同文明之间进行的。如今的中美冲突,有更深层次上的古老的人性在作祟。...
【详细】
2022-07-08
于洪君:中美两国人文交流与合作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不可或缺
我们要坚持不懈地加强与国外朋友、同行的务实合作,通过共同努力,推进高水平的人文交流,向国人展示丰富多彩的人类文明,在国际上树立真实立体的中国形象。美国毫无疑问,应当是我们优化人文交流、深化文明互鉴的主要对象和重要伙伴。...
【详细】
2022-06-30
庞中英:中美在APEC还能重建合作吗
APEC就是跨太平洋地区的“共主”,其精神和原则,以及长期形成的经济合作遗产,对于弥合大国之间的分歧、遏止大国之间的冲突、改善大国之间的关系,具有不可替代的多边主义价值。...
【详细】
2022-06-29
肯尼&莫里斯:美国版“一带一路”走不通,不应试图在中国的游戏中打败中国
美国不应试图在中国的游戏中打败中国,而是需要重新致力于通过全球合作、开放、透明和机会平等实现全球繁荣的愿景。就实体资本而言,世界银行和地区开发银行最适合实现这些目标。在人力资本方面,美国可以也应该发挥带头作用,向学生和学者敞开大门。这个议程是真正由...
【详细】
2022-06-23
伟达:突破中美关系“休克”状态,开启希望的生机
处理好中美关系,并不像某些庸俗表述的那样,是谁跟着谁跑,或谁怂了谁服软。最关键要看是否能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来引导和定位自己的战略与立场。...
【详细】
2022-06-22
帕特里克·麦克拉伦:美中争夺印太地区的竞争才刚刚开始
从长远来看,地区稳定不太可能通过任何一个国家的完全掌控来实现。事实上,这种情况具有不平衡的特点,可能极大地破坏该区域稳定。当然,每个国家都必须努力发展足够的能力来应对未来的潜在挑战。然而,与此同时,该地区各方必须认识到,促进高度安全的许多基本手段已经以不...
【详细】
2022-06-02
伍国:个人魅力、名人效应与国家软实力
中美之间在相互较为隔绝,而且被排华法案(宋美龄访美当年晚些时候才取消)影响的情况下,的确有过上述一些成功而且具有轰动效应的交流案例。这些事例或许和因隔绝产生的好奇心有极大关系,但也得益于传播者本身已具备的巨大声望、权威性、影响力,以及在交流过程中展示的...
【详细】
2022-05-19
共32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排行榜
三天
七天
一月
理查德·内普:美国空袭伊朗是一次成功的战略行动吗?...
阿夫雄·奥斯托瓦:伊朗的战略溃败,一场豪赌如何葬送了德黑兰的威慑...
钱跃君:当选联大主席的德国前绿党主席贝尔伯克为何全力支持乌克兰...
肯尼斯·波拉克:被以色列打击后,伊朗最危险的反击手段是什么?...
哈斯克尔&斯劳特:美国的“脱欧时刻”:特朗普关税与经济不确定性的...
马尔科姆·特恩布尔:“美国优先”之下,世界秩序重塑:盟友的困境与中...
理查德·内普:美国空袭伊朗是一次成功的战略行动吗?...
伊丽莎白·桑德斯:“国王总统”特朗普,行政权力失控时代的美国外交...
约翰·德鲁里:李在明就任韩国总统,半岛迎来破局时刻...
热门关键词
中美关系
美国
中美经贸关系
中国外交
日本
特朗普
朝鲜
俄罗斯
朝鲜半岛
美国外交
社会万象
日本文化
朝核问题
美国经济
世界历史
中美贸易战
全球化
美国大选
韩国
中东
全球经济
乌克兰
印度
苏联
中国
欧洲
中日关系
文明
德国
伊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