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s jpg

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徐伟杰:沙特王妃的维权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兴国家字号:

徐伟杰:沙特王妃的维权路

徐伟杰:沙特王妃的维权路
2017-06-16 11:33:45
来源:中东研究通讯 作者: 徐伟杰
关键词:沙特阿拉伯 点击: 我要评论
她们之所以处于弱势,是因为「没有被组织起来」以及没有表达的渠道。而保守势力却十分善于用各种渠道去表达自己的观点。所以,沙特女性最终是否能够获得更多权利,实现自己的理想,取决于她们本身。这就需要「思想观念上的改变」,以及善于利用社交媒体进行表达。

  2017年4月11日,在马尼拉机场逗留的24岁沙特女子迪娜·阿里(Dina Ali Lasloom)被其家属强行带回沙特阿拉伯,原因是「未经男性家属的允许」而私自出国旅行。该消息公布不久便立即在网上引发热议,让人们对沙特妇女地位问题表现出更多的关切。

  沙特妇女的现状

  实际上,自2016年2月4日颁布法令以来,沙特对女性实施了所谓的「监护制度」,即女性在外出旅游或工作,以及购物的时候,都要有男性亲属的许可以及陪同。

  更有甚者,女性连去星巴克喝咖啡的权利也被剥夺了。虽然沙特国王萨勒曼在4月初发布了法令,给予妇女更多受教育的权利以及机会,但是在婚姻和出行问题上,现状还是没有改变。

  另外,沙特是全球唯一一个不允许妇女驾车出行的国家。1991年,沙特政府援引伊斯兰部分法学家的相关意见,说禁止女性驾车出行是「为了防止性侵」。为此,沙特的妇女多次起来抗议。

  2011年,一群沙特妇女发起了名为「让妇女开车驰骋」(Let Women Drive)的活动。她们的主张没有政治口号,也没有特别大的政治诉求,只是希望自己有开车的权利。可即便如此,她们还是遭到了当局的威胁,并被逮捕。

  这样的结果,让外界越发地认为沙特的妇女是沙特阿拉伯王国的「二等公民」,没有任何人权可言。

  2016年,沙特大穆夫提谢赫·阿卜杜·阿齐兹·本·阿卜杜拉·谢赫发表法特瓦,宣布允许妇女驾驶是「危险的行径,绝不可同意」。而沙特副王储则认为这个问题与信仰无关。很明显,对于外界不知情的人来说,造成该问题的元凶也许就是「拒绝改变」的伊斯兰「教」。

  不过,在别有用心的人过度解读的同时,不少受过高等教育、有着高度觉悟的女性则已经站出来,独立自主地为自己争取权利,同时向世人展现真正的「沙特女性」。

  2013年,为了支持妇女获得驾车权利,沙特女歌手Rotana Tarabzouni(生于达曼)以歌声来回应外界的质疑:

  我们居住在你们永远

  永远无法在电视屏幕上看到的城市里。

  也许,现状并不是那么的可人,

  但我们肯定,

  我们知道如何自由驾驶。

  她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在沙特阿拉伯,宗教与文化相互交织,难以区分,因此如果宗教上禁止,则在文化上也会遭禁止。然而,她进一步指出:「我们所需要的现代性是一种基于自身文化的现代性。」

  随着时间的推进,人们终将在这场妇女运动中看到一个「不一样的沙特」。而一些在美国的沙特妇女则积极参与到美国的政治生活当中,在为自己谋权利的同时,也期望打破美国人对于沙特阿拉伯女性的「老掉牙的观念」。

  在这些自主维护自身权利的沙特妇女当中,有一个人备受瞩目,这不仅仅是因为她曾经拥有沙特王妃的身份以及她倾国倾城的容貌,也更因为她本身的才华以及对现实问题的独到见解。她的名字是艾米拉·塔维勒(Ameera al-Taweel,, اميرة الطويل)。

  艾米拉的故事

  她于1983年11月6日生于沙特首都利雅得,父亲是沙特王子阿丹·本·纳耶夫·塔维勒。很不幸的是,在她年龄还小的时候,父母便离婚了,而父亲似乎并没有要抚养她的意思。无奈之下,艾米拉只能跟着母亲回娘家,从此居住在一个「中产阶级」的家庭里,过着普通人的生活。

