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首页
外交
大国
周边
新兴国家
安全
经济
七洲志
国际周评
读书
当前位置:
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美国外交
卡兰达罗夫:美国反对俄罗斯应像历史上反对苏联入侵阿富汗那样具有明确目标和一贯政策
美国对苏联入侵阿富汗的一贯性政策,在今天美国对俄罗斯的态度中并没有体现出来。在过去两年中,美国内阁成员提出的政策目标含糊不清且不断变化。2022年4月,国防部长劳埃德·奥斯汀表示,美国的目标是乌克兰获胜,并阻止俄罗斯发动更多入侵。相比之下,在2022年5月《纽约...
【详细】
2023-12-06
杜斯&奥凯尔:加沙停火之后,美国有没有选项让这种灾难性冲突不再重演?
华盛顿必须重新调整自己的政策,仅仅批评以色列不断强化的占领是不够的,而应采取具体步骤结束它。以色列持续、激进的定居点扩张没有带来任何实质性代价,这助长了支持定居点的以色列极端右翼。...
【详细】
2023-11-28
哈斯&库普坎:战事陷入僵局,乌克兰应该从战略进攻转向战略防御
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之后,双方商定的停火和后续领土谈判的前景很可能会显著改善。如果胜选者继续致力于跨大西洋团结,并进一步努力确保乌克兰的安全和主权,普京就没有理由认为时间站在俄罗斯一边。但距离美国大选还有一年的时间,选举结果可能会让乌克兰陷入困境。华...
【详细】
2023-11-20
彼得·施罗德:是美国在阿富汗的撤军促使普京做出入侵乌克兰的决定吗?
如果更好地了解普京做出决定的时间线,就会得到一个不同的、有力的教训:美国的实力及其对合作伙伴的承诺诱导而不是阻止了他。这代表了一个典型的安全困境:美国改善其在俄罗斯周边伙伴安全的努力被莫斯科视为对俄罗斯的潜在威胁。美国对普京2021年春季增兵计划的尖...
【详细】
2023-11-06
托马斯·格雷厄姆:在乌克兰战争之后,是否还会存在建设性的美俄关系?
尽管对莫斯科的行为感到反感,但华盛顿仍然需要一个足够强大的俄罗斯,以有效控制自己的领土,并在亚洲建立有利于华盛顿的地区力量平衡。...
【详细】
2023-10-10
布里科夫&萨特怀特:乌克兰战争的结局可能是“朝鲜半岛模式”?
鉴于这种严峻的前景,“朝鲜半岛模式”是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吗?这意味着,当乌克兰的反攻在8月底或9月初达到高潮时,冲突将在大致相当于前线的领土边界上冻结。本质上,就是乌克兰用俄罗斯在2022年吞并的四个地区的很大一部分来换取西方(美国)对其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详细】
2023-08-22
约&索利斯&福尔曼:美国在亚洲的机会之窗,华盛顿能否加强美日韩三国同盟
拜登推进三边关系的愿望反映了他对地缘战略竞争的更广泛的态度:通过加强机构和联盟来增强美国的实力。美、日、韩关系是建立在两个技术先进的美国盟国的基础上的,这两个盟国拥有强大的防御能力,并拥有100多个永久军事基地和大约8万名美军。但由于殖民占领和敌对...
【详细】
2023-08-16
悉达多·卡齐:为什么日本是美国对华竞争战略的关键
根据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最近的一次兵棋推演,日本的积极态度对台海局势“影响甚大”,而日本保持中立的情况会导致中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因此,该报告建议美国领导人“优先考虑深化与日本的军事和外交关系”。特别是,“与日本军队有过接触的参与者”认为,美国和日本军...
【详细】
2023-07-28
哈利·利普曼:与美国自相矛盾的中东外交相比,中国有着明确的中东战略
在美国先进技术缺席的情况下,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与沙特阿拉伯的“2030愿景”保持一致,该愿景致力于发展贸易和技术中心、制造和物流设施、人工智能、数字产业和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沙特阿拉伯正在实现经济多元化,以吸引外国投资,使其成为连接各大洲的中心节点。...
