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s jpg

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两岸关系中的美国因素:对抗“外部势力干涉”就是针对美国?
当前位置:首页 > 外交字号:

两岸关系中的美国因素:对抗“外部势力干涉”就是针对美国?

两岸关系中的美国因素:对抗“外部势力干涉”就是针对美国?
2019-01-03 16:38:08
来源:钝角网综编 作者: 昀舒
若说过往两岸还有一定的模糊空间,此后这个模糊空间当然还存在、只是现实更赤裸裸地浮现了——统独议题,将会是往后两岸关系的主轴,而在中美关系大变局之下,台海局势的演变将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

  进入2019年,中美建交已走过40个年头,同时也是台美断交四十年,在中美关系面临历史性挑战的局面下,台湾面临复杂国际形势,同时也迎来重新定位的契机。

  新年伊始,先是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在元旦致词提及“四个必须”,然后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隔天发表讲话,首次宣示“郑重倡议,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上,两岸各政党、各界别推举代表性人士,就两岸关系和民族未来开展广泛深入的民主协商,就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达成制度性安排。”这番表态,给当下的两岸关系带来巨大影响,不到几小时蔡英文再次表示“不会接受九二共识、不会接受一国两制”。

  若说过往两岸还有一定的模糊空间,此后这个模糊空间当然还存在、只是现实更赤裸裸地浮现了——统独议题,将会是往后两岸关系的主轴,而在中美关系大变局之下,台海局势的演变将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

  一、领导人讲话显示两岸的立场分歧

  自从蔡英文在2016年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以来,大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削弱台湾的国际地位。去年春天,多米尼加共和国和布基纳法索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去年8月,萨尔瓦多断绝了与台湾的外交关系,只剩下17个国家仍在外交上与台湾保持关系。

TIM截图20190103164223.jpg

  习近平此次的讲话发表在纪念中国改变对台政策40周年的日子。1979年,美国与中国建交,并与台湾断交。中国大陆在邓小平领导下,逐渐走入市场经济主导的路线。当年1月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表第五次告台湾同胞书,向台湾提出统一呼吁,并首次提出了开放两岸三通,结束军事对峙,等呼吁。外界公认这份文件底定了四十年来对台政策的目标。

  习近平的讲话以九二共识基底,再提一国两制,阐述了对台方针。他表示,一国两制会考虑“台湾现实情况”,若台湾接受一国两制,“回归祖国”,台湾的“私人财产”或“宗教信仰”等权益会得到充分保障。

  习近平强调,反台独及统一台湾是两岸唯一出路,并以“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不放弃武力统一”、打击“台独与境外势力”作结论。此次演讲无疑是中国最高领导人以“最大诚意”向台湾人民召唤统一。并号召两岸同胞要“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

  习近平还提及,台湾的市场,有赖于中国大陆,才能活络。习演讲强调,“两岸要应通尽通,提升经贸合作畅通、基础设施联通、能源资源互通、行业标凖共通”。习近平并提到可“率先实现金门、马祖同福建沿海地区通水、通电、通气、通桥”。习近平此次的经济论述,或能与台湾九合一选举后,众多台湾政治人物反复强调,扩大大陆游客或大陆资金投资台湾市场,“两岸一家亲”等诉求相比对。

  而蔡英文却在当天下午作出回应称,“我们始终未接受‘九二共识’。”她同时表示,台湾绝不会接受“一国两制”。她表示,“我们愿意坐下来谈,但作为民主国家,凡是涉及两岸间的政治协商、谈判,都必须经过台湾人民的授权与监督,并且经由两岸以政府对政府的模式来进行。在这个原则之下,没有任何人、任何团体,有权利代表台湾人民去进行政治协商。”有分析指,这是蔡英文担任总统后首次公开表态不接受“九二共识”。

  蔡的回应无疑显示了两岸的立场分歧,人们清楚地看到,台湾存在争议的未来仍然是一个可能引发危机的不稳定问题,特别是如果海峡两岸的一方对另一方——或对已加强了对台支持的关键盟友美国——的意图判断错误的话。

  二、两岸关系中的美国因素

  1、美台“断交”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建立初期不获西方国家承认,美国把驻华大使馆撤往台北,随后朝鲜战争、越战相继爆发,美国反共情绪高涨,两国关系毫无改善迹象。但冷战期间苏联与西方国家关系紧张,而中苏在1969年爆发珍宝岛冲突,促成了中美靠近、谋求关系正常化的契机。

