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首页
外交
大国
周边
新兴国家
安全
经济
七洲志
国际周评
读书
当前位置:
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中国外交
郑佳明:曾国藩的学问与格局,他为何发起向西方学习的洋务运动?丨共识国际讲坛
曾国藩对洋务运动的功劳,实际上使中国工业化起步,使中国对外开放起步,使中国洋务人才培养起步。洋务运动30年,带来了同治中兴。有人说“洋务运动失败了,失败的标志就是甲午战争我们被打败了”;不能这么讲。洋务运动它带来的深远影响和它对后来中国工业的发展、现代...
【详细】
2021-03-29
相蓝欣:放任美国衰亡论和中国体制优越论宣扬,正中西方鹰派的下怀
中美关系尚在磨合期,美国启动阿拉斯加会谈的目的是试探性接触,对建立心理层面的磨合至关重要,但具体政策上不能期待过高。中国必须首先纠正外交姿态。继续战狼外交,公开要求美国“拨乱反正,纠正错误”的调门,与美国衰亡论和中国体制优越论如出一辙,只能进一步激化拜登...
【详细】
2021-03-24
詹姆斯·霍尔姆斯:“四方”是否正转变为遏制中国的联盟?
即使北京想要恢复其温和外交政策,它能不能够做到,也是非常值得怀疑的。事实上,中国的军事力量不断增强。因此,无论中国领导层会如何表现,极有可能会出现还是长期的战略竞争。从利益和威胁来判断,“四方”总会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存在。...
【详细】
2021-03-23
林民旺:中美关系恶化背景下,边境对峙事件考验了中印关系的“成色”
2020年发生的这场中印边境对峙事件,与中美关系的急剧恶化相呼应,对中国外交与战略构成了较大挑战。中国以一贯的理性和克制的态度,坚决维护了国家领土主权,同时这场对峙也考验了中印关系的“成色”。...
【详细】
2021-03-18
约瑟夫·帕伦特:中国的“一带一路”会导致其失败吗?
中国标志性的外交政策是其“一带一路”倡议(BRI),这是一系列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陆海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预计将耗资1.3万亿美元。此外,中国还计划建设“极地丝绸之路”,加快北极航道建设。可以说,中国最重要的国内政策是试图让少数民族具备更大的文化统一性。从表...
【详细】
2021-03-15
朱锋:南海问题越来越事关中美大国竞争的战略走向与中国周边安全进程
南海局势正在进入大国战略博弈、亚太区域国家利用中美对抗来最大限度维护自身利益的 “新常态”,未来的南海维稳与维权需要中国和周边国家一起共同建设“新规则”。推动中国-东盟 “南海行为准则”(COC)磋商,是管控南海争议 的焦点之一。...
【详细】
2021-03-05
巴萨姆·约瑟夫:中国在中东的“疫苗外交”能威胁美国的战略主导地位吗?
总的来说,形势是对中国有利的,中国抓住了美国的政治和经济前景黯淡的时机来推广自身。最近的事态发展表明,中东政治领导人都相信与中国政府加深合作的好处……...
【详细】
2021-02-26
张宏杰:曾国藩眼里的洋人与洋务
早在李鸿章在上海处理洋务时,曾国藩就写信给他说,要把儒学“忠信笃敬”思想运用到外交上。他援引孔子的话:“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子张书诸绅。”用的是古话,表达的却是新观念:要转变天朝上国君临万邦的传...
【详细】
2021-02-25
伟达:邓小平的“折中务实”与中国发展
中国现代化的正确路径,必然是既折中又务实,能够总览统筹全局,又敢于重点突破传统禁区,敢于在敏感深水区“摸着石头过河”。可能这就是为什么历史在当年选择了邓小平。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恢复高考、农村联产承包、中美建交、开创经济特区,到一国两制促成香港回归...
【详细】
2021-02-24
余智:中西方竞争的最终决定因素是基本制度
中国今后的科技发展,更多的还是要依靠自身的体制改进,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体制,更好地发挥人的自由与创造力。而体制一旦向西方靠拢,与西方的发展战略方向矛盾也就基本解决了,被“卡脖子”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因此,上述两个问题实际上是一体化的。...
【详细】
2021-02-23
邓小平对外战略的可贵在于透过冷战的重重迷雾把握住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
由于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战略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同各世界大国之间的战略需求和经济互补已成为一个不能否认的基本事实,从而使中国全面溶入国际体系,与世界接轨,并将中国对外关系置于一个更加坚实的基础之上。...
【详细】
2021-02-19
陈相秒:东南亚海上民兵,搅动南海形势新挑战?
海上民兵虽然不是正规军,也未配备高精尖的武器装备,但其数量庞大、行动诡秘、人员专业程度欠缺的特点使其对南海形势的影响不可低估。其中,越南在2020年打着渔业活动的幌子累计动员数千艘次民兵渔船进入中国海南岛、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海域执行政府部门下达的显示...