【详细】
2023-07-18
多米尼克·桑松:美国是瑞典加入北约的真正赢家
地缘政治上的讨价还价应该不足为奇,这只不过是对那句古老格言的再次肯定:没有什么是没有代价的。不过,更重要的是,瑞典即将加入北约证明,在俄罗斯入侵之后,欧洲各国对集体安全的承诺日益增强。瑞典拥有1000万人口,国内生产总值超过5000亿美元,最近还承诺将国防开支增加...
【详细】
2023-07-14
科恩&金泰尔:拜登政府到底有没有正确地帮助乌克兰?
迄今为止,美国在乌克兰战争中的战略是一个整体小于部分之和的案例。单独来看,美国在战争中做出的大多数决定都是有道理的。拜登政府对其在这场冲突中的目标不透明,对向一个与拥有核武器的大国发生间接冲突的国家提供高端武器犹豫不决,这是合乎逻辑的。同样,国会希望...
【详细】
2023-06-19
库恩&威廉姆斯:避免核战争,美国需要找到军备控制的新方法
自冷战初期以来,避免核战争一直是军备控制的核心目标。虽然这些协议已经破裂,但避免核战争的原则仍然存在。正因为如此,美国总统拜登敦促各国在应对俄罗斯对乌克兰的侵略时避免打“第三次世界大战”。即便是有限使用少数核武器也已成为禁忌,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领导...
【详细】
2023-06-14
苏珊娜·洛夫特斯:美国不应该试图与中俄争夺在中亚的主导地位
中国慷慨地向中亚提供了260亿元人民币(合38亿美元)的资金支持和援助,这与今年早些时候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访问中亚时提供的可怜的5000万美元形成了令人尴尬的对比——然而,这种差异准确地反映了该地区对中国和美国的相对重要性。虽然七国集团发表声明针对...
【详细】
2023-06-05
拉斐尔·科恩:大力援助乌克兰会导致美国与中国的军事失衡吗?
从战略角度来看,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战争并没有破坏与中国的军事平衡。事实上,美国已经表明,它可以在继续援助乌克兰的同时,继续追求其以印度-太平洋为重点的能力。此外,从长远来看,如果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战争能促使美国及其盟友明白,工业战争不只是历史书中的一个话题,并...
【详细】
2023-05-23
埃里克·施密特:美国不能让移民制度削弱其在全球人才争夺中的优势
为了赢得全球人才竞争,美国不仅需要留住而且需要吸引全球人才。正如哈佛大学政治学家格雷厄姆·艾利森和我所主张的那样,美国政府应该齐心协力,从全球范围内识别和招募顶尖的研究人员。为杰出的科学家提供特殊的绿卡将使美国保持其在技术方面的优势,以便应对未来几...
【详细】
2023-05-17
卡瓦纳&弗雷德里克:美国军事干预的惨淡记录,为什么武力经常失败?
在2022年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之前,美国政府高估了俄罗斯的军事实力,低估了乌克兰的能力。结果,政策制定者们预期——甚至开始为俄罗斯的迅速胜利做准备。更可靠地了解其他对手和合作伙伴的军事能力必须成为情报界的首要任务。分析人员需要做的不仅仅是计算坦克、船只...
【详细】
2023-03-31
保罗·皮勒:为什么美国要推动沙特和以色列的全面关系?
总的来说,中东国家通过正常外交渠道进行对话越多,中东地区就越有可能保持和平稳定。但是,伪装成“和平”协议,而实际上是延续冲突的反伊朗和反巴勒斯坦安排,并不能增强稳定。对于美国来说,促进这种分裂会使冲突长期化,这阻碍了美国成为真正的和平缔造者。...
【详细】
2023-03-24
帕尔西&阿尔贾布里:中国如何成为中东和平的缔造者
北京一直在努力加强与所有地区大国的关系,不偏袒任何一方,也不卷入它们的冲突。它设法与伊朗、以色列和沙特阿拉伯保持良好关系,同时在这些国家之间的争吵中保持完全中立。中国没有与任何中东国家签订防务协议,也没有在该地区维持军事基地,中国依靠的是经济而非军事...
【详细】
2023-03-17
马修·邦恩:普京按下核按钮的风险真实存在,美国需要未雨绸缪
普京输不起这场战争,因为他已经为这场战争付出了数万俄罗斯人的生命,他现在几乎没有什么现实的选择来赢得这场战争。普京知道,跨过核门槛将会付出巨大的代价和风险,但如果要在这和可能导致他失去权力的耻辱性失败之间做出选择,他很可能会按下核按钮。...
