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s jpg

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于洪君:带你走进神奇的中亚
当前位置:首页 > 周边字号:

于洪君:带你走进神奇的中亚

于洪君:带你走进神奇的中亚
2017-09-14 11:28:31
来源:凤凰网大学问 作者: 于洪君
关键词:中亚 点击: 我要评论
我最不能理解的就是哈萨克第一任驻华大使,他是沟通两国友好关系,连接两国友好合作的一个人物,对华最友好。但回国后在国内经常发表反华文章,他说中国就是一盆子水,满了,就一定要溢到哈萨克,所以这是消极宣传。

  本文根据于洪君在2017年8月27日凤凰网大学问讲座上的讲述整理;已由审稿人核对过。作者授权钝角网转发。

1.jpg

  与中亚意外结缘的几件小事

  过去在苏联统治时期,中亚跟外部世界是隔绝的,世界各国对中亚的了解知之甚少,人们所掌握的资料和信息,都非常陈旧。这个地方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同样是神秘而遥远的。特别是对我们这些生活在中部和东部地区的人来说,真的很遥远,很神秘。但对我国西部地区,特别是新疆来说,中亚近在咫尺。

  1991年末我到苏联去留学,就是那一天,1991年12月8号,上飞机之前说是去苏联留学,下了飞机苏联已经解散了。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乌克兰总统克拉夫后克,还有白俄罗斯最高苏维埃主席舒什科维奇,三个人背着苏联中央政权,在明斯克附近的别洛韦日森林偷偷碰头,开了一个小会,竟然宣布苏联解散了,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熟知的独联体。

  我就在那一天到达俄罗斯,到达莫斯科。奇怪的是,那几年一向游行示威、冲突不断的莫斯科,在苏联解体的当天,街头异常安静,国家解体了,人们就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一样!当然,我们还是要照样留学,我去了南俄的罗斯托夫,就是高尔基笔下的那个顿河罗斯托夫,《静静的顿河》里的那个罗斯托夫。中国人很少去过那个地方。我在那里学习,信息不通,对国内发生的事情,特别是如何应对苏联解体,知道的不多。后来有人告诉我,由于苏联解体,外交部的相关机构进行了改组。中联部也一样,决定成立中亚处,我由原来的苏联处副处长,改任中亚处处长。原来我对中亚同样知之甚少,只知道苏联在中亚的5个加盟共和国的名称,知道这些共和国的首都和领导人的名字,还知道塔什干是中亚最大城市,人口和规模仅次于莫斯科、列宁格勒、基辅,是苏联第四大城市,曾经发生过大地震,曾经搞过塔什干电影节。历史上的丝绸之路从这里经过,从来都是多事之地。也就这些。没想到,以后我要搞中亚问题了。从这时起,我开始认真研究和思考中亚问题。

  第一次寻访中亚,是我应罗斯托夫大学哈萨克族大学生邀请,前往他在哈萨克斯坦的家乡旅游。这次旅行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中亚真的很遥远,离苏联中心城市很远,离俄罗斯南方的罗斯托夫也很远。那时候火车也慢,坐车需要好几天时间。我记得路途中发生了两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第一件事涉及我的护照问题。当时我的护照落在了莫斯科。他们通知我出发时,已经为我买好火车票。我毫无准备,来不及取回护照,无法成行。哈萨克朋友说没关系,可以帮我搞个文件。我以为搞个文件就是搞个证明,因为文件和证明在俄语中是一个词。结果要上火车了,他们拿出一个军官证,说这个人长的非常像你,你拿着它就行。我一听吓一跳,这怎么行呢?军官证上那个照片根本不像我,但他们偏说像我。我说,我拿着学生证就行,遇到警察盘查,我可以名正言顺地亮明留学人员身价,告诉他护照忘记了,但我绝对不能使别人的军官证乘车,这绝对不能允许的,不要说外国人,就是你们本国人,也要遵守法律。但他们硬是把那证件放进我的旅行包。上火车后,我马上还给了他们。他们好像还挺不理解,一脸茫然。

  第二件事发生在旅途中。一天深夜,我那位哈族大学生旅伴带着他的工人朋友到隔壁车厢转悠,碰到一批从高加索退伍回来的军人。这些人在纳戈尔诺—卡拉巴赫打过仗,退伍还乡带着一身杀气。他们混到一起,先是非常友好,称兄道弟,喝起大酒。后来因为属于不同民族,彼此话不投机,互不服气,结果打起来了。那位工人被打的血肉模糊,衬衫撕烂了,手表也丢了。我劝不了他们,也不能卷进去,只好回自己的车厢睡觉。但我根本睡不着,担心招开警察,我这个没带护照的中国人跟着倒霉。到了下一站,警察果然上来了,因为有人报警了。好在警察没有找我麻烦,看见我在睡觉,问了一下情况就走了。他们打架这件事,警察也没有当回事,复员军人不好惹!我那两位旅伴,后来与乌兹别克大兵和解了,带着累累伤痕继续旅行。

  这次旅行的目的地是哈萨克斯坦当时的首都阿拉木图,然后去东哈的谢米巴拉金斯克。原苏联最大的核试验场就在这个地方,我很想去看看。但途中他们改变了主意,要在齐姆肯特下车,带我去看塔什干。这也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没想到还能到塔什干。我们从齐姆肯特下车,小住一夜,然后坐出租车去了塔什干。那时候南俄还很冷,但塔什干已经鲜花盛开了。塔什干市有着典型的异国情调,印象最深的是市中心公园,那里耸立着马克思的巨大头像。当时马克思主义作为意识形态已经被他们抛弃了,但是马克思雕像还在。雕像底座上用16种语言刻写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其中包括中文,我当时还很激动。塔什干另一个地方,还耸立着高大的列宁像。苏联时期有一种现象,任何城市都有列宁大街,都有列宁雕像。塔什干也一样。

  哈萨克朋友发现我喜欢照相,找来一群女孩子与我合影。我没想到,中亚那么开放,我们与这些女孩子根本不认识,怎么一请就到呢?真热情啊!让我更感兴趣的是,这些女孩子的穿着打扮,无论头上小花帽还是身上彩条裙,很像我国新疆维吾尔人。那时候我感到,地区中亚的风俗文化,与我国的新疆非常相似。

  其次,我感到,中亚的城市规划很不错。塔什干60年代曾经发生过一次毁灭性地震。重建后的塔什干,虽然楼房看起来有点粗糙,但不失大气,马路非常宽阔,人们非常谦和,社会秩序好于莫斯科和俄罗斯其他大城市。这是我第一次进入中亚,主要感受就是民族众多,风情别样,许多方面不同于俄罗斯。几天后,我到了阿拉木图,进一步发现,中亚五国并非铁板一块。相反,各民族之间存在很大差异。这地方,说民风纯朴也行,说民风彪悍也中。中亚地区各种民族矛盾和社会问题长期存在,根源也就在这里。

  中亚国家的国土、人口和民族

  1992年夏天,我从俄罗斯回来,在中联部当了中亚处处长。由于工作关系,后来多次到中亚出差或出访,对中亚这个地方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首先,我们要正视苏联解体后中亚国家政治体制与社会心理的变迁。1993年春天,我们接到一封信,邀请中共中央派一个代表团到乌兹别克斯坦去访问,落款的是乌兹别克斯坦人民民主党。需要说明的是,这封信是他们通过邮局以平信方式寄来的,还附有一大堆材料。到我们手里时,信封已经破破烂烂了。实际上,他们完全可以通过中国驻乌兹别克斯坦大使馆传递信息。当时乌兹别克斯坦在中国还没建馆,但我们在他们那里已经有大使馆了。这件事说明,他们还不大懂得如何利用外交渠道。

