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首页
外交
大国
周边
新兴国家
安全
经济
七洲志
国际周评
读书
当前位置:
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印度
坦维·马丹:中印边界冲突或进一步把印度推向美国的怀抱
印度官员现在的目标是加强与其他地区和全球大国的关系,以制衡更加自信的中国。新德里和华盛顿可能会更加亲密。对中国行为的担忧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美印关系。与此同时,印度人认为美国对全球力量平衡“不可或缺”。但对于把所有鸡蛋都放在美国的篮子里,新德里方面...
【详细】
2020-06-23
阿里夫·拉菲克:去年美国默许印度吞并克什米尔或是中印边界激烈冲突的根源
想当然地将中国在实控线上的行动与中国更广泛的激进政策联系起来,可能是错误的。事实上,有迹象表明,中国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回应美国去年对印度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的支持采取了单边措施。...
【详细】
2020-06-17
吴孟克:“极限施压”对阵“战争边缘”——莫迪执政以来的印巴关系
在2019年2月普尔瓦马危机中,印巴出现了“战争边缘”式危机,客观上对印起到了一定威慑作用。然而,印度于2019年8月废除宪法第370条,取消印控克什米尔地区自治地位,印巴关系再次跌至谷底。“持续紧张/不时危机”仍将是印巴关系在可预见未来的主要特征。...
【详细】
2020-01-15
袁南生: 印度的战略定位和国家命运,“ 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
从印度独立70多年的发展历程来看,印度的战略定位是成功的,这使印度获得了与其国家实力不对称的、较高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为印度在国际体系中谋得了一个新的地位,即努力塑造印度在后殖民主义国家及广大的第三世界国家中的某种领导地位,开创所谓“第三条道路”,成...
【详细】
2019-12-13
访震后克什米尔:那些坚强乐观的克什米尔女性让我深受感染
UNDP克什米尔办公室的当地雇员也以女性居多。跟她们呆了一天后,我们也成了朋友。她们告诉我,在地震中,她们每家都失去了亲人。但她们互相支持,互相鼓励,当她们加倍努力工作去帮助其他村民时,她们获得了新的力量。她们的笑容依然灿烂,我被她们的坚强和乐观深深感染了。...
【详细】
2019-12-11
印太战略背景下的美印关系:双方真的重视其战略伙伴关系吗?
两国繁琐的官僚审查机制会让对方产生不重视战略伙伴关系的印象。在美国,这通常表现在出口管制决策方面。而在印度,国防部高级官员需要亲自审批本国军官与外国同行的接触,这也限制了与战略伙伴国建立个人关系。因此,美印间这种顺畅的双边防务合作尚未形成。在成熟的...
【详细】
2019-11-22
朱颖:为什么印度在RCEP谈判中死掐中国?
印度政府退出RCEP得到印度社会的广泛支持,也就是说,几乎整个印度都因为中国而对RCEP说不。印度对RCEP说不,是害怕中国强大的制造业,而印度也有“印度制造”的雄心壮志。...
【详细】
2019-11-15
王文奇:莫迪政府的民族主义与国家形象
莫迪的明智之处在于,他把这些个人的形象塑造包裹于国家叙事、国家形象之中,他以虔敬的学习者姿态礼拜宗教、研读先贤,同时又拜访那些德高望重的前辈政治家。为了亲民,莫迪还主持了一档广播节目,叫“开心见诚”(Mann Ki Baat),呼吁印度民众与他直接推心置腹、开诚布公...
【详细】
2019-10-23
东西之间的次大陆:印度文化中的信仰与理性
印度人的本质特征,由印度多种传统的不同因素形成。持不同态度的西方人的观察倾向,对于印度人在殖民地时期出现并且至今依然存在的自我形象的形成产生了十分重大的——正面的和负面的——影响。这种关系包含若干辩证方面,与对来自见多识广的西方的有选择性的赞赏和...