  即便如此,这并没有对这位天才少女的自强之路造成什么大的阻碍。她在生活中努力提升着自己,同时也在不断地寻找着机遇。她18岁的时候(2001年),为了完成学校的一份作业,她参与了一项调查,并有幸采访了比她年长28岁,身世同样曲折的「中东股神」——沙特土豪王子瓦立德·本·塔拉勒。

  在此过程中,她的才华得到了后者的赏识,他们之间的谈话也由约定好的十分钟延长到两个小时。自此以后,他们依旧保持联系。

  后来,艾米拉以优异成绩(第二名)毕业于美国纽黑文大学的工商管理专业,随后开启了自己的创业生涯。著名的「时代艺术发展公司」(Time Entertainment Holding)就是由艾米拉所创办,其目的是为了调动起沙特青年的聪明才智,为沙特阿拉伯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据她自己的说法,之所以在沙特开办这个公司,是因为沙特的投资环境对她这么一个女性而言非常具备挑战性,而喜欢「挑战不可能」是她一以贯之的兴趣。

  另外,随着沙特改革的推进,以及经济的持续发展,民众对消费的需求日益增加,但是沙特阿拉伯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上却一直是短板,这给她的创业提供了机遇。自创立以来,该公司发展迅速,在海湾国家中有广阔的市场,盈利颇丰。

  在与之前相识的瓦立德王子结婚(2009)之前,虽然她也在慈善事业上有所建树,但是当时还没有足够的财力去涉足这一领域。结婚之后,她依靠自己的才华为丈夫及其事业做了许多事情。例如,她除了要在其丈夫的王国控股有限公司(Kingdom Holding Company)里面承担职务之外,她还是瓦立德基金会的一位副主席。

  然而,她的追求不仅限于此。她在一次采访中说道她始终记得自己是一个来自中产家庭的女性,即便嫁给了瓦立德之后也是如此。所以她所能做的,便是继续把自己以前创立的企业做大做强。当然她内心最想要的,是让自己成为一个榜样,让沙特的女性可以去效仿。她的终极目的只有一个:中东地区的妇女平权。

  像其他许多出身中产阶级的年轻人一样,她也乘2011年「阿拉伯之春」之时中东各国人民呼吁改革的热情积极在国际舞台上抛头露面,与包括克林顿、英国女王在内的各国政要打交道,试图获取他们的支持推动中东各国在公民社会的建设上取得新的成就。

  除此之外,借着自己声望的提升,她自己所创立的企业也越做越大,她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但是,这在保守的沙特阿拉伯国内却也引来了不少敌视的目光。鉴于她在推特等媒体上的影响力巨大,瓦立德的兄弟哈立德王子曾经警告瓦立德,要其对艾米拉的言论加以限制,以防其危害沙特的「社稷」。

  为了维护沙特王室的利益,即便是深爱着艾米拉并欣赏其才华的瓦立德也不得不妥协,并向艾米拉施加压力。然而艾米拉并没有妥协的意思。价值观念的不同最终让他们走向了离异的结局(2014)。

  不过,据说他们的离婚过程是在「友好的」氛围下完成的。瓦立德王子表示,他们依旧是好朋友,并且仍相互帮助。

  艾米拉很快也走出了这个低谷期,并继续在为自己的事业以及理想拼搏着。她不但把「时代艺术发展公司」打造成为沙特阿拉伯,甚至是全海湾地区最有影响力的企业之一,而她自己也是「塔萨米」(تسامي 意为优秀)组织的创始人之一。该机构旨在充分发掘青年人的聪明才智以及热情,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理想。这是一个非营利性质的机构。

