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s jpg

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新美国安全中心:权力的游戏——应对中国“一带一路”战略
当前位置:首页 > 大国字号:

新美国安全中心:权力的游戏——应对中国“一带一路”战略

新美国安全中心:权力的游戏——应对中国“一带一路”战略
2018-11-12 14:53:32
来源:大国策智库 作者: 吴天昊
关键词:美国 中国 点击: 我要评论
美保守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CNAS)于当地时间9月20日发布题为《权力的游戏:应对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研究报告,妄称“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实施的权力游戏,旨在提升自身影响力和竞争力,损害他国利益,并据此建议美国应从多个方面采取应对措施。

   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周年之际,特别是在当前中美贸易战不断升级的情况下,美保守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CNAS)于当地时间9月20日发布题为《权力的游戏:应对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研究报告,妄称“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实施的权力游戏,旨在提升自身影响力和竞争力,损害他国利益,并据此建议美国应从多个方面采取应对措施。报告由新美国安全中心亚太安全项目高级研究员丹尼尔·克里曼(Daniel Kliman)和助理研究员艾比盖尔‧葛莱斯(Abigail Grace)联合撰写,观点虽有些偏颇,但对于了解美国及相关国家对我“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及未来可能采取的反制措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原文标题为:POWER PLAY:Addressing China’s Belt and Road Strategy。

  报告认为,中美两国正在展开一场竞争,以塑造21世纪的发展进程。这场竞争的关键在于现有维护和平、繁荣与自由的国际秩序能够得以为继,还是北京正在形成的愿景能够成为现实。为了实现这一愿景,中国正在进行多种“权力游戏”。其中,被中国称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新型“权力游戏”融合了经济、外交、军事和信息手段。该倡议准备建立一个由中国出资建设的物理和数字基础设施网络连接起来的更加紧密的世界。中国已向该倡议投入大量资源(据评估,2014年到2017年,与“一带一路”相关的建设和投资总额约为3400亿美元)。然而,“一带一路”倡议不应被视为具有中国特色的21世纪“马歇尔计划”。尽管该倡议是为了满足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但它也是为塑造新秩序奠定基础,并且已经在以利己的方式破坏国际准则与标准。

  1

  “一带一路”倡议对国际秩序的影响

  报告指出,尽管“一带一路”倡议在一些国家面临的阻力日益增大,但其发展势头依然强劲,现实影响正在由地缘政治扩展至商业、治理和发展等领域。在可预见的未来,该倡议将在中国的外交政策中扮演重要角色。

  (一)地缘政治方面,中国将巩固其世界大国的地位

  一是中国军队将成为一支更加全球化的军事力量。“一带一路”倡议将扩大中国向海外投送军事力量的需求,并促使中国强化这种力量投送能力。确保“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安全将要求中国海军增加在海上航线定期巡航的次数。此外,随着中国海外投资的不断增加,解放军将要执行更多非战斗人员撤离、人道主义救援、灾难响应、反恐等任务。而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来建设港口、机场等两用设施将支援解放军在印度洋及其以外地区执行任务。

  二是美国及其盟国、伙伴国的军队将面临新的风险。以中国海外军事扩张为代表,“一带一路”倡议将带来多种军事挑战。解放军在全球范围的活动日益增多将给美国及其盟国的军队带来新的风险。例如,在吉布提,中国军队的基地紧邻美军、日军、法军和意大利军队的基地。这很可能导致意外事件发生,并使美军的行动暴露在中国面前。此外,“一带一路”还有助于中国潜艇永久驻扎在印度洋,这将对美国和印度的海军造成影响,并给在印度洋地区活动的日本和欧洲的战舰带来隐忧。当爆发危机或冲突时,中国在海外基地部署的反舰巡航导弹及一体化防空与反导系统将对西太地区以外的美盟军队构成严重威胁。最后,中国通过“新数字丝绸之路”日益加大对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信息技术生态系统建设的参与力度,这可能会危及美国及其盟国和伙伴国建立的网络,影响美军前沿部署基地的作战安全,制约美军与外军的协同作战能力。

  三是中国将获得持久的外交杠杆。通过制造“债务陷阱”,中国将使债务国陷入被动境地,由此获得的外交杠杆将是长期性的。中国可以通过债务影响一国政府领导人的更迭,并借机获得外国资源、军事设施等的控制或使用权,软化一些国家在南海、人权等问题上的对华态度。

  四是欧洲国家在对华态度上的分歧将更加严重。“一带一路”倡议将分化欧洲国家的对华态度。南欧及东欧一些欠富裕国家渴望获得中国的投资,而西欧国家及欧盟则对“一带一路”倡议持谨慎态度。例如,英国及法国等西欧国家领导人始终没有明确表示支持“一带一路”倡议,而是强调中国应遵守国际标准,避免将一些国家变成附属国。而捷克、匈牙利、罗马尼亚、希腊等南欧和东欧国家则正式接受“一带一路”倡议。未来,“一带一路”相关投资将影响欧洲在关键涉华问题上采取一致立场。

