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首页
外交
大国
周边
新兴国家
安全
经济
七洲志
国际周评
读书
当前位置:
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中美经贸关系
刘亚伟: 中美关系进入“高危期”,中国要耐心打“持久战”
从现在到11月3日美国大选,大选后到2021年1月20日的总统就职仪式,应该是中美关系最不稳定、最有可能发生重大危机的6个月。特朗普为了赢得选举,他在乎的是一时输赢,而中国关注的是长久国运,应该有更多的耐心和耐力,有更长远的思考和更有智慧的决策方式。...
【详细】
2020-08-14
朱颖:中美关系的恶化态势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很难扭转
特朗普让“美国优先”,削弱了美国全球领导力。“民主联盟”成形的希望不大,但由于美国的支持,会使一些对中国有怨气的国家或地区出来对抗中国。...
【详细】
2020-08-13
尹继武: 中美国家安全观比较分析
从历史动态来看,中美的国家安全观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其变化的动力来源于国家战略文化和领导人的安全信念之间的内在张力及平衡。战略文化相对而言是静态的,是国家长期沉淀积累的关于战略及其目标实现的信条,而领导人的安全信念会受到领导人更替、实力变迁等诸多因...
【详细】
2020-08-12
李巍:为什么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冷战?
中美两国不应过分强调意识形态差异,也不应输出自己的意识形态。被意识形态蒙蔽双眼可能会阻碍决策者和普通人做出理性的判断和行为,固化甚至放大双方的分歧。中美两国都应切实尊重文明和价值观念的多样性,遵循邓小平“搁置争议”的原则。两国都应遏制国内激进的民...
【详细】
2020-08-11
曹辛:中美冲突绝非一次喊话所能解决,特朗普或采取更具刺激性的动作
当前特朗普竞选连任面临的最大限制是:没有任何议题可以像中国议题那样,能够有效转移和冲淡当前美国的严重疫情和经济大幅下滑给他连任带来的致命舆情焦点。只有中美冲突的舆情可以有效引导美国媒体的关注,并客观上创造出有利于特朗普的舆情,动作越猛烈、题材越刺激...
【详细】
2020-08-10
陆克文:中美双方领导人都应谨慎,防止被国内民族主义沙文主义绑架
中美领导人面临的问题是,如果发生重大碰撞,会发生什么?如果一架飞机被击落,或者一艘海军舰艇被击沉或残废,为了避免立即军事升级,是否已经就下一步达成了什么一致意见?近期由某智库举行的桌面推演揭示了令人不安的结果。但在现实世界的情况下,除了桌面推演之外,北京和...
【详细】
2020-08-06
戴维斯:需立即调整当前的政策以拉回走在战争边缘的美中两国
很有可能,华盛顿和北京将继续彼此的“行动/反击”螺旋以恶化双边关系,而接触的不断减少对两国都没有好处,并且增加了双方军事冲突的可能性,无论是意外还是误判。不幸的是,在这方面,华盛顿似乎对必要的降温没有任何兴趣。...
【详细】
2020-08-04
沈大伟:特朗普政府对华系统性抨击,寻求是的与中国进行新一轮冷战对抗
如果对特朗普政府寻求与中国进行新一轮冷战对抗有任何疑问,那么这些演讲和文件应该回答这个问题。现在悬而未决的问题是北京将如何回应,以及拜登政府会有什么不同?...
【详细】
2020-08-03
刘小彪:中美处于快速迭代升级的危机中
《纽约时报》几年前曾报道,时任中国外长私下对美国外交官抱怨,在南中国海问题上,中国被小国欺负。这无疑是苦涩的事实,但中方应该反思的是,为什么会这样?中方应如何改变?无论如何,有一点是明确的,即中方目前对外发言、表态和传播的思路、方法与语汇等,尽管在中国国内有...
【详细】
2020-07-31
张敬伟:特朗普对华的冷战大戏,与其说是脱钩,还不如说是为了大选
中美关系发展到这地步,也不可能回到从前。但不管是谁入主白宫,也不会贸然和中国去玩零和博弈的危险游戏。何况,在美国穷追猛打下,中国依然对美国有所节制,给美国留了后路。因此,美国发起的“冷战”大戏如何收场,还要看11月美国大选的结果。...
