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首页
外交
大国
周边
新兴国家
安全
经济
七洲志
国际周评
读书
当前位置:
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中美经贸关系
“拜登经济学”将如何影响中美关系:重塑美国的话语权,以规则和理性对抗中国
“拜登经济学”以疫后经济复苏为首要目标,以财政、税改政策激活中产阶级活力为关键任务,以推动绿色基建和科技创新为重点支撑,谋求实现美国经济的再次繁荣。外交上,拜登及其政府将会回归多边舞台,优先修复盟友关系,同特朗普政府的非理性外交政策划清界限,重塑美国的话...
【详细】
2021-02-25
保罗·史密斯:从两种接触类型的结果判断美国是否需要继续对华接触
总体而言,美国与中国的接触——无论是趋同的利益还是想要推动中国转型——结果可以说是差强人意。然而,在这两种类型的接触中,趋同利益的接触可以说更为成功。因此,展望未来,继续对华接触是有逻辑和战略依据的,特别是当它聚焦于双方都认为存在的威胁或挑战时。...
【详细】
2021-02-24
格雷厄姆·艾利森、胡祖六:接触政策失败了吗?拜登需要现实的对华政策
在拜登和他的团队制定新战略以应对这一代人面临的重大国际挑战之际,许多人敦促他们完全放弃对华接触。这将是一个错误。相反,政府应该从美国50年的对华政策中吸取教训:要基于现实,聚焦那些对保护美国利益至关重要的地缘政治目标,相反,试图通过政治工程来宣扬美国的价...
【详细】
2021-02-20
周密: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谈判是否有望重启
拜登政府里的专业人士占比较大,对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保持经贸规则稳定性和重要性的认识更为深刻。在民主党看来,缺乏有效的经贸协定是制约中美经贸关系改善的重要因素,美国要想克服疫情冲击尽快恢复经济,需要向市场释放更为明确的中美合作信号。...
【详细】
2021-02-20
陆克文:中美战略目标的冲突和两国间的竞争可能使战争看起来不可避免
中美战略目标的深刻冲突和两国关系的深刻竞争可能使冲突,甚至战争看起来不可避免——即使两国都不想看到这样的结果。中国将寻求在不与华盛顿及其盟友发生直接冲突的情况下获得对美国的全球经济主导地位和地区军事优势。...
【详细】
2021-02-09
王缉思:中美双方越了解,越反感?关键是了解的思想深度需要大力挖掘
就中美关系而言,相比起不大了解美国的中国人来说,一些掌握了英语、在美国工作生活过多年的中国人,对美国对华政策的反感反而要强烈得多。熟练掌握中文、对中国的政治和文化了解较多的美国人,如中国问题专家、特朗普政府的对华政策智囊白邦瑞,还有特朗普政府的国家安...
【详细】
2021-02-09
曹辛:从“更长的电报”到拜登的演说,新政府的对华政策核心是什么?
拜登新政府的对华政策核心实际上就是:划定底线和预设立场前提下的外交。...
【详细】
2021-02-08
左凤荣:“修昔底德陷阱”与新型大国关系——关于中美关系的话语博弈
美国的右翼政客不接受“新型大国关系”,仍用冷战思维处理对华关系。从中我们看到,在中美关系问题上,美方占有话语权的优势。要让世界接受我们的主张,接受中国的理念,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同时需要做好自己的事情。“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只...
【详细】
2021-02-04
达巍、周武华:中美两国需要考虑为未来四年中美关系构建一系列“托底”机制
拜登在2020年美国大选中当选美国总统,将为中美关系带来一个宝贵的机遇。这一机遇并不是“回到过去”,未来拜登政府不会回到新自由主义思想指导之下的美国对华战略旧框架。拜登给中美关系可能带来的机遇是“回到未来”。中美两国如能在有限的机会窗口内为两国关系...
【详细】
2021-01-29
西蒙·莱斯特:特朗普的对华贸易战失败了,拜登政府应该怎么做?
我们有过三次努力推动中国进一步自由化,并坚持要求其承担加入世贸组织的义务,但都失败了。每一次失败都是由于其特定的环境。拜登政府现在需要做的是从这些错误中吸取教训,并在接下来做得更好。...
【详细】
2021-01-27
刘晔:拜登上任⼀周,中美关系有啥新动向
中美两国是国际社会的两个⼤国,对拜登⽽⾔,问题不是“如何打败中国”,⽽是“如何和这个强⼤的竞争对⼿共存”,以及“如何以⼀个优势地位来和中国开展竞争与合作”。...
【详细】
2021-01-26
曹辛:重返世卫组织,拜登政府开始对中国温和出招
按照拜登政府依赖国际组织与盟友的力量与中国博弈的方案,拜登已经用温和而不留痕迹的方式,赢得了非常重要的一局。...
【详细】
2021-01-25
欧威廉:如果美中在误解的基础上陷入冷战或热战,那会是历史性悲剧
争夺权力的经济战略与军事战略有很大不同,当美国和中国在经济上竞争领导地位时,双方都能实现繁荣。此外,如果两国认识到这一新现实,热战的风险就会大大降低。但如果美国或中国表现得像二战前的强国,如果他们放弃成功的经济战略,专注于军费开支和竞争,修昔底德陷阱就会...
【详细】
2021-01-22
柯隆:拜登政府的对华政策将会是“竞争与合作”的组合拳
拜登政府的对华政策应该是“竞争与合作”的组合拳。在意识形态方面美国不会让步,中国也一定是寸步不让。在高新技术竞争方面,双方也很难妥协。然而在经济方面双方则合作空间巨大。特朗普政府最大的失误就是堵死了经济合作的大门,拜登政府应该会重启经济合作。...
