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首页
外交
大国
周边
新兴国家
安全
经济
七洲志
国际周评
读书
当前位置:
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美国经济
特朗普面临的弹劾之战:程序、效应与可能结果
虽然美国《宪法》对国会弹劾的程序有既定的设计,但实际操作起来又有很多复杂因素,尤其是法律上的模糊空间往往会被“政治”填充。这就意味着美国两党党争会更趋激烈化。而弹劾的过程大概需要2至3个月的时间,甚至更长。在此期间,特朗普必然会全身心专注国会,升级对民...
【详细】
2019-09-26
丁咚:特朗普“退群”绝非回归孤立主义,而是要改革出对美国有利的世界秩序
美国优先原则,为特朗普政府采取前述政策提供了合法性和合理性依据。但它的频频“退群”绝不是要回归“孤立主义”,如果那样,就无法实现“让美国再次伟大”和“继续伟大”的目标。用中式话语来说,美国就是要以重塑世界贸易体系、重塑世界秩序的方式,“加强和改善对世...
【详细】
2019-09-24
约瑟夫·奈:特朗普的总统任期是否会成为美国外交政策的重大转折点?
特朗普在历史上的角色可能取决于他能否连任。如果他执政八年而非四年,机构、信任和软实力更有可能受到腐蚀。但无论如何,他的继任者都将面临一个已变化了的世界,而这部分要归因于特朗普的政策,也有部分要归因于世界政坛的结构性实力大变迁,包括从西方转移到东方(亚...
【详细】
2019-09-19
米尔斯海默:美国人必须明白自由主义霸权的危险性和现实主义克制战略的紧迫性
对于美国而言,放弃自由主义霸权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因为自由主义霸权对美国的正面影响是微乎其微的,美国应该在海外推行一个更加务实有效的政策。此举也将意味着美国对外政策的制定者接受现实主义。...
【详细】
2019-09-19
黄亚生:美国两党可能达成“现实主义方针”的共识不利于其长期发展
单纯的现实主义外交思维的第二个问题就是不考虑本国外交和军事策略对对方国家的国内政治和经济的影响。如果美国单纯以扩大自身力量为考虑遏制其他国家,希望以此来增加安全感,但又不考虑遏制行为对对方国家国内环境造成的影响,那么结果必将是物极必反,即不稳定因素...
【详细】
2019-09-18
张敬伟:特朗普难破白宫鹰派围城
走了博尔顿,还会上来另外的鹰派,这是特朗普政府的执政理念所决定的。除了博尔顿这个“刺头”,总统经济顾问纳瓦罗也不省心,在对中国新加关税的过程中,他是唯一的支持者。但现实看,这并不符合美国利益。因此,纳瓦罗是特朗普被炒的“下一个”吗?坊间传言特朗普不满国务...
【详细】
2019-09-17
秋田浩之:5G大战,美国败像已露
要想抗衡华为和中兴通讯,欧洲和日韩的通信企业必须提高价格竞争力,建立能扩大市场份额的体制。美国或许有必要进一步共享所谓依赖中国企业的风险,在此基础上,为了在6G领域掌握主导权加快投资。日本通信商NTT最近成功开发出着眼于6G的新技术。中美数字主导权的竞争...
【详细】
2019-09-17
沙特石油设施遭袭“罗生门”:指控伊朗“黑手”,特朗普有意军事选项?
事实上,近期,类似的袭击已有多起。5月12日4艘运油轮在阿联酋对开水域、距离霍尔木兹海峡(Strait of Hormuz)百多公里处遇袭,当中包括两艘沙特油轮;6月13日两艘过境阿曼湾(Gulf of Oman)的油轮在霍尔木兹海峡附近遭遇袭击。沙特及美国指控伊朗是幕后黑手,不过伊朗政...
【详细】
2019-09-16
戴维·坎普:移民政策或是美国能否维持相对于中国优势地位的关键
如果美国认定它已经“满员”,并设法阻止新移民的到来,那么随着适龄劳动人口因为老龄人口的增多而负担过重,美国的经济实力将逐渐崩溃。美国的相对实力将落后于竞争对手,而中国可能会以美国为代价获得全球影响力。...
【详细】
2019-09-13
王珍:博尔顿“被辞职”并不意味着美国外交政策会有大调整
当前美国在对华贸易、伊朗、阿富汗、与欧盟关系、对俄政策、对东北亚政策等各方面都面临困窘,不得不考虑对策,甩开博尔顿有助于改变形象,辅之以某些做法上的变化,比如在阿富汗和伊朗问题上的政策调整亦不能排除。...
【详细】
2019-09-11
《美国工厂》揭示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市场经济中美国的困境
《美国工厂》是在展示马克思主义理论关于资本主义国家,和西方国家理论关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区别,马克思主义理论关于资本家在资本主义国家里,是具有独立王国的地位,可以任意压榨工人阶级,政府并不干涉资本家的行为。而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则资本家并不具有独立王国的地位...
【详细】
2019-09-11
《美国工厂》:中国企业进入美国的真实过程值得细看和深思
中国企业无论在国内竞争,还是在国际竞争,都处于质量、成本和交期的挣扎之中。超时加班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生产自动化后,不再需要大量的流水线工人了。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同时,切实像抓产品质量那样,做好安全管理。产品,质量第一;员工,安全第一。...
【详细】
2019-09-11
二战爆发80周年:这场灾难的后果如何永远性地改变美国?
美国的共和精神在很久以前就消失了,留下了一个离心离德、拙劣的准帝国,它把整个世界看作自己的利益范围。其原因与其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果,不如说是华盛顿后来决定将美国置于永久性的战争状态,即便是在和平时期。冷战只留下了糟糕的选择,但那种帝国主义和军国主...
