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s jpg

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汪十句:悼念我的老师钱其琛先生
当前位置:首页 > 外交字号:

汪十句:悼念我的老师钱其琛先生

汪十句:悼念我的老师钱其琛先生
2017-05-13 09:20:43
来源:真评十句 作者: 汪十句
关键词:人物 点击: 我要评论
体制上说,我国的外交决策权在中央,以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的形式,对外交和国家安全方面的重大事务进行领导和协调,里面涵盖了外交、国防、安全、商务、港澳台侨、宣传新闻方面的各个部委,大事甚至会在政治局层面决策。而外交部作为执行部门,权力是有限的。简而言之,强不强硬不由外交部决定,而且主要不由外交部来负责强硬。

  听到钱其琛老去世的消息时,我正在下班回家的路上。时值夏初,暑热未生,本来是天清气爽、令人愉悦轻快的大好辰光,那一瞬间却觉得心中很是沉重,连身上都有了丝丝凉意。抬眼望去,西边的日头,已经斜斜的快要坠下山坡了。回到家,便开始一面回忆钱老的音容笑貌,一面写字,聊以寄托哀思。

 

  钱其琛老曾任国务院副总理,并长期担任外交部部长。官方的讣告里,称他为优秀党员、共产主义战士、革命家、外交战线的杰出领导人,还有好长一串头衔。但是,我还是愿意称他为老师,为先生。

  他到北大国国关学院当院长,在2000年1月,一直当到2005年,基本上覆盖了我在国关学院求学的大部分时光。虽然他并不驻院视事,也没有给我们授课,但从名义上说,的确不是名誉院长,以至于实际管事的潘国华老师,一直以常务副院长的名义主持工作。

  我一直觉得,校长院长也好,教授也好,这些职衔本质上还是老师。说钱其琛老当过我的老师,大概还不算攀龙附凤。而就钱老自己而言,虽然头衔众多,但我想,称他为老师,为先生,也还不算折辱。中国人历来讲究天地君亲师,老师的称谓是很崇高的,只不过我们官本位的历史太过漫长,反倒有些模糊和淡忘了。

  钱老师担任院长的前半段,尚未卸任副总理,后半段虽已淡出政坛一线,但也还担负着相当繁重的政治和社会工作,无法常来北大。我们这些学生,和他接触的机会是不多的。我的印象中,只有几次讲座、或是会议性质的活动。记忆中的钱老师头发一丝不苟,西装笔挺,举止有礼,进退有度,温文儒雅,语气和蔼,风度翩翩,和电视中所见的形象并无二致。在当时的中国政坛,他的形象很是有光彩的。

  即便不常到学校来,钱老师作为院长,也一直在以不同的方式,将自己多年从事外交工作的宝贵经验与真知灼见,提炼为对我们这些后学之辈的教益。这也是一种传道授业。

  在某次会议上,钱老师提出了外交研究“三线划分”的说法。其中,一线是外交部门;二线是各类研究机构;三线是大学。一线主要应对眼前,优势在于信息灵通;二线要进行中长期研究;而大学要从历史和全局的角度研究更长远、更具学理的问题。当时,所谓智囊、智库的概念,对中国人来说还是很新鲜的,而今天早已是遍地开花,足以证明钱老师的远见。

  在国关学院建院五周年、国际政治系建院四十周年的纪念大会上,钱老师有一个较长的讲话,内容也比较系统,后来整理成一篇文章,叫做《当前国际关系研究中的若干重点问题》。在这片文章里,钱老师谈信息技术发展对国际关系研究的影响,谈外交与公众舆论,谈经济全球化,谈主权与人权,还特别提到了宗教问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当时,911还没有发生,全球主流视角还集中在后冷战时代的大国关系层面,像今天这样,宗教、民族、文化、恐怖主义问题错综复杂的形势,是难以想象的。这是钱老作为资深外交家的敏锐洞察。这篇文章,近二十年后再读一遍,也还没有过时。

  院长的角色有特殊性,钱老师对国关学院的关心还不止这些。在他任上,国关学院在燕园西部靠近勺海的地方,建成了三栋楼。老师们结束了局促于老法学楼一角的历史,同学们也不再需要像打游击一样在公共教学楼到处逡巡着上专业课。在北大的诸多院系里,国关学院的财路不算广,但却能较早的独立建楼,改善教学科研条件,这离不开钱老师的努力。

