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首页
外交
大国
周边
新兴国家
安全
经济
七洲志
国际周评
读书
当前位置:
首页
>
头条
陈平:朝鲜的“市场化”新动向
作者打破了国际媒体报道中朝鲜陈规刻板的形象,即朝鲜的公民都是机器人,活着就是为“亲爱的指导者”服务的。作者指出,实际上几乎每个朝鲜人都有着截然不同的“两面”:一只脚踏在国家工厂里,另一只却在黑市中;一只耳朵听着金正恩的教诲,另一只却同时接收着国外的电波...
【详细】
2017-01-16
性格即命运,地理决定外交——朝鲜半岛统一问题的大棋局
中国目前的根本利益就在于以各种手段积极增强中国自身的实力,为中国的统一作准备。因此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必须收缩外交战线,借重三角联盟外交来扩大自身的利益。除了在台湾问题上,中国不需要在任何外交场合出头。在朝鲜半岛外交格局中,中国还是应该以坚持中、俄、美...
【详细】
2017-01-12
Felix Heiduk:渔业与南海冲突
数十年来,商业渔船经常采取拖网数公里的方式来捕鱼,使沿海地区各种鱼类的种群都面临严重的枯竭危险,而渔民的收入也大幅下降。因此,捕鱼船队日益频繁地进入南海中心的争议海域。联合国相关文件显示,该地区是全球过度捕捞最严重的海域之一。...
【详细】
2017-01-11
乔良:特朗普执政后的中美关系和世界走势
特朗普完胜希拉里即将入主白宫,这对中国利弊几何?中国又应如何绸缪今后若干年与美国政府的合作与博弈,走好自己的发展之路?特朗普极具个性的竞选表演中展现的施政纲领和改革雄心,能够从多大程度上颠覆美国式传统政治?摆在他面前的种种医治帝国衰落课题有多难解?其...
【详细】
2017-01-10
华黎明大使:从拉夫桑贾尼去世,看伊朗核协议达成的意义和影响
伊朗革命36年,美国一直在等待伊朗“人民起义”推翻现政权。“阿拉伯之春”发生后,美又一心期待中东会出现一批“自由派政权”,而这未发生。埃及的广场运动以军人政变告终,叙利亚变成一场内战,巴林的街头抗议被沙特镇压,利比亚内战再起。很明显,美国期待的“人民起义”...
【详细】
2017-01-09
明治大学教授:中国在外交上很难听得进别人的意见
我的看法是,所有国家都在谴责中国的政策,说中国坚持一对一谈判的立场,以便让自己居于更为有利的地位。中国的南海问题立场已经坚持了三十年,但是,只要中国没有实现民主化,在外交上就很难听得进别人的意见。...
【详细】
2017-01-09
共150页:
首页
上一页
146
147
148
149
150
下一页
尾页
排行榜
三天
七天
一月
维克托·盖坦:教宗方济各的外交遗产与梵蒂冈的全球影响力...
朱泽尔·劳埃德:美国在能源创新方面已经落后于中国和俄罗斯...
哈维尔·科拉莱斯 :关税如何侵蚀民主——拉丁美洲经济历史的警示...
维克托·盖坦:教宗方济各的外交遗产与梵蒂冈的全球影响力...
朱泽尔·劳埃德:美国在能源创新方面已经落后于中国和俄罗斯...
亚历山大·加布耶夫:被普京重塑的俄罗斯还能与西方和解吗?...
马蒂亚斯·斯派克特:特朗普式强硬外交会导致西半球国家转向中国...
亚当·S·波森:为什么说北京在中美关税对抗中占据上风?...
菲什曼&贾恩&内普休:特朗普正在动摇美元霸权...
哈维尔·科拉莱斯 :关税如何侵蚀民主——拉丁美洲经济历史的警示...
埃斯瓦尔·普拉萨德:特朗普掀起关税战,全球经济进入动荡时代...
大卫·基里琴科:入侵乌克兰之后,普京或将进军中亚...
维克托·盖坦:教宗方济各的外交遗产与梵蒂冈的全球影响力...
热门关键词
中美关系
美国
中美经贸关系
中国外交
日本
朝鲜
特朗普
俄罗斯
朝鲜半岛
美国外交
社会万象
日本文化
朝核问题
美国经济
世界历史
中美贸易战
全球化
美国大选
韩国
全球经济
中东
乌克兰
苏联
印度
中国
欧洲
中日关系
文明
德国
伊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