  1969年,美国总统尼克松上台后,谋求联华制苏,下令放宽对华贸易制裁,但适逢中国文化大革命,建交之路不容易。1971年,中美透过乒乓球外交,以体育交流打开了封闭多年的大门。

  美国时任国家安全顾问基辛格的秘密访问促成尼克松首度访华,双方签署《上海公报》,决定“暂时”搁置两岸问题,承诺会为外交关系完全正常化努力。1975年时任美国总统福特访华,再次表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的意愿。

  台湾则在这20多年间已经历了一轮断交潮,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后,苏联、东欧、英国、瑞典已选择与“中华民国”断交,后来又于1971年被迫退出联合国,再触发一轮断交潮。

  因此美台“断交”不是一个意外,中美建交前已有很多不同的互动。台美关系降级为“非官方”关系也只是时间问题,当时的台湾只能够默默地看着美国与对岸愈走愈近。

  时任“中华民国”总统的蒋经国,在1978年12月16日的凌晨获告知华盛顿与北京建交,与中华民国断交,并且废止共同防御条约。翌日,蒋经国对美国提出抗议,台湾爆发反美示威浪潮,支持政府谴责美国。12月27日,卡特指派副国务卿克里斯托弗赴台湾说明,遭到示威群众攻击而受伤,台湾当时的反应,比退出联合国时更为激动。

  但事实上,过去40年台美关系并未出现恶化,在观察人士眼中,美国对台湾仍有实质性的支援,断交只是把关系“去官方化”。

  断交后,驻台美军离开,原本的台北的驻美大使馆变成“美国在台协会”(AIT),该协会被美国称为民间机构,职责是促进美台贸易及金融发展。台湾当局则设立“北美事务协调委员会”(CCNAA)作为对等机构,属于台湾行政院特设单位。

  1979年台美断交的同时,美国国会制定《台湾关系法》以规范美台关系,并承诺提供防御性武器给台湾,抗拒任何足以危及台湾人民安全,或社会、经济制度之强制活动。这则法案确保了两地维持实质关系,如经贸合作、免签证待遇等措施,促进了两地人民交流及合作。

  目前,台湾是美国第11大的贸易伙伴,中美2017年贸易总值是5837亿美元;两岸贸易总额则为1390亿美元,比台美同年贸易总额是868亿美元高。

责任编辑:昀舒
两岸关系中的美国因素:对抗“外部势力干涉”就是针对美国?

两岸关系中的美国因素:对抗“外部势力干涉”就是针对美国?

2019-01-03 16:38:08
来源:钝角网综编 作者: 昀舒
若说过往两岸还有一定的模糊空间,此后这个模糊空间当然还存在、只是现实更赤裸裸地浮现了——统独议题,将会是往后两岸关系的主轴,而在中美关系大变局之下,台海局势的演变将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

  进入2019年,中美建交已走过40个年头,同时也是台美断交四十年,在中美关系面临历史性挑战的局面下,台湾面临复杂国际形势,同时也迎来重新定位的契机。

  新年伊始,先是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在元旦致词提及“四个必须”,然后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隔天发表讲话,首次宣示“郑重倡议,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上,两岸各政党、各界别推举代表性人士,就两岸关系和民族未来开展广泛深入的民主协商,就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达成制度性安排。”这番表态,给当下的两岸关系带来巨大影响,不到几小时蔡英文再次表示“不会接受九二共识、不会接受一国两制”。

  若说过往两岸还有一定的模糊空间,此后这个模糊空间当然还存在、只是现实更赤裸裸地浮现了——统独议题,将会是往后两岸关系的主轴,而在中美关系大变局之下,台海局势的演变将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

  一、领导人讲话显示两岸的立场分歧

  自从蔡英文在2016年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以来,大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削弱台湾的国际地位。去年春天,多米尼加共和国和布基纳法索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去年8月,萨尔瓦多断绝了与台湾的外交关系,只剩下17个国家仍在外交上与台湾保持关系。

TIM截图20190103164223.jpg

  习近平此次的讲话发表在纪念中国改变对台政策40周年的日子。1979年,美国与中国建交,并与台湾断交。中国大陆在邓小平领导下,逐渐走入市场经济主导的路线。当年1月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表第五次告台湾同胞书,向台湾提出统一呼吁,并首次提出了开放两岸三通,结束军事对峙,等呼吁。外界公认这份文件底定了四十年来对台政策的目标。

  习近平的讲话以九二共识基底,再提一国两制,阐述了对台方针。他表示,一国两制会考虑“台湾现实情况”,若台湾接受一国两制,“回归祖国”,台湾的“私人财产”或“宗教信仰”等权益会得到充分保障。

