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s jpg

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津上俊哉:世界不允许实施振兴产业政策的中国“独获全胜”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字号:

津上俊哉:世界不允许实施振兴产业政策的中国“独获全胜”

津上俊哉:世界不允许实施振兴产业政策的中国“独获全胜”
2018-07-03 10:02:58
来源:FT中文网 作者: 津上俊哉
自由贸易退潮后,虽然大家都会损失;就算如此,世界不允许中国“独获全胜”,这就是人类社会的潜规则——有人会反驳说即使是新经济,“中国独获全胜”的说法也太离谱了,但关键在于欧美人家如何感觉并反应。

  最近因为中美贸易摩擦在升级的缘故,有不少中国朋友请我讲一讲过去日美贸易摩擦的经验。我是这样回答的,“1980年代的日本工业很强。钢铁、家电、汽车、半导体……一个一个地直逼欧美的同行。当时的通产省贸易行政的最大的工作就是斟酌和照顾对欧美各国的出口,即实施出口的自主管制(Voluntary Export Restraint)。”

  当时的日本通产省(日本经济产业省前身)以推进“产业政策”著称(编者注:作者1980年进入日本通产省,工作多年),尤其是振兴特定的产业(目标产业政策,targeting policy)很有名,汽车和半导体被认为是其产物。然而到了1990年代,日本不再继续实施目标产业振兴政策,也没有发生过很大的贸易摩擦。

TIM截图20180703100851.jpg

  原因首先是因为日本在泡沫经济破灭后,进入“失去的十年”,国力逐渐地下降,但是更大理由在于,日本在1980年代追赶上了欧美发达国家。

  实现二战后的复兴和追赶欧美国家,是日本政府和国民的共同目标。随着日本在1968年GDP成为世界第二,此后过了十几年进入1980年代,日本国民在生活、技术、文化等方方面面感到经济成长带来的富裕化。

  当然,相比美国,日本还有很大的差距。但考虑到日本的规模,超过美国几乎不可能,因此追赶上欧洲各国,日本人就感到差不多实现了目标。

  追赶上欧美国家后的日本,就没有产生整体国民都拥有的“国家目标”。在实现二战后的大目标后,国民的目标也开始多样化。作为人的心理和国家的发展轨迹,我认为这是很自然的发展趋势。

  那么,现在中国如何呢?

  最近中国“新经济”发展迅猛。尤其是人工智能(AI)、大数据等数据产业和电动汽车(EV)等发展令人瞠目。因此,自认为世界第一的美国产生了“要输给中国”的焦躁感和戒备感,被称为“第二次史普尼克(Sputonik)危机到来”就是暗示此事。

  “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版“目标产业振兴政策”。中国在3年前发表时,美国并没有在意这个政策,现在非常戒备,以至于特朗普政府也在要求中国修改此政策。在这三年中,美国也应该觉察到中国技术实现了突飞猛进的进展吧。

  如此看来,现在中国的“新经济”和1980年代的日本经济非常相似。尤其在国家主导的振兴政策的扶持下,中国在未来的主要产业领域是否会“独获全胜”,这和30年前一样,让欧美国家感到不安和反感。

  30年前的日本和将来的中国所走的道路,从今后要出现不同。

  日本在得到“追赶”上欧美的满足感后,没有国家统一的“国家目标”了,也不继续实施国家主导的产业政策,但今后的中国依然还没有得到“追赶”上的满足感。因为,中国的目标锁定在美国。在去年秋天的十九大上推出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间表给我的印象是,中国的目标不单单是GDP超过美国,而且在军事以及软实力上也要赶超美国,争取重新回到如200年前那样,位居世界第一的位置。欧美很多人也有同样的感觉呢。

  如果这是中国政府和国民一致的目标的话,直到实现目标为止,不会罢手,国家主导的产业政策也会持续30年吧。

  中国今后的道路,日本也不曾有经验。假设在1990年代,日本没有进入“失去的十年”,国力也没有衰退,并且继续实施“目标产业政策”的话,日本会在世界的自由贸易体制中被孤立。

  今后的中国会怎样呢?因为规模和影响力之大,世界经济不能孤立中国,但取而代之会迎来自由贸易体制的终结。

  这好比打麻将。如果一个人总是赢,剩下的三人就不想一去继续玩下去。体育竞技也是如此,特定的国家和选手总是赢,就会更改规则。自由贸易退潮后,虽然大家都会损失;就算如此,世界不允许中国“独获全胜”,这就是人类社会的潜规则——有人会反驳说即使是新经济,“中国独获全胜”的说法也太离谱了,但关键在于欧美人家如何感觉并反应。