  我们这次到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已经有了很大变化。大街上的列宁像没有了,乌兹别克斯坦共产党改称人民民主党后,党员流失一半多,但卡里莫夫总统兼任党主席,所以,这个党还有执政党特点。我们就是应这个党邀请,去乌兹别克斯坦进行工作访问的。但这时,人家已经不再谈社会主义,也不愿谈苏联时代的历史。去苏维埃化、去社会主义化,是这个时期中亚政治进程的主流。我前面提到的马克思雕像,换成了乌兹别克历史名人贴木儿骑在马上的高大铜像。列宁招手的纪念碑,底座还在,但上面换成了大地球,地球上镶嵌着乌兹别克斯坦地图,称独立纪念碑。历史真的是在迅速变化啊!所以,我们要重新认识这些中亚国家,不要以为“后苏联国家”就容易有“苏联情结”,原共产党员就有“苏共情结”,在中亚不是这样的。

  我们国内很多干部,很多专家学者,很多企业家,初到中亚去很容易犯这种错误,就是带着“苏联思维”和“苏联情结”去看中亚。我们有些人去中亚访问,还和人家反复讲,过去你们苏联如何强大,苏联瓦解了是历史的倒退。人家不吱声,不愿意回应。因为在他们看来,苏联解体意味着他们获得了民族解放,苏联崩溃意味他们获得了社会自由。

  我后来到土库曼斯坦访问的时候,他们那有个官员讲:现在我们自由了。过去我们办个幼儿园都要莫斯科批准。我们有阳光,有土地,什么都有,就是没有自由。现在自由也有了,我们可以自己安排自己的命运啦。这句话我至今没忘。这是他们的普遍情怀。当然,有一些老的苏共党员,有些退休的老工人老农民,因为社会地位下降了,存在严重的失落感。特别是有些人社会保障丧失殆尽,他们怀念过去的制度,这个也确实有。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现象越来越少。我们认识中亚国家,要看到它们的历史,还要看到它们的现实;要看到它们的政治,还要看到它们的经济:要看到各民族的传统文化,还要看他们的社会心态变化。

  中亚5国的幅员和人口也是不尽相同的。5个“斯坦”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大家可能已如数家珍。这5个国家的面积加起来,共400万平方公里,面积不小,但人口不多。各国独立初期,也就是苏联刚解体时,这个地区只有5100万人。现在,经过20多年的发展,这里已经有6600万人!他们搞经济不尽如人意,物质生产能力不强,但人口生产能力,不得不服!据说到2050年,中亚地区可能有1亿人口。这是我们研究中亚问题,特别是中亚未来发展,必须注意的一个重要方面。

  中亚5国中,乌兹别克斯坦国土面积44万平方公里,比我们的黑龙江省小一点点。独立初期,人口2100万,现在是3600万,差不多快翻番了。土库曼斯坦面积49万平方公里,独立时人口400多万,现在统计是680万。塔吉克斯坦面积最小,只有14万平方公里,独立时约500万人,现在据说近800万。吉尔吉斯斯坦也比较小,19万平方公里,人口由当初的500万左右,增加到现在的650万左右。

  哈萨克斯坦是个例外。它的国土面积270万平方公里,是其他4个国家面积总和的两倍多,号称世界第九大国,有的说是第七大国。但哈萨克斯坦人口增长率不高。独立初期1500万,现在是1600多万。政府采取很多措施鼓励生育,给钱再给钱,增长就是不明显。为了增加人口,哈萨克斯坦还在继续努力,包括吸收他们的海外侨胞,号召世界各地的,包括中国的哈萨克人,回归所谓的“历史祖国”。

  实际上,中亚是个非常复杂的概念。这个概念最早是德国人亚历山大·冯·洪堡提出来的。他讲的中亚,和我们现在说的中亚不是一个概念,包括中国新疆、内蒙一部分,还包括印度、巴基斯坦、伊朗、俄罗斯一部分,非常大。我们今天在这里讲的中亚,就是苏联时期那5个加盟共和国,即现在的中亚5国,是狭义的。

  中亚国家的人口构成也十分复杂。5大主体民族在5国人口总和中的比重并不一样。哈萨克斯坦130多个民族,主体民族哈萨克人,占人口比例60%多,另外还有20%多的俄罗斯人;乌兹别克斯坦也是130多个民族,主体民族乌兹别克人占人口总量70%多,处于绝大多数。土库曼斯坦的土库曼人占本国人口总数70%多,也是绝大多数。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主体民族处于多数,但构不成绝大多数。

  中亚地区这么多民族,都是哪来的呢?来自于原苏联各地。原苏联就是130多民族共同组成的多民族集合体。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地区我们所知道的一些民族,譬如朝鲜人、越南人、马来人、印度人、普什图人、伊朗人、裨路支人、库尔德人,这里都有。当然还有乌克兰、白俄罗斯人、摩尔多瓦人、鞑靼人、土耳其人、蒙古人、德意志人、车臣人、印古什人、格鲁吉亚人、阿塞拜疆人、亚美尼亚人、拉脱维亚人、爱沙尼亚人、芬兰人、波兰人、东干人,等等。

  中亚地区的德意志人是怎么来的呢?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斯大林怀疑战争发生后,某些民族的居民有可有投敌。为了防止苏联境内出现“第五纵队”,他把一战后滞留在俄罗斯境内、后来成了苏联公民的德意志人,从他们集中居住的伏尔加河流域,强行迁移到了中亚。北高加索地区的车臣人,远东地区的朝鲜族人,当时也被整体迁移到了中亚。

  中亚地区的东干人,是一个历史和文化都很特殊的民族。他们的祖先其实是中国西北地区的回民。清朝末年白彦虎领导的回民暴动被平息后,许多人跑出国境,流散到中亚,在沙俄控制下的中亚地区定居下来。目前主要分布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苏联进行民族识别时,这些人被称作东干人。至于为什么叫东干,现在的东干人自己也说不清楚。中国的民族学家们也没有统一说法。值得重视的是,将近200年时间了,东干人还保留着中国西北地区的许多风俗和习惯,甚至还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就是清朝末年陕北甘肃一带的土话。譬如,他们把政府叫衙门,把村子叫营盘。还有一些自己发明的新词汇,譬如,把电扇叫风机,把电视叫观机,等等。不过,现在的年轻人,主要使用的还是俄语。近年来,我们发现有一个问题比较突出,就是他们近亲结婚的越来越多。结婚年龄也比较很早。大部分人在当地属于社会下层,远不如朝鲜族生活境遇好。前些年我在乌兹别克斯坦工作时,有些人不时地到中国大使馆申请救助。我们也经常帮助东干族年轻人解决就学就业等问题。

  中亚地区还有不少汉人。苏联时期,汉人从来没有被确认为民族。苏联解体后,中亚国家也没有把汉人视为一个民族,不管他们多少,都形成不了民族认同。这些汉人有的是旧中国时期过去的,也有的是中苏关系不好时跑过去的。新中国成立前夕,国民党在新疆的官员跑过去不少。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经济困难,特别是1962年伊塔事件时,很多生活在新疆的汉族人去了中亚。现在他们都老了,有的都不在了。由于居住分散等各种原因,他们未能得到民族认同。境况远不如中亚的朝鲜族居民。