【详细】
2019-09-14
潘特,拉杰:印度准备好应对美国的印太战略了吗?
2018年1月,印度对华态度又显示出180度的大转弯。这次转变既体现出印度的结构性忧虑,又体现出它对战略自主的坚持。战略自主,是印度不结盟外交政策在冷战后的新发展,指导着印度不要被任何单一大国牵着鼻子走。近年来,战略自主意味着印度与所有大国(包括中国)发展关系...
【详细】
2019-08-23
莫迪政府在克什米尔的突破性动作究竟为了什么?中印关系是否因此脱轨?
在中印边境局面可控的局面之下,印度与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划归为两地,便可在“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集中精力应对巴基斯坦。如此一来,印度与中国和巴基斯坦两军同时对峙的局面得以结束。更深层次来看,印度的担忧不只是与巴基斯坦和中国的边境争端,而是克什米尔地区局面...
【详细】
2019-08-12
张家栋:印度欲在克什米尔用“短痛”换“长安”
由于美国政策的不确定性,印度的战略机遇期可能会失去。最近一段时间,美国政府曾表示可以斡旋克什米尔争端,并准备从阿富汗撤军。印度担心在阿富汗问题解决以后,美巴关系会进一步改善,巴基斯坦将把更多的力量用在克什米尔方向。这些既让印度非常恼火,也让印度有了紧迫...
【详细】
2019-08-12
克什米尔争端对中印关系投下阴影:能避免新版“洞朗对峙”出现吗?
面对“三股势力”,中印巴有充足的理由携手,以维护地区的稳定,2017年印巴同时加入以打击“三股势力”为主要使命之一的上海合作组织即是明证。中国“一带一路”旗舰型工程“中巴经济走廊”,也是希望通过改善巴基斯坦经济,消除极端势力滋生的土壤,实现地区的繁荣与稳定...
【详细】
2019-08-08
苏米特·甘古利:若介入克什米尔争端,特朗普或面临新的外交失败
克什米尔是南亚次大陆北部的一个穆斯林占多数的地区,自1947年印巴分治以来,印度和巴基斯坦都宣称对克什米尔拥有主权。印度实际上控制着克什米尔55%的区域和大部分人口;巴基斯坦控制的区域大约占30%,中国控制着剩下的15%。克什米尔争端已经导致了三场战争和无数次...
【详细】
2019-07-31
印度海军上校:新兴的印太地区地缘政治——印度的机遇与挑战
印度意识到,邻国是其崛起为地区、乃至全球强国的关键。而在此之前,中国已大幅扩大了在该地区的活动足迹。印度的许多邻国经济匮乏,也经历了政治动荡期,需要一种善意的支持,而正是在这些国家,中国获得了立足之地。公平地说,印度在处理与邻国的政治和经济关切时,在外交上...
【详细】
2019-07-23
林民旺:印美关系是莫迪政府面临的一大考验
印度的“尴尬”在于:一方面,需要依靠美国来平衡中国,而其传统上最友好的伙伴俄罗斯同中国的战略关系日益紧密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印俄在对方外交中的战略价值。作为俄罗斯的替代,能够帮印度平衡中国的只有美国了。另一方面,需要同中国维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不论是基于...
【详细】
2019-07-13
从美印小型贸易战看美国贸易政策未来演变
印度在6月16日启动了对特朗普钢铁和铝关税的报复,对美国6%的出口商品征收了新关税,其中包括来自加州的6亿美元杏仁。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下一步行动将是什么呢:有可能是更多的普惠制除名,也有可能是对印度实施301号条款。...
【详细】
2019-07-10
毛克疾:“印度制造”70年启示录
虽然不少印度专家至今仍以服务业导向的“抄近路”的发展方式为荣,但印度政府已经将过于依赖服务业的经济当作必须解决的结构性问题。印度人民党政府上台以来,推出了多项旨在推动制造业发展的政策,这一方面是为了获得更高速、更稳定、更可持续的经济增长,真正使印度...