  在《阿拉伯商业》杂志上,艾米拉在「100位最有影响力的阿拉伯妇女」的排行榜中排名第三。而如今的她则时常往来于阿布扎比、利雅得等城市之间,经营自己的企业。

  而她在慈善事业上的影响力,则不亚于前夫瓦立德。她在慈善上的经营范围,则主要围绕伊斯兰世界,如帮助非洲的农民建设基础设施等等。

  王妃的维权路

  2011年沙特当局逮捕了一部分「让妇女开车驰骋」运动的发起人之后,外界产生了许多对沙特阿拉伯的负面看法,而其中的妇女更是被外界的不知情人士认为是「二等公民」。

  这个时候,艾米拉·塔维勒接受了《福布斯》杂志的采访。记者说,如今西方人认为沙特阿拉伯的人权状况非常落后,并以为妇女是二等公民。艾米拉的回应是,如果西方人想要了解真实的沙特,那他们必须去沙特看个究竟才能明白事情的始末缘由。

  她说:「也许沙特阿拉伯的体制并不好,但是这并不代表妇女就处于绝对弱势地位,是二等公民。相反,她们现在在许多领域里面都很强势。」她为此列举了许多在商业界有卓越成就的沙特女性。

  不过,她确实承认,沙特的妇女在很多地方都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比如,她指出,当前沙特政府给学法律的妇女设下了一个「死循环」:获取律师资格证要有实习经验,有实习经验才能获取证书。但是,由于诸多的限制,学习法律的女性却没有办法得到实习机会。

  因此,关键的问题在于打破死循环。

   640.webp (1).jpg

 

  艾米拉与丈夫瓦立德(2014年离婚)

  来源:Getty Images

  艾米拉非常注重非政府组织以及社交媒体在帮助维护妇女权益上的重要性。在2012年的一次CNN节目中,她说,沙特阿拉伯的女性实际上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群体。有50%的大学毕业生是女性,但是女性劳动力却只占15%。

  她们之所以处于弱势,是因为「没有被组织起来」以及没有表达的渠道。而保守势力却十分善于用各种渠道去表达自己的观点。所以,沙特女性最终是否能够获得更多权利,实现自己的理想,取决于她们本身。这就需要「思想观念上的改变」,以及善于利用社交媒体进行表达。

  实际情况是,女性可以选择去就业,但是在传统观念看来(与伊斯兰信仰无关),这意味着家中丈夫或男性亲属的「无能」——因为他们连养活自己女眷的能力都没有。因此,只有把外界的一些观念带入沙特阿拉伯的社会,带到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中,最终的改变才能实现。

  不过,在由谁引入新观念的这个问题上,艾米拉坚定地认为,只有非政府组织才胜任该职能,而且当地的非政府组织的参与人只能是本地人(Local NGOs)。

  而一旦观念能得到改变,那么沙特妇女最终会走出传统观念所营造的「舒适区」,积极投身社会的发展建设中,并组织起来,开展游说活动,去推动社会变革。当然,政府的配套改革措施也是十分重要的,沙特政府已经在「慢慢地」推进着改革。

  

 

  沙特首都利雅得

  来源:Diveprice.com

  另外,艾米拉还特别强调,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情况是不一样的,我们能做的,就是相互信任,相互倾听。

  为伊斯兰辩护

  同样是在2011年,艾米拉王妃与英国的菲利普亲王一道,资助剑桥大学建立「瓦立德王子伊斯兰研究中心」(Prince AlWaleed Bin Talal Centre of Islamic Studies),旨在增进外界对伊斯兰文化的理解。

  她指出,教育即启蒙,它能告诉人们很多他们本来不知道的东西。她自己也通过学习了解了基督教、印度教等其他的宗教。因此,她也希望人们能通过学习来重塑他们对伊斯兰的看法。

  另外,她配合丈夫主持了在卢浮宫举行的伊斯兰艺术展。她说,艺术是不同文化之间沟通的最好桥梁,多举办艺术展有利于打破人们对一种文化或宗教的成见。而伊斯兰艺术是展现伊斯兰里面「爱」与「美」的精神的最佳形式。

  自911以来,人们对伊斯兰和穆斯林的误解日益增多。2012年,当她被华尔街日报的记者问道伊斯兰什么地方被误解得最多的时候,她说,伊斯兰是一个关于爱与和平的信仰。到美国去生活的穆斯林一样也会接受美国的生活方式,去实现各自的「美国梦」。

  但是美国人对穆斯林的误解却非常多。为此,她指出:「睁开你们的眼睛看看你们的周围,穆斯林和你们没有什么区别,一样也是正常人!」另外,她呼吁人们在享受言论自由的同时,也要学会顾及对方的感受,即便不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

