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首页
外交
大国
周边
新兴国家
安全
经济
七洲志
国际周评
读书
当前位置:
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德国
德国企业为何这么牛?
德国总共有330多万家企业,其中的上市公司只有830家。绝大部分的德国企业都是家族企业,他们做财务决策时有两大原则,即最大安全性和独立性。万般手艺千种诀窍,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家族企业的世代传承。...
【详细】
2019-06-12
中美德日智能制造大比拼
中国对智能制造热情最高、应用相关技术设备最积极,美德仍是智能制造的全球领军者,日本对智能制造最为冷淡,日本制造对人的信任远胜于对设备、数据和系统的信任。...
【详细】
2019-06-03
钱跃君:从兵营、监狱、地狱到天堂——欧洲儿童地位的历史演变
儿童法领域的学者称:二十世纪是儿童的世纪。在这百年中,儿童在政治上、法律上和社会上获得了全面独立。...
【详细】
2022-06-01
德国是如何长期保持经济增长和房价稳定的?
二战后,德国不仅很好解决了住房短缺问题,还保持了房价的长期稳定。套户比从1945年的0.57提高到2016年的1.02,人均住房面积达46.5平。1970-2017年,德国名义房价指数仅上涨2.3倍、年均增速只有1.8%,同期,英国、法国、美国分别上涨52.8、16.1和12.5倍。...
【详细】
2019-05-27
潘启雯:面对全球化挑战,德国如何确保制造业与创新互补互足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次贷危机、欧债危机、新兴市场泡沫破裂接踵而至,世界经济发展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而德国在世界前十大经济体中表现最为稳健,充满活力,彰显了极强的抗风险能力,成为欧元区经济的“发动机”和“稳定锚”。在全球化、欧元区危机等...
【详细】
2019-05-09
为什么战后德国与日本在悔罪上差异这么大?
德国人从纳粹统治转变到民主政治,之所以发生了民智和民德的改变,表现出新的国民风貌,是政治制度发生实质变化的结果,不是一下子就有了不同的德国文化。相比之下,日本的政治制度没有发生这样的实质变化。...
【详细】
2019-05-07
梁军锁:德国农业面面观
农业从业人员约占总劳动力的4%,农户不足60万户,平均每个劳动力养活124人,80%以上的农产品能够自给;德国是世界最大的农机出口国,从播种到收获全部机械化;即使农场主的孩子继承了农场,也只有在取得证书获得相应资格后才能真正经营管理农场。...
【详细】
2019-04-29
德国人教育面面观:再富,也要穷孩子
十岁的儿子喜欢自己做吃的,常在放学后问可不可以做蛋糕,只要答应他,什么都不用操心,过一会儿,蛋糕就能端到跟前请妈妈品尝,味道都相当不错。...
【详细】
2019-04-20
黄萌萌:中德经贸逐步迈向“竞争时代”,对美欧“分家”的期待与实际情况不符
中德贸易量巨大,在维护多边主义和以规则为基准的国际秩序等方面具有相似利益。但也应该看到,中德经贸关系也从“双赢时代”逐步迈向“竞争时代”,德国和欧盟对华矛盾心理愈发严重,中国国内一些声音对于美欧“分家”的期待与实际情况不符。...
【详细】
2019-04-16
同样是严谨,日本人和德国人有什么差异?
德国人是一个离开标准寸步难行的民族。这种标准化性格也必然被带入其制造业。从A4纸尺寸到楼梯的阶梯间距,我们今天时常接触的标准很多都来自德国。全球三分之二的国际机械制造标准来自“德国标准化学会标准”——DIN。可以说,德国是世界工业标准化的发源地。DIN...
【详细】
2019-03-25
杨佩昌: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德国
德国政府大量的财政支出是用于补贴,德国政府最大的三项支出是:一个是对农业的补贴,二是对住房、租赁业、住房建筑业的补贴,三是对交通业的补贴。这三大块的补贴占据了德国财政支出的35%,这叫“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如果把社会保险等其他补助加起来就将近50%,另外20%用...
【详细】
2019-02-21
命运之年2015:难民危机如何改变了德国?
2015年所发生的一切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德国选项党(AfD)批评默克尔的难民政策,反对2015年的欢迎文化。2016年3月,右翼民粹主义的选项党在多个联邦州的议会选举中取得了创纪录的得票率。两年后,该党成为联邦议院第一大反对党。...
【详细】
2019-02-14
森井裕一:默克尔访日和日德合作的方向
本次日德首脑会谈,在推动安全保障领域的合作上,就签署情报保护协定达成一致意见,这也是默克尔访日最重要的成果。本次访日另一个重点,是对未来社会和产业具有重要意义的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领域的合作。默克尔强调,人工智能将成为今后经济的基础,是日德合作的关键。...
【详细】
2019-02-14
聂琳 :欧元20年——活下来是否就意味着胜利?
