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s jpg

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谁是赞赏村上春树的人
当前位置:首页 > 七洲志字号:

谁是赞赏村上春树的人

谁是赞赏村上春树的人
2018-06-29 10:06:26
来源:毛丹青微信公众号 作者: 毛丹青
关键词:日本文化 点击: 我要评论
拿村上春树走红美国这一过程跟中国是如何接受的做一个文化比较也许是个有意思的话题,不过,对中国留学生来说,还是更多关注小说内部的起因更好,这样有利于语言的学习,同时也能从内部视野观察“村上春树现象”。

  我的班上有国内来的留学生,其中不少同学的语言造诣很深,最新一期《文学界》发表了村上春树的三篇短篇小说,书业熟人希望我写稿关注下。这个自然是乐意做的事情,因为阅读村上春树已经是我的一个研究课题,尤其是关于他的小说何以如此走红?除了作家本人的天赋之外,是不是有过强大的推手?而且这样的推手层出不穷,这些年包括日本的政府机构也致力于用第二个“M”展示当代文化的软实力。第一个“M”是漫画,日文发音为“MANGGA”,村上春树的名字发音为“MURAKAMIHARUKI”,字头也是“M”,如果到纽约的书店找相关书籍,往往是两个大“M”界定了日本柜台。如此标志已经持续了很多年。

  从1990年开始连载村上春树的小说,至今已刊载了20多篇的杂志《纽约客》有个资深编辑是老牌村上粉丝,名叫DeborahTreisman,她说:“我97年刚到《纽约客》编辑部时,村上春树就已经是业内的红人了,其实美国人不太喜欢读翻译腔浓的文学作品,每年被阅读的外国作家最多也不过10人,但村上春树的小说被翻译出来后,几乎没有翻译腔,跟原装语言写的一样,这是深受美国读者欢迎的一大的理由。”

  《纽约客》杂志是美国文坛“登龙门”的象征,但凡能在上面发表小说的人都是有望功成名就的,更何况村上春树的小说一直被连载,近乎变成了业内的一个传奇。不用说,《纽约客》是村上春树的推手之一!

  小说《海边的卡夫卡》的英文翻译PhilipGabriel认为:“村上春树最大的成功是他的文体适于翻译,而且往往是能被翻译家直接吸收的那种透明文体,这一点不像大江健三郎的小说,如果对大江的个人经历不了解,读者会觉得晦涩,但村上春树完全克服了这样的问题。”

  村上春树小说的英文翻译还有一位高人叫JayRubin,是《奇鸟行状录》和《天黑以后》的译者,并与人合作翻译了《1Q84》。2010年1月,纽约上演过一部多媒体的剧目,导演是StephenEarnhart,剧目是根据《奇鸟行状录》改编的,为此他曾专程到东京拜访过村上春树,两人一边喝威示忌,一边聊文学戏剧,十分开心,可当S·Earnhart希望把这个剧目变成话剧,并且在日本制作时,村上春树却连声说:“NO!”,让他大吃一惊。不过,他事后知道了《奇鸟行状录》是在美国逗留期间写的,所以也觉得村上春树不愿看到日本上演这部戏也是有理由的。这部剧目除了在纽约公演,然后还到亚洲巡演,但唯一没有到日本演出的计划。

  说起来,拿村上春树走红美国这一过程跟中国是如何接受的做一个文化比较也许是个有意思的话题,不过,对中国留学生来说,还是更多关注小说内部的起因更好,这样有利于语言的学习,同时也能从内部视野观察“村上春树现象”。

  顺便再说两件与题目有关的事情。

  1。拙译《异端的快乐》作者见城彻的新书《读书荒野》很刺激,尤其对熟悉日本当代文学的人而言,简直就是一个个的幕后故事,既视感超强。他说现在后悔没能出版村上春树的书,但有一点必须坚持:这就是过去读完《听风的歌》之后与村上春树本人见面,当面告诉他这个故事是电影《美国风情画》移植到日本的杰作,无论是青春的涂鸦、狂放的色彩,还是清新简朴都无一例外,很妙很绝很果断。不过,村上春树听罢不爽,随后再也没跟见城彻来往。见城彻写道:“不能与村上春树一起工作固然遗憾,但作为一名编辑,哪怕会惹怒他,我也要把真心说出来,因为读书的人是我,就像一个荒野一样让我放荡不羁!”

