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s jpg

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陈鸿斌:美国防范“中国制造2025”实为非理性思维
当前位置:首页 > 大国字号:

陈鸿斌:美国防范“中国制造2025”实为非理性思维

陈鸿斌:美国防范“中国制造2025”实为非理性思维
2018-12-16 17:07:54
来源:狮说新语 作者: 陈鸿斌
关键词:中美关系 中美贸易战 点击: 我要评论
作为一个后来居上的制造业大国,“中国制造2025”在2015年应运而生,是顺理成章的事。但唯独中国的这一举动却触怒了美国,美国将此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后快。这是毫无道理的。
  美国发动对华贸易战,实际上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即通过贸易战来打压迅速发展的中国高科技产业,从而继续维持美国对中国的技术优势。
 
  这一手法并不新鲜。在一个甲子之前,面对当年苏联咄咄逼人的发展态势,美国也曾经举全国之力,应对苏联的强劲挑战。
 
  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了全球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号”并进入了预定轨道。该卫星重达83.6公斤,是美国准备在1958年发射的卫星重量的八倍以上。此举在战后处于一骑绝尘地位的美国引发了强烈震惊。美国政府在第一时间做出了反应:在科研和教育领域加大投入,急起直追,迎头赶上。
 
  不到一年后,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就应运而生,随即开始推动载人航天项目。再过一年,美国国会同意向全国科学基金会拨款1.34亿美元,这一额度比上年猛增两倍多,到1968年这笔预算更是攀升到5亿美元的惊人水平。与此同时,美国各类公立和私立学校无一例外地强化了数理化课程,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质。
 
  由于“斯普特尼克号”的横空出世,美国不仅在航天领域奋力赶超,与此同时还在微电子、集成电路和通信等领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此后的漫长岁月中,美国在全球科技领域的遥遥领先地位,再也没有受到过任何强有力的冲击。这显然得益于其时历届美国政府全力发展高科技的相关政策。
130324140912182151_new.jpg
 
  如今,虽然中国在这一领域与美国相比还有明显的差距,但在少数领域确实已与美国并驾齐驱,个别领域则处于领跑地位。尤其是2015年中国政府出台“中国制造2025”相关政策以来,美国将此视为洪水猛兽,竭尽全力予以封杀。实际上在此之前,美国已采取了众多相关举措,在高科技产品上全面实施对华禁运,尽管多年来美国一直面对巨额对华贸易逆差,但美国政府就是不为所动,坚决不开口子,禁止任何高科技流入中国。
 
  但平心而论,虽然目前美国仍是全球独一无二的超级大国,但在经过阿富汗和伊拉克两场战争的严重消耗后,美国的整体实力已相对有所下降,以至特朗普政府虽然也想支持创新,但其力度已与以往无法相提并论。例如,当今全世界都在加快风电和光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发电,而美国却反其道而行之,大力发展火电站。虽然可再生能源被视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支柱项目,但该项目在美国实际受到的重视程度却令人不敢恭维。
 
  对教育的投资也同样反映出这一问题。2019财年的教育预算,就比上年减少了5.3%。对科技和教育的重视完全是“只打雷不下雨”,不仅特朗普政府是如此,国会山庄也同样如此。没有几个议员真正关心科技创新。
 
  据美国科学振兴学会(AAAS)的数据,早在1976年,联邦政府的研发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为1.2%,而如今已骤减至0.7%,2015年美国的研发投资为4627亿美元,虽仍领先于中国的3768亿美元。但中国在那10年中这一投资额翻了两番,而美国仅增加了30%。按这一势头发展,中国的研发投资很快将超越美国。
 
  目前美国的总体科技水平仍然明显领先于中国,但在某些领域中国也表现出后来居上的追赶态势。例如在超级计算机曾连续五年半在全球名列榜首,2018年6月虽然再被美国反超,但截至2018年11月,在前500台中国占据227台之多,美国仅为109台。另据美国科学基金会统计,2016年中国学者发表的论文合计达43万篇,超过了美国的41万篇。在过去10年中,美国的论文仅增加了7%,而中国却猛增了125%。
 