  五是中国通过操纵全球供应链来谋求地缘政治利益的能力将得到增强。通过海外投资活动,中国在全球商品供应网络中的影响力将日益提升。这主要体现在主要集装箱港口上。据《金融时报》报道,2015年中国拥有或投资的港口承担了全球所有集装箱运输量的2/3,这一数据还在不断增长,因为中国开启了新一轮港口购买热潮。除拥有大量集装箱港口外,中国在海运行业也扮演着重要角色。由于控制了全球供应链中的多个节点,如果贸易冲突升级或爆发军事危机和冲突,中国可以通过控制工业制成品和不可再生商品的供应量来影响商品的市场价格。在这种情况下,“一带一路”将使中国的经济胁迫手段更加多样。

  六是中国的能源安全将得到改善。中国目前主要依靠海上贸易来进口能源,因此担心未来发生冲突时遭受海上封锁。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形成的输油管道与港口网络将替代马六甲海峡。随着解放军不断增加在印度洋的存在,“一带一路”项目中的输油管道建设将使中国的能源安全提升至一个新的水平。

  (二)经济方面,中国将使世界经济陷入危险境地,并将增强自身竞争力

  一是国际商业标准将遭受压力。随着中国在亚洲、中东、非洲和欧洲大搞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其活动偶尔会偏离现有商业标准。例如,有些投资项目违反了环境与人口安置方面的通用做法。北京方面宣布将建立一套新的“一带一路”纠纷处理机制,这将对现有国际法律标准构成日益严峻的挑战。该机制将置于中国最高人民法院之下,并为中国提供一个更加灵活的工具来解决“一带一路”相关法律纠纷。

2.jpg

        “一带一路”倡议正在帮助中国成为世界领先信息技术强国。图为位于东莞的华为研发部门。

  二是中国在数字领域的竞争力将得到提升。“一带一路”倡议正在帮助中国成为世界领先信息技术强国。随着中国国家技术先行部门走出国门建设“新数字丝绸之路”,北京方面能够在开发利用海外数据和广泛吸引国外科学家与工程人员的同时,建立新的国际标准和在线连接平台,促进中国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

  三是关键国家将努力偿还“一带一路”相关债务。中国主要通过贷款方式为“一带一路”项目融资。而那些接受中国投资的国家缺乏评估债务能否偿还的技术能力。根据一项最新研究,“一带一路”项目贷款将使8个国家面临严重债务风险,包括:吉布提、马尔代夫、老挝、黑山共和国、蒙古、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其中,吉布提、马尔代夫、巴基斯坦的债务危机将给美盟带来严重的地缘政治影响。中国将利用这些债务迫使相关国家在军事基地建设、港口使用等方面做出让步,从而为其干涉在印度洋地区的美军行动奠定基础。新的风险。

  四是非中国公司将遭遇不公平的竞争。从表面上看,中国向“一带一路”倡议投入的大量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将给总部设在美国、日本、欧洲或其他发达经济体的公司带来巨大商机。但实际上,赢得“一带一路”项目合同的大部分都是中国公司。在竞标“一带一路”项目过程中,中国公司拥有很多优势。许多“一带一路”项目在正式宣布前都是不透明的,这使得与政府有联系的中国公司掌握了信息优势,有助于那些公司在外国公司有机会投标前就赢得合同。

  五是中国将会努力把“一带一路”相关金融风险转移到外部。北京方面正鼓励美国和欧洲投资银行及投资机构投资“一带一路”项目。对此,一些西方企业已经做出了积极回应,举办“一带一路”主题会议并任命高官领导相关工作;西方银行也开始直接参与“一带一路”融资。

  (三)国家治理与发展方面,中国将危及一些国家的民主,促进劣质发展

  一是一些“一带一路”项目参与国的治理水平将会下降。许多参与“一带一路”项目的国家的共同特征就是腐败严重、民主水平低。尽管中国在2011年颁布的《刑法修正案》增加了反海外贿赂条款,但中国并没有过多地要求其海外公司遵守该项法律。在一些治理能力较弱的国家,中国企业为了在国内获得政治上的红利,将采取非诚信手段开展商业活动,从而进一步加剧了那些国家的腐败问题。

  二是中国的数字监视机制将得以推广。北京方面正利用无处不在的摄像头、人脸识别系统、在线监控及人工智能技术来打造世界上最全面的数字化监控体系。随着中国公司在肯尼亚、印度尼西亚、阿联酋等国开展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以推进“新数字丝绸之路”倡议的实施,这些数字监视设备也将被输往国外,并被当地政府以打造“安全城市”为名所采用,从而影响当地人的隐私和自由。