【详细】
2019-09-03
《美国工厂》:美国解读VS中国解读
《美国工厂》对资本家和工人之间利益的最佳平衡并没有提出解答,但无论你是美国人还是中国人,《美国工厂》显示凭自己能力挣钱,为家人的餐桌带来粮食,是件有尊严的事。曹德旺曾经向员工解释说,他希望《美国工厂》改变美国对中国和中国人的看法。即使做不到这点,也许它...
【详细】
2019-09-02
《法律的颜色》里的美国:从台面上的种族歧视政策到“事实上的”种族隔离
半个世纪以前,“法律上的”种族隔离的真相就已经为世人所周知,但是自那时起,我们一直压抑着自己的历史记忆,并自我安慰,相信所有的一切要么事出偶然,要么是误导之下的私人偏见。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最高法院多数派一直在推广“事实上的”种族隔离的错误观念,而这现在已...
【详细】
2019-08-29
王辉:特朗普“选择性修正主义”外交不会让世界重回到冷战时代分裂的秩序
特朗普相信美国可以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和经济实力震慑一切竞争对手,减少“搭便车”效应和修正“不公平”的国际规则体系。特朗普政府“选择性修正主义”外交严重冲击了国际贸易秩序和全球治理机制,预示着国际秩序加速变革时刻的到来。...
【详细】
2019-08-29
美国的“帝国病”:特朗普收购格陵兰岛的想法不能被丹麦人斥为荒谬吗?
在太多美国人的想象中,这个国家与世界上其他受到关注国家的经历大不相同。美国的美德是真实而伟大的,但它的缺点也是如此突出。如果加强前者并处理好后者,美国就会发现它影响力的增加,所谋求的目标也会稳步推进至国际层面。但这需要摒弃笼罩在美国外交政策周围看似...
【详细】
2019-08-28
美国工厂:中美工人的性格差异,源于两种不同的“工厂政治”
事实上,一味的文化冲突论或者意识形态对抗框架遮蔽了它们背后所共有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这是两种不同的资本主义工厂政治之间的冲突,它们各自的形成都遵循着一定的历史过程。两国工人的“性格”实际上是由不同工厂政治下的意识形态所塑造出来的。...
【详细】
2019-08-28
美日贸易休战,川普的策略就得重视
日本是与美国比肩而立的科技大国,它的很多科技研发领域甚至超过了美国,如果说美国要嫉妒,那美国最该打击的应该是日本与德国,但川普却不是这样去做的,显然川普并没有担心日本的科技实力超越美国。...
【详细】
2019-08-27
雅沙·蒙克:特朗普连任的可能性比表面看起来要大
特朗普当然是一位“非常”总统。因此,他最终会以更寻常的方式证明在任总统谋求连任的结果异于往常——竞选连任失败——是极有可能的。但是,极有可能的事情却不一定会真的发生。...
【详细】
2019-08-22
加利福尼亚:美国的“第三世界”
从许多标准来看,21世纪的加利福尼亚既是美国最贫穷的州,也是最富有的州。近四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另外五分之一人口被归类为接近贫困线。但20世纪后期,情况还不是这样。美国三分之一的社会福利申请者现在居住在加利福尼亚。该州无家可归的人数是全国最...
【详细】
2019-08-15
人工智能技术在美国国家安全领域的应用
为确保在新一轮大国竞争中的主导地位,美国推出了以“维持技术优势”为核心的“第三次抵消”战略,大力发展前沿颠覆性技术。人工智能是重点投入的方向之一。...
【详细】
2019-08-13
约瑟夫·奈:向权力说出真相
在我们的民主中,对情报的信任呈现出周期性特征。冷战期间,情报官员常常被视为英雄。越南战争后,他们变成了恶棍。9月11日的事件让公众重新认识到,好情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但没有在伊拉克发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再次点燃了质疑,而特朗普利用这一点掩饰俄罗斯干...
【详细】
2019-08-10
刁大明: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具有多重指标意义
2016年大选极可能是一个周期节点,至少是一个1990年代开启的自由温和派周期结束的开始,美国政治生态也即将步入一个相对保守的新周期。2020年大选的选举过程及其结果将是进一步验证这个判断是否符合事实的一个历史机会。如果特朗普及其共和党延续了2016年中对蓝领...
【详细】
2019-08-08
共15页: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尾页
排行榜
三天
七天
一月
理查德·内普:美国空袭伊朗是一次成功的战略行动吗?...
阿夫雄·奥斯托瓦:伊朗的战略溃败,一场豪赌如何葬送了德黑兰的威慑...
钱跃君:当选联大主席的德国前绿党主席贝尔伯克为何全力支持乌克兰...
肯尼斯·波拉克:被以色列打击后,伊朗最危险的反击手段是什么?...
哈斯克尔&斯劳特:美国的“脱欧时刻”:特朗普关税与经济不确定性的...
马尔科姆·特恩布尔:“美国优先”之下,世界秩序重塑:盟友的困境与中...
理查德·内普:美国空袭伊朗是一次成功的战略行动吗?...
伊丽莎白·桑德斯:“国王总统”特朗普,行政权力失控时代的美国外交...
约翰·德鲁里:李在明就任韩国总统,半岛迎来破局时刻...
热门关键词
中美关系
美国
中美经贸关系
中国外交
日本
特朗普
朝鲜
俄罗斯
朝鲜半岛
美国外交
社会万象
日本文化
朝核问题
美国经济
世界历史
中美贸易战
全球化
美国大选
韩国
中东
全球经济
乌克兰
印度
苏联
中国
欧洲
中日关系
文明
德国
伊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