  过去国际科技界往往还认为中国的科研缺乏独创性,例如2004年中国的科研项目中具有挑战性的仅为27%,但到2016年已提升至32%,虽然还低于美国的37%,但已超越英国(31%)和德国(30%)。
 
  另据美国一家调查公司的数据,2017年秋季对人工智能风险企业的投资中,投向中国的多达48%(约73亿美元),而投向美国的仅为38%。2015年美国联邦政府的研发投资仅占GDP的0.6%,只是1964年的三分之一,而且就这点资金的分配也很有问题。
 
  经过2008年金融危机的重创后,美国政府痛定思痛,于2012年2月率先出台了“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全力推动制造业振兴计划,夯实强国根基。一年多以后,德国政府于2013年4月推出了“工业4.0”计划,全面提升制造业水平,以维护其在制造业的全球领先地位,法国也于当年9月颁布“新工业法国”这一政策,希望藉此维系法国的制造业大国地位。
 
  作为一个后来居上的制造业大国,“中国制造2025”在2015年应运而生,是顺理成章的事。但唯独中国的这一举动却触怒了美国,美国将此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后快。这是毫无道理的。
 
  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可以制定类似计划,为什么中国就不可以呢?如此毫无章法,充分显示出美国已俨然失去了当年应对苏联挑战的胸襟和气度。如今,不仅美国政府和国会,媒体和学术界也都不约而同、众口一词地抱怨中国的营商环境,指责中国侵犯知识产权,强迫在华外资企业转让技术。为此,美国政府不仅严禁高科技产品对华出口,而且还一再限制中国企业并购美国企业,甚至禁止中国学者赴美参加学术会议,对中国的“严防死守”已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与其没完没了地指责中国,大兴问罪之师,还不如认真反思一下这些年来美国的各项相关政策本身有无失误,这才是理性的态度。美国再强烈反对,中国政府都不可能中止“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因为这纯属中国主权范围内的事项,不是美国所干涉得了的。
 
  实际上在华营业的各国企业却并非像美国政府(还有欧盟甚至日本)那样强烈不满,在华外资企业盈利的还是大多数,否则这些企业早就撤资走人了。近年来,中国政府已主动出台了许多措施来改善营商环境,尽管还有不少不尽人意之处。当年中国为了加入世贸组织,谈判期间长达15年,之所以迟迟无法达成协议,无非是中国希望缩小降税力度和减少降税种类,以此缓解进口产品对中国产品的冲击,更好保护本国企业。
 
  但如今中国已主动举办国际进口博览会,由此加大进口力度,这在全世界都是前所未有的,而且今后将每年举办。包括高通公司、通用电气、强生集团、通用汽车、杜邦公司等近180家美国全球500强和跨国公司,均由公司高管率队参加了进博会,美联社认为进博会凸显了中国市场的吸引力。与此同时,中国政府还主动降低了包括汽车在内的大量进口产品的关税,这清楚表明了中国政府坚定支持经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姿态。
 
  对此,世界银行前不久发布的各国营商环境报告表明,中国的营商环境已从2017年的全球第78名大踏步进入第46名,首次跻身前50名,而改善程度排在前十名。虽然这一排名还远不够理想,但毕竟已有了很大进步。
 
  世界银行的总部设在华盛顿,尽管全球金融中心纽约与华盛顿相距并不远,而华盛顿只是政治首都,但美国却执意将该行总部设在华盛顿,其历任行长也均由美国人担任,应该说该银行在很大程度上在按照美国的意愿行事。但即便如此,这份最新公布的报告还是很能说明问题的。
 
  作者是中国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原题《美国防范中国的非理性思维》
责任编辑:昀舒
陈鸿斌:美国防范“中国制造2025”实为非理性思维