  大家都知道,清华老校长梅贻琦说过一句,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但那毕竟是民国。

  当然,钱老师九十年的人生道路,更多还是和外交实践联系在一起。从1955年担任驻苏使馆二等秘书开始,到2003年,卸任主管外交工作的国务院副总理,他在外交战线奋战近五十年,当得起大半部新中国外交史。而从1988年到1998年,钱老师担任外交部长的十年,再加上1998年到2003年,他担任主管副总理的五年,恰恰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局面最为复杂的一段时间。

  当时恰逢苏东剧变,冷战终结,社会主义国家几乎在一夜之间倒下,中美苏大三角崩塌,西方阵营的压力几乎全部聚焦于中国,加上国内政治风潮引发了全面封锁。而中国的外交战略,在黑云压城的严峻的形势下,没有发生大的失误。这当然是战略决策的功劳,而钱老师作为外交一线工作的主持者,也足以赢得历史的尊敬。

  在这段时间,钱老师率团先后访问了一百多个国家,在冷战末年经过十二轮“扯皮”达成了中苏正常化,在冷战结束、世界格局风云变幻之下,一步步重构中国与美国、西欧、日本、俄罗斯和东欧国家、亚非拉国家的外交关系新模式,帮助中国这艘逐渐加速的巨轮,避开了一个个险滩和雷区,为国内发展争取了较好的外部环境,更为二十一世纪初年的宝贵战略机遇期打下的基础,使中国经济在短短数年间连续超越英法、德国、日本,GDP从美国的八分之一奋起直追到二分之一强。这正是今天我们谈中国梦、谈大国崛起、谈民族复兴的底气所在。

 

  钱老师的外交工作,牢牢抓住了为中国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这个根本目标,而就外交业务本身来说,也留下了许多宝贵的遗产。

  1991年,钱老师作为外交部长,在访问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三国时,提出超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的“三超越原则”,是对中国外交路线摆脱冷战式划线思维的总结,今天我们在朝核等一系列问题上的立场,以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为标准,仍是这一原则的体现。

  钱老师也是一系列外交机制的开创者,包括今天大家耳熟能详的新闻发言人制度。1982年3月,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发表了关于中国的长篇讲话,在邓小平同志的指示下,时任外交部新闻司司长的钱其琛,召集七八十位中外记者,发布了简短的声明。声明只有三句话,但已使得他作为有史以来第一位外交部发言人,被载入了史册。

 

  从个性风格上来说,钱老师理智、温和,柔而不弯,坚忍不拔,但并不咄咄逼人,和周恩来同志的外交风格有一脉相承之处,这也是中国外交的精神财富。退休之后,钱老著书立说,将亲身经历的十件大事集成《外交十记》,除了解密一些外交珍闻轶事,也淋漓尽致的体现了他的这种个性风格,是值得一读的。

  说到钱老师个性风格里的温和一面,可能有的朋友会联想到外交部的整体风貌。在一段时间里,外交部常常承受公众的指责,认为他们过于软弱,特别是在一些问题上表态不够强硬,成了“抗议部”。进而就会有人认为,钱其琛作为部长也是有责任的,甚至流毒至今。这种看法的产生有它的土壤,但归根到底,还是对外交有所误解的。

 

  这里说的误解,有两个层面。第一,体制上说,我国的外交决策权在中央,以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的形式,对外交和国家安全方面的重大事务进行领导和协调,里面涵盖了外交、国防、安全、商务、港澳台侨、宣传新闻方面的各个部委,大事甚至会在政治局层面决策。而外交部作为执行部门,权力是有限的。简而言之,强不强硬不由外交部决定,而且主要不由外交部来负责强硬。

  第二,如果说的只是口头表态的强硬,那是没有多少意义的。众所周知,外交的背后,是国家的综合国力,在国力不足以支撑战略意图的情况下,口头上的拿腔作势,非但没有实际意义,只会引起国与国之间不必要的意气之争,并没有好处,要么就是沦为冈比亚总统宣称“出兵帮助台湾惩戒中国大陆”之类的国际笑柄。

  若真有西汉鼎盛时期面对匈奴残部的碾压性优势,学陈汤,抛几句“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之类的狠话,振奋一下,也无可厚非。但若是学慈禧的豪言壮语,向天下万国开战,这样的强硬毫无意义。