  朝鲜族人在中亚的影响较大。医生、教师、文化艺术工作和科技人员中,有不少朝鲜族人。苏联解体以后,中亚各国充分利用这个民族与韩国、朝鲜的特殊关系,同朝鲜半岛南北双方开展文化、教育往来和经济合作。特别是同韩国的经贸合作,做的有声有色。

  中亚版的社会冲突与“颜色革命”

  对于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有一段时间,国际上有一种判断,说这两国在争当中亚地区的“老大”。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政治经验非常丰富,外交上也比较圆滑,哈萨克斯坦的国际地位和作用比较显著。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卡里莫夫属于传统型,有人说他是保守型。他领导的乌兹别克斯坦改革步伐很慢,因为他担心改革搞的太快,要出问题,步伐太急,容易失控。因为中亚这个地方,民族关系太复杂,历史上积累的问题太多。苏联解体之前,就里就发生过冲突,苏联解体后,多种外部势力竞相插手,各国的形势都很复杂。

  中亚地区最富裕的一个地方是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交界处,叫费尔干纳谷地。这地方面积不大,但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人口密集,苏联刚解体时,这里人口600多万。是多民族混居最典型的地区。由于这地方三国交界,人员比较混杂,宗教色彩比较浓厚,外部势力在这儿搞了许多名堂,问题也就比较多些。苏联解体之前,这地方发生过族际冲突,死过不少人。苏联解体那一年,紧邻费尔干纳的塔吉克斯坦爆发了大规模内战。

  为什么当时塔吉克斯坦会发生内战?主要是外部势力插手。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曾经说过,当时外部势力利用宗教极端思想,煽动那些涉世不深、容易冲动的青年人,制造仇恨,结果死了50多万人。参与内战的,有伊斯兰极端势力,也有激进民主派,另一派来自原来的权力系统。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塔吉克族虽然也长期生活在中亚,但塔吉克人和中亚其他国家的主体民族不属于同一类。从民族学和语言学上分,吉尔吉人、哈萨克人、乌兹别克人、土库曼人属突厥民族,而塔吉克人属于波斯人,过去叫东伊朗人,语言与伊朗非常接受,文化上受伊朗影响非常大。

  1991年塔吉克斯坦内战,导致塔国经济倒退到30—40年代的水平。当地人跟我说,他们在苏联卫国战争时期都没这么困难,连面包都吃不上。由于动乱和经济困难等原因,很多俄罗斯人走了,懂技术的走了,高级知识分子走了。在那些特别偏僻落后的地方,当地人换个灯管都得找“专家”。人才短缺,经验不足,对中亚国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影响很大。

  后来,在国际社会的斡旋下,特别是在联合国和俄罗斯的干预下,塔吉克斯坦的内战总算结束了。这时,一个特殊人物脱颖而出,这就是现任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此前,他是一位集体农庄主席,姓拉赫蒙诺夫,后来被选进最高苏维埃。内战结束时,他成为最高苏维埃主席,意外地成了国家元首。后来,塔吉克斯坦改行总统制,他成了国家总统。为突出民族独立,铲除俄罗斯语言文化影响,他去掉了自己姓氏后面的“诺夫”二字,直接改姓拉赫蒙,连任总统直至今天。时势造英雄啊!

  吉尔吉斯斯坦是中亚地区实行“全盘民主化”最积极、最彻底的一个。国家独立前夕,一位姓阿卡耶夫的物理学家,以学者身份当选为共和国中央科学和高等教育部长、科学院院长,1990年出任总统。独立后成为民选总统。他统治吉尔吉斯斯坦15年,2005年在颜色革命中被推翻,仓皇出逃,跑到莫斯科大学当起了教授。前几年我见过他,他给我们讲中亚形势,分析中国崛起的影响,很有意思,完全成了一个真正的学者,完全没有过去国家元首的架式了。他出走之后,反对派领导人巴基耶夫拉任总统。此人上台后一面搞西式民主,一面搞家庭腐败,任人唯亲,民怨沸腾。2010年第二次颜色革命发生后,巴基耶夫也仓皇出逃,在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的帮助下,落脚到白俄罗斯,现在还住在那呢。

  吉尔吉斯斯坦国家并不大,19万平方公里,550多万人口,竟然发生两次颜色革命,耐人寻味。除政治、经济和社会矛盾而外,还存在地区矛盾和民族矛盾。它的南北方之间隔阂很深,主体民族吉尔吉斯人和第二大民族乌兹别克人的积怨也很深。2010年发生的大骚乱,就是南部地区吉乌两族居民发生冲突引起的。当时我国搞了紧急撤退行动,5天5夜用9架包机撒回1000多侨民和在吉人员。我当时在邻国乌兹别克斯坦当大使,参与了撤侨应急行动,深感中亚地区历史问题和现实矛盾相互交织,处理不好,局势就失控,就出现战乱。2005年5月,乌兹别克斯坦南部城市安集延,也发生过大规模动乱,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卡里莫夫乘飞机赶去亲自指挥,出动武力进行镇压,最终才恢复秩序。也正是因为安集延事件,西方持续多年,对乌兹别克斯坦进行所谓制裁

  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这三个国家,不同于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这三国总统都是原来的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属于原苏共中央领导层成员。苏共到晚期时,为维持联盟的统一与团结,让每个加盟共和国第一把手都进入中央政治局。苏联解体后,这些人摇身一变,都成了主权国家总统。哈萨克斯坦的纳扎尔巴耶夫、乌兹别克斯坦的卡里莫夫、土库曼斯坦的尼亚佐夫,都有这样的经历。这三位总统从政经验丰富,统治手段高超,处理问题果断,实行所谓强人政治,国家政权始终保持稳定。但人们担心,这些国家的强人政治结束之后怎么办?

  现在看,问题也不大。土库曼斯坦总统尼亚佐夫在世时,高度集权,大搞个人崇拜和个人迷信,比过去斯大林时期有过之而无不及。人们都觉得他一旦不在,非出乱子不可。但他去世之后,权力居然和平转移了,转移到他的保健医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手里。不过,这个医生不是一般的医生,2001年就被任命为政府副总理兼卫生部长了。土库曼斯坦实行的是总统体,政府没有总理,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同时是内阁主席,内阁有10多位副总理,但不设总理。所以,老总统去世,内阁主席就没了。这几个副总理中,担任总统保健医生的这位很顺利地就控制了局势。从法律上讲可以担任临时总统或代总统的议长,被弄到监狱去了。别尔德穆哈梅多夫作为代总统,组织选举,随后名正言顺地成为新的民选总统。现在,土库曼斯坦局势很稳定,但集权统治在继续,高压统治在继续。近年来所有去过土库曼斯坦的人都会看到,那里到处都是总统的画像和雕像,到处都是他的语录。比起他的前任尼亚佐夫,他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现在看,强人政治和集权体制符合中亚地区的历史传统和社会现实。不这样可能还真不行!