  习近平强调,反台独及统一台湾是两岸唯一出路,并以“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不放弃武力统一”、打击“台独与境外势力”作结论。此次演讲无疑是中国最高领导人以“最大诚意”向台湾人民召唤统一。并号召两岸同胞要“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

  习近平还提及,台湾的市场,有赖于中国大陆,才能活络。习演讲强调,“两岸要应通尽通,提升经贸合作畅通、基础设施联通、能源资源互通、行业标凖共通”。习近平并提到可“率先实现金门、马祖同福建沿海地区通水、通电、通气、通桥”。习近平此次的经济论述,或能与台湾九合一选举后,众多台湾政治人物反复强调,扩大大陆游客或大陆资金投资台湾市场,“两岸一家亲”等诉求相比对。

  而蔡英文却在当天下午作出回应称,“我们始终未接受‘九二共识’。”她同时表示,台湾绝不会接受“一国两制”。她表示,“我们愿意坐下来谈,但作为民主国家,凡是涉及两岸间的政治协商、谈判,都必须经过台湾人民的授权与监督,并且经由两岸以政府对政府的模式来进行。在这个原则之下,没有任何人、任何团体,有权利代表台湾人民去进行政治协商。”有分析指,这是蔡英文担任总统后首次公开表态不接受“九二共识”。

  蔡的回应无疑显示了两岸的立场分歧,人们清楚地看到,台湾存在争议的未来仍然是一个可能引发危机的不稳定问题,特别是如果海峡两岸的一方对另一方——或对已加强了对台支持的关键盟友美国——的意图判断错误的话。

  二、两岸关系中的美国因素

  1、美台“断交”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建立初期不获西方国家承认,美国把驻华大使馆撤往台北,随后朝鲜战争、越战相继爆发,美国反共情绪高涨,两国关系毫无改善迹象。但冷战期间苏联与西方国家关系紧张,而中苏在1969年爆发珍宝岛冲突,促成了中美靠近、谋求关系正常化的契机。

  1969年,美国总统尼克松上台后,谋求联华制苏,下令放宽对华贸易制裁,但适逢中国文化大革命,建交之路不容易。1971年,中美透过乒乓球外交,以体育交流打开了封闭多年的大门。

  美国时任国家安全顾问基辛格的秘密访问促成尼克松首度访华,双方签署《上海公报》,决定“暂时”搁置两岸问题,承诺会为外交关系完全正常化努力。1975年时任美国总统福特访华,再次表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的意愿。

  台湾则在这20多年间已经历了一轮断交潮,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后,苏联、东欧、英国、瑞典已选择与“中华民国”断交,后来又于1971年被迫退出联合国,再触发一轮断交潮。

  因此美台“断交”不是一个意外,中美建交前已有很多不同的互动。台美关系降级为“非官方”关系也只是时间问题,当时的台湾只能够默默地看着美国与对岸愈走愈近。

  时任“中华民国”总统的蒋经国,在1978年12月16日的凌晨获告知华盛顿与北京建交,与中华民国断交,并且废止共同防御条约。翌日,蒋经国对美国提出抗议,台湾爆发反美示威浪潮,支持政府谴责美国。12月27日,卡特指派副国务卿克里斯托弗赴台湾说明,遭到示威群众攻击而受伤,台湾当时的反应,比退出联合国时更为激动。

  但事实上,过去40年台美关系并未出现恶化,在观察人士眼中,美国对台湾仍有实质性的支援,断交只是把关系“去官方化”。

  断交后,驻台美军离开,原本的台北的驻美大使馆变成“美国在台协会”(AIT),该协会被美国称为民间机构,职责是促进美台贸易及金融发展。台湾当局则设立“北美事务协调委员会”(CCNAA)作为对等机构,属于台湾行政院特设单位。

  1979年台美断交的同时,美国国会制定《台湾关系法》以规范美台关系,并承诺提供防御性武器给台湾,抗拒任何足以危及台湾人民安全,或社会、经济制度之强制活动。这则法案确保了两地维持实质关系,如经贸合作、免签证待遇等措施,促进了两地人民交流及合作。

  目前,台湾是美国第11大的贸易伙伴,中美2017年贸易总值是5837亿美元;两岸贸易总额则为1390亿美元,比台美同年贸易总额是868亿美元高。

  2、美国的考量

  40年过去,台湾实现了民主选举和政党轮换;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的国际地位迅速提升,开始挑战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

