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首页
外交
大国
周边
新兴国家
安全
经济
七洲志
国际周评
读书
当前位置:
首页
>
安全
巴塞罗那恐袭向国际社会传递了哪些信息?
巴塞罗那恐袭事件显示伊斯兰国的战术正在不断变化和升级,可运用各种可能的最有效手段,即使是缺乏战场打仗经验和武器匮乏的圣战者,也能遵照伊斯兰国领导人阿布·穆罕默德·阿德南于去年5月发出的号召:在防范措施严厉的情况下,圣战者可用爆炸、石块、汽车炸弹等作为...
【详细】
2017-08-22
在中东土崩瓦解的“伊斯兰国”圣战恐怖主义正向亚洲转移
在亚洲和世界其他地方,社会排斥、贫困与绝望滋养着恐怖主义,没有包容、发展与希望,恐怖主义就不可避免。...
【详细】
2017-08-15
藏在萨拉热窝的秘密——欧洲难民故事
前南斯拉夫难民得到瑞典庇护,人类的各种争端与分裂令我们经历可怕噩梦,无家可归就像行走在流沙之上。...
【详细】
2017-07-23
王晋:为什么巴格达迪的死这么重要
“伊斯兰国”的领导人、自封为“哈里发”巴格达迪死亡,也许并不会对于组织发展产生致命影响;但是如果我们真正按照伊斯兰极端主义的视角来解读“哈里发”,解读“伊斯兰国”的意识形态逻辑,那么此次巴格达迪被击毙,很可能对“伊斯兰国”的“合法性”基础以及未来的...
【详细】
2017-07-13
“世界上最危险的人”巴格达迪毙命:“伊斯兰国”领袖前史
7月11日,伊拉克媒体对外证实:“伊斯兰国”组织已经发表声明,承认其领导人巴格达迪被击毙。此前有多个消息源报道称,巴格达迪在拉卡附近的战斗中被空袭炸伤,行将不治。自2014年“伊斯兰国”崛起以来,巴格达迪已经取代本·拉登,成为全世界最臭名昭著的恐怖分子。他是如...
【详细】
2017-07-12
陆忠伟:摩苏尔之战或波及东南亚恐情
东南亚国家恐情恶化,堪称“中东亚洲复合型危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国际社会希望亚洲国家高度警惕、严防死守,多管齐下、标本兼治,携手应对、推进合作,勿蹈欧洲恐袭覆辙。...
【详细】
2017-07-06
共41页:
首页
上一页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下一页
尾页
排行榜
三天
七天
一月
乔蒂纳&梅森:从柯克被刺事件看,美国政治暴力的根源是什么?...
安格尔&拉琴科:欧洲如何以克里姆林宫的方式来削弱俄罗斯...
乔蒂纳&梅森:从柯克被刺事件看,美国政治暴力的根源是什么?...
安格尔&拉琴科:欧洲如何以克里姆林宫的方式来削弱俄罗斯...
乔蒂纳&梅森:从柯克被刺事件看,美国政治暴力的根源是什么?...
安格尔&拉琴科:欧洲如何以克里姆林宫的方式来削弱俄罗斯...
热门关键词
中美关系
美国
中美经贸关系
中国外交
日本
特朗普
朝鲜
俄罗斯
朝鲜半岛
美国外交
社会万象
日本文化
朝核问题
美国经济
世界历史
中美贸易战
全球化
美国大选
韩国
中东
全球经济
乌克兰
印度
苏联
中国
欧洲
中日关系
文明
德国
伊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