  今年8月份,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卡里莫夫身体出了问题。大家知道,卡里莫夫的身体看上去很不错。每逢重大节庆,他一定要跟民众一起跳舞,上下飞机走舷梯时,也经常一路小跑。但他毕竟已积劳成疾,突然有一天滑倒在椅子下面。乌兹别克斯坦也实行总统制,但跟土库曼斯坦又不太一样,国家总统虽然也是内阁主席,但内阁有总理。总统主持内阁会议,总理职权有限。我在乌兹别克斯坦工作时,总理是米尔济约耶夫,已经干了10多年。当时一直有传闻,说总理要换,但始终没换。卡里莫夫去世后,从法律上讲有资格出任代总统的上院议长,主动宣布放弃这一资格,米尔济约耶夫总理随即被推举为代总统,然后通过选举成为总统。这样一来,乌兹别克斯坦政权实现了平稳过渡。大家所担心的混乱和冲突,没有发生。乌兹别克斯坦这个人口最多,潜在问题最多的国家,平静和顺利地渡过了危险期。

  现在大家把目光集中到哈萨克斯坦,因为纳扎尔巴耶夫总统已近80岁,谁是下任总统,我们看不清楚。中亚国家没有阿塞拜疆那种子承父业的传统。而且,纳扎尔巴耶夫没有儿子,只有两个女儿,大女婿早就锒铛入狱,二女婿我们也不知所踪。所以,后纳扎尔巴耶夫时代的哈萨克斯坦,政权谁来执掌,完全看不清楚。

责任编辑:昀舒
于洪君:带你走进神奇的中亚

于洪君:带你走进神奇的中亚

2017-09-14 11:28:31
来源:凤凰网大学问 作者: 于洪君
关键词:中亚 我要评论
我最不能理解的就是哈萨克第一任驻华大使,他是沟通两国友好关系,连接两国友好合作的一个人物,对华最友好。但回国后在国内经常发表反华文章,他说中国就是一盆子水,满了,就一定要溢到哈萨克,所以这是消极宣传。

  本文根据于洪君在2017年8月27日凤凰网大学问讲座上的讲述整理;已由审稿人核对过。作者授权钝角网转发。

1.jpg

  与中亚意外结缘的几件小事

  过去在苏联统治时期,中亚跟外部世界是隔绝的,世界各国对中亚的了解知之甚少,人们所掌握的资料和信息,都非常陈旧。这个地方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同样是神秘而遥远的。特别是对我们这些生活在中部和东部地区的人来说,真的很遥远,很神秘。但对我国西部地区,特别是新疆来说,中亚近在咫尺。

  1991年末我到苏联去留学,就是那一天,1991年12月8号,上飞机之前说是去苏联留学,下了飞机苏联已经解散了。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乌克兰总统克拉夫后克,还有白俄罗斯最高苏维埃主席舒什科维奇,三个人背着苏联中央政权,在明斯克附近的别洛韦日森林偷偷碰头,开了一个小会,竟然宣布苏联解散了,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熟知的独联体。

  我就在那一天到达俄罗斯,到达莫斯科。奇怪的是,那几年一向游行示威、冲突不断的莫斯科,在苏联解体的当天,街头异常安静,国家解体了,人们就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一样!当然,我们还是要照样留学,我去了南俄的罗斯托夫,就是高尔基笔下的那个顿河罗斯托夫,《静静的顿河》里的那个罗斯托夫。中国人很少去过那个地方。我在那里学习,信息不通,对国内发生的事情,特别是如何应对苏联解体,知道的不多。后来有人告诉我,由于苏联解体,外交部的相关机构进行了改组。中联部也一样,决定成立中亚处,我由原来的苏联处副处长,改任中亚处处长。原来我对中亚同样知之甚少,只知道苏联在中亚的5个加盟共和国的名称,知道这些共和国的首都和领导人的名字,还知道塔什干是中亚最大城市,人口和规模仅次于莫斯科、列宁格勒、基辅,是苏联第四大城市,曾经发生过大地震,曾经搞过塔什干电影节。历史上的丝绸之路从这里经过,从来都是多事之地。也就这些。没想到,以后我要搞中亚问题了。从这时起,我开始认真研究和思考中亚问题。

  第一次寻访中亚,是我应罗斯托夫大学哈萨克族大学生邀请,前往他在哈萨克斯坦的家乡旅游。这次旅行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中亚真的很遥远,离苏联中心城市很远,离俄罗斯南方的罗斯托夫也很远。那时候火车也慢,坐车需要好几天时间。我记得路途中发生了两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第一件事涉及我的护照问题。当时我的护照落在了莫斯科。他们通知我出发时,已经为我买好火车票。我毫无准备,来不及取回护照,无法成行。哈萨克朋友说没关系,可以帮我搞个文件。我以为搞个文件就是搞个证明,因为文件和证明在俄语中是一个词。结果要上火车了,他们拿出一个军官证,说这个人长的非常像你,你拿着它就行。我一听吓一跳,这怎么行呢?军官证上那个照片根本不像我,但他们偏说像我。我说,我拿着学生证就行,遇到警察盘查,我可以名正言顺地亮明留学人员身价,告诉他护照忘记了,但我绝对不能使别人的军官证乘车,这绝对不能允许的,不要说外国人,就是你们本国人,也要遵守法律。但他们硬是把那证件放进我的旅行包。上火车后,我马上还给了他们。他们好像还挺不理解,一脸茫然。

  第二件事发生在旅途中。一天深夜,我那位哈族大学生旅伴带着他的工人朋友到隔壁车厢转悠,碰到一批从高加索退伍回来的军人。这些人在纳戈尔诺—卡拉巴赫打过仗,退伍还乡带着一身杀气。他们混到一起,先是非常友好,称兄道弟,喝起大酒。后来因为属于不同民族,彼此话不投机,互不服气,结果打起来了。那位工人被打的血肉模糊,衬衫撕烂了,手表也丢了。我劝不了他们,也不能卷进去,只好回自己的车厢睡觉。但我根本睡不着,担心招开警察,我这个没带护照的中国人跟着倒霉。到了下一站,警察果然上来了,因为有人报警了。好在警察没有找我麻烦,看见我在睡觉,问了一下情况就走了。他们打架这件事,警察也没有当回事,复员军人不好惹!我那两位旅伴,后来与乌兹别克大兵和解了,带着累累伤痕继续旅行。

  这次旅行的目的地是哈萨克斯坦当时的首都阿拉木图,然后去东哈的谢米巴拉金斯克。原苏联最大的核试验场就在这个地方,我很想去看看。但途中他们改变了主意,要在齐姆肯特下车,带我去看塔什干。这也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没想到还能到塔什干。我们从齐姆肯特下车,小住一夜,然后坐出租车去了塔什干。那时候南俄还很冷,但塔什干已经鲜花盛开了。塔什干市有着典型的异国情调,印象最深的是市中心公园,那里耸立着马克思的巨大头像。当时马克思主义作为意识形态已经被他们抛弃了,但是马克思雕像还在。雕像底座上用16种语言刻写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其中包括中文,我当时还很激动。塔什干另一个地方,还耸立着高大的列宁像。苏联时期有一种现象,任何城市都有列宁大街,都有列宁雕像。塔什干也一样。

  哈萨克朋友发现我喜欢照相,找来一群女孩子与我合影。我没想到,中亚那么开放,我们与这些女孩子根本不认识,怎么一请就到呢?真热情啊!让我更感兴趣的是,这些女孩子的穿着打扮,无论头上小花帽还是身上彩条裙,很像我国新疆维吾尔人。那时候我感到,地区中亚的风俗文化,与我国的新疆非常相似。