  实际上,自由贸易体制已经开始变质,不单单是美国特朗普的“美国第一”模式的保护主义。在美国的政策精英中,要求对“战略性竞争对手”中国实施更加严格的战略的意见已占多数,欧洲对来自中国投资的戒备感也在高涨。今后的世界,以“无差别(non-discriminatory)”原则和市场经济原理为基础的自由贸易体制将衰退,之后“相互主义”和“安全保障”政策将占据主流。

  今年4月,美国政府对中兴通讯拟采取严厉的制裁就是象征性的事件。IT作为零关税的象征,在自由贸易中最普及,因此成为全球供应链最发达的行业。如今的智能手机比30年前的超级计算机性能更高。如果自由贸易不发展的话,1000美元就可以买到智能手机的时代不会来吧。

  这一制裁通过中美两国政府的谈判有望减轻处罚。但假如按照决定那样实施的话,和中兴通讯有交易的美、日、韩、台无辜的零部件厂家就会承受巨大损失。虽然无任何责任,但突如其来的不可预测的损失所带来的坏影响,比单方面提升关税还要大。

  此外,中国判断“依赖美国半导体是危险的”,已经表示通过自主技术开发国产半导体,这也是对自由贸易的一个坏影响。如此可见,IT在“自由贸易”被取代之后,被不可预测的“安全保障”问题所左右,将成为“高风险行业”。

  看到高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两会报告,我的疑问是,中国难道想国家目标实现的2050年为止,现有世界贸易体制会继续下去,只是世界老大换一个而已么?

  那是不可能的。中国有继续实施振兴产业政策的自由,但是没有要求世界“不改变贸易体制”的权利。中国依旧持续产业政策的话,也应该考虑自由贸易衰退之后该怎么办。

  作者任职日本经济产业省多年,亦曾出任日本驻中国大使馆经济参赞,现为日本国际问题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原题《日美贸易摩擦经验说明了什么?》

责任编辑:昀舒
津上俊哉:世界不允许实施振兴产业政策的中国“独获全胜”

津上俊哉:世界不允许实施振兴产业政策的中国“独获全胜”

2018-07-03 10:02:58
来源:FT中文网 作者: 津上俊哉
自由贸易退潮后,虽然大家都会损失;就算如此,世界不允许中国“独获全胜”,这就是人类社会的潜规则——有人会反驳说即使是新经济,“中国独获全胜”的说法也太离谱了,但关键在于欧美人家如何感觉并反应。

  最近因为中美贸易摩擦在升级的缘故,有不少中国朋友请我讲一讲过去日美贸易摩擦的经验。我是这样回答的,“1980年代的日本工业很强。钢铁、家电、汽车、半导体……一个一个地直逼欧美的同行。当时的通产省贸易行政的最大的工作就是斟酌和照顾对欧美各国的出口,即实施出口的自主管制(Voluntary Export Restraint)。”

  当时的日本通产省(日本经济产业省前身)以推进“产业政策”著称(编者注:作者1980年进入日本通产省,工作多年),尤其是振兴特定的产业(目标产业政策,targeting policy)很有名,汽车和半导体被认为是其产物。然而到了1990年代,日本不再继续实施目标产业振兴政策,也没有发生过很大的贸易摩擦。

TIM截图20180703100851.jpg

  原因首先是因为日本在泡沫经济破灭后,进入“失去的十年”,国力逐渐地下降,但是更大理由在于,日本在1980年代追赶上了欧美发达国家。

  实现二战后的复兴和追赶欧美国家,是日本政府和国民的共同目标。随着日本在1968年GDP成为世界第二,此后过了十几年进入1980年代,日本国民在生活、技术、文化等方方面面感到经济成长带来的富裕化。

  当然,相比美国,日本还有很大的差距。但考虑到日本的规模,超过美国几乎不可能,因此追赶上欧洲各国,日本人就感到差不多实现了目标。

  追赶上欧美国家后的日本,就没有产生整体国民都拥有的“国家目标”。在实现二战后的大目标后,国民的目标也开始多样化。作为人的心理和国家的发展轨迹,我认为这是很自然的发展趋势。

  那么,现在中国如何呢?