【详细】
2021-01-21
约翰·库克森:在美中关系的急剧变化中要看到不变的五个方面
美国和中国应聚焦在双方之间的事情上。北京和华盛顿在知识产权盗窃、强制技术转让、间谍活动和不公平的产业政策等重要双边问题上存在分歧。一些双边问题是可以解决的,一些是不能解决的,但如果把纠正中国国内的一系列人权问题作为先决条件,那么就没有一个双边问题...
【详细】
2021-01-11
章百家:基于历史博弈经验,中美有可能建立一个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关系
现在中美旧的互信基础已经瓦解。美国现在认为中国对它有非常大的威胁,我觉得这里面,美国既有在某些方面低估自己,也有在某些方面高估对手。在中国一方,在某种程度上也存在着这样一种情况。所以,我觉得需要双方再经过一段时间,对对手、对自己都有更充分的认识和了解之...
【详细】
2021-01-08
贾康:中国最主要的威胁还不是美国打压,而是丧失和平崛起的历史机遇
中国一定要在守住底线的时候,冷静处理好中美关系,争取于斗而不破的过程中继续实现自己现代化的和平崛起。...
【详细】
2021-01-07
张云:恢复高层对话,中美应该谈什么?
中美迅速恢复高层对话是第一步,但恢复对话并不意味着关系一定会转好。什么问题都可以谈,但不自动意味着都能谈得拢。中美关系中有不少高度敏感的问题,直接关系到核心利益,很容易让重启的对话陷入困境,甚至可能因为对话反而让双方的互不信任进一步升级。换句话说,在解...
【详细】
2021-01-06
时殷弘:大选后的中美关系趋势颇大程度上可以由中国影响或者塑造
中美关系趋势颇大程度上可以由中国影响或者塑造;应当肯定,也必须肯定,美国大选后的中美关系趋势颇大程度上可以由中国影响或者塑造,因而,中国方面的战略和政策至关重要,中国方面的战略和政策的适当调整至关重要。...
【详细】
2021-01-04
曹辛:新年伊始,中国国际局势状况好转,更应做好自己、处理好内政
当前对中国有利的局势不是一成不变的,局势转换并非没有可能,这取决于中国的操作与运作。在宣传上,必须停止“战狼”文化的宣传和炒作。外交本来是非战争、非武力手段,这在国际上特别容易引起舆论的非议,并成为口实,引发误解。...
【详细】
2021-01-04
相蓝欣:拜登团队制定对华战略过程中,中国必须头脑清醒,避免示强
美国大选刚尘埃落定,拜登及其外交团队正在考虑如何将对华政策进行一定程度的回调,至少要改善冲突对抗的危险环境。在美国总统换届的过渡期间,各国一般都会谨慎小心,静观其变。此时突然展示对美强硬,让拜登团队不知其目的何在,是给新总统一个下马威?如果心存这个幻想,...
【详细】
2020-12-31
道格·班多:拜登政府上台为重置中美关系带来机会,中国应主动示好
目前,美国与中国之间几乎不存在信任和融洽,这种状况不大可能有所改变,然而两国政府必须找到前进的道路。中国政府应当利用美国的政治过渡期,释放有兴趣通过合作来解决两国间最棘手问题的信号,为这一进程提供助力。...
【详细】
2020-12-30
王缉思:中美是否落入“萨缪尔森陷阱”?未来两国如何把握历史拐点,抓住合作机会?
2020年可能是一个历史拐点。最大的危险是,在贸易战与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的冲击之下,世界主要经济体日益转向自保,加速去全球化趋势。当然,这种去全球化趋势不一定是永远的。对于我们来说,未来最重要的事情是不是要在GDP上赶超美国?有人说要超越这个陷阱,就必须加强自...
【详细】
2020-12-29
共32页:
首页
上一页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尾页
排行榜
三天
七天
一月
安德烈·兰科夫:抓住这三大软肋,特朗普就能让金正恩重返谈判桌...
卡尔&米特:AI竞赛的四个致命盲区,美国正输掉创新之外的战争?...
格林&泰特:科技正在重塑人类的联结,当权威崩塌,AI正在填补真空...
安德烈·兰科夫:抓住这三大软肋,特朗普就能让金正恩重返谈判桌...
卡尔&米特:AI竞赛的四个致命盲区,美国正输掉创新之外的战争?...
阿夫雄·奥斯托瓦:伊朗的战略溃败,一场豪赌如何葬送了德黑兰的威慑...
肯尼斯·波拉克:被以色列打击后,伊朗最危险的反击手段是什么?...
理查德·内普:美国空袭伊朗是一次成功的战略行动吗?...
伊丽莎白·桑德斯:“国王总统”特朗普,行政权力失控时代的美国外交...
格林&泰特:科技正在重塑人类的联结,当权威崩塌,AI正在填补真空...
安德烈·兰科夫:抓住这三大软肋,特朗普就能让金正恩重返谈判桌...
彼得·哈里斯:特朗普打响了对伊战争——德黑兰将如何反击?...
赫斯特&特鲁博维茨:中美博弈新思维,与其豪赌未来,不如稳固当下...
热门关键词
中美关系
美国
中美经贸关系
中国外交
日本
特朗普
朝鲜
俄罗斯
朝鲜半岛
美国外交
社会万象
日本文化
朝核问题
美国经济
世界历史
中美贸易战
全球化
美国大选
韩国
全球经济
中东
乌克兰
印度
苏联
中国
欧洲
中日关系
文明
德国
伊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