  其次,我感到,中亚的城市规划很不错。塔什干60年代曾经发生过一次毁灭性地震。重建后的塔什干,虽然楼房看起来有点粗糙,但不失大气,马路非常宽阔,人们非常谦和,社会秩序好于莫斯科和俄罗斯其他大城市。这是我第一次进入中亚,主要感受就是民族众多,风情别样,许多方面不同于俄罗斯。几天后,我到了阿拉木图,进一步发现,中亚五国并非铁板一块。相反,各民族之间存在很大差异。这地方,说民风纯朴也行,说民风彪悍也中。中亚地区各种民族矛盾和社会问题长期存在,根源也就在这里。

  中亚国家的国土、人口和民族

  1992年夏天,我从俄罗斯回来,在中联部当了中亚处处长。由于工作关系,后来多次到中亚出差或出访,对中亚这个地方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首先,我们要正视苏联解体后中亚国家政治体制与社会心理的变迁。1993年春天,我们接到一封信,邀请中共中央派一个代表团到乌兹别克斯坦去访问,落款的是乌兹别克斯坦人民民主党。需要说明的是,这封信是他们通过邮局以平信方式寄来的,还附有一大堆材料。到我们手里时,信封已经破破烂烂了。实际上,他们完全可以通过中国驻乌兹别克斯坦大使馆传递信息。当时乌兹别克斯坦在中国还没建馆,但我们在他们那里已经有大使馆了。这件事说明,他们还不大懂得如何利用外交渠道。

  我们这次到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已经有了很大变化。大街上的列宁像没有了,乌兹别克斯坦共产党改称人民民主党后,党员流失一半多,但卡里莫夫总统兼任党主席,所以,这个党还有执政党特点。我们就是应这个党邀请,去乌兹别克斯坦进行工作访问的。但这时,人家已经不再谈社会主义,也不愿谈苏联时代的历史。去苏维埃化、去社会主义化,是这个时期中亚政治进程的主流。我前面提到的马克思雕像,换成了乌兹别克历史名人贴木儿骑在马上的高大铜像。列宁招手的纪念碑,底座还在,但上面换成了大地球,地球上镶嵌着乌兹别克斯坦地图,称独立纪念碑。历史真的是在迅速变化啊!所以,我们要重新认识这些中亚国家,不要以为“后苏联国家”就容易有“苏联情结”,原共产党员就有“苏共情结”,在中亚不是这样的。

  我们国内很多干部,很多专家学者,很多企业家,初到中亚去很容易犯这种错误,就是带着“苏联思维”和“苏联情结”去看中亚。我们有些人去中亚访问,还和人家反复讲,过去你们苏联如何强大,苏联瓦解了是历史的倒退。人家不吱声,不愿意回应。因为在他们看来,苏联解体意味着他们获得了民族解放,苏联崩溃意味他们获得了社会自由。

  我后来到土库曼斯坦访问的时候,他们那有个官员讲:现在我们自由了。过去我们办个幼儿园都要莫斯科批准。我们有阳光,有土地,什么都有,就是没有自由。现在自由也有了,我们可以自己安排自己的命运啦。这句话我至今没忘。这是他们的普遍情怀。当然,有一些老的苏共党员,有些退休的老工人老农民,因为社会地位下降了,存在严重的失落感。特别是有些人社会保障丧失殆尽,他们怀念过去的制度,这个也确实有。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现象越来越少。我们认识中亚国家,要看到它们的历史,还要看到它们的现实;要看到它们的政治,还要看到它们的经济:要看到各民族的传统文化,还要看他们的社会心态变化。

  中亚5国的幅员和人口也是不尽相同的。5个“斯坦”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大家可能已如数家珍。这5个国家的面积加起来,共400万平方公里,面积不小,但人口不多。各国独立初期,也就是苏联刚解体时,这个地区只有5100万人。现在,经过20多年的发展,这里已经有6600万人!他们搞经济不尽如人意,物质生产能力不强,但人口生产能力,不得不服!据说到2050年,中亚地区可能有1亿人口。这是我们研究中亚问题,特别是中亚未来发展,必须注意的一个重要方面。

  中亚5国中,乌兹别克斯坦国土面积44万平方公里,比我们的黑龙江省小一点点。独立初期,人口2100万,现在是3600万,差不多快翻番了。土库曼斯坦面积49万平方公里,独立时人口400多万,现在统计是680万。塔吉克斯坦面积最小,只有14万平方公里,独立时约500万人,现在据说近800万。吉尔吉斯斯坦也比较小,19万平方公里,人口由当初的500万左右,增加到现在的650万左右。

  哈萨克斯坦是个例外。它的国土面积270万平方公里,是其他4个国家面积总和的两倍多,号称世界第九大国,有的说是第七大国。但哈萨克斯坦人口增长率不高。独立初期1500万,现在是1600多万。政府采取很多措施鼓励生育,给钱再给钱,增长就是不明显。为了增加人口,哈萨克斯坦还在继续努力,包括吸收他们的海外侨胞,号召世界各地的,包括中国的哈萨克人,回归所谓的“历史祖国”。

  实际上,中亚是个非常复杂的概念。这个概念最早是德国人亚历山大·冯·洪堡提出来的。他讲的中亚,和我们现在说的中亚不是一个概念,包括中国新疆、内蒙一部分,还包括印度、巴基斯坦、伊朗、俄罗斯一部分,非常大。我们今天在这里讲的中亚,就是苏联时期那5个加盟共和国,即现在的中亚5国,是狭义的。

  中亚国家的人口构成也十分复杂。5大主体民族在5国人口总和中的比重并不一样。哈萨克斯坦130多个民族,主体民族哈萨克人,占人口比例60%多,另外还有20%多的俄罗斯人;乌兹别克斯坦也是130多个民族,主体民族乌兹别克人占人口总量70%多,处于绝大多数。土库曼斯坦的土库曼人占本国人口总数70%多,也是绝大多数。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主体民族处于多数,但构不成绝大多数。

  中亚地区这么多民族,都是哪来的呢?来自于原苏联各地。原苏联就是130多民族共同组成的多民族集合体。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地区我们所知道的一些民族,譬如朝鲜人、越南人、马来人、印度人、普什图人、伊朗人、裨路支人、库尔德人,这里都有。当然还有乌克兰、白俄罗斯人、摩尔多瓦人、鞑靼人、土耳其人、蒙古人、德意志人、车臣人、印古什人、格鲁吉亚人、阿塞拜疆人、亚美尼亚人、拉脱维亚人、爱沙尼亚人、芬兰人、波兰人、东干人,等等。

  中亚地区的德意志人是怎么来的呢?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斯大林怀疑战争发生后,某些民族的居民有可有投敌。为了防止苏联境内出现“第五纵队”,他把一战后滞留在俄罗斯境内、后来成了苏联公民的德意志人,从他们集中居住的伏尔加河流域,强行迁移到了中亚。北高加索地区的车臣人,远东地区的朝鲜族人,当时也被整体迁移到了中亚。