【详细】
2020-07-30
张云:美国战略思维转型给中美关系带来的不确定性
在中国对美国的国内政治很难有直接的影响的情况下,中国能够做的就是如何为美国战略思维转型,提供外部可能的便利环境。美国重新定义“新型全球领导力建构的战略机遇期”的成功,对于中国抓住的“进一步改革开放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很重要。...
【详细】
2020-07-27
曹辛:特朗普正用对华悬崖战术为自己竞选连任助力
特朗普和蓬佩奥两人的聪明之处在于,它把内容相同、实施时间相隔仅仅四个月的特朗普当前和未来两届政府政府的政策前后连在了一起:用当前的政策对中国预警,暗示中国必须与特朗普政府合作,实际上是帮助特朗普竞选连任;同时警告中国政府在特朗普新政府时期,必须改变国...
【详细】
2020-07-27
叶胜舟:中美关系一泻千里的“换位思考”
7月24日上午,中方通知美方关闭驻成都总领事馆,中国外交部公告措辞留有回旋余地。没有公布关闭期限,只说“对该总领事馆停止一切业务和活动提出具体要求”,同时强调对等报复“符合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符合外交惯例”,“中美之间出现目前的局面,是中方不愿看到的,...
【详细】
2020-07-24
保罗·希尔:特朗普关闭中国领事馆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民调支持率吗?
关闭中国在休斯敦的领事馆可能只是明显得表明了一点,仅出于对中国的恶意就可以封锁沟通平台。不幸的是,这也象征在当前最需要美中双方进行战略对话和相互理解的时候,双方沟通的可能性进一步减小,竞争形势下,美中关系正在加速触底。...
【详细】
2020-07-23
赵明昊:美国对华加大压制的四大趋向
应看到,德国、法国、日本等国并不愿被美国绑上遏华对抗的战车,同时疫情下西方国家内部的嫌隙与裂痕也在凸显。可利用美欧日三方在数字税、农业开放、气候变化等问题上的分歧矛盾,调动欧日与我国加大协调合作的积极性。宜抓住全球化进程更具区域性的态势,大力深化东...
【详细】
2020-07-22
警惕前苏联陷阱,“内循环”不是“内卷化”
从制度经济学看,常识很简单,只要尊重私人产权,尊重自由交易,尊重开放交流,满足这三个条件,社会自然就能发展起来;反之,用公有压制私产,用管制压制市场,用“内循环”压制开放,个人无权利,政府爱折腾,社会就会出现各种各样问题。...
【详细】
2020-07-20
曹辛:中美关系牵动国运,对美方略宜待美国大选后再确定
中国之所以需要美国新总统产生才能确定对美方略,这说到底还是取决于利害与得失,而不同的美国总统和不同的政策,会产生不同的后果。...
【详细】
2020-07-20
坎贝尔&胡珀:中国“韬光养晦”的外交政策彻底结束了吗?
过去,中国通常寻求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安全环境,偶尔会抓住机遇推进目标,而避免引发不适当的国际反应,一旦行为过度,就会谨慎地进行调整。然而,北京最近的行动并没有显示出这种保守或谨慎。中国可能只是在利用疫情造成的混乱和美国政府缺席留下的全球权力真空。但我们...
【详细】
2020-07-16
沈大伟:该接受美中冷战2.0并去适应它了,避免热战应是首要目标
我们已经到达谷底了吗?没有,情况也许、而且可能会变得更糟。螺旋式下降的对抗势头仍然很大。尽管中国政府继续经常性地呼吁加强合作,使之成为两国关系的唯一逻辑基础,但是,特朗普政府内外的外交政策实践者并不同意这种看法。如今,大多数美国人都把与中国存在有争议...
【详细】
2020-07-15
周志兴:中美关系不能刻舟求剑
王毅外长强调了习主席的观点,他说: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我们有一千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好,没有一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坏。只要双方都有改善和发展中美关系的积极意愿,我们就能够推动中美关系走出困境,重回正轨。 这是非常清醒的话,如果能够遵行去做,那是中国之福。...