  外交部发言人的工资,不是外国人发的,不顾后果的抛几句狠话,在公众舆论面前换个“民族英雄”式的满堂彩,其实不难。但这会对实际的外交工作造成干扰,有损国家的利益。单说钱其琛老师主政的时代,外交部的风格,不能说全无可指责之处,但大体上,它和“韬光养晦有所不为”的总体战略是相适应的,为中国外交面向困境打开局面做出了贡献。

  我们不能以今日刚哥、爽哥的硬气,作为当年软弱的论据。此一时彼一时也。就拿西汉说,在“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之前,文帝景帝积累国力的阶段,有过几十年卑躬屈膝向匈奴“和亲”的历史。那时候辞令的软弱可想而知。而正是这软弱,奠定了日后大汉帝国强硬的基石。在外交辞令背后,更应当看到的,是国家利益的实际得失。

  说到这里,已经涉及了钱老师十几年曾经聚焦过的,外交与国内公众舆论的互动问题。这种互动,很多时候并不完美,会有比“软弱”更加严重的误读,甚至会误解到“卖国”的层面。

  这方面,我们有很多教训。在中国外交史上,北洋外交家是一个杰出的群体。以陆征祥、顾维钧、颜惠庆、王正廷等一批英才为代表,他们背靠军阀混战、国力孱弱的局面,竭尽全力纵横捭阖,在列强环伺下伸张国权,殊为不易。但是,在国内民族主义情绪热烈的时候,他们的努力往往得不到体谅,有些不尽如人意的结果,本是弱国外交的题中应有之意,或是最高当局整体路线的必然,却被简单化渲染为外交人员的无能,甚至又扣上卖国的帽子。如1931年九一八事件后,当时的外交部长王正廷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公开抗议,并且电请国联调查,但群情激愤的学生们,把政府不出兵抵抗的怒火一股脑儿发泄在他身上,拳足相加,打破了他的脑袋。

  就连五四运动中被冠以“国贼”骂名的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三人,按如今心平气和之后的历史观点来看,他们在“二十一条”签署过程中承担的责任,也未曾超越工作本来职责的范围。三人在风起云涌的爱国运动中身败名裂。二十年后,日本占领了华北,想拉旧官僚下水,曹、章、陆三人都拒绝了。反倒是高喊爱国口号、闯入赵家楼的进步学生梅思平,成了铁杆汉奸,历任汪伪要职,在抗战胜利后落了个枪决的下场。

  这件事当然不至于动摇五四,也不是要把曹章陆三人重新塑造为圣人,但能说明一个道理:高喊爱国口号的,未必是真爱国,在屈辱条约上签字的,也不见得就是真汉奸。以言辞是否慷慨激昂,来判断外交人员的忠奸贤愚,是要不得的。民意如果被煽动起来,走入非理性的牛角尖,就很容易对外交活动造成牵制,甚至使外交使节在外受气、回国挨打。

  如今的中国和中国外交,当然已经扬眉吐气,不复当年旧模样,但和民意之间的互动也并非完美。民意和公众舆论,自然有权监督和评论,但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慎重的用好这个权利,要时刻警醒自己,不要那样轻易的被貌似热血沸腾的言论蛊惑,而放弃了理性的判断,歪曲了判断外交活动成败和外交人员功罪的标准——要看言辞背后的作为,重要关头的抉择,在条件给定的前提下,究竟是否利于国家,或者相对利于国家。

  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受惠于钱其琛老的外交财富。

  当年一起和我在北大国际关系学院就学的同窗们,有很多人奋战在外交一线,在相关国家部委的外事部门,或是在大学和研究机构,从事理论和实践工作,他们遍布于钱老师所说的三条战线。还有一些同学,包括我在内,所谋之事与当年所学并无直接关联,但国关求学生涯惠我良多,无论是理论素养、分析解决问题的体系、实事求是的精神,还是国际化、多元化的视野,都在持续滋养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希望中国的外交事业和国际关系研究蒸蒸日上。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不忘初心,不负所学,有所成就。这是钱老师最好的告慰。

  愿钱老师一路走好。

  【附记】昨天写怼周小平、为法国总统马克龙的所谓权钱交易辟谣的文章时,因为心中充满了不吐不快的情绪,所以文气也激烈了些。写完那篇,我就听到了钱老去世的消息,心情固然沉重,却也使我的心,又静下来了。