【详细】
2023-02-27
沈志华:美苏冷战的发生也是从经济领域的脱钩开始的
冷战的起源和发生,特别是苏联在其中的作用,这是学界一直在讨论的问题。如果我们从经济这个新视角,特别是苏联的经济观念、经济政策以及美苏之间的经济关系来研究,就会发现不同的逻辑链条,产生不同的历史叙事,从而对战后美苏关系变化、冷战格局形成和展开提供一种新的...
【详细】
2023-02-22
柯蒂斯&格罗斯曼:为什么美国不能忽视印度和中国的边界争端
美国在提供军事援助和就新德里与北京的边界问题发表声明时,必须跟随印度的脚步。否则,印度可能会担心美国在不必要地激化这个问题,并对美国的提议望而却步。华盛顿需要谨慎地制定一项低调但仍具有前瞻性的支持印度的政策。这样的战略将保持美印加强伙伴关系的强劲...
【详细】
2023-02-15
林泉忠:美日同盟的“现代化”究竟意味着什么?
美日同盟的“现代化”定义尽管语焉不详,然而都以中国为最大的假想敌,该同盟关系的“现代化”进程,无疑也是以“遏制中国”为前提。无论是传统还是非传统的安全议题,都应致力于外交、对话等途径的交流,而以“遏制”为导向的战略思维,并不足以解决问题。...
【详细】
2023-02-09
科斯蒂廖拉:预见苏联解体的凯南同样预见到了当前的俄乌战争
自冷战以来,美国的军事边界已经向东推进了很多。无论俄罗斯在乌克兰的残酷战争如何结束,美国都承诺要在俄罗斯家门口保持强大的军事存在。如果凯南还活着,他会注意到把俄国人逼到可能发动入侵的地步是多么危险。他还会指出美国国内的多重问题,并想知道这种暴露在东...
【详细】
2023-01-29
伊万·埃兰德:接受多极世界已经到来,美国不需要在非洲遏制中国
美国需要强调非洲在安全领域的自主性。美国必须最终接受多极世界已经到来的现实,推动扩大联合国安理会,不仅增加非洲联盟,而且增加印度、日本、德国和巴西为常任理事国。正如富兰克林·罗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总统最初在二战后的“四大警察”(Four police)...
【详细】
2023-01-13
惠顿:需要通过谈判解决乌克兰危机了,别拖到美国选民厌倦这场战事
拜登政府能进行直接谈判吗?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工作人员的一些声音暗示,希望基辅与莫斯科谈判,这可能是一个开始。但拜登政府几乎没有采取什么措施与俄罗斯进行外交接触。现在双方的关系比肯尼迪政府以来的任何时候都要少。...
【详细】
2023-01-05
共20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排行榜
三天
七天
一月
理查德·内普:美国空袭伊朗是一次成功的战略行动吗?...
阿夫雄·奥斯托瓦:伊朗的战略溃败,一场豪赌如何葬送了德黑兰的威慑...
钱跃君:当选联大主席的德国前绿党主席贝尔伯克为何全力支持乌克兰...
肯尼斯·波拉克:被以色列打击后,伊朗最危险的反击手段是什么?...
哈斯克尔&斯劳特:美国的“脱欧时刻”:特朗普关税与经济不确定性的...
马尔科姆·特恩布尔:“美国优先”之下,世界秩序重塑:盟友的困境与中...
理查德·内普:美国空袭伊朗是一次成功的战略行动吗?...
伊丽莎白·桑德斯:“国王总统”特朗普,行政权力失控时代的美国外交...
约翰·德鲁里:李在明就任韩国总统,半岛迎来破局时刻...
热门关键词
中美关系
美国
中美经贸关系
中国外交
日本
特朗普
朝鲜
俄罗斯
朝鲜半岛
美国外交
社会万象
日本文化
朝核问题
美国经济
世界历史
中美贸易战
全球化
美国大选
韩国
中东
全球经济
乌克兰
印度
苏联
中国
欧洲
中日关系
文明
德国
伊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