  而被问到伊斯兰的改革问题时,她把宗教与文化区分开来。例如,在谈到妇女驾驶的问题时,她说,由于沙特的社会文化(不是伊斯兰「宗教」)非常保守,改革的推进首先有赖于思想观念的改变。

  结语

  正如前文所提到的那样,由于伊斯兰宗教与中东地区的社会文化相互交织,难以区分,因而常常给人一种认识上的误区,即伊斯兰是中东社会发展的一种障碍。

  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就拿沙特那个大穆夫提的法特瓦来说。他是基于他自己的认识来发布的,而他的认识来自于他自己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以及自己受教育的背景。再加上他年事已高,观念难免有些陈腐。

  然而,反观艾米拉·塔维勒,同样作为一个穆斯林,她的观点却这么前卫,是因为她的教育背景以及所处的文化环境不一样,因而她的伊斯兰(islam)和大穆夫提的伊斯兰(islam)并不一样。

  然而,无论是大穆夫提,还是艾米拉,他们都无法代表伊斯兰(Islam)。从法理上来说,在先知之后,能代表伊斯兰的是作为一个整体(اجماع)的法学家群体(علما)。所以不管沙特大穆夫提的法特瓦对妇女有多么不利,人们可以选择遵从,也可以选择不遵从。

  遵从谁的观点,最终还是得取决于社会的发展状况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举例来说,伊斯兰有反对高利贷的传统,因此在19世纪末20实际初的埃及银行业发展困难,因为人们把贷款等同于高利贷。

  然而,1902年埃及大穆夫提发表法特瓦,宣布银行业并不是高利贷。而社会的发展证实了该穆夫提的观点,因而银行业在伊斯兰世界也逐步发展起来。但是法理上的伊斯兰也不代表信仰上的伊斯兰,因为信仰最终得回归到人的内心之中,属于个人的事务。

  艾米拉·塔维勒以及众多为争取自己的权益而奋斗的中东女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今日主笔 \ 徐伟杰

责任编辑:
徐伟杰:沙特王妃的维权路

徐伟杰:沙特王妃的维权路

2017-06-16 11:33:45
来源:中东研究通讯 作者: 徐伟杰
她们之所以处于弱势,是因为「没有被组织起来」以及没有表达的渠道。而保守势力却十分善于用各种渠道去表达自己的观点。所以,沙特女性最终是否能够获得更多权利,实现自己的理想,取决于她们本身。这就需要「思想观念上的改变」,以及善于利用社交媒体进行表达。

  2017年4月11日,在马尼拉机场逗留的24岁沙特女子迪娜·阿里(Dina Ali Lasloom)被其家属强行带回沙特阿拉伯,原因是「未经男性家属的允许」而私自出国旅行。该消息公布不久便立即在网上引发热议,让人们对沙特妇女地位问题表现出更多的关切。

  沙特妇女的现状

  实际上,自2016年2月4日颁布法令以来,沙特对女性实施了所谓的「监护制度」,即女性在外出旅游或工作,以及购物的时候,都要有男性亲属的许可以及陪同。

  更有甚者,女性连去星巴克喝咖啡的权利也被剥夺了。虽然沙特国王萨勒曼在4月初发布了法令,给予妇女更多受教育的权利以及机会,但是在婚姻和出行问题上,现状还是没有改变。

  另外,沙特是全球唯一一个不允许妇女驾车出行的国家。1991年,沙特政府援引伊斯兰部分法学家的相关意见,说禁止女性驾车出行是「为了防止性侵」。为此,沙特的妇女多次起来抗议。

  2011年,一群沙特妇女发起了名为「让妇女开车驰骋」(Let Women Drive)的活动。她们的主张没有政治口号,也没有特别大的政治诉求,只是希望自己有开车的权利。可即便如此,她们还是遭到了当局的威胁,并被逮捕。

  这样的结果,让外界越发地认为沙特的妇女是沙特阿拉伯王国的「二等公民」,没有任何人权可言。

  2016年,沙特大穆夫提谢赫·阿卜杜·阿齐兹·本·阿卜杜拉·谢赫发表法特瓦,宣布允许妇女驾驶是「危险的行径,绝不可同意」。而沙特副王储则认为这个问题与信仰无关。很明显,对于外界不知情的人来说,造成该问题的元凶也许就是「拒绝改变」的伊斯兰「教」。