  1980年代末尾的风波后,美国似乎对中国失去信任,重新检视美台关系,并认定台湾具备区内战略地位,于是加强支持台湾走向民主化,以此与北京抗衡。

  1995年,台湾领导人李登辉破例获得美国签证,到母校康奈尔大学发表公开演说,翌年,“台海危机”爆发,美军一度派航空母舰协防台湾。事件触发美台加快军事交流,不仅美国派军事高层赴台,台湾军校毕业生到美军校就读,美国对台售武也创下两方断交以来的高峰。

  另一方面, 中美两国关系则波折不断,1999年美军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使馆,触发中国民众反美浪潮,破坏美国使领馆及焚毁美国快餐店,美军称该事件为误炸,但中国指北约是蓄意行为;两年后,2001年中美军机在中国海南岛专属经济区上空相撞,中方飞行员王伟身亡,再次引发美中外交风波。

  不过,随着全球生产业链转向中国,2001年中国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令其经济迅速发展,2011年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国际地位有所提升;相对地,美国2001年发生911事件后,便专注了中东局势,在经贸、反恐、朝鲜伊朗核问题等国际议题,也需要寻求与中国的合作。

  在这段时期,美国除了保持“一中政策”立场以及有限度的“对台售武”外,台湾不再是一张大牌。

  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后,他迅速与台湾总统蔡英文通电话,打破美台数十年的外交惯例。

  之后又相继签署《台湾旅行法》及《国防授权法》,也被指触碰北京红线。《台湾旅行法》允许台美高官互访;《台湾旅行法》为美台官员互访解禁,根据该法,美国所有层级的官员均可访台,与台湾官员会面,而台湾官员亦可以“受尊重”的形式访问美国,与包括国务院、国防部在内的华府各级官员会见。《国防授权法》则要求美国国防部加强与台湾的防务关系,支持台湾发展现代化的国防军力,并帮助提升台湾的自卫能力,建议美军应适度参加台湾军事演习,及加强对台售武。

  2018年AIT新馆落成,馆内悬挂了美国国旗以及一般只出现在官方机关的国徽,落成典礼举行时,美国甚至派出助理国务卿到场。

  2018年,美国曾三次派军舰进入台湾海峡,以示对台湾的支持。这些都是在吉姆·马蒂斯任国防部长期间做的事情。马蒂斯已于上月辞职,给美国在未来如何介入台湾留下了一些问题。一些分析认为,特朗普有意把台湾纳入印太战略中,作为制衡中国的一步,因而美台关系会加强。

  不过,台湾前外交官沈吕巡却质疑,虽然美国有关台湾的法案,表面上“很光鲜亮丽”,却未能促进台美在经贸上的合作,美台自由贸易协定(FTA)谈判至今仍然毫无进展,地域性协议例如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展协定(CPTPP)或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台湾均被排除在外。

  三、如何理解“针对美国”的警告?

  在中美关系变动的背景下,台美关系的变化无疑引起了北京方面的担忧。在2018年的最后一天,特朗普签署了《亚洲再保证倡议法》(Asia Reassurance Initiative Act),试图抗衡中国日益增长的军事影响力。法案中关于台湾的部分重申了美国“反对改变现状的做法,支持台湾海峡两岸都能接受的和平解决方案”的承诺。法案还呼吁美国总统派高级官员访问台湾,并定期向台湾出售武器。

  过去一年里中国对台湾和美国发出了一系列强硬的信号,习近平的这次讲话是最新的一次。

  在习近平的演讲中,对台表示愿意谈判的同时还发出一个针对美国的含蓄警告。美国向台湾提供军事装备,并有可能在危机情况下提供支持。习近平指出,“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这些选项可以用来对抗“外部势力干涉”。

  一名台湾高级官员认为,习近平对外部势力干涉的警告显然是“针对美国”。

  华盛顿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研究中国外交政策的专家葛来仪分析,习近平在讲话中“似乎不直接言明地提出,使用武力应该是最后的手段”,“当然,他不得不保留这个选项,但他明确表示,武力不是他的优先考虑。”葛来仪强调,“值得注意的是,没有提统一的时间表或最后期限,统一只是一个目标。”

  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朱锋认为,承诺不对“中国人”使用武力来迫成统一,可被视为“台海关系的一个重要发展”,但仍留下了以武力报复北京方面眼中的台独行动的空间。

  综合自BBC、NYT、DW等

责任编辑:昀舒
声明:凡注明来源"钝角网"文章的,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原文链接。本网站作为互联网言论交流平台,所刊发文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参与评论
两岸关系中的美国因素:对抗“外部势力干涉”就是针对美国? 会员

排行榜

热门关键词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继续努力!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