  中亚地区的东干人,是一个历史和文化都很特殊的民族。他们的祖先其实是中国西北地区的回民。清朝末年白彦虎领导的回民暴动被平息后,许多人跑出国境,流散到中亚,在沙俄控制下的中亚地区定居下来。目前主要分布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苏联进行民族识别时,这些人被称作东干人。至于为什么叫东干,现在的东干人自己也说不清楚。中国的民族学家们也没有统一说法。值得重视的是,将近200年时间了,东干人还保留着中国西北地区的许多风俗和习惯,甚至还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就是清朝末年陕北甘肃一带的土话。譬如,他们把政府叫衙门,把村子叫营盘。还有一些自己发明的新词汇,譬如,把电扇叫风机,把电视叫观机,等等。不过,现在的年轻人,主要使用的还是俄语。近年来,我们发现有一个问题比较突出,就是他们近亲结婚的越来越多。结婚年龄也比较很早。大部分人在当地属于社会下层,远不如朝鲜族生活境遇好。前些年我在乌兹别克斯坦工作时,有些人不时地到中国大使馆申请救助。我们也经常帮助东干族年轻人解决就学就业等问题。

  中亚地区还有不少汉人。苏联时期,汉人从来没有被确认为民族。苏联解体后,中亚国家也没有把汉人视为一个民族,不管他们多少,都形成不了民族认同。这些汉人有的是旧中国时期过去的,也有的是中苏关系不好时跑过去的。新中国成立前夕,国民党在新疆的官员跑过去不少。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经济困难,特别是1962年伊塔事件时,很多生活在新疆的汉族人去了中亚。现在他们都老了,有的都不在了。由于居住分散等各种原因,他们未能得到民族认同。境况远不如中亚的朝鲜族居民。

  朝鲜族人在中亚的影响较大。医生、教师、文化艺术工作和科技人员中,有不少朝鲜族人。苏联解体以后,中亚各国充分利用这个民族与韩国、朝鲜的特殊关系,同朝鲜半岛南北双方开展文化、教育往来和经济合作。特别是同韩国的经贸合作,做的有声有色。

  中亚版的社会冲突与“颜色革命”

  对于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有一段时间,国际上有一种判断,说这两国在争当中亚地区的“老大”。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政治经验非常丰富,外交上也比较圆滑,哈萨克斯坦的国际地位和作用比较显著。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卡里莫夫属于传统型,有人说他是保守型。他领导的乌兹别克斯坦改革步伐很慢,因为他担心改革搞的太快,要出问题,步伐太急,容易失控。因为中亚这个地方,民族关系太复杂,历史上积累的问题太多。苏联解体之前,就里就发生过冲突,苏联解体后,多种外部势力竞相插手,各国的形势都很复杂。

  中亚地区最富裕的一个地方是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交界处,叫费尔干纳谷地。这地方面积不大,但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人口密集,苏联刚解体时,这里人口600多万。是多民族混居最典型的地区。由于这地方三国交界,人员比较混杂,宗教色彩比较浓厚,外部势力在这儿搞了许多名堂,问题也就比较多些。苏联解体之前,这地方发生过族际冲突,死过不少人。苏联解体那一年,紧邻费尔干纳的塔吉克斯坦爆发了大规模内战。

  为什么当时塔吉克斯坦会发生内战?主要是外部势力插手。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曾经说过,当时外部势力利用宗教极端思想,煽动那些涉世不深、容易冲动的青年人,制造仇恨,结果死了50多万人。参与内战的,有伊斯兰极端势力,也有激进民主派,另一派来自原来的权力系统。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塔吉克族虽然也长期生活在中亚,但塔吉克人和中亚其他国家的主体民族不属于同一类。从民族学和语言学上分,吉尔吉人、哈萨克人、乌兹别克人、土库曼人属突厥民族,而塔吉克人属于波斯人,过去叫东伊朗人,语言与伊朗非常接受,文化上受伊朗影响非常大。

  1991年塔吉克斯坦内战,导致塔国经济倒退到30—40年代的水平。当地人跟我说,他们在苏联卫国战争时期都没这么困难,连面包都吃不上。由于动乱和经济困难等原因,很多俄罗斯人走了,懂技术的走了,高级知识分子走了。在那些特别偏僻落后的地方,当地人换个灯管都得找“专家”。人才短缺,经验不足,对中亚国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影响很大。

  后来,在国际社会的斡旋下,特别是在联合国和俄罗斯的干预下,塔吉克斯坦的内战总算结束了。这时,一个特殊人物脱颖而出,这就是现任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此前,他是一位集体农庄主席,姓拉赫蒙诺夫,后来被选进最高苏维埃。内战结束时,他成为最高苏维埃主席,意外地成了国家元首。后来,塔吉克斯坦改行总统制,他成了国家总统。为突出民族独立,铲除俄罗斯语言文化影响,他去掉了自己姓氏后面的“诺夫”二字,直接改姓拉赫蒙,连任总统直至今天。时势造英雄啊!

  吉尔吉斯斯坦是中亚地区实行“全盘民主化”最积极、最彻底的一个。国家独立前夕,一位姓阿卡耶夫的物理学家,以学者身份当选为共和国中央科学和高等教育部长、科学院院长,1990年出任总统。独立后成为民选总统。他统治吉尔吉斯斯坦15年,2005年在颜色革命中被推翻,仓皇出逃,跑到莫斯科大学当起了教授。前几年我见过他,他给我们讲中亚形势,分析中国崛起的影响,很有意思,完全成了一个真正的学者,完全没有过去国家元首的架式了。他出走之后,反对派领导人巴基耶夫拉任总统。此人上台后一面搞西式民主,一面搞家庭腐败,任人唯亲,民怨沸腾。2010年第二次颜色革命发生后,巴基耶夫也仓皇出逃,在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的帮助下,落脚到白俄罗斯,现在还住在那呢。

  吉尔吉斯斯坦国家并不大,19万平方公里,550多万人口,竟然发生两次颜色革命,耐人寻味。除政治、经济和社会矛盾而外,还存在地区矛盾和民族矛盾。它的南北方之间隔阂很深,主体民族吉尔吉斯人和第二大民族乌兹别克人的积怨也很深。2010年发生的大骚乱,就是南部地区吉乌两族居民发生冲突引起的。当时我国搞了紧急撤退行动,5天5夜用9架包机撒回1000多侨民和在吉人员。我当时在邻国乌兹别克斯坦当大使,参与了撤侨应急行动,深感中亚地区历史问题和现实矛盾相互交织,处理不好,局势就失控,就出现战乱。2005年5月,乌兹别克斯坦南部城市安集延,也发生过大规模动乱,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卡里莫夫乘飞机赶去亲自指挥,出动武力进行镇压,最终才恢复秩序。也正是因为安集延事件,西方持续多年,对乌兹别克斯坦进行所谓制裁

  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这三个国家,不同于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这三国总统都是原来的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属于原苏共中央领导层成员。苏共到晚期时,为维持联盟的统一与团结,让每个加盟共和国第一把手都进入中央政治局。苏联解体后,这些人摇身一变,都成了主权国家总统。哈萨克斯坦的纳扎尔巴耶夫、乌兹别克斯坦的卡里莫夫、土库曼斯坦的尼亚佐夫,都有这样的经历。这三位总统从政经验丰富,统治手段高超,处理问题果断,实行所谓强人政治,国家政权始终保持稳定。但人们担心,这些国家的强人政治结束之后怎么办?