陈鸿斌:美国防范“中国制造2025”实为非理性思维

2018-12-16 17:07:54
来源:狮说新语 作者: 陈鸿斌
作为一个后来居上的制造业大国,“中国制造2025”在2015年应运而生,是顺理成章的事。但唯独中国的这一举动却触怒了美国,美国将此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后快。这是毫无道理的。
  美国发动对华贸易战,实际上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即通过贸易战来打压迅速发展的中国高科技产业,从而继续维持美国对中国的技术优势。
 
  这一手法并不新鲜。在一个甲子之前,面对当年苏联咄咄逼人的发展态势,美国也曾经举全国之力,应对苏联的强劲挑战。
 
  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了全球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号”并进入了预定轨道。该卫星重达83.6公斤,是美国准备在1958年发射的卫星重量的八倍以上。此举在战后处于一骑绝尘地位的美国引发了强烈震惊。美国政府在第一时间做出了反应:在科研和教育领域加大投入,急起直追,迎头赶上。
 
  不到一年后,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就应运而生,随即开始推动载人航天项目。再过一年,美国国会同意向全国科学基金会拨款1.34亿美元,这一额度比上年猛增两倍多,到1968年这笔预算更是攀升到5亿美元的惊人水平。与此同时,美国各类公立和私立学校无一例外地强化了数理化课程,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质。
 
  由于“斯普特尼克号”的横空出世,美国不仅在航天领域奋力赶超,与此同时还在微电子、集成电路和通信等领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此后的漫长岁月中,美国在全球科技领域的遥遥领先地位,再也没有受到过任何强有力的冲击。这显然得益于其时历届美国政府全力发展高科技的相关政策。
130324140912182151_new.jpg
 
  如今,虽然中国在这一领域与美国相比还有明显的差距,但在少数领域确实已与美国并驾齐驱,个别领域则处于领跑地位。尤其是2015年中国政府出台“中国制造2025”相关政策以来,美国将此视为洪水猛兽,竭尽全力予以封杀。实际上在此之前,美国已采取了众多相关举措,在高科技产品上全面实施对华禁运,尽管多年来美国一直面对巨额对华贸易逆差,但美国政府就是不为所动,坚决不开口子,禁止任何高科技流入中国。
 
  但平心而论,虽然目前美国仍是全球独一无二的超级大国,但在经过阿富汗和伊拉克两场战争的严重消耗后,美国的整体实力已相对有所下降,以至特朗普政府虽然也想支持创新,但其力度已与以往无法相提并论。例如,当今全世界都在加快风电和光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发电,而美国却反其道而行之,大力发展火电站。虽然可再生能源被视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支柱项目,但该项目在美国实际受到的重视程度却令人不敢恭维。
 
  对教育的投资也同样反映出这一问题。2019财年的教育预算,就比上年减少了5.3%。对科技和教育的重视完全是“只打雷不下雨”,不仅特朗普政府是如此,国会山庄也同样如此。没有几个议员真正关心科技创新。
 
  据美国科学振兴学会(AAAS)的数据,早在1976年,联邦政府的研发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为1.2%,而如今已骤减至0.7%,2015年美国的研发投资为4627亿美元,虽仍领先于中国的3768亿美元。但中国在那10年中这一投资额翻了两番,而美国仅增加了30%。按这一势头发展,中国的研发投资很快将超越美国。
 
  目前美国的总体科技水平仍然明显领先于中国,但在某些领域中国也表现出后来居上的追赶态势。例如在超级计算机曾连续五年半在全球名列榜首,2018年6月虽然再被美国反超,但截至2018年11月,在前500台中国占据227台之多,美国仅为109台。另据美国科学基金会统计,2016年中国学者发表的论文合计达43万篇,超过了美国的41万篇。在过去10年中,美国的论文仅增加了7%,而中国却猛增了125%。
 