  不过,在别有用心的人过度解读的同时,不少受过高等教育、有着高度觉悟的女性则已经站出来,独立自主地为自己争取权利,同时向世人展现真正的「沙特女性」。

  2013年,为了支持妇女获得驾车权利,沙特女歌手Rotana Tarabzouni(生于达曼)以歌声来回应外界的质疑:

  我们居住在你们永远

  永远无法在电视屏幕上看到的城市里。

  也许,现状并不是那么的可人,

  但我们肯定,

  我们知道如何自由驾驶。

  她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在沙特阿拉伯,宗教与文化相互交织,难以区分,因此如果宗教上禁止,则在文化上也会遭禁止。然而,她进一步指出:「我们所需要的现代性是一种基于自身文化的现代性。」

  随着时间的推进,人们终将在这场妇女运动中看到一个「不一样的沙特」。而一些在美国的沙特妇女则积极参与到美国的政治生活当中,在为自己谋权利的同时,也期望打破美国人对于沙特阿拉伯女性的「老掉牙的观念」。

  在这些自主维护自身权利的沙特妇女当中,有一个人备受瞩目,这不仅仅是因为她曾经拥有沙特王妃的身份以及她倾国倾城的容貌,也更因为她本身的才华以及对现实问题的独到见解。她的名字是艾米拉·塔维勒(Ameera al-Taweel,, اميرة الطويل)。

  艾米拉的故事

  她于1983年11月6日生于沙特首都利雅得,父亲是沙特王子阿丹·本·纳耶夫·塔维勒。很不幸的是,在她年龄还小的时候,父母便离婚了,而父亲似乎并没有要抚养她的意思。无奈之下,艾米拉只能跟着母亲回娘家,从此居住在一个「中产阶级」的家庭里,过着普通人的生活。

  即便如此,这并没有对这位天才少女的自强之路造成什么大的阻碍。她在生活中努力提升着自己,同时也在不断地寻找着机遇。她18岁的时候(2001年),为了完成学校的一份作业,她参与了一项调查,并有幸采访了比她年长28岁,身世同样曲折的「中东股神」——沙特土豪王子瓦立德·本·塔拉勒。

  在此过程中,她的才华得到了后者的赏识,他们之间的谈话也由约定好的十分钟延长到两个小时。自此以后,他们依旧保持联系。

  后来,艾米拉以优异成绩(第二名)毕业于美国纽黑文大学的工商管理专业,随后开启了自己的创业生涯。著名的「时代艺术发展公司」(Time Entertainment Holding)就是由艾米拉所创办,其目的是为了调动起沙特青年的聪明才智,为沙特阿拉伯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据她自己的说法,之所以在沙特开办这个公司,是因为沙特的投资环境对她这么一个女性而言非常具备挑战性,而喜欢「挑战不可能」是她一以贯之的兴趣。

  另外,随着沙特改革的推进,以及经济的持续发展,民众对消费的需求日益增加,但是沙特阿拉伯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上却一直是短板,这给她的创业提供了机遇。自创立以来,该公司发展迅速,在海湾国家中有广阔的市场,盈利颇丰。

  在与之前相识的瓦立德王子结婚(2009)之前,虽然她也在慈善事业上有所建树,但是当时还没有足够的财力去涉足这一领域。结婚之后,她依靠自己的才华为丈夫及其事业做了许多事情。例如,她除了要在其丈夫的王国控股有限公司(Kingdom Holding Company)里面承担职务之外,她还是瓦立德基金会的一位副主席。

  然而,她的追求不仅限于此。她在一次采访中说道她始终记得自己是一个来自中产家庭的女性,即便嫁给了瓦立德之后也是如此。所以她所能做的,便是继续把自己以前创立的企业做大做强。当然她内心最想要的,是让自己成为一个榜样,让沙特的女性可以去效仿。她的终极目的只有一个:中东地区的妇女平权。