  三是真正的基础设施需求将得以满足。“一带一路”倡议填补了印度洋沿岸、欧亚大陆国家未来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与现有投资水平之间的巨大差距。虽然无法彻底满足投资需求,但“一带一路”倡议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可弥补多边开发银行及发达经济体在资金供应上的不足。许多国家渴望改善本国的运输、能源及通信基础设施,而“一带一路”倡议为这些国家提供了机遇。

  四是许多国家将体验“中国第一”的发展模式。尽管“一带一路”可以实实在在地满足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但中国却是在推广“中国第一”的发展模式,以实现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首先,大多数项目融资将来自贷款而非赠款;其次,中国经常使用本国工人来建设基础设施,而不给当地人提供就业机会,忽视对当地劳动力的培养与技术传授;最后,在实施“一带一路”项目过程中,中国不考虑当地人对环境破坏及居民再安置方面的关切。

  五是多边开发银行将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国开展合作。由于西方国家不太重视多边开发银行的资本结构调整,因此世界上主要多边开发银行都支持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特别是世界银行表现得格外积极,亚洲开发银行及欧洲复兴开发银行也在寻求与中国就“一带一路”开展合作。

责任编辑:
新美国安全中心:权力的游戏——应对中国“一带一路”战略

新美国安全中心:权力的游戏——应对中国“一带一路”战略

2018-11-12 14:53:32
来源:大国策智库 作者: 吴天昊
美保守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CNAS)于当地时间9月20日发布题为《权力的游戏:应对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研究报告,妄称“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实施的权力游戏,旨在提升自身影响力和竞争力,损害他国利益,并据此建议美国应从多个方面采取应对措施。

   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周年之际,特别是在当前中美贸易战不断升级的情况下,美保守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CNAS)于当地时间9月20日发布题为《权力的游戏:应对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研究报告,妄称“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实施的权力游戏,旨在提升自身影响力和竞争力,损害他国利益,并据此建议美国应从多个方面采取应对措施。报告由新美国安全中心亚太安全项目高级研究员丹尼尔·克里曼(Daniel Kliman)和助理研究员艾比盖尔‧葛莱斯(Abigail Grace)联合撰写,观点虽有些偏颇,但对于了解美国及相关国家对我“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及未来可能采取的反制措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原文标题为:POWER PLAY:Addressing China’s Belt and Road Strategy。

  报告认为,中美两国正在展开一场竞争,以塑造21世纪的发展进程。这场竞争的关键在于现有维护和平、繁荣与自由的国际秩序能够得以为继,还是北京正在形成的愿景能够成为现实。为了实现这一愿景,中国正在进行多种“权力游戏”。其中,被中国称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新型“权力游戏”融合了经济、外交、军事和信息手段。该倡议准备建立一个由中国出资建设的物理和数字基础设施网络连接起来的更加紧密的世界。中国已向该倡议投入大量资源(据评估,2014年到2017年,与“一带一路”相关的建设和投资总额约为3400亿美元)。然而,“一带一路”倡议不应被视为具有中国特色的21世纪“马歇尔计划”。尽管该倡议是为了满足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但它也是为塑造新秩序奠定基础,并且已经在以利己的方式破坏国际准则与标准。

  1

  “一带一路”倡议对国际秩序的影响

  报告指出,尽管“一带一路”倡议在一些国家面临的阻力日益增大,但其发展势头依然强劲,现实影响正在由地缘政治扩展至商业、治理和发展等领域。在可预见的未来,该倡议将在中国的外交政策中扮演重要角色。

  (一)地缘政治方面,中国将巩固其世界大国的地位

  一是中国军队将成为一支更加全球化的军事力量。“一带一路”倡议将扩大中国向海外投送军事力量的需求,并促使中国强化这种力量投送能力。确保“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安全将要求中国海军增加在海上航线定期巡航的次数。此外,随着中国海外投资的不断增加,解放军将要执行更多非战斗人员撤离、人道主义救援、灾难响应、反恐等任务。而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来建设港口、机场等两用设施将支援解放军在印度洋及其以外地区执行任务。

  二是美国及其盟国、伙伴国的军队将面临新的风险。以中国海外军事扩张为代表,“一带一路”倡议将带来多种军事挑战。解放军在全球范围的活动日益增多将给美国及其盟国的军队带来新的风险。例如,在吉布提,中国军队的基地紧邻美军、日军、法军和意大利军队的基地。这很可能导致意外事件发生,并使美军的行动暴露在中国面前。此外,“一带一路”还有助于中国潜艇永久驻扎在印度洋,这将对美国和印度的海军造成影响,并给在印度洋地区活动的日本和欧洲的战舰带来隐忧。当爆发危机或冲突时,中国在海外基地部署的反舰巡航导弹及一体化防空与反导系统将对西太地区以外的美盟军队构成严重威胁。最后,中国通过“新数字丝绸之路”日益加大对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信息技术生态系统建设的参与力度,这可能会危及美国及其盟国和伙伴国建立的网络,影响美军前沿部署基地的作战安全,制约美军与外军的协同作战能力。