  2。丹麦好友霍尔姆女士是村上春树小说的翻译,由她出演的一部纪录片电影最近公开,其中记录了一位翻译家是如何面对原作的,尤其是寻访原作者的故乡,诗意盎然,令人回味文学的虚与实,很赞。

责任编辑:
谁是赞赏村上春树的人

谁是赞赏村上春树的人

2018-06-29 10:06:26
来源:毛丹青微信公众号 作者: 毛丹青
拿村上春树走红美国这一过程跟中国是如何接受的做一个文化比较也许是个有意思的话题,不过,对中国留学生来说,还是更多关注小说内部的起因更好,这样有利于语言的学习,同时也能从内部视野观察“村上春树现象”。

  我的班上有国内来的留学生,其中不少同学的语言造诣很深,最新一期《文学界》发表了村上春树的三篇短篇小说,书业熟人希望我写稿关注下。这个自然是乐意做的事情,因为阅读村上春树已经是我的一个研究课题,尤其是关于他的小说何以如此走红?除了作家本人的天赋之外,是不是有过强大的推手?而且这样的推手层出不穷,这些年包括日本的政府机构也致力于用第二个“M”展示当代文化的软实力。第一个“M”是漫画,日文发音为“MANGGA”,村上春树的名字发音为“MURAKAMIHARUKI”,字头也是“M”,如果到纽约的书店找相关书籍,往往是两个大“M”界定了日本柜台。如此标志已经持续了很多年。

  从1990年开始连载村上春树的小说,至今已刊载了20多篇的杂志《纽约客》有个资深编辑是老牌村上粉丝,名叫DeborahTreisman,她说:“我97年刚到《纽约客》编辑部时,村上春树就已经是业内的红人了,其实美国人不太喜欢读翻译腔浓的文学作品,每年被阅读的外国作家最多也不过10人,但村上春树的小说被翻译出来后,几乎没有翻译腔,跟原装语言写的一样,这是深受美国读者欢迎的一大的理由。”

  《纽约客》杂志是美国文坛“登龙门”的象征,但凡能在上面发表小说的人都是有望功成名就的,更何况村上春树的小说一直被连载,近乎变成了业内的一个传奇。不用说,《纽约客》是村上春树的推手之一!

  小说《海边的卡夫卡》的英文翻译PhilipGabriel认为:“村上春树最大的成功是他的文体适于翻译,而且往往是能被翻译家直接吸收的那种透明文体,这一点不像大江健三郎的小说,如果对大江的个人经历不了解,读者会觉得晦涩,但村上春树完全克服了这样的问题。”

  村上春树小说的英文翻译还有一位高人叫JayRubin,是《奇鸟行状录》和《天黑以后》的译者,并与人合作翻译了《1Q84》。2010年1月,纽约上演过一部多媒体的剧目,导演是StephenEarnhart,剧目是根据《奇鸟行状录》改编的,为此他曾专程到东京拜访过村上春树,两人一边喝威示忌,一边聊文学戏剧,十分开心,可当S·Earnhart希望把这个剧目变成话剧,并且在日本制作时,村上春树却连声说:“NO!”,让他大吃一惊。不过,他事后知道了《奇鸟行状录》是在美国逗留期间写的,所以也觉得村上春树不愿看到日本上演这部戏也是有理由的。这部剧目除了在纽约公演,然后还到亚洲巡演,但唯一没有到日本演出的计划。

  说起来,拿村上春树走红美国这一过程跟中国是如何接受的做一个文化比较也许是个有意思的话题,不过,对中国留学生来说,还是更多关注小说内部的起因更好,这样有利于语言的学习,同时也能从内部视野观察“村上春树现象”。

  顺便再说两件与题目有关的事情。

  1。拙译《异端的快乐》作者见城彻的新书《读书荒野》很刺激,尤其对熟悉日本当代文学的人而言,简直就是一个个的幕后故事,既视感超强。他说现在后悔没能出版村上春树的书,但有一点必须坚持:这就是过去读完《听风的歌》之后与村上春树本人见面,当面告诉他这个故事是电影《美国风情画》移植到日本的杰作,无论是青春的涂鸦、狂放的色彩,还是清新简朴都无一例外,很妙很绝很果断。不过,村上春树听罢不爽,随后再也没跟见城彻来往。见城彻写道:“不能与村上春树一起工作固然遗憾,但作为一名编辑,哪怕会惹怒他,我也要把真心说出来,因为读书的人是我,就像一个荒野一样让我放荡不羁!”

  2。丹麦好友霍尔姆女士是村上春树小说的翻译,由她出演的一部纪录片电影最近公开,其中记录了一位翻译家是如何面对原作的,尤其是寻访原作者的故乡,诗意盎然,令人回味文学的虚与实,很赞。

责任编辑:
声明:凡注明来源"钝角网"文章的,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原文链接。本网站作为互联网言论交流平台,所刊发文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参与评论
谁是赞赏村上春树的人 会员

排行榜

热门关键词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继续努力!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