责任编辑:黄南
汪十句:悼念我的老师钱其琛先生

汪十句:悼念我的老师钱其琛先生

2017-05-13 09:20:43
来源:真评十句 作者: 汪十句
关键词:人物 我要评论
体制上说,我国的外交决策权在中央,以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的形式,对外交和国家安全方面的重大事务进行领导和协调,里面涵盖了外交、国防、安全、商务、港澳台侨、宣传新闻方面的各个部委,大事甚至会在政治局层面决策。而外交部作为执行部门,权力是有限的。简而言之,强不强硬不由外交部决定,而且主要不由外交部来负责强硬。

  听到钱其琛老去世的消息时,我正在下班回家的路上。时值夏初,暑热未生,本来是天清气爽、令人愉悦轻快的大好辰光,那一瞬间却觉得心中很是沉重,连身上都有了丝丝凉意。抬眼望去,西边的日头,已经斜斜的快要坠下山坡了。回到家,便开始一面回忆钱老的音容笑貌,一面写字,聊以寄托哀思。

 

  钱其琛老曾任国务院副总理,并长期担任外交部部长。官方的讣告里,称他为优秀党员、共产主义战士、革命家、外交战线的杰出领导人,还有好长一串头衔。但是,我还是愿意称他为老师,为先生。

  他到北大国国关学院当院长,在2000年1月,一直当到2005年,基本上覆盖了我在国关学院求学的大部分时光。虽然他并不驻院视事,也没有给我们授课,但从名义上说,的确不是名誉院长,以至于实际管事的潘国华老师,一直以常务副院长的名义主持工作。

  我一直觉得,校长院长也好,教授也好,这些职衔本质上还是老师。说钱其琛老当过我的老师,大概还不算攀龙附凤。而就钱老自己而言,虽然头衔众多,但我想,称他为老师,为先生,也还不算折辱。中国人历来讲究天地君亲师,老师的称谓是很崇高的,只不过我们官本位的历史太过漫长,反倒有些模糊和淡忘了。

  钱老师担任院长的前半段,尚未卸任副总理,后半段虽已淡出政坛一线,但也还担负着相当繁重的政治和社会工作,无法常来北大。我们这些学生,和他接触的机会是不多的。我的印象中,只有几次讲座、或是会议性质的活动。记忆中的钱老师头发一丝不苟,西装笔挺,举止有礼,进退有度,温文儒雅,语气和蔼,风度翩翩,和电视中所见的形象并无二致。在当时的中国政坛,他的形象很是有光彩的。

  即便不常到学校来,钱老师作为院长,也一直在以不同的方式,将自己多年从事外交工作的宝贵经验与真知灼见,提炼为对我们这些后学之辈的教益。这也是一种传道授业。

  在某次会议上,钱老师提出了外交研究“三线划分”的说法。其中,一线是外交部门;二线是各类研究机构;三线是大学。一线主要应对眼前,优势在于信息灵通;二线要进行中长期研究;而大学要从历史和全局的角度研究更长远、更具学理的问题。当时,所谓智囊、智库的概念,对中国人来说还是很新鲜的,而今天早已是遍地开花,足以证明钱老师的远见。

  在国关学院建院五周年、国际政治系建院四十周年的纪念大会上,钱老师有一个较长的讲话,内容也比较系统,后来整理成一篇文章,叫做《当前国际关系研究中的若干重点问题》。在这片文章里,钱老师谈信息技术发展对国际关系研究的影响,谈外交与公众舆论,谈经济全球化,谈主权与人权,还特别提到了宗教问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当时,911还没有发生,全球主流视角还集中在后冷战时代的大国关系层面,像今天这样,宗教、民族、文化、恐怖主义问题错综复杂的形势,是难以想象的。这是钱老作为资深外交家的敏锐洞察。这篇文章,近二十年后再读一遍,也还没有过时。

  院长的角色有特殊性,钱老师对国关学院的关心还不止这些。在他任上,国关学院在燕园西部靠近勺海的地方,建成了三栋楼。老师们结束了局促于老法学楼一角的历史,同学们也不再需要像打游击一样在公共教学楼到处逡巡着上专业课。在北大的诸多院系里,国关学院的财路不算广,但却能较早的独立建楼,改善教学科研条件,这离不开钱老师的努力。