  现在看,问题也不大。土库曼斯坦总统尼亚佐夫在世时,高度集权,大搞个人崇拜和个人迷信,比过去斯大林时期有过之而无不及。人们都觉得他一旦不在,非出乱子不可。但他去世之后,权力居然和平转移了,转移到他的保健医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手里。不过,这个医生不是一般的医生,2001年就被任命为政府副总理兼卫生部长了。土库曼斯坦实行的是总统体,政府没有总理,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同时是内阁主席,内阁有10多位副总理,但不设总理。所以,老总统去世,内阁主席就没了。这几个副总理中,担任总统保健医生的这位很顺利地就控制了局势。从法律上讲可以担任临时总统或代总统的议长,被弄到监狱去了。别尔德穆哈梅多夫作为代总统,组织选举,随后名正言顺地成为新的民选总统。现在,土库曼斯坦局势很稳定,但集权统治在继续,高压统治在继续。近年来所有去过土库曼斯坦的人都会看到,那里到处都是总统的画像和雕像,到处都是他的语录。比起他的前任尼亚佐夫,他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现在看,强人政治和集权体制符合中亚地区的历史传统和社会现实。不这样可能还真不行!

  今年8月份,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卡里莫夫身体出了问题。大家知道,卡里莫夫的身体看上去很不错。每逢重大节庆,他一定要跟民众一起跳舞,上下飞机走舷梯时,也经常一路小跑。但他毕竟已积劳成疾,突然有一天滑倒在椅子下面。乌兹别克斯坦也实行总统制,但跟土库曼斯坦又不太一样,国家总统虽然也是内阁主席,但内阁有总理。总统主持内阁会议,总理职权有限。我在乌兹别克斯坦工作时,总理是米尔济约耶夫,已经干了10多年。当时一直有传闻,说总理要换,但始终没换。卡里莫夫去世后,从法律上讲有资格出任代总统的上院议长,主动宣布放弃这一资格,米尔济约耶夫总理随即被推举为代总统,然后通过选举成为总统。这样一来,乌兹别克斯坦政权实现了平稳过渡。大家所担心的混乱和冲突,没有发生。乌兹别克斯坦这个人口最多,潜在问题最多的国家,平静和顺利地渡过了危险期。

  现在大家把目光集中到哈萨克斯坦,因为纳扎尔巴耶夫总统已近80岁,谁是下任总统,我们看不清楚。中亚国家没有阿塞拜疆那种子承父业的传统。而且,纳扎尔巴耶夫没有儿子,只有两个女儿,大女婿早就锒铛入狱,二女婿我们也不知所踪。所以,后纳扎尔巴耶夫时代的哈萨克斯坦,政权谁来执掌,完全看不清楚。

下篇

  潜在的威胁

  中亚有几个潜在的危险,就是我们所说的三股势力,一个是民族分裂势力,一个是宗教极端势力,一个是国际恐怖主义势力,后来我们把前面那两个词都去掉,就叫做极端主义、分裂主义、恐怖主义,这三股势力在中亚应该说确实是长期存在的,他们的活动是士气十足的。

  中亚国家这几个大的民族都信仰伊斯兰教,绝大多数人都是穆斯林,其中80%是逊尼派,有一小部分是什叶派。现在沙特等中东国家不断向中亚国家渗透,中亚国家放弃了社会主义制度,放弃了共产主义目标,思想领域、文化领域出现真空,开始引进外来文化。很多原来的官员都是无神论者,现在放弃了自己的立场。地方有一些人过去不留胡子,现在开始留胡子了,女士过去都穿超短裙、跳舞的,现在开始蒙面纱,很多人都有宗教情结。

  但是中亚国家现在的宪法都是反对宗教立国的,主张建立自由民主的国家。但从国际大环境来看,特别是周边环境,宗教势力很大,有一支恐怖主义势力叫乌兹别克斯坦伊斯兰运动,这个组织到底有多少人不知道,就活跃在巴基斯坦、阿富汗。美国有一次去抓拉登,看到一个队伍,以为是拉登的队伍,很兴奋,后来仔细一听讲的乌兹别克语。

  今年年初在土耳其发生的爆炸事件和不久前在莫斯科发生的恐怖事件一样,恐怖分子都在乌兹别克斯坦,所以这个国家恐怖势力还是存在的,有的跑到中东去了,甚至跑到叙利亚战场去了,成了IS。土库曼斯坦也有些人跑到叙利亚战场去了。大家知道叙利亚战场有一个土库曼旅,那不是土库曼人去的,而是叙利亚境内土耳其人建立的土耳其人武装组织,他们相互之间的历史和现实也是非常复杂的。土库曼旅曾把俄罗斯的飞机打掉过,其战斗力是很强的。哈萨克人也有去叙利亚战场的,很多事端都是他们制造的。塔吉克就更为复杂了,去年国防部副部长发动叛乱了,当然是被粉碎了,特种兵司令带着几十人上叙利亚打仗去了,参加了IS。

  所以中亚地区这个土壤是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和分裂主义的温床,我们和中亚地区合作,首先是打击恐怖主义。

  复杂的文化

  中亚国家历史上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也很复杂,他们历史上的恩恩怨怨是说不清的。看他们写的书,不看还清楚,看了之后彻底搞不清民族关系,搞不清民族起源,搞不清历史,连语言也不能够讲明白。哈萨克这个国家国语是哈萨克语,但是没有几个哈萨克人会说哈萨克语,哈萨克人能讲哈萨克语的人只有一半,能讲的流利的没有几个。有很多的俄罗斯人在哈萨克,但政府大楼里基本上一个俄罗斯人都没有,因为他们不会讲哈萨克语。

  我们到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还有吉尔吉斯斯坦,特别是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那些人是典型的印第安人,塔吉克人过去都是伊朗人。所以他们的民族构成差别还是很大的,我们现在到中亚去开展人文交流,一定要注意这些细节。我在中亚当大使的时候,有一个大学派一个演出团去演出,演出开始前我就跟他们讲,要国内先发个涵来看看,他们觉得好像没必要。大学校长带队来,结果演一场以后就砸了。乌兹别克斯坦人第一天还去,第二天一个都不去了。他们在乌兹别克斯坦演出,唱了三首哈萨克斯坦的歌,这就像越南人到中国来唱日本歌曲一样,你到我们这儿唱日本歌曲什么意思?就像俄罗斯人到我们这儿来搞中俄友好,唱了其他国家的歌,尤其是他们的关系还很微妙。

  就是这样,生活在同一块土地之下,相互有联系,他们有其共同点,但历史、宗教、文化,彼此还是有很大差别。后来他们又表演了千手观音的节目,这个东西是宗教色彩比较重的一个,所以中亚穆斯林看不懂,也不愿意看。我们要想走出国门,走进中亚,一定要对这个国家的历史、经济、文化、现实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否则就是被固化。“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是在中亚提出来的,我们“一带一路”合作和中亚到底有多大潜力?有多大的前景?基础应该是很好,因为历史上咱们都知道,丝绸之路从西安开始,经新疆进入中亚国家,就到撒马尔罕。历史上考证,中国的公主嫁到当地去,把蚕、棉花带过去,我们从中亚引进汗血宝马。历史交流很多,故事很多,有一段时间我甚至感觉中亚人想重启丝绸之路的愿望比我们还强。

  我1996年到哈萨克工作的时候,那里有一个饭店叫丝绸之路饭店,证明中亚人民对丝绸之路还是有一定情结的。有一段时间,我倒觉得我们确实是落后了。我在乌兹别克工作的时候,有一天一个大使找我去谈合作,我说谈什么合作?他说联合国有一个项目,研究丝绸之路,涉及到丝绸之路上的历史、文化和人文交流,还有一些成就、经验,探索未来合作。我说挺好,他说就你们中国不参加,我说这不大可能吧,他说中国是丝绸之路发祥地,但就中国不参加,连美国、日本、韩国,高加索国家都参加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搞了一个项目,中国说没钱,因为每年要交两千块美金的活动经费,要搞课题嘛。我们第一次去了一个人,是社科院派的一个学者,交了两千美元,然后参加了一年的活动。再后来这个学者离开了社科院,这个事情就做不下去,就因为找不到这两千美元的经费支持。我听了以后觉得非常不对,我们中国人缺两千美元吗?后来我就给国内有关部门连发两个电报,先是发给社科院的,我希望他们把这个事情再接过去做,开展丝绸之路研究,美国人都去了,韩国人去了,中国人不能不去啊,但就是不去。