【详细】
2021-02-05
拉菲克·多萨尼:中印在拉达克对峙是基于战略分歧,冲突仍会爆发
与洞朗事件不同,中印之间的拉达克对峙是基于战略分歧。因此,局势仍然充满了升级的危险。然而,作为21世纪主要的崛起大国,中印双方也能从和解与合作中获益良多。若双方领导人能够本着互谅互让的精神,明智决策,关注长远的收益,可能会对改善中印关系有所帮助。...
【详细】
2021-02-04
曹辛:拜登就任,欧洲对华态度会有新变化?中国还是要做好自己的事
中国还是做好自己的事最重要;退一步说,即便经济总量世界第一了,领导世界也需要绝大多数人认可才行,这和二战后美国面临的世界局势,完全是两回事。...
【详细】
2021-01-21
曹辛:拜登任命“印太协调人”,为何中国官方保持沉默
中国应该理直气壮地将之公告世界:美国不是印太国家,而是印太域外国家,只有中国才是毋庸置疑的印太国家,否则就是在默认美国政府关于“美国一直是印度-太平洋国家”的立场,从而客观上为美国下一步以印太国家身份采取的一切行动提供了道义上的合法性,这是重大原则问题...
【详细】
2021-01-18
时殷弘:大选后的中美关系趋势颇大程度上可以由中国影响或者塑造
中美关系趋势颇大程度上可以由中国影响或者塑造;应当肯定,也必须肯定,美国大选后的中美关系趋势颇大程度上可以由中国影响或者塑造,因而,中国方面的战略和政策至关重要,中国方面的战略和政策的适当调整至关重要。...
【详细】
2021-01-04
曹辛:新年伊始,中国国际局势状况好转,更应做好自己、处理好内政
当前对中国有利的局势不是一成不变的,局势转换并非没有可能,这取决于中国的操作与运作。在宣传上,必须停止“战狼”文化的宣传和炒作。外交本来是非战争、非武力手段,这在国际上特别容易引起舆论的非议,并成为口实,引发误解。...
【详细】
2021-01-04
拉纳·米特:中国所拥有的力量如何塑造其全球野心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崛起的主要障碍不是美国的敌意,也不是国内的敌人,而是其威权主义面相。威权主义和有时具有对抗性的扩张主义的影响叠加在一起,玷污了中国模式的其他组成部分,诸如强调消费主义和物质生活方式的改善,对全球发展和减贫虽有缺陷但真诚的承诺,以及中国真...
【详细】
2020-12-25
曹辛:美日牵头的印太四国联盟未来会真的遏制中国吗?
美日印澳四国联盟是临时性和战术性的策略联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战争联盟,其性质至少目前来看并不严重,不能等同于事实上的敌对同盟。关键是:南海能保持稳定,中国在外交和海外军事上能够有所控制和管理。...
【详细】
2020-12-24
朱颖:如何调和与西方价值观的冲突,是中国进行国际合作的现实问题
按中国的价值观看,西方国家非议中国就是要遏制中国,但中国在迈步多边主义的道路上,如何调和与西方价值观的冲突,确实是一个现实问题。没有价值观充当粘合剂,多边主义难以实现,至少与西方国家的合作很难深入展开。...
【详细】
2020-12-16
曹辛:欧盟和日本的对华立场正在起变化?中国国际环境又趋微妙
从欧盟和日本的立场来看,中国若要签署或加入相关条约,维护欧盟和日本两大市场,除了自身无法控制的政治因素外,中国国内市场的进一步开放、真正实行市场经济,恐怕是必不可少、并要有具体动作的。这一切,实际上涉及到中国的进一步开放问题……...
【详细】
2020-12-14
共31页: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尾页
排行榜
三天
七天
一月
卡尔&米特:AI竞赛的四个致命盲区,美国正输掉创新之外的战争?...
格林&泰特:科技正在重塑人类的联结,当权威崩塌,AI正在填补真空...
安德烈·兰科夫:抓住这三大软肋,特朗普就能让金正恩重返谈判桌...
卡尔&米特:AI竞赛的四个致命盲区,美国正输掉创新之外的战争?...
阿夫雄·奥斯托瓦:伊朗的战略溃败,一场豪赌如何葬送了德黑兰的威慑...
肯尼斯·波拉克:被以色列打击后,伊朗最危险的反击手段是什么?...
理查德·内普:美国空袭伊朗是一次成功的战略行动吗?...
伊丽莎白·桑德斯:“国王总统”特朗普,行政权力失控时代的美国外交...
格林&泰特:科技正在重塑人类的联结,当权威崩塌,AI正在填补真空...
安德烈·兰科夫:抓住这三大软肋,特朗普就能让金正恩重返谈判桌...
彼得·哈里斯:特朗普打响了对伊战争——德黑兰将如何反击?...
赫斯特&特鲁博维茨:中美博弈新思维,与其豪赌未来,不如稳固当下...
热门关键词
中美关系
美国
中美经贸关系
中国外交
日本
特朗普
朝鲜
俄罗斯
朝鲜半岛
美国外交
社会万象
日本文化
朝核问题
美国经济
世界历史
中美贸易战
全球化
美国大选
韩国
全球经济
中东
乌克兰
印度
苏联
中国
欧洲
中日关系
文明
德国
伊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