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阿富汗社会的实验折腾到这份儿上是几十年了,塔利班现在回来了,一再说要表现好;这时候再跟塔利班算旧账,就没多少意义了。等到今年5月底、6月份麦子收获的时候,阿富汗如果没饿死什么人,就是皆大欢喜的事。社会变革真是急不得。...
【详细】
10月27日,特朗普宣布“伊斯兰国”领袖巴格达迪被消灭,为美式反恐取得的“巨大胜利”欢呼的背后,实际上在为其竞选连任拉票。相当一段时间以来,美国的中东外交并不出彩。世界形势是否如特朗普表露得那般乐观,仍有待谨慎考量。...
【详细】
巴基斯坦政府和官员继续暗示美国是“反伊斯兰”的,尽管巴基斯坦接受了美国数十亿美元的援助。最近巴基斯坦在阿富汗的代理人发动的袭击表明,伊斯兰堡不仅在言辞上反美,而且在行动上也反美。为了吸引外国投资,汗展示出他喜欢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拍照的一面。但他应该...
【详细】
按照美国制裁恐怖组织的管理,一旦该组织被认定为是恐怖组织,美国将会采取冻结革命卫队在美国境内资产、全世界范围内逮捕引渡革命卫队成员、禁止美国及外国企业或个人为革命卫队成员及其下属企业提供任何实质资助等制裁措施,来封杀革命卫队。另外两个认定革命卫队...
【详细】
根据“忠于伊斯兰、否认非伊斯兰”这一概念,穆斯林仅仅不喜欢非伊斯兰的宗教行为和非穆斯林是不够的;真正的穆斯林必须主动地、全心全意地拒绝非伊斯兰的宗教行为和非穆斯林。瓦哈卜是这样看待这一原则的:“即使一个人坚持一神论、只崇拜真主,但如果他不仇恨多神...
【详细】
在世界范围内的反恐合作上,以俄罗斯、美国和法国为核心的三大反恐联盟都取得了较好的反恐效果,说明在反恐合作中采用一个各方所认可的协调国领导的方式,效果较为显著。在现阶段,在东南亚地区建立以东盟为主导的(也是各方能够接受的)长效的反恐机制,既能避免大国主导...
【详细】
本文对弥散型恐怖主义生成根源、传播路径与扩散范围却没有形成系统性的区分与探讨。基于对伊斯兰文明圈核心区域、半边缘区域和边缘区域在宗教地位、部族影响、民族国家认同与区域权力结构四种因素的区分,在伊斯兰文明核心区域容易形成向外围单向辐射的跨国弥散...
【详细】
美方希望吸取2011年仓促撤离伊拉克导致极端势力蜂起的教训,继续对叙利亚局势保持关注,避免与“伊斯兰国”类似的恐怖主义势力重生。换言之,美方肯定了库尔德人政权对打击“伊斯兰国”的贡献,并暗示将继续支持这股稳定力量。而巴沙尔政权迄今为止尚未承认库尔德人自...
【详细】
“伊斯兰国”必将灭亡。但嗜血且教义简单的圣战主义似乎有一个炽热的未来。除非这些外部势力找到一些共同立场和目标,否则伊拉克和叙利亚就不会获得新生,而是将成为滋生后ISIS时代圣战主义有毒祸患的温床。...
【详细】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华府西南部弗吉尼亚州的迈尔堡军事基地对约2000名军人发表讲话,向全世界发布了一个“基于具体条件”来击败阿富汗的恐怖主义的最新战略。特朗普说,美国将不再使用它的军队去构建民主或者以它自己的形象来重建其它国家,他的目标是阻止威胁美国的恐...
【详细】
巴塞罗那恐袭事件显示伊斯兰国的战术正在不断变化和升级,可运用各种可能的最有效手段,即使是缺乏战场打仗经验和武器匮乏的圣战者,也能遵照伊斯兰国领导人阿布·穆罕默德·阿德南于去年5月发出的号召:在防范措施严厉的情况下,圣战者可用爆炸、石块、汽车炸弹等作为...
【详细】
7月11日,伊拉克媒体对外证实:“伊斯兰国”组织已经发表声明,承认其领导人巴格达迪被击毙。此前有多个消息源报道称,巴格达迪在拉卡附近的战斗中被空袭炸伤,行将不治。自2014年“伊斯兰国”崛起以来,巴格达迪已经取代本·拉登,成为全世界最臭名昭著的恐怖分子。他是如...
【详细】
东南亚国家恐情恶化,堪称“中东亚洲复合型危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国际社会希望亚洲国家高度警惕、严防死守,多管齐下、标本兼治,携手应对、推进合作,勿蹈欧洲恐袭覆辙。...
【详细】
我们只有从理论上全面系统地厘清恐怖主义产生的根本原因,才能从根本上消除恐怖主义。如果我们连恐怖主义产生的根源都没有搞清楚,就大谈“坚决反对恐怖主义”,我们的反恐就会变成口号。...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