  最近中国“新经济”发展迅猛。尤其是人工智能(AI)、大数据等数据产业和电动汽车(EV)等发展令人瞠目。因此,自认为世界第一的美国产生了“要输给中国”的焦躁感和戒备感,被称为“第二次史普尼克(Sputonik)危机到来”就是暗示此事。

  “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版“目标产业振兴政策”。中国在3年前发表时,美国并没有在意这个政策,现在非常戒备,以至于特朗普政府也在要求中国修改此政策。在这三年中,美国也应该觉察到中国技术实现了突飞猛进的进展吧。

  如此看来,现在中国的“新经济”和1980年代的日本经济非常相似。尤其在国家主导的振兴政策的扶持下,中国在未来的主要产业领域是否会“独获全胜”,这和30年前一样,让欧美国家感到不安和反感。

  30年前的日本和将来的中国所走的道路,从今后要出现不同。

  日本在得到“追赶”上欧美的满足感后,没有国家统一的“国家目标”了,也不继续实施国家主导的产业政策,但今后的中国依然还没有得到“追赶”上的满足感。因为,中国的目标锁定在美国。在去年秋天的十九大上推出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间表给我的印象是,中国的目标不单单是GDP超过美国,而且在军事以及软实力上也要赶超美国,争取重新回到如200年前那样,位居世界第一的位置。欧美很多人也有同样的感觉呢。

  如果这是中国政府和国民一致的目标的话,直到实现目标为止,不会罢手,国家主导的产业政策也会持续30年吧。

  中国今后的道路,日本也不曾有经验。假设在1990年代,日本没有进入“失去的十年”,国力也没有衰退,并且继续实施“目标产业政策”的话,日本会在世界的自由贸易体制中被孤立。

  今后的中国会怎样呢?因为规模和影响力之大,世界经济不能孤立中国,但取而代之会迎来自由贸易体制的终结。

  这好比打麻将。如果一个人总是赢,剩下的三人就不想一去继续玩下去。体育竞技也是如此,特定的国家和选手总是赢,就会更改规则。自由贸易退潮后,虽然大家都会损失;就算如此,世界不允许中国“独获全胜”,这就是人类社会的潜规则——有人会反驳说即使是新经济,“中国独获全胜”的说法也太离谱了,但关键在于欧美人家如何感觉并反应。

  实际上,自由贸易体制已经开始变质,不单单是美国特朗普的“美国第一”模式的保护主义。在美国的政策精英中,要求对“战略性竞争对手”中国实施更加严格的战略的意见已占多数,欧洲对来自中国投资的戒备感也在高涨。今后的世界,以“无差别(non-discriminatory)”原则和市场经济原理为基础的自由贸易体制将衰退,之后“相互主义”和“安全保障”政策将占据主流。

  今年4月,美国政府对中兴通讯拟采取严厉的制裁就是象征性的事件。IT作为零关税的象征,在自由贸易中最普及,因此成为全球供应链最发达的行业。如今的智能手机比30年前的超级计算机性能更高。如果自由贸易不发展的话,1000美元就可以买到智能手机的时代不会来吧。

  这一制裁通过中美两国政府的谈判有望减轻处罚。但假如按照决定那样实施的话,和中兴通讯有交易的美、日、韩、台无辜的零部件厂家就会承受巨大损失。虽然无任何责任,但突如其来的不可预测的损失所带来的坏影响,比单方面提升关税还要大。

  此外,中国判断“依赖美国半导体是危险的”,已经表示通过自主技术开发国产半导体,这也是对自由贸易的一个坏影响。如此可见,IT在“自由贸易”被取代之后,被不可预测的“安全保障”问题所左右,将成为“高风险行业”。

  看到高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两会报告,我的疑问是,中国难道想国家目标实现的2050年为止,现有世界贸易体制会继续下去,只是世界老大换一个而已么?

  那是不可能的。中国有继续实施振兴产业政策的自由,但是没有要求世界“不改变贸易体制”的权利。中国依旧持续产业政策的话,也应该考虑自由贸易衰退之后该怎么办。

  作者任职日本经济产业省多年,亦曾出任日本驻中国大使馆经济参赞,现为日本国际问题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原题《日美贸易摩擦经验说明了什么?》

责任编辑:昀舒
声明:凡注明来源"钝角网"文章的,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原文链接。本网站作为互联网言论交流平台,所刊发文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参与评论
津上俊哉:世界不允许实施振兴产业政策的中国“独获全胜” 会员

排行榜

热门关键词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继续努力!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