  三是中国将获得持久的外交杠杆。通过制造“债务陷阱”,中国将使债务国陷入被动境地,由此获得的外交杠杆将是长期性的。中国可以通过债务影响一国政府领导人的更迭,并借机获得外国资源、军事设施等的控制或使用权,软化一些国家在南海、人权等问题上的对华态度。

  四是欧洲国家在对华态度上的分歧将更加严重。“一带一路”倡议将分化欧洲国家的对华态度。南欧及东欧一些欠富裕国家渴望获得中国的投资,而西欧国家及欧盟则对“一带一路”倡议持谨慎态度。例如,英国及法国等西欧国家领导人始终没有明确表示支持“一带一路”倡议,而是强调中国应遵守国际标准,避免将一些国家变成附属国。而捷克、匈牙利、罗马尼亚、希腊等南欧和东欧国家则正式接受“一带一路”倡议。未来,“一带一路”相关投资将影响欧洲在关键涉华问题上采取一致立场。

  五是中国通过操纵全球供应链来谋求地缘政治利益的能力将得到增强。通过海外投资活动,中国在全球商品供应网络中的影响力将日益提升。这主要体现在主要集装箱港口上。据《金融时报》报道,2015年中国拥有或投资的港口承担了全球所有集装箱运输量的2/3,这一数据还在不断增长,因为中国开启了新一轮港口购买热潮。除拥有大量集装箱港口外,中国在海运行业也扮演着重要角色。由于控制了全球供应链中的多个节点,如果贸易冲突升级或爆发军事危机和冲突,中国可以通过控制工业制成品和不可再生商品的供应量来影响商品的市场价格。在这种情况下,“一带一路”将使中国的经济胁迫手段更加多样。

  六是中国的能源安全将得到改善。中国目前主要依靠海上贸易来进口能源,因此担心未来发生冲突时遭受海上封锁。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形成的输油管道与港口网络将替代马六甲海峡。随着解放军不断增加在印度洋的存在,“一带一路”项目中的输油管道建设将使中国的能源安全提升至一个新的水平。

  (二)经济方面,中国将使世界经济陷入危险境地,并将增强自身竞争力

  一是国际商业标准将遭受压力。随着中国在亚洲、中东、非洲和欧洲大搞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其活动偶尔会偏离现有商业标准。例如,有些投资项目违反了环境与人口安置方面的通用做法。北京方面宣布将建立一套新的“一带一路”纠纷处理机制,这将对现有国际法律标准构成日益严峻的挑战。该机制将置于中国最高人民法院之下,并为中国提供一个更加灵活的工具来解决“一带一路”相关法律纠纷。

2.jpg

        “一带一路”倡议正在帮助中国成为世界领先信息技术强国。图为位于东莞的华为研发部门。

  二是中国在数字领域的竞争力将得到提升。“一带一路”倡议正在帮助中国成为世界领先信息技术强国。随着中国国家技术先行部门走出国门建设“新数字丝绸之路”,北京方面能够在开发利用海外数据和广泛吸引国外科学家与工程人员的同时,建立新的国际标准和在线连接平台,促进中国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

  三是关键国家将努力偿还“一带一路”相关债务。中国主要通过贷款方式为“一带一路”项目融资。而那些接受中国投资的国家缺乏评估债务能否偿还的技术能力。根据一项最新研究,“一带一路”项目贷款将使8个国家面临严重债务风险,包括:吉布提、马尔代夫、老挝、黑山共和国、蒙古、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其中,吉布提、马尔代夫、巴基斯坦的债务危机将给美盟带来严重的地缘政治影响。中国将利用这些债务迫使相关国家在军事基地建设、港口使用等方面做出让步,从而为其干涉在印度洋地区的美军行动奠定基础。新的风险。

  四是非中国公司将遭遇不公平的竞争。从表面上看,中国向“一带一路”倡议投入的大量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将给总部设在美国、日本、欧洲或其他发达经济体的公司带来巨大商机。但实际上,赢得“一带一路”项目合同的大部分都是中国公司。在竞标“一带一路”项目过程中,中国公司拥有很多优势。许多“一带一路”项目在正式宣布前都是不透明的,这使得与政府有联系的中国公司掌握了信息优势,有助于那些公司在外国公司有机会投标前就赢得合同。

