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首页
外交
大国
周边
新兴国家
安全
经济
七洲志
国际周评
读书
当前位置:
首页
>
外交
于洪君:新中国外交的一个重大成果——纪念中埃建交65周年
中埃建交是新中国外交的一大突破。两国关系迅速升温,对新中国打开与阿拉伯世界的关系起到了重要拉动作用。当年7-8月间,另外两个阿拉伯国家叙利亚和也门,相继同新中国建交。此后,承认新中国并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进一步增多。1950年下半年起一直未有国家与新中国建...
【详细】
2021-08-20
许辉:李显龙对中美的忠告恰逢其时
李显龙对中美两国的劝诫起码表明了两点:一是凸显了新加坡外交的成功之道,既说出了想说的话,又没有过多冒犯中美两个大国。这也是当年“习马会”以及“特金会”愿意选在新加坡举行的重要原因。二是凸显了许多中间地带国家对中美冲突的担忧,也提醒中美两国要承担国际...
【详细】
2021-08-13
程墨:未来中美两国在价值观和地缘政治两大方向的对立将日益尖锐
随着中美两国经贸领域不断脱钩,中国转而致力于经济内循环,不再受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羁绊,加上全体国人尽快实现国家统一的坚强意志,未来中美两国在价值观和地缘政治两大方向的对立将日益尖锐。...
【详细】
2021-08-12
陈一新:立陶宛成中美角力新战场
对北京来说,立陶宛堪称近年来“最牛的”一个邦交国,对中国的施压固然充耳不闻,对北京的利诱也无动于衷。北京对立陶宛则是轻不得也重不得。轻了怕波罗的海另外两国跟进,更怕其他国家群起效尤,重了则担心三小国反目相向,影响更大。现在中、立两国相互召回大使,显示双方...
【详细】
2021-08-12
马晓野:中美战略竞争应止步于争夺世界霸权这条界限
战略竞争与争夺霸权之间是否有一个客观的判断界限?如何判断其间的界限?这是值得思考并应加以明确的问题。中美两国的战略竞争,即使各自秉承制度特色,通过竞争互相挑剔、互相借鉴,但如果博弈结果能为世界进步与发展提供更好的多元化公共产品,那这也不是什么不可以接...
【详细】
2021-08-10
郑永年:中国要控制好民族主义情绪以免进一步刺激美国的“认同政治”运动
面对美国对中国所进行的“认同政治”运动,我们如何在外交领域控制好民族主义情绪便成了我们面临的一项挑战。美国一些理性的学者也开始意识到,尽管中国的民族主义情绪是对美国的反应,但中国的反应反过来刺激着美国。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更要控制好自己的民族主义...
【详细】
2021-08-04
共145页:
首页
上一页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下一页
尾页
排行榜
三天
七天
一月
贝施&杨斯:特朗普动摇北约,欧洲如何重塑合作以求安全?...
查拉普&拉琴科: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和平谈判为何失败?...
贝施&杨斯:特朗普动摇北约,欧洲如何重塑合作以求安全?...
查拉普&拉琴科: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和平谈判为何失败?...
亚历山大·加布耶夫:被普京重塑的俄罗斯还能与西方和解吗?...
亚当·S·波森:为什么说北京在中美关税对抗中占据上风?...
菲什曼&贾恩&内普休:特朗普正在动摇美元霸权...
朱泽尔·劳埃德:美国在能源创新方面已经落后于中国和俄罗斯...
哈维尔·科拉莱斯 :关税如何侵蚀民主——拉丁美洲经济历史的警示...
维克托·盖坦:教宗方济各的外交遗产与梵蒂冈的全球影响力...
大卫·基里琴科:入侵乌克兰之后,普京或将进军中亚...
本杰明·杨:俄罗斯和朝鲜的结盟,两国在寻求建立什么样的世界?...
热门关键词
中美关系
美国
中美经贸关系
中国外交
日本
朝鲜
特朗普
俄罗斯
朝鲜半岛
美国外交
社会万象
日本文化
朝核问题
美国经济
世界历史
中美贸易战
全球化
美国大选
韩国
全球经济
中东
乌克兰
苏联
印度
中国
欧洲
中日关系
文明
德国
伊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