  大家都知道,清华老校长梅贻琦说过一句,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但那毕竟是民国。

  当然,钱老师九十年的人生道路,更多还是和外交实践联系在一起。从1955年担任驻苏使馆二等秘书开始,到2003年,卸任主管外交工作的国务院副总理,他在外交战线奋战近五十年,当得起大半部新中国外交史。而从1988年到1998年,钱老师担任外交部长的十年,再加上1998年到2003年,他担任主管副总理的五年,恰恰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局面最为复杂的一段时间。

  当时恰逢苏东剧变,冷战终结,社会主义国家几乎在一夜之间倒下,中美苏大三角崩塌,西方阵营的压力几乎全部聚焦于中国,加上国内政治风潮引发了全面封锁。而中国的外交战略,在黑云压城的严峻的形势下,没有发生大的失误。这当然是战略决策的功劳,而钱老师作为外交一线工作的主持者,也足以赢得历史的尊敬。

  在这段时间,钱老师率团先后访问了一百多个国家,在冷战末年经过十二轮“扯皮”达成了中苏正常化,在冷战结束、世界格局风云变幻之下,一步步重构中国与美国、西欧、日本、俄罗斯和东欧国家、亚非拉国家的外交关系新模式,帮助中国这艘逐渐加速的巨轮,避开了一个个险滩和雷区,为国内发展争取了较好的外部环境,更为二十一世纪初年的宝贵战略机遇期打下的基础,使中国经济在短短数年间连续超越英法、德国、日本,GDP从美国的八分之一奋起直追到二分之一强。这正是今天我们谈中国梦、谈大国崛起、谈民族复兴的底气所在。

 

  钱老师的外交工作,牢牢抓住了为中国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这个根本目标,而就外交业务本身来说,也留下了许多宝贵的遗产。

  1991年,钱老师作为外交部长,在访问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三国时,提出超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的“三超越原则”,是对中国外交路线摆脱冷战式划线思维的总结,今天我们在朝核等一系列问题上的立场,以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为标准,仍是这一原则的体现。

  钱老师也是一系列外交机制的开创者,包括今天大家耳熟能详的新闻发言人制度。1982年3月,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发表了关于中国的长篇讲话,在邓小平同志的指示下,时任外交部新闻司司长的钱其琛,召集七八十位中外记者,发布了简短的声明。声明只有三句话,但已使得他作为有史以来第一位外交部发言人,被载入了史册。

 

  从个性风格上来说,钱老师理智、温和,柔而不弯,坚忍不拔,但并不咄咄逼人,和周恩来同志的外交风格有一脉相承之处,这也是中国外交的精神财富。退休之后,钱老著书立说,将亲身经历的十件大事集成《外交十记》,除了解密一些外交珍闻轶事,也淋漓尽致的体现了他的这种个性风格,是值得一读的。

  说到钱老师个性风格里的温和一面,可能有的朋友会联想到外交部的整体风貌。在一段时间里,外交部常常承受公众的指责,认为他们过于软弱,特别是在一些问题上表态不够强硬,成了“抗议部”。进而就会有人认为,钱其琛作为部长也是有责任的,甚至流毒至今。这种看法的产生有它的土壤,但归根到底,还是对外交有所误解的。

 

  这里说的误解,有两个层面。第一,体制上说,我国的外交决策权在中央,以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的形式,对外交和国家安全方面的重大事务进行领导和协调,里面涵盖了外交、国防、安全、商务、港澳台侨、宣传新闻方面的各个部委,大事甚至会在政治局层面决策。而外交部作为执行部门,权力是有限的。简而言之,强不强硬不由外交部决定,而且主要不由外交部来负责强硬。

  第二,如果说的只是口头表态的强硬,那是没有多少意义的。众所周知,外交的背后,是国家的综合国力,在国力不足以支撑战略意图的情况下,口头上的拿腔作势,非但没有实际意义,只会引起国与国之间不必要的意气之争,并没有好处,要么就是沦为冈比亚总统宣称“出兵帮助台湾惩戒中国大陆”之类的国际笑柄。

  若真有西汉鼎盛时期面对匈奴残部的碾压性优势,学陈汤,抛几句“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之类的狠话,振奋一下,也无可厚非。但若是学慈禧的豪言壮语,向天下万国开战,这样的强硬毫无意义。

  外交部发言人的工资,不是外国人发的,不顾后果的抛几句狠话,在公众舆论面前换个“民族英雄”式的满堂彩,其实不难。但这会对实际的外交工作造成干扰,有损国家的利益。单说钱其琛老师主政的时代,外交部的风格,不能说全无可指责之处,但大体上,它和“韬光养晦有所不为”的总体战略是相适应的,为中国外交面向困境打开局面做出了贡献。