  五是中国将会努力把“一带一路”相关金融风险转移到外部。北京方面正鼓励美国和欧洲投资银行及投资机构投资“一带一路”项目。对此,一些西方企业已经做出了积极回应,举办“一带一路”主题会议并任命高官领导相关工作;西方银行也开始直接参与“一带一路”融资。

  (三)国家治理与发展方面,中国将危及一些国家的民主,促进劣质发展

  一是一些“一带一路”项目参与国的治理水平将会下降。许多参与“一带一路”项目的国家的共同特征就是腐败严重、民主水平低。尽管中国在2011年颁布的《刑法修正案》增加了反海外贿赂条款,但中国并没有过多地要求其海外公司遵守该项法律。在一些治理能力较弱的国家,中国企业为了在国内获得政治上的红利,将采取非诚信手段开展商业活动,从而进一步加剧了那些国家的腐败问题。

  二是中国的数字监视机制将得以推广。北京方面正利用无处不在的摄像头、人脸识别系统、在线监控及人工智能技术来打造世界上最全面的数字化监控体系。随着中国公司在肯尼亚、印度尼西亚、阿联酋等国开展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以推进“新数字丝绸之路”倡议的实施,这些数字监视设备也将被输往国外,并被当地政府以打造“安全城市”为名所采用,从而影响当地人的隐私和自由。

  三是真正的基础设施需求将得以满足。“一带一路”倡议填补了印度洋沿岸、欧亚大陆国家未来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与现有投资水平之间的巨大差距。虽然无法彻底满足投资需求,但“一带一路”倡议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可弥补多边开发银行及发达经济体在资金供应上的不足。许多国家渴望改善本国的运输、能源及通信基础设施,而“一带一路”倡议为这些国家提供了机遇。

  四是许多国家将体验“中国第一”的发展模式。尽管“一带一路”可以实实在在地满足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但中国却是在推广“中国第一”的发展模式,以实现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首先,大多数项目融资将来自贷款而非赠款;其次,中国经常使用本国工人来建设基础设施,而不给当地人提供就业机会,忽视对当地劳动力的培养与技术传授;最后,在实施“一带一路”项目过程中,中国不考虑当地人对环境破坏及居民再安置方面的关切。

  五是多边开发银行将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国开展合作。由于西方国家不太重视多边开发银行的资本结构调整,因此世界上主要多边开发银行都支持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特别是世界银行表现得格外积极,亚洲开发银行及欧洲复兴开发银行也在寻求与中国就“一带一路”开展合作。

  2

  美国及其盟国和伙伴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

  报告认为,鉴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规模,美国需要与其盟国和伙伴国,特别是对印度洋沿岸及欧亚地区有很大影响力的国家开展合作。因此,有必要了解相关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

  (一)美国:重视不足

  尽管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关切日益加剧,但总体上美国并未采取系统的应对措施,为此投入的资源也相对有限。奥巴马执政时期,应对“一带一路”倡议在美国对华政策中所占比重很小。奥巴马政府从未制定全面的应对策略,只是在实际操作中做出一些应激反应,比如推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新丝绸之路倡议”“印太经济走廊”等。但这些倡议饱受争议,也没有得到足够的资金支持。特朗普执政后,美国开始用战略眼光看待“一带一路”倡议,将其视为与中国开展全球竞争的一部分。

  为此,特朗普政府投入更多精力来公开诋毁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甚至在新版《国家安全战略》中提及“中国正在实施的基础设施投资与贸易战略将助长其地缘政治野心”。尽管如此,特朗普政府迄未全盘否定“一带一路”倡议,也未号召美国的盟国和伙伴国共同抵制“一带一路”倡议。截至目前,特朗普政府针对“一带一路”倡议所做出的反应主要是强调与盟国和伙伴国开展合作,并为此签署了多项双边合作协议。

  例如,2017年11月,美国海外私人投资银行(OPIC)与日本国际合作银行(JBIC)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2018年2月,美国海外私人投资银行与澳大利亚政府签署类似的谅解备忘录;2018年7月,在印太商业论坛上,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宣布将围绕基础设施投资开展三边合作。除此之外,特朗普政府并不重视采取其他措施来应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在2017年亚太经合组织首席执行官论坛上,特朗普确认美国将升级开发金融机构。随后,美国政府发布一份正式声明,表示支持国会立法,将海外私人投资银行与美国国际开发署的私营部门活动合并为一个更灵活、资金更充足的开发金融机构。尽管在基础设施投资方面采取了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但特朗普依然反对重新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并坚持认为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是与地区利益攸关方接触的更有效途径。

4.jpg

  全球有92个国家支持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图中红色部分为这些国家所处位置示意图。

  (二)日本:选择性接受

  东京方面将“一带一路”倡议视为中国的权力游戏,但认为对此持全盘否定的态度会适得其反。日本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担忧涉及对中国的债务依赖、国际商业标准遭到破坏、为更加全球化的解放军铺路等方面。日本政府的一些官员正密切关注“新数字丝绸之路”,担心它将使中国主宰第三国,特别是东南亚国家的信息技术生态系统。