【详细】
2020-07-14
道格•班多:美中必须就安全问题进行实质对话,避免军事对抗出现
中国没有对美国的安全构成任何实质性威胁。鉴于对中方行为的分析越来越歇斯底里,这种说法也许让人震惊。美国的一些利益确实遇到危险,北京的活动正在削弱美国以往巨大的经济和军事优势。然而,没有人想象中国会攻击美国、美国人、美国的领土或自由。即使中国强大得...
【详细】
2020-07-10
杨超:中美彻底“脱钩”暂时不太可能,但要警惕强硬派趁关系紧张力推“真脱钩”
在美国步步紧逼的情况下,不排除中美双方真的会在各领域逐步脱钩。对特朗普来说,“脱钩”也许只是其交易的筹码,但不排除强硬派乘机“搭车”,借中美关系紧张之机力推“真脱钩”。最近美国国会紧密推出的多项干涉中国内政的决议出台,也反映出这种趋势。...
【详细】
2020-07-10
《外交政策》:美中大脱钩可能是历史性的断裂
无论哪种情况,世界经济即将重构——从商业模式的破坏到整个行业的重构,将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但它也可能带来不可预见的地缘政治后果,尤其是对中国而言,40年来中国与西方的贸易、投资关系不断加深,在全球经济体系的支持下,中国从小鱼成长为鲸鱼。如果这一切被撕裂,会...
【详细】
2020-07-02
胡佛研究所:美国应该选择与中国和解,而不是对抗
尽管规模巨大,但中国是一个西方国家不需要进行战争的国家。欺负中国,中国就会欺负你。给予它尊重,你就会获得它的尊重。中国似乎不如10年前更加民主。但这不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虽然进展停滞不前,但只有中国人才能做到。当他们这样做时,我们应该鼓掌。...
【详细】
2020-06-29
丁咚:从建设性接触到次冷战:中美关系的危险走向丨共识国际讲坛
随着美中全面竞争态势的展开,冲突、对抗乃至敌意都在上升,与此同时,建设性声音越来越少,越来越弱。两国关系正处在新的拐点:一边是结束的“悬崖”,一边是开始的“坦途”。是否突破最后界限,从“战略对手”再进一步,成为“战略敌人”,与美国内部各派力量如何看待中国、采...
【详细】
2020-06-28
共32页:
首页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
尾页
排行榜
三天
七天
一月
安德烈·兰科夫:抓住这三大软肋,特朗普就能让金正恩重返谈判桌...
卡尔&米特:AI竞赛的四个致命盲区,美国正输掉创新之外的战争?...
格林&泰特:科技正在重塑人类的联结,当权威崩塌,AI正在填补真空...
安德烈·兰科夫:抓住这三大软肋,特朗普就能让金正恩重返谈判桌...
卡尔&米特:AI竞赛的四个致命盲区,美国正输掉创新之外的战争?...
阿夫雄·奥斯托瓦:伊朗的战略溃败,一场豪赌如何葬送了德黑兰的威慑...
肯尼斯·波拉克:被以色列打击后,伊朗最危险的反击手段是什么?...
理查德·内普:美国空袭伊朗是一次成功的战略行动吗?...
伊丽莎白·桑德斯:“国王总统”特朗普,行政权力失控时代的美国外交...
格林&泰特:科技正在重塑人类的联结,当权威崩塌,AI正在填补真空...
安德烈·兰科夫:抓住这三大软肋,特朗普就能让金正恩重返谈判桌...
彼得·哈里斯:特朗普打响了对伊战争——德黑兰将如何反击?...
赫斯特&特鲁博维茨:中美博弈新思维,与其豪赌未来,不如稳固当下...
热门关键词
中美关系
美国
中美经贸关系
中国外交
日本
特朗普
朝鲜
俄罗斯
朝鲜半岛
美国外交
社会万象
日本文化
朝核问题
美国经济
世界历史
中美贸易战
全球化
美国大选
韩国
全球经济
中东
乌克兰
印度
苏联
中国
欧洲
中日关系
文明
德国
伊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