  我们不能以今日刚哥、爽哥的硬气,作为当年软弱的论据。此一时彼一时也。就拿西汉说,在“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之前,文帝景帝积累国力的阶段,有过几十年卑躬屈膝向匈奴“和亲”的历史。那时候辞令的软弱可想而知。而正是这软弱,奠定了日后大汉帝国强硬的基石。在外交辞令背后,更应当看到的,是国家利益的实际得失。

  说到这里,已经涉及了钱老师十几年曾经聚焦过的,外交与国内公众舆论的互动问题。这种互动,很多时候并不完美,会有比“软弱”更加严重的误读,甚至会误解到“卖国”的层面。

  这方面,我们有很多教训。在中国外交史上,北洋外交家是一个杰出的群体。以陆征祥、顾维钧、颜惠庆、王正廷等一批英才为代表,他们背靠军阀混战、国力孱弱的局面,竭尽全力纵横捭阖,在列强环伺下伸张国权,殊为不易。但是,在国内民族主义情绪热烈的时候,他们的努力往往得不到体谅,有些不尽如人意的结果,本是弱国外交的题中应有之意,或是最高当局整体路线的必然,却被简单化渲染为外交人员的无能,甚至又扣上卖国的帽子。如1931年九一八事件后,当时的外交部长王正廷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公开抗议,并且电请国联调查,但群情激愤的学生们,把政府不出兵抵抗的怒火一股脑儿发泄在他身上,拳足相加,打破了他的脑袋。

  就连五四运动中被冠以“国贼”骂名的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三人,按如今心平气和之后的历史观点来看,他们在“二十一条”签署过程中承担的责任,也未曾超越工作本来职责的范围。三人在风起云涌的爱国运动中身败名裂。二十年后,日本占领了华北,想拉旧官僚下水,曹、章、陆三人都拒绝了。反倒是高喊爱国口号、闯入赵家楼的进步学生梅思平,成了铁杆汉奸,历任汪伪要职,在抗战胜利后落了个枪决的下场。

  这件事当然不至于动摇五四,也不是要把曹章陆三人重新塑造为圣人,但能说明一个道理:高喊爱国口号的,未必是真爱国,在屈辱条约上签字的,也不见得就是真汉奸。以言辞是否慷慨激昂,来判断外交人员的忠奸贤愚,是要不得的。民意如果被煽动起来,走入非理性的牛角尖,就很容易对外交活动造成牵制,甚至使外交使节在外受气、回国挨打。

  如今的中国和中国外交,当然已经扬眉吐气,不复当年旧模样,但和民意之间的互动也并非完美。民意和公众舆论,自然有权监督和评论,但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慎重的用好这个权利,要时刻警醒自己,不要那样轻易的被貌似热血沸腾的言论蛊惑,而放弃了理性的判断,歪曲了判断外交活动成败和外交人员功罪的标准——要看言辞背后的作为,重要关头的抉择,在条件给定的前提下,究竟是否利于国家,或者相对利于国家。

  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受惠于钱其琛老的外交财富。

  当年一起和我在北大国际关系学院就学的同窗们,有很多人奋战在外交一线,在相关国家部委的外事部门,或是在大学和研究机构,从事理论和实践工作,他们遍布于钱老师所说的三条战线。还有一些同学,包括我在内,所谋之事与当年所学并无直接关联,但国关求学生涯惠我良多,无论是理论素养、分析解决问题的体系、实事求是的精神,还是国际化、多元化的视野,都在持续滋养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希望中国的外交事业和国际关系研究蒸蒸日上。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不忘初心,不负所学,有所成就。这是钱老师最好的告慰。

  愿钱老师一路走好。

  【附记】昨天写怼周小平、为法国总统马克龙的所谓权钱交易辟谣的文章时,因为心中充满了不吐不快的情绪,所以文气也激烈了些。写完那篇,我就听到了钱老去世的消息,心情固然沉重,却也使我的心,又静下来了。

责任编辑:黄南
声明:凡注明来源"钝角网"文章的,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原文链接。本网站作为互联网言论交流平台,所刊发文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参与评论
汪十句:悼念我的老师钱其琛先生 会员

排行榜

热门关键词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继续努力!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