  2015年以来,日本开始积极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展开竞争。当年5月,安倍首相推出了“高质量基础设施合作伙伴关系”计划,与日本主导的亚洲开发银行合作,将在2020年前向亚洲国家提供超过1000亿美元的基础设施融资。日本政府还将围绕第三国基础设施项目加强与印度和美国的沟通。2016年11月推出的“亚非增长走廊”计划(AAGC)畅想日本和印度利用各自优势来加强印度洋地区的互联互通。日本还寻求通过签署日本国际合作银行与美国海外私人投资公司、美国贸易开发署之间的协议,来与美国一起建立新的合作平台。日本政府目前正在寻求与欧洲合作,共同投资亚洲互联互通项目,以及未来在中东和非洲进行投资。

  尽管日本仍然不愿意与中国签署“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但与此同时,东京方面却派遣执政的自民党干事长二阶俊博参加2017年5月举行的“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在安倍与李克强总理近期举行的峰会期间,两国宣布成立双边公共—私人理事会,以评估在第三国开展基础设施合作的可能性。日本打算将此类合作置于“一带一路”框架外,并将其视为获取信息并鼓励中国更严格地遵守国际商业标准的有用机制。同样,这也将为日本公司创造商机,并通过直接参与削弱北京对特定项目的影响力。

  (三)印度:坚决反对

  印度依然坚决反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认为该倡议侵犯了印度的国家主权,因为中巴经济走廊项目(CPEC)穿越有争议的克什米尔地区。从印度的角度看,“一带一路”相关两用基础设施建设将使印度陷入中国的包围圈。

  为表达对“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满,印度采取了一系列外交措施。印度拒绝了北京2017年“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的邀请,莫迪总理2018年4月与习近平主席会晤期间,甚至拒绝勉强接受“一带一路”倡议。在2018年6月上海合作组织官方联合公报中,印度是唯一反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印度还明确提出了一整套反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原则。

  为了与“一带一路”倡议开展竞争,新德里方面多管齐下。通过与孟加拉、不丹和尼泊尔签署陆路运输协议,以及解决与孟加拉之间的领土争端,来加强与南亚国家的关系。印度还在发展自己的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网络,扩大其使用他国军事设施的权利,以减少中国通过“一带一路”投资获得地缘政治利益。为此,印度正在寻求与斯里兰卡、孟加拉、伊朗、缅甸和印尼开展商业合作。2018年3月,印度与法国达成了一项补充协议,该协议将确保印度海军使用法国在阿拉伯湾、吉布提及其他地区的设施。

  由于认识到自身资源依然有限,国家影响力在南亚以外地区也大幅衰减,印度正在加强与其他对“一带一路”倡议持怀疑态度的大国的战略伙伴关系。印度与日本已发表外交声明,强调共同致力于打造“自由开放的印太地区”,并启动“亚非发展走廊”项目。具体而言,来自印度和日本的公司正在联手建设斯里兰卡及孟加拉的基础设施。围绕如何应对“一带一路”倡议,印度还在深化与美国的关系。印度和美国聚焦印度洋地区,致力于找到具体的举措,来抵消“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地缘政治影响。此外,印度还通过新的“联合战略愿景”拓展与法国的关系,并寻求与海湾合作委员会(GCC)成员国建立更密切的关系。

  (四)欧盟:内部存在分歧

  欧盟内部对“一带一路”的态度不尽相同。欧盟的外交政策机构与法国、德国、英国都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持怀疑态度。而在较不富裕的南欧和东欧,“一带一路”倡议则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欧盟一直寻求通过直接参与来对“一带一路”进行塑造,并推进自身基础设施建设愿景。2016年发布的《欧盟全球战略》呼吁通过与北京和亚洲多边集团合作,来应对“中国的西向联通战略”。此后,欧盟一直致力于与中国开展合作,认为中国愿意“遵守市场规则、透明度、公开采购,以及为所有投资者提供公平竞争环境”。然而,随着中国寻求通过投资来削弱欧洲的凝聚力,欧盟对“一带一路”的失望感逐渐增加。2018年初,欧盟成员国驻北京的28位大使中有27位在一份被泄露的报告上签名,宣称“一带一路”倡议违背了欧盟的贸易自由化进程,只对那些享受补贴的中国公司有利。尽管并没有被视作“一带一路”的对立方,但欧盟准备于今年推出一项“欧亚联通计划”。