  像其他许多出身中产阶级的年轻人一样,她也乘2011年「阿拉伯之春」之时中东各国人民呼吁改革的热情积极在国际舞台上抛头露面,与包括克林顿、英国女王在内的各国政要打交道,试图获取他们的支持推动中东各国在公民社会的建设上取得新的成就。

  除此之外,借着自己声望的提升,她自己所创立的企业也越做越大,她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但是,这在保守的沙特阿拉伯国内却也引来了不少敌视的目光。鉴于她在推特等媒体上的影响力巨大,瓦立德的兄弟哈立德王子曾经警告瓦立德,要其对艾米拉的言论加以限制,以防其危害沙特的「社稷」。

  为了维护沙特王室的利益,即便是深爱着艾米拉并欣赏其才华的瓦立德也不得不妥协,并向艾米拉施加压力。然而艾米拉并没有妥协的意思。价值观念的不同最终让他们走向了离异的结局(2014)。

  不过,据说他们的离婚过程是在「友好的」氛围下完成的。瓦立德王子表示,他们依旧是好朋友,并且仍相互帮助。

  艾米拉很快也走出了这个低谷期,并继续在为自己的事业以及理想拼搏着。她不但把「时代艺术发展公司」打造成为沙特阿拉伯,甚至是全海湾地区最有影响力的企业之一,而她自己也是「塔萨米」(تسامي 意为优秀)组织的创始人之一。该机构旨在充分发掘青年人的聪明才智以及热情,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理想。这是一个非营利性质的机构。

  在《阿拉伯商业》杂志上,艾米拉在「100位最有影响力的阿拉伯妇女」的排行榜中排名第三。而如今的她则时常往来于阿布扎比、利雅得等城市之间,经营自己的企业。

  而她在慈善事业上的影响力,则不亚于前夫瓦立德。她在慈善上的经营范围,则主要围绕伊斯兰世界,如帮助非洲的农民建设基础设施等等。

  王妃的维权路

  2011年沙特当局逮捕了一部分「让妇女开车驰骋」运动的发起人之后,外界产生了许多对沙特阿拉伯的负面看法,而其中的妇女更是被外界的不知情人士认为是「二等公民」。

  这个时候,艾米拉·塔维勒接受了《福布斯》杂志的采访。记者说,如今西方人认为沙特阿拉伯的人权状况非常落后,并以为妇女是二等公民。艾米拉的回应是,如果西方人想要了解真实的沙特,那他们必须去沙特看个究竟才能明白事情的始末缘由。

  她说:「也许沙特阿拉伯的体制并不好,但是这并不代表妇女就处于绝对弱势地位,是二等公民。相反,她们现在在许多领域里面都很强势。」她为此列举了许多在商业界有卓越成就的沙特女性。

  不过,她确实承认,沙特的妇女在很多地方都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比如,她指出,当前沙特政府给学法律的妇女设下了一个「死循环」:获取律师资格证要有实习经验,有实习经验才能获取证书。但是,由于诸多的限制,学习法律的女性却没有办法得到实习机会。

  因此,关键的问题在于打破死循环。

   640.webp (1).jpg

 

  艾米拉与丈夫瓦立德(2014年离婚)

  来源:Getty Images

  艾米拉非常注重非政府组织以及社交媒体在帮助维护妇女权益上的重要性。在2012年的一次CNN节目中,她说,沙特阿拉伯的女性实际上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群体。有50%的大学毕业生是女性,但是女性劳动力却只占15%。

  她们之所以处于弱势,是因为「没有被组织起来」以及没有表达的渠道。而保守势力却十分善于用各种渠道去表达自己的观点。所以,沙特女性最终是否能够获得更多权利,实现自己的理想,取决于她们本身。这就需要「思想观念上的改变」,以及善于利用社交媒体进行表达。

  实际情况是,女性可以选择去就业,但是在传统观念看来(与伊斯兰信仰无关),这意味着家中丈夫或男性亲属的「无能」——因为他们连养活自己女眷的能力都没有。因此,只有把外界的一些观念带入沙特阿拉伯的社会,带到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中,最终的改变才能实现。

