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首页
外交
大国
周边
新兴国家
安全
经济
七洲志
国际周评
读书
当前位置:
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中美经贸关系
法提赫·奥克泰:避免热战与冷战,美中应保持“有益竞争”
中美竞争可能对世界其他地区也有好处。我们在向发展中世界提供基础设施援助和疫苗供应等领域已经看到的生产性竞争可能会加剧。对气候变化领导地位的竞争也将使世界变得更加富裕。...
【详细】
2021-07-16
井形彬&格罗斯曼:强化日美同盟,日本早已布局与中国的经济竞争
长期以来,日本就认为安全不仅仅是军事方面的问题。部分由于其和平宪法所施加的军事限制,东京历来试图通过援助、贸易和外交赢得其他亚洲大国的信任。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得了成功:东南亚的民意调查一致表明,日本是该地区最受信任的大国,并且拥有相当强的软实力。...
【详细】
2021-07-15
成朝庭:中美最根本矛盾是基于经济实力的地缘政治和意识形态竞争
中美两国必须达成这样一个心照不宣的默契:在国际上,北京不能另起炉灶来挑战美国在二战后建立、西方主导的基于规则的自由国际秩序;同样地,华盛顿不应寻求对中国进行“政权更迭”。唯其如此,世界才能避免一场新冷战。...
【详细】
2021-07-15
阎学通:中美双方最好把竞争视作一场赛跑,而不是击倒对手的拳击赛
中国拒绝美国在一些问题上的领导地位,但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把中美竞争限制在它认为有优势的领域,如应对新冠疫情、减贫、贸易、基础设施建设、数字支付和5G技术等。然而,从整体上看,后疫情时代的中国将以更大决心发出自己的声音,并将有力反击任何遏制自己的企图...
【详细】
2021-07-14
贾庆国:恶性的竞争增加背景下,脱钩和闭关锁国不应是我们的选择
技术脱钩对于世界秩序的影响将是巨大的,但这个事情并不是不可避免的。人类创造了历史,因此,未来怎样还是取决于人的选择。国际交流总是有风险的,但同时也会带来巨大好处,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好处是大于风险的。只有通过国际合作和打开国门,才会让各国充分享受比较优势...
【详细】
2021-07-13
朱颖:高度政治化是判断今后中美经贸关系走向的主要视角
由于价值观的不同,中国经济走强只能让美国感到中国经济强大的威胁,以及由经济强大带来的军事和科技发展对美国的威胁,甚至因中国走强而削弱美国世界领导力的威胁。面对中国的威胁,美国很难在经贸关系上对中国妥协与让步,中美经贸关系必然政治化。...
【详细】
2021-07-13
梅代罗斯&泰利斯:美国对华竞争不应是一场“十字军东征”
任何企图对中国进行政权更迭的尝试都可能失败,并给美国塑造中国行为的努力带来长期负面影响。几乎没有美国的盟友和合作伙伴会支持改变中国的政权性质,执着于这样的做法将会使美国孤立,并加剧美国与北京之间已经很激烈的竞争。美国的大多数盟友和伙伴对北京的政权...
【详细】
2021-07-08
黄靖:拜登政府所有对华政策的布局,都围绕其“竞赢”战略展开
美国挑起的中美“竞争”则是在中国不搞意识形态输出、不搞军备竞赛、不结盟不对抗、经济互相依赖并趋向一体化的同一个世界里展开的,这使得中美之间可以(也应该)避免“零和游戏”。事实上,拜登也认识到中美应该在一些重大的关切的问题上——疫情防治、环保、核扩...
【详细】
2021-07-06
张云:一定程度制度竞争不可避免,但中国不应过度与美国进行制度论战
在这个迅速发展的时代,制度的优劣要靠不断调整和适应来达到,而且是一种买方市场,不是卖方市场,领导者需要追随者,而非相反。美国国内的支持者和国际上的追随者越多说明越好,而不是仅仅依靠自吹自擂就能够达到的。这一点中国必须心中有数,不要过度和美国进行论战与争论...
【详细】
2021-07-05
马克·格林:需要避免新冷战,美中之间的对峙将比美苏冷战严重得多
美中之间的对峙将比美苏间的两极分化严重得多。美国和中国的供应链完全交织在一起,两国之间的冲突可能会对我们经济方面的重要部门造成毁灭性的影响。...