  在欧盟大国中,法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最积极。2018年1月访华期间,马克龙总统表达了法国对中国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的开放态度,但强调“这不能形成新的霸权”。这表明法国虽然不愿正式签署“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但欢迎在特定的高质量项目上与中国开展合作。鉴于法国在印度洋地区有领土、在非洲有军事存在和行动,巴黎方面对“一带一路”的军事影响顾虑很深。为了化解“一带一路”的地缘政治影响,法国提升了与印度和澳大利亚的防务合作关系,并增加了在印太地区的军事存在。

  对于“一带一路”倡议,德国政府关心的是,面对中国不断增长的经济和政治影响力,如何维持欧盟的团结。此外,“一带一路”倡议将推行一套新的中国利益优先的国际规则。与中国政府关系密切的德国公司看到了“一带一路”的机遇,但绝大多数公司并不乐观。私营部门也担心中国将利用“一带一路”输出其商业标准。

  英国正在努力解决“脱欧”带来的经济问题,因此一些观察家则鼓吹中国是新的潜在经济合作伙伴。但与此同时,英国越来越意识到中国内向型投资所带来的国家安全风险。英国现任政府已经偏离了前任政府对中国过分包容的态度,而是选择谨慎接纳和塑造“一带一路”。在2018年5月初访问北京期间,梅首相没有完全接受“一带一路”,部分原因在于英国依然怀疑中国不会采取国际公认的标准来管理基础设施建设活动。

  (五)海湾合作委员会:积极参与

  海湾合作委员会已成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在中东地区的主要合作伙伴。事实上,所有6个成员国都与北京签署了共同建设“一带一路”的谅解备忘录。这已成为中国与海湾合作委员会两个最有影响力的国家——沙特和阿联酋之间建立密切关系的基础。

  沙特正在与中国进行谈判,以便使其国内发展路线图——《2030愿景》与“一带一路”倡议对接。沙特国家领导人认为,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进行的投资是实现国家经济转型的一环。值得注意的是,沙特政府认为,由于拥有巨大的财政资源和严格的投资规则,它可以与中国开展合作。而伊朗作为沙特的主要对手,是中国另一个重要“一带一路”区域合作伙伴,也没有阻止沙特参与“一带一路”项目。

  阿联酋将“一带一路”视为国内经济发展的潜在福音,并将其作为与中国联合进行海外投资的机遇。特别是,阿联酋热衷于推动“一带一路”海上联通项目,认为中国在该领域的活动与其自身的商业利益基本契合。

  在很大程度上,海湾合作委员会成员国仍然忽略“一带一路”倡议的地缘政治因素,因为北京成功地将关注重点聚焦到潜在的经济利益上。围绕中国是否会寻求将“一带一路”相关两用设施转为军事用途以及这将给地区稳定带来何种影响等问题,沙特及阿联酋内部尚未达成共识。

  3

  应对中国的“一带一路”权力游戏

  报告认为,美国必须与盟国和伙伴国合作来应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应避免一味地反对,而是尝试在可能的方面进行塑造、在必要的方面开展竞争,并提供一种积极的经济增长与基础设施连接愿景。具体建议如下:

  (一)树立正确原则

  一是推进一项积极的、富有野心的美国经济愿景。应对中国“一带一路”最有效的途径是推进由美国主导的国际发展、贸易与投资议程。为此,美国应系统地推广新型发展模式,应立即在印度洋沿岸和欧亚大陆举行一系列“自由、开放及可持续发展”经济论坛,以展示美国利用诸如创业等优势致力于高质量的发展合作。美国的政治领导人应再度寻求签署多边高质量贸易与投资协定,包括再次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恢复“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或与志同道合的盟国和伙伴国签署新的协议。

  二是制定并执行针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反制措施。首先应建立强大的公共外交能力,重建面向21世纪数字化时代的美国情报局。美国还应鼓励印度、澳大利亚、日本及志同道合的欧洲盟国实施互补性的公共外交措施。

  三是为美国所有的应对措施提供资源。为应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美国应向国家治理层面的信息与经济手段提供额外资源。为此,国会应推行《亚洲再保证倡议法案》,适当为21世纪公共外交能力建设拨款,大幅提高海外私人投资公司的贷款上限,并允许美国政府顺利通过诸如《更好地利用投资引导开发法》(BUILD)等法案,以便在海外项目中获得股权。

  (二)地缘政治方面

  一是对接战略投资。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印度、法国和英国应根据各自在印太地区的经济和军事利益确定优先投资的地域和基础设施项目,并就各自投资项目进行协调。对美而言,国家安全委员会应引领这项工作,召集美国各部门与盟国对口部门开展合作,未来还可能建立新的跨部门机构来管理美国的海外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美国及其盟国和伙伴国还应利用其在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及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集体影响力,来引导大量资源投向最重要的项目,抵消中国在基础设施融资方面的压倒性优势,确保美国及其盟国和伙伴国在具有重要经济与军事利益的地区更加有效地开展竞争。