  不过,在由谁引入新观念的这个问题上,艾米拉坚定地认为,只有非政府组织才胜任该职能,而且当地的非政府组织的参与人只能是本地人(Local NGOs)。

  而一旦观念能得到改变,那么沙特妇女最终会走出传统观念所营造的「舒适区」,积极投身社会的发展建设中,并组织起来,开展游说活动,去推动社会变革。当然,政府的配套改革措施也是十分重要的,沙特政府已经在「慢慢地」推进着改革。

  

 

  沙特首都利雅得

  来源:Diveprice.com

  另外,艾米拉还特别强调,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情况是不一样的,我们能做的,就是相互信任,相互倾听。

  为伊斯兰辩护

  同样是在2011年,艾米拉王妃与英国的菲利普亲王一道,资助剑桥大学建立「瓦立德王子伊斯兰研究中心」(Prince AlWaleed Bin Talal Centre of Islamic Studies),旨在增进外界对伊斯兰文化的理解。

  她指出,教育即启蒙,它能告诉人们很多他们本来不知道的东西。她自己也通过学习了解了基督教、印度教等其他的宗教。因此,她也希望人们能通过学习来重塑他们对伊斯兰的看法。

  另外,她配合丈夫主持了在卢浮宫举行的伊斯兰艺术展。她说,艺术是不同文化之间沟通的最好桥梁,多举办艺术展有利于打破人们对一种文化或宗教的成见。而伊斯兰艺术是展现伊斯兰里面「爱」与「美」的精神的最佳形式。

  自911以来,人们对伊斯兰和穆斯林的误解日益增多。2012年,当她被华尔街日报的记者问道伊斯兰什么地方被误解得最多的时候,她说,伊斯兰是一个关于爱与和平的信仰。到美国去生活的穆斯林一样也会接受美国的生活方式,去实现各自的「美国梦」。

  但是美国人对穆斯林的误解却非常多。为此,她指出:「睁开你们的眼睛看看你们的周围,穆斯林和你们没有什么区别,一样也是正常人!」另外,她呼吁人们在享受言论自由的同时,也要学会顾及对方的感受,即便不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

  而被问到伊斯兰的改革问题时,她把宗教与文化区分开来。例如,在谈到妇女驾驶的问题时,她说,由于沙特的社会文化(不是伊斯兰「宗教」)非常保守,改革的推进首先有赖于思想观念的改变。

  结语

  正如前文所提到的那样,由于伊斯兰宗教与中东地区的社会文化相互交织,难以区分,因而常常给人一种认识上的误区,即伊斯兰是中东社会发展的一种障碍。

  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就拿沙特那个大穆夫提的法特瓦来说。他是基于他自己的认识来发布的,而他的认识来自于他自己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以及自己受教育的背景。再加上他年事已高,观念难免有些陈腐。

  然而,反观艾米拉·塔维勒,同样作为一个穆斯林,她的观点却这么前卫,是因为她的教育背景以及所处的文化环境不一样,因而她的伊斯兰(islam)和大穆夫提的伊斯兰(islam)并不一样。

  然而,无论是大穆夫提,还是艾米拉,他们都无法代表伊斯兰(Islam)。从法理上来说,在先知之后,能代表伊斯兰的是作为一个整体(اجماع)的法学家群体(علما)。所以不管沙特大穆夫提的法特瓦对妇女有多么不利,人们可以选择遵从,也可以选择不遵从。

  遵从谁的观点,最终还是得取决于社会的发展状况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举例来说,伊斯兰有反对高利贷的传统,因此在19世纪末20实际初的埃及银行业发展困难,因为人们把贷款等同于高利贷。

  然而,1902年埃及大穆夫提发表法特瓦,宣布银行业并不是高利贷。而社会的发展证实了该穆夫提的观点,因而银行业在伊斯兰世界也逐步发展起来。但是法理上的伊斯兰也不代表信仰上的伊斯兰,因为信仰最终得回归到人的内心之中,属于个人的事务。

  艾米拉·塔维勒以及众多为争取自己的权益而奋斗的中东女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今日主笔 \ 徐伟杰

责任编辑:
声明:凡注明来源"钝角网"文章的,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原文链接。本网站作为互联网言论交流平台,所刊发文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参与评论
徐伟杰:沙特王妃的维权路 会员

排行榜

热门关键词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继续努力!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