【详细】
2019-06-08
印度制造业,真有实力取代中国吗?
印度年轻人中每5人就有1人找不到工作——这还仅仅是纸面上的状况,实际情况更糟:印度“就业率”的含金量很低,如全国就业人口中有1亿人从事低端商业,包括至少1200万个小商店和至少2500万名流动小贩。...
【详细】
2019-06-04
兰顺正 :靠“民族主义”成功连任的莫迪清楚搞好经济还是要维持住对华关系
莫迪政府很清楚,民族主义虽可以调动民众一时的情绪,但是国内经济政治的良性发展才是长期执政的根基。此次莫迪在竞选宣言中许诺建设“新印度”,打造投资主导的增长模式,并在2030年以前将印度发展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而中国不仅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是印度自 2007 ...
【详细】
2019-05-27
莫迪大胜,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在他的第二任期,利用西方势力牵制中国的同时,继续致力于与中国保持良好关系,吸引中国资金,发展印度经济,将是更高概率的事件。...
【详细】
2019-05-24
电影与政治:印度大选期间,《莫迪总理》为何被选举委员会叫停?
不论是《莫迪总理》在2019年印度人民院选举前“顶级的宣传造势”,还是莫迪总理与电影界的频繁互动,都显示出大选期间电影和政治的密切关系到达了新的高度。当然,在争夺选民的斗争中,电影只能起到“辅助性作用”,毕竟过去五年的政绩才是赢得选票和民心的关键所在。然...
【详细】
2019-05-23
毛克疾:印度手机产业的成功可以被复制吗?
随着印度上网流量资费的迅速下降和手机售价不断走低,印度民众购机上网的门槛大大降低,印度的手机用户数量经历了连续多年的两位数激增。根据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印度13亿人中,近一半拥有至少一部手机,四分之一则拥有至少一部智能手机,哪怕是全印最偏僻的角...
【详细】
2019-05-12
印度选举:国民素质不是选举的障碍
印度的选举政治,它给世界提供的经验,主要有这样一些方面:一是议会制,而不采用总统制;二是以两个重要政党联盟的形式实现平衡;三是联邦制。...
【详细】
2019-04-12
毛克疾:要当全球老三?印度的致命软肋与三重突围
在后殖民时代,印度虽然成功建立了独立现代国家,但其社会整合度极低,在宗教、社群、社区等各层面都有分而治之的、割裂的政治传统。这一传统使得印度中央政府长期在国家能力软弱中挣扎,以至于国家现代化发展始终备受掣肘。...
【详细】
2019-04-11
共8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排行榜
三天
七天
一月
理查德·内普:美国空袭伊朗是一次成功的战略行动吗?...
阿夫雄·奥斯托瓦:伊朗的战略溃败,一场豪赌如何葬送了德黑兰的威慑...
钱跃君:当选联大主席的德国前绿党主席贝尔伯克为何全力支持乌克兰...
肯尼斯·波拉克:被以色列打击后,伊朗最危险的反击手段是什么?...
哈斯克尔&斯劳特:美国的“脱欧时刻”:特朗普关税与经济不确定性的...
马尔科姆·特恩布尔:“美国优先”之下,世界秩序重塑:盟友的困境与中...
理查德·内普:美国空袭伊朗是一次成功的战略行动吗?...
伊丽莎白·桑德斯:“国王总统”特朗普,行政权力失控时代的美国外交...
约翰·德鲁里:李在明就任韩国总统,半岛迎来破局时刻...
热门关键词
中美关系
美国
中美经贸关系
中国外交
日本
特朗普
朝鲜
俄罗斯
朝鲜半岛
美国外交
社会万象
日本文化
朝核问题
美国经济
世界历史
中美贸易战
全球化
美国大选
韩国
中东
全球经济
乌克兰
印度
苏联
中国
欧洲
中日关系
文明
德国
伊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