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首页
外交
大国
周边
新兴国家
安全
经济
七洲志
国际周评
读书
当前位置:
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朝鲜
加藤嘉一:在中国结交的朝鲜人,帮我读懂金正恩
不管在北大校园、中朝边境或者沈阳西塔,当年跟朝鲜人共同度过的时光明确告诉我,展望朝鲜半岛问题和形势是不能只关注特朗普的Twitter和中国外交部的声明,甚至金正恩不顾国际社会反复发射的导弹和核试验的。在这些“表象”的背后,有不少被舆论和观众所忽略的行为体...
【详细】
2017-09-13
刘志河:同意对朝鲜“限油”,中国何时会放弃朝鲜?
除非万不得已,中国不会主动放弃朝鲜。当然朝鲜越过中国底线,逼迫中国放弃朝鲜则另当别论了。即便如此,中国不会坐视朝鲜国家崩溃,更不会容许朝鲜与中国为敌,放弃朝鲜也只是放弃支持朝鲜现在的执政当局,并会试图通过非常方式促使其改变内外政策,回归到中国所期望的道路...
【详细】
2017-09-12
马云根:没有战争选项时,对朝核问题的四点认识
在“朝核”问题上,完成心愿的是朝鲜,实现预言的是中国的一些战略学者,其预言日本拥核、韩国拥核等都将会实现。...
【详细】
2017-09-12
朝核技术何以进展神速?留学中国科学家是关键
《华尔街日报》查阅了官方数据和接受朝鲜留学生最多的一些国家的大学资料,发现近年来大部分朝鲜科学家在中国留学。...
【详细】
2017-09-11
金淳基:在朝鲜问题上要寻求共同安全而不是绝对安全
经过美朝之间23年断断续续的对抗与谈判,现在已经很明显,平壤不会放弃它的核与导弹计划,除非有足够证据表明美国中止其敌意及惩罚性的制裁战略。只有采取措施重拾共同安全理念——主要是具备法律约束力的和平条约或互不侵略条约,美朝关系及东北亚地区的国际关系才会...
【详细】
2017-09-07
为什么有些人认为不反对朝鲜拥核对中国会是个有利的战略?
中国周边已经是有四个国家具备核武器,从数量上来讲,再多的国家拥有核武,对中国的威胁是同样的效果。中国社会对核武威胁的承受能力超乎想象,所以对美国拿朝鲜核武无可奈何,反而欢欣鼓舞成为看客,中国的鹰派战略专家功不可没。...
【详细】
2017-09-07
核爆之后:疯狂的朝鲜,尴尬的中国,犹豫的美国,无奈的世界
据悉,在进行第六次核试验一天之后,朝鲜似乎又开始准备新的弹道导弹试射。尽管还很多人认为朝鲜政权并不像表面看来那么疯狂,但它的确足够疯狂。西谚有云,上帝欲使其灭亡, 必先令其疯狂。...
【详细】
2017-09-05
荣剑:对朝绥靖政策彻底失败
围绕朝鲜博弈而客观形成的国际绥靖主义机制,不仅丝毫无助于控制朝鲜核试进程,反而是为朝鲜核试创造了极其有利的国际环境,使其能够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里,取得了核试的重大成果,形成了强大的核实战能力,从而对东亚所有国家构成重大威胁。由一蕞尔小国(其实是一人),对众...
【详细】
2017-09-05
抱着氢弹的朝鲜不论美国打不打,核战争、核泄漏、难民潮,这些中国都要未雨绸缪
如果说,过去还有不少人存有侥幸心理,认为朝鲜的核武器要形成真正的威胁还要有些时日,国际社会还有把它扼杀在摇篮里的机会,那么,现在,走出摇篮的核威慑力量,终于赤裸裸地摆在世界面前了。虽然这两天有连篇累牍的评论文章,我看归根结底是六个字:停不停?打不打?...
【详细】
2017-09-04
特朗普的“红线”与金正恩的“分寸”:他们暗地筹划直接谈判?
虽然美朝对立看起来在不断升级,但在水面下以通过联合国代表部建立的“纽约渠道”为首,双方建立了多个沟通渠道。在进行释放美国人质谈判的同时,很可能还在探索举行核导直接谈判的条件。但无论是金正恩的“分寸”,还是特朗普的“红线”都很暧昧。另外,中国虽然宣布履...
【详细】
2017-09-04
朝鲜危机接近最终摊牌
来自平壤的挑衅越来越密集,某种最终的危机可能正在酝酿,但谁也不知道这场危机将走向谈判还是战争。...
【详细】
2017-09-04
解决朝鲜问题需建立联合阵线
为给扭转朝鲜半岛安全局势恶化和化解朝核危机注入新动力,包括中、俄、美在内的重要参与方亟需加强合作,并协同努力。应当鼓励创新思路,如北京、莫斯科和华盛顿向平壤提出联合安全保证,以换取冻结并最终结束核武器的生产。...
【详细】
2017-09-03
芭芭拉·德米克:中国才是朝鲜最大的冲击者
我和很多中国的学者聊过,他们都说,中国控制不了朝鲜,中国不能影响朝鲜的政策。我觉得这种说法是没有根据的,如果我们想要改变目前朝鲜的状况,很多国家都有这个能力,只不过任何国家都不想打破目前这种状况。...
【详细】
2017-08-31
刘志河:丢车保帅——美国政府更换李承晚政府政权的历史
从美国抛弃李承晚的历史中可以看出,美国虽然支持盟友,不惜投入大量援助甚至派兵参战,但是支持并不是无条件的,支持的根本出发点就是维护美国的利益。美国对韩国盟友的要求按重要性排序依次是推动反共、维持稳定与推进民主。...