欧元的建立者最初设想的是,经济上的一体化能够促进政治的一体化,但是,目前看来,这一逻辑可能行不通。实际上,正是政治、历史、文化上的诸多差异才导致了欧元区不能进一步深入融合。...
【详细】
2019-01-30
为什么德国人甘愿做技工?
由于德国人具有普遍平等的观念、技工也享有较高的收入、随时可以进入高等学府继续深造,所以不少德国人宁愿选择做技工,而不是非要去比拼大学文凭。正因为如此,德国不仅有众多“仰望星空”的思想家,而且也有大量“脚踏实地”的实干者。...
【详细】
2019-01-28
杨佩昌:治理模范德国的物价
对德国物价做一个简单的梳理,从中可以看出,但凡是能机器大规模生产的商品,便宜;政府提供补贴的生活必需品,便宜;未经过中国海关的奢侈品,便宜;出口到德国的中国货,便宜。相反,德国只要无法机器生产,花费大量人工的,例如理发、按摩,很贵;为了支撑某个产业发展,即使亏损也必...
【详细】
2019-01-12
杨佩昌: 日本在哪些方面超越了德国?细节中的日本
一个又一个的细节,征服了来访的客人,让游客对这个国家和人民充满了敬意。同时,这些细节也积淀了日本的文化厚度和国家软实力,其实,一个国家并不总是用来吓人的,它也可以给不同的人温馨和温情。唯其如此,国家才有向心力和凝聚力。...
【详细】
2019-01-09
德国总统川大演讲:两次战争中以国家之名犯下罪行的教训使我们关注人权
要放弃武力、不要强权,要规章制度、不要肆意妄为,要合作、不要对抗,个人的尊严和平等是不可侵犯的权利——这是我们在这世上共处的基本原则。而维护我们共同生活的这个世界的和平与宜居,无论我们之间存在多大的差异,永远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详细】
2018-12-14
德国工匠:我们不相信物美价廉
我们德国人的经济学就追求两点:一、生产过程的和谐与安全;二、高科技产品的实用性。这才是企业生产的灵魂,而不是什么利润的最大化。...
【详细】
2018-12-13
钱跃君:“基因编辑”纷争中,详述德国法律如何保障“人的尊严不可侵犯”
康德对保障人的尊严作过一个基本定论:人的生命只能以人的生命本身为目的(Zweck an sich / an end in itself),而不能成为他人实现某一目的的工具(Mittel zum Zweck / the means to an end)。把人的生命工具化,人成为国家权力的客体,毫无选择地接受国家对他们生命的...
【详细】
2018-11-28
李工真:德国为何没被高福利拖垮?
德国建立了一个全面的社会保障制度,一张极其严密的社会保障网,作为社会市场经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建立起来。它保障了联邦共和国公民的生存,并在他们面临疾病、工伤事故、失业、残疾、衰老以及死亡风险的时候,提供了广泛的社会保障,从而使得联邦德国成为战后世界中最...
【详细】
2018-11-21
罗瑾瑜:德国的教育静悄悄
任何人在德国都可以上大学,因为德国没有高考,只有申请和推荐制度(老师推荐),通过了申请就可以上大学了,并且德国上大学是不用交学费的,这样的福利也惠及外国留学生。在德国,老师和家长并不会紧紧盯着名牌大学。...
【详细】
2018-11-15
共6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排行榜
三天
七天
一月
格林&泰特:科技正在重塑人类的联结,当权威崩塌,AI正在填补真空...
格林&泰特:科技正在重塑人类的联结,当权威崩塌,AI正在填补真空...
赫斯特&特鲁博维茨:中美博弈新思维,与其豪赌未来,不如稳固当下...
阿夫雄·奥斯托瓦:伊朗的战略溃败,一场豪赌如何葬送了德黑兰的威慑...
钱跃君:当选联大主席的德国前绿党主席贝尔伯克为何全力支持乌克兰...
哈斯克尔&斯劳特:美国的“脱欧时刻”:特朗普关税与经济不确定性的...
肯尼斯·波拉克:被以色列打击后,伊朗最危险的反击手段是什么?...
理查德·内普:美国空袭伊朗是一次成功的战略行动吗?...
伊丽莎白·桑德斯:“国王总统”特朗普,行政权力失控时代的美国外交...
基尔克里斯&·格茨:贸易战将如何收场?建立全球经济新秩序的必由之...
格林&泰特:科技正在重塑人类的联结,当权威崩塌,AI正在填补真空...
热门关键词
中美关系
美国
中美经贸关系
中国外交
日本
特朗普
朝鲜
俄罗斯
朝鲜半岛
美国外交
社会万象
日本文化
朝核问题
美国经济
世界历史
中美贸易战
全球化
美国大选
韩国
全球经济
中东
乌克兰
印度
苏联
中国
欧洲
中日关系
文明
德国
伊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