  后来我又给教育部发了一个电报,希望教育部能把这个事情做起来,因为我们兰州大学,还有西安很多都研究丝绸之路,都可以派人去学习。我们有些事情考虑得很周到,但也有很多事情是疏于思考的。所以我觉得,丝绸之路,中亚国家的愿望比我们还强烈,他们都说要走向现代化。的确也是,中亚国家很多历史名城都和丝绸之路有联系,都是在丝绸之路最辉煌的时期发展起来的,像是塔什干、撒马尔罕、布哈拉,都是历史上丝绸之路的城市。

  布哈拉有一个图书馆那里头有大量中国的蓝图,苏联解体以后他们关系不好,跟我们中国关系很好,我们和五个国家都有航班,和吉尔吉斯、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这三个国家三千公里的边境开了八九个口岸,我们的货物就源源不断的进入中亚,向西进入伊朗,往北进入俄罗斯,我们还有铁路。而且这几年我们在这些经贸关系中也搞项目合作,帮助他们修路,电子化铁路,帮他们修水电站,帮他们处理污水,帮助他们解决水渠灌溉问题等等,还帮助他们修机场,还跟他们共同开发天然气,搞油田合作。

  我们跟哈萨克油田合作搞的很成功,每年一千八百万吨原油进入中国,我们原油进口很高的,哈萨克是我们重要的来源。天然气我们缺口更大,我们是个底气不足的国家,没有煤气,你的现代化方案、目标再美好,没有煤气,这日子是过不下去的,所以中亚成了我们重要的运输基地。除了在哈萨克修了一条取原油的管道,我们还修了一条天然气管道,从土库曼斯坦经过哈萨克,进入中国,和中国的线接上,就成了世界上最长的管道。

  修建管道的时候很难,在价格问题,管道的走向问题等方面需要不断商谈,我们这个公司在谈判的过程中,在施工过程中也是备受折磨,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修成以后了一发不可收拾了,紧接着修了第二条、第三条,现在又要求第四条,现在天然气进入了我们的千家万户。

  中亚是我们一个非常有潜能的合作伙伴,当然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合作。他们之间合作感比较低,现在比较好的项目就是刚才说的中亚管道,经过几个国家进入中国很麻烦,但我们中国人想做事还是能做成的,所以正是在这么一个基础上,未来的合作前景,习近平2013年9月访问哈萨克斯坦,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的一所大学发言时就提出,我们要以创新的思维合作模式来扩大我们的合作空间,挖掘合作潜力,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然后到东南亚,到马来西亚,到印度尼西亚。之后他又发表了一个演讲,提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所以“一带一路”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构想,完整的倡议,冲向整个世界。

  彼此的误解

  中亚地区是我们搞“一带一路”的一个最重要的区域,中国跟中亚的项目现在是在积极谋划,但对于中亚地区就是刚才我讲的,走出去企业,要了解那个地方的国家,要适当的规避风险。

  中亚一些国家也不了解中国,对中国存在很多认知上的误区。我在哈萨克斯坦工作时,哈萨克斯坦的电视台播世界各大城市的天气预报,认为纽约、东京、首尔、曼谷、香港、新加坡是世界的大城市,但并没有北京、上海。后来,他们到了乌鲁木齐一看这地方这么大啊,这是世界第三大城市吧?他们不了解,对我们很不了解,但现在这个局面在改变。跟中国做生意,靠中国发财的,那在中亚真是大有人在。

  但很多人还是对我们有防范,为什么防范?历史上中亚地区的外来势力经常在这里发生战争,攻城略地,他们非常害怕,阿拉伯去了,突厥人去了,蒙古人去了,这不用说了,他们还下命令将老人小孩一个不留,全部杀光。再加上苏联时期,中苏不友好的一段历史,中国威胁论还是有影响的。

  我最不能理解的就是哈萨克第一任驻华大使,他是沟通两国友好关系,连接两国友好合作的一个人物,对华最友好。但回国后在国内经常发表反华文章,他说中国就是一盆子水,满了,就一定要溢到哈萨克,所以这是消极宣传。我们确实有一些中国人出去后不顾我们的形象,不顾我们的国格,导致人家对我们中国人印象消极。我到哈萨克斯坦曾经去探监过一次,因为我接到一封信,这个信写的很重,说关到监狱很长时间了,备受折磨,有的人已经病入膏肓了。我说这不行,我得去看看,一看之后那监狱里面什么人都有,老人、小孩、男人、女人都关在一起,来自福建、延边、广东的。

  这些人被关在这里主要是因为签证,一些人签证过期了仍旧滞留不走,这也是导致当地的官员和当地的民众对我们中国人缺乏信任的重要原因。现在中亚国家对我们的签证制度非常严格,乌兹别克斯坦跟我们政治关系应该是非常好的,但我们到乌兹别克斯坦去访谈,任何人,包括大使,包括我们外交部长,包括国家主席,都要签证,这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国家主席、政府总理、外交部长、大使是不需要签证的,在各国都是惯例。但乌兹别克斯坦当时很怪,必须签,跟他商讨很长时间,这问题还没有解决。中亚国家防范心理过重,也是一个必须要双方认知解决的问题,这样下去妨碍两国人员的往来,妨碍深层次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发展,妨碍合作。

  中亚地区是我们最重要的周边地区,无论现在还是将来,我们都要花最大力气做好工作,我们现在整个周边地区的形势,北边和西边是比较好的,中俄、中蒙在边境事务里面算是比较好的。在政治关系、边界事务、务实合作方面,虽然有的时候我们感觉到不十分理想,特别是务实合作,中亚国家和我们还有很大区别,但是至少安宁,没问题。所以我们需要稳定周边,现在要重点稳定中亚。

  中亚五个国家其中有四个国家是上海合作成员国,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都是,但土库曼斯坦不愿意参加我们任何种类合作,为什么呢?因为2005年12月12号,哈萨克斯坦在联合国大会通过一个决议,确认土库曼斯坦被永久中立,现在有了这个决议,土库曼斯坦非常骄傲自豪,什么多边的活动也都不参加,他也退出了独联体,也不参加中亚主导的集团军条约合作。

  日本跟中亚国家搞的合作很多,提出很多援助和贷款,日本人应该说在中亚地区,在某些方面博得的好感有时候都超出我们的想象。日本要争当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中亚很多国家都表示理解,甚至表示支持。所以在中亚事务中我们不仅要处理好同中亚国家的关系,还要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国际关系,外交就是利益的权衡和博弈,就是当前利益和力量的权衡,我们自身利益和各方利益的统筹和兼顾。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作者系中联部原副部长

责任编辑:昀舒
声明:凡注明来源"钝角网"文章的,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原文链接。本网站作为互联网言论交流平台,所刊发文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参与评论
于洪君:带你走进神奇的中亚 会员

排行榜

热门关键词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继续努力!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