  过去国际科技界往往还认为中国的科研缺乏独创性,例如2004年中国的科研项目中具有挑战性的仅为27%,但到2016年已提升至32%,虽然还低于美国的37%,但已超越英国(31%)和德国(30%)。
 
  另据美国一家调查公司的数据,2017年秋季对人工智能风险企业的投资中,投向中国的多达48%(约73亿美元),而投向美国的仅为38%。2015年美国联邦政府的研发投资仅占GDP的0.6%,只是1964年的三分之一,而且就这点资金的分配也很有问题。
 
  经过2008年金融危机的重创后,美国政府痛定思痛,于2012年2月率先出台了“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全力推动制造业振兴计划,夯实强国根基。一年多以后,德国政府于2013年4月推出了“工业4.0”计划,全面提升制造业水平,以维护其在制造业的全球领先地位,法国也于当年9月颁布“新工业法国”这一政策,希望藉此维系法国的制造业大国地位。
 
  作为一个后来居上的制造业大国,“中国制造2025”在2015年应运而生,是顺理成章的事。但唯独中国的这一举动却触怒了美国,美国将此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后快。这是毫无道理的。
 
  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可以制定类似计划,为什么中国就不可以呢?如此毫无章法,充分显示出美国已俨然失去了当年应对苏联挑战的胸襟和气度。如今,不仅美国政府和国会,媒体和学术界也都不约而同、众口一词地抱怨中国的营商环境,指责中国侵犯知识产权,强迫在华外资企业转让技术。为此,美国政府不仅严禁高科技产品对华出口,而且还一再限制中国企业并购美国企业,甚至禁止中国学者赴美参加学术会议,对中国的“严防死守”已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与其没完没了地指责中国,大兴问罪之师,还不如认真反思一下这些年来美国的各项相关政策本身有无失误,这才是理性的态度。美国再强烈反对,中国政府都不可能中止“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因为这纯属中国主权范围内的事项,不是美国所干涉得了的。
 
  实际上在华营业的各国企业却并非像美国政府(还有欧盟甚至日本)那样强烈不满,在华外资企业盈利的还是大多数,否则这些企业早就撤资走人了。近年来,中国政府已主动出台了许多措施来改善营商环境,尽管还有不少不尽人意之处。当年中国为了加入世贸组织,谈判期间长达15年,之所以迟迟无法达成协议,无非是中国希望缩小降税力度和减少降税种类,以此缓解进口产品对中国产品的冲击,更好保护本国企业。
 
  但如今中国已主动举办国际进口博览会,由此加大进口力度,这在全世界都是前所未有的,而且今后将每年举办。包括高通公司、通用电气、强生集团、通用汽车、杜邦公司等近180家美国全球500强和跨国公司,均由公司高管率队参加了进博会,美联社认为进博会凸显了中国市场的吸引力。与此同时,中国政府还主动降低了包括汽车在内的大量进口产品的关税,这清楚表明了中国政府坚定支持经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姿态。
 
  对此,世界银行前不久发布的各国营商环境报告表明,中国的营商环境已从2017年的全球第78名大踏步进入第46名,首次跻身前50名,而改善程度排在前十名。虽然这一排名还远不够理想,但毕竟已有了很大进步。
 
  世界银行的总部设在华盛顿,尽管全球金融中心纽约与华盛顿相距并不远,而华盛顿只是政治首都,但美国却执意将该行总部设在华盛顿,其历任行长也均由美国人担任,应该说该银行在很大程度上在按照美国的意愿行事。但即便如此,这份最新公布的报告还是很能说明问题的。
 
  作者是中国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原题《美国防范中国的非理性思维》
责任编辑:昀舒
声明:凡注明来源"钝角网"文章的,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原文链接。本网站作为互联网言论交流平台,所刊发文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参与评论
陈鸿斌:美国防范“中国制造2025”实为非理性思维 会员

排行榜

热门关键词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继续努力!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