【详细】
2017-08-31
飞过日本的导弹意在关岛,朝鲜是想威胁美国进行直接谈判?
朝鲜希望推进核导开发以对美国造成核威胁,在此基础上实现美朝直接谈判。如果能直接攻击美国领土,对于依赖美国“核保护伞”的日韩两国来说,将迎来美国的可信性有可能动摇的严重局面。朝鲜浮出水面的战术是,在保有核武器的情况下,通过冻结洲际弹道导弹等与美国交易,以...
【详细】
2017-08-30
于洪君:让战争幽灵远离朝鲜半岛
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并开展东北亚安全对话,寻求建立东北亚和平稳定的新机制,是一个复杂和漫长的过程。各方要表现出足够的战略定力和政治智慧!我们坚信,朝核问题只能通过政治和外交手段,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加以解决,最终也一定能够得到解决。...
【详细】
2017-08-24
制裁反而加速朝鲜拥核?需“武力威慑”与“伸手外交”相配合才行
从朝鲜目前的核、导发展现状来看,制裁不但没有使其弃核,反而加速了其核、导开发的步伐。对朝制裁与其它以制裁为手段解决国际问题的众多案例相似,都充分显露出制裁对于解决政治问题的局限性。...
【详细】
2017-08-21
只有中国握有解决朝核问题的钥匙,美国所做都是在逼迫中国
只有中国握有两套解决朝核问题的手段,一是,全面对朝制裁,因朝鲜经济命脉掌握在中国手中。二是,放弃与朝鲜的军事同盟,使动用武力干涉朝鲜能够具有真正的威慑意义。目前,美国所有的手段都不是在威胁朝鲜,而是在逼迫中国。因为,美国与朝鲜是结构性问题,如果中国能打开口子...
【详细】
2017-08-21
迈克尔·格林:朝鲜或许再次决定美中关系的未来
到目前为止,美中在朝鲜问题上的互动特点是只有零散的战术合作,而在战略上互不信任。随着朝鲜的威胁越来越严重,天平可能会向任何一方倾斜。想清楚我们希望从北京得到什么,能够得到什么,然后通过调整我们的同盟和压力手段、外交手段去实现这一目标,这是确保美中为应对...
【详细】
2017-08-17
特朗普动武方案的历史参考:48年前,尼克松考虑过对朝鲜使用核武器
整理这些文件档案的历史学家万普勒认为:“要做就做大,否则就不做,这应该是基辛格和尼克松从这次事件中学到的一课。”这段历史对之后的美国政府在应对朝鲜危机时都有影响。由于朝鲜核武器技术的发展,如今朝鲜报复行为的代价也就更大。但是特朗普一再重复使用军事武...
【详细】
2017-08-16
特朗普的狂怒、中国的制裁与金正恩的退却:“朝核”能够外交解决?
特朗普正在进行外交赌博,一方面他希望中国出面调停剑拔弩张的美朝核争端,另一方面他又想激化美中贸易冲突以促使中国对朝鲜施加更多压力。现在要看朝鲜的态度,如果朝鲜暂停武器试验,那么各方将有一个考虑的空间。但如果朝鲜继续进行导弹试射,那么这个灾难性的危机将...
【详细】
2017-08-15
张云:平壤是理性行为者还是疯子
如果美国认为朝鲜是疯子,那制裁和遏制就不可能对非理性者有任何效果。...
【详细】
2017-08-15
全面制裁加战争警告,美国对朝鲜的真正底线是拥核不用核?
美国过去也用武力威胁过朝鲜,但即便朝鲜跨越了一条又一条红线,美国仍然没有对朝鲜动过武。而今,朝鲜的核能力不断加强。就以美国目前作战方案——只打击朝鲜核导发射设施来看,一个非常核心的问题是,美国是否能够通过军事打击摧毁朝鲜核设施和核武器,一劳永逸地解决朝...
【详细】
2017-08-15
共24页:
首页
上一页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下一页
尾页
排行榜
三天
七天
一月
埃尔·埃利安:世界是否要为美国的“例外主义”买单?...
安德烈·兰科夫:抓住这三大软肋,特朗普就能让金正恩重返谈判桌...
卡尔&米特:AI竞赛的四个致命盲区,美国正输掉创新之外的战争?...
埃尔·埃利安:世界是否要为美国的“例外主义”买单?...
阿夫雄·奥斯托瓦:伊朗的战略溃败,一场豪赌如何葬送了德黑兰的威慑...
理查德·内普:美国空袭伊朗是一次成功的战略行动吗?...
伊丽莎白·桑德斯:“国王总统”特朗普,行政权力失控时代的美国外交...
安德烈·兰科夫:抓住这三大软肋,特朗普就能让金正恩重返谈判桌...
格林&泰特:科技正在重塑人类的联结,当权威崩塌,AI正在填补真空...
卡尔&米特:AI竞赛的四个致命盲区,美国正输掉创新之外的战争?...
赫斯特&特鲁博维茨:中美博弈新思维,与其豪赌未来,不如稳固当下...
彼得·哈里斯:特朗普打响了对伊战争——德黑兰将如何反击?...
热门关键词
中美关系
美国
中美经贸关系
中国外交
日本
特朗普
朝鲜
俄罗斯
朝鲜半岛
美国外交
社会万象
日本文化
朝核问题
美国经济
世界历史
中美贸易战
全球化
美国大选
韩国
全球经济
中东
乌克兰
印度
苏联
中国
欧洲
中日关系
文明
德国
伊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