  6.jpg

       美国一直在拉拢日澳印建立“四边同盟”来围堵中国,遏阻中国在印度洋的军事存在。

  二是在印度洋展现军事上攻守兼备的姿态。美国应与日本、澳大利亚、印度、法国及英国合作,确定中国未来在印度洋建立军事设施的位置,以及哪些设施将在平时、危机和冲突时威胁最大。在此评估基础上,美国及志同道合的盟国和伙伴国应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以遏阻中国在印度洋的军事存在。除采取防御性措施外,美国还应与盟国和伙伴国合作,制定一项可确保军事进入印度洋的长期愿景,以维持强大而灵活的地区军事部署态势。作为关键一环,美国应该召集域内国家及域外利益攸关方的防务规划人员,制定这样一份愿景,并确定一处或多处可共同使用的军事基地。

  三是启动供应链对话。美国应该邀请经济发达的盟国平心静气地商讨如何化解中国不断加强对全球供应链的控制而带来的地缘政治风险,以此开启美盟间更密切的政策协调。该论坛应聚焦加工产品和不可再生的商品,由美国财政部和商务部联合主导,重在提供一个非正式的协调机制,监督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上的投资。

  (三)商业方面

  一是拓展美国在数字领域的对外交流。美国必须在数字领域与中国开展竞争。为此,美国应与欧洲和日本合作,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主导下建立一个数字基础设施发展基金。该基金将支持信息技术公司在发展中国家进行项目投标。与此同时,美国商务部应将“数字贸易参赞计划”(编注:为促进美国的数字贸易,美国计划在主要海外市场的使馆派驻数字贸易参赞)扩展到更多可能与美国技术公司开展合作的国家。

  二是推广区域联通计划。美国应与盟国和伙伴国合作,推进实施地区经济联通解决方案。美国应与日本合作,提议与东盟召开会议,探讨进一步实现地区融合的新机遇。美国应与印度和日本合作,将“亚非发展走廊”概念转化成一系列实实在在的项目。美国还可以与海湾合作委员会合作,制定一份针对中东地区联通的计划。

  三是为高质量基础设施项目制定一项国际标准。在2016年七国集团峰会上,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通过了一套促进高质量基础设施投资的准则。同年,在20国集团会议上,这套投资准则的很多条款得到再次确认。以此为基础,美国应与欧洲和日本合作,在国际标准组织框架下,制定一套“高质量基础设施标准”机制,以鼓励公司和投资者围绕高质量基础设施项目展开竞争,使国家资本和多边发展银行可据此决定是否支持中国的“一带一路”项目。

  (四)治理与发展方面

  一是做好人们对“一带一路”倡议醒悟的准备。由中国基础设施项目带来的债务高涨、主权受损及收益不均正在形成负面效应,并已经在许多国家的民众中发酵。这为美国提供了可利用的窗口,可展示替代对中国依赖的其他方案,限制中国影响力的提升。为了能够更好地利用这种稍纵即逝的窗口,美国务院应对当地新闻、社交媒体及美国使馆的报告进行人工智能情绪分析,以建立一个数据库,供整个美国政府使用,并追踪印度洋沿岸及欧亚地区国家对中国投资的反感情绪。

  二是增强“一带一路”投资对象国的政治弹性。北京方面可以利用暗箱操作来控制一些国家的精英阶层,确保获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当一国的政治弹性出现问题时,美国应与国际社会的行为体一道尽早介入,以防止中国长期控制该国精英阶层。美国应采取全方位的治理措施,来促进法治、透明、问责、言论自由和民权社会,首要对象是印度洋沿岸及欧亚地区愿意接受美国帮助的国家。对于那些不太开放的国家,美国应精准施策,以活络民间社会活动、培训当地记者。美国还应倡导反腐措施,以最大限度提高政府的效率及对中国影响的免疫力。

  三是强化印度洋沿岸及欧亚地区国家的技术能力。一些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政府缺乏对中国的合同进行评估的能力,并且没有充足的人力资源来监督项目的实施。美国财政部技术援助办公室及美国贸易发展署全球采购倡议办公室在这方面向外国政府提供的援助有限。而美国的盟国和伙伴国应该发挥重要作用。在东南亚,日本可以与新加坡合作,发展现有的亚洲基础设施卓越中心,重点关注强化地区技术能力。美国、印度应该与阿联酋合作,在迪拜建立一个中东与印度洋基础设施卓越中心,以培训来自中东、非洲、南亚和中亚的官员。

       作者原题为《新美国安全中心评估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并提出因应策略》

责任编辑:
声明:凡注明来源"钝角网"文章的,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原文链接。本网站作为互联网言论交流平台,所刊发文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参与评论
新美国安全中心:权力的游戏——应对中国“一带一路”战略 会员

排行榜

热门关键词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继续努力!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