【详细】
2021-06-29
王缉思:反华阴谋?北京眼中的“新华盛顿共识”
如果美国和中国不能管控好彼此之间的竞争,整个世界将面临分裂、动荡和冲突。打造相互尊重的第一步,是尝试理解中美互疑的根源。如果两国领导人能理解对方如何看待过去,他们将会获得打造更美好未来的更佳机会。...
【详细】
2021-06-24
伯尼·桑德斯:华盛顿对华新共识很危险,仍应与中国发展互利关系
20年前,美国经济和政治机构对中国的看法是错误的。今天,取得共识的观点已经改变,但它再一次错了。现在,建制派不再颂扬自由贸易和对中国开放的好处,而是敲起了新冷战的鼓,把中国说成是对美国生存的威胁。我们已经听到政客和军工联合体的代表将此作为国防预算越来越大...
【详细】
2021-06-18
道格·班多:由于美中对彼此都抱有错误判断,灾难性冲突可能出现
华盛顿和北京正在争夺对同一个地区的主导权,双方都声称自己能更好地代表亚洲人民,结果可能是代价高昂甚至灾难性的冲突。由于双方都抱有错误幻想,这种结果就更可能出现。面对公众敌意的日益增加,两国政府必须努力相互理解,找到合作的方法。...
【详细】
2021-06-17
伟达:中美竞争,比拼的是谁能“少犯错误”,尤其是少犯颠覆性错误
常识告诉我们,相比于创新思维行为,社会体制、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当下状态才是主流。这个主流是否能在正轨上运作,就显得举足轻重。历史也清晰地告诫:当年美苏冷战,并不是因为美国忽然弄出了个什么新发明创造(譬如星球大战),而一举击垮了苏联;而是苏联体制和社会,在日...
【详细】
2021-06-09
米尔顿·埃兹拉蒂:特朗普留下的贸易协议让美中贸易发生了一些转变
随着美国人在中国的采购放缓,中国人对美国商品的采购加速,两国之间的贸易失衡已变得不那么严重。美国商务部认为,2018年是双边贸易赤字最严重的一年,当时中国向美国出售的商品比美国生产商在中国销售的多4190亿美元。截至2021年前三个月,这一差额折合成年率为2840亿...
【详细】
2021-06-07
张军:美国对华敌对情绪的可能起源
实际上,美国过去几年的状况显示,将中国视为敌人并从全球化中退缩,不仅不是可靠的解决方案,还会使情况更糟。不幸的是,就几年功夫,这些都不可思议地发生了。中美关系严重倒退,全球自由贸易体系也滑向几乎瓦解的边缘。...
【详细】
2021-06-02
詹姆斯·卡拉诺:与中国长期竞争,拜登政府必须弄清三大问题
硬实力不能代替软实力,反之亦然。这些国家力量的要素是互相替代的。至于有多少外交官可以取代一个师的力量,没有公式可以换算。此外,这些工具中的许多种并不适合处理现代大国竞争。在传统的公共外交和对外援助方面,美国与中国强大的实力相去甚远。...
【详细】
2021-06-01
刘国柱:拜登政府试图在国际上构建遏制中国科技发展的科技联盟
面对来势汹汹的美国对华科技竞争战略与政策,中国只能立足于不断壮大自身科技实力,直面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大国竞争。十九届五中全会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惟有通过更深层次的改革、更高水平的开放,为科技创新创造更为优良环境,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方能在科...
【详细】
2021-05-27
朱颖:中国近期的外交活动说明中美两国在酝酿两大阵营吗?
中美两大阵营能否最终成形取决于多个三角关系的互动。构建中美两大阵营不仅取决于中美两国关系,也取决于欧盟、俄罗斯、英国、日本等主要大国相互间的博弈。其中,中美欧、中美俄这两个三角关系的互动是重要因素。...
【详细】
2021-05-26
约瑟夫·奈:拜登对华政策的成功部分取决于中国,但也取决于美国如何改变
衡量拜登对华政策是否成功的一个关键问题,是这两个大国能否在其他领域激烈竞争的同时,共同合作生产全球公共产品。美中关系是一种“合作竞争”,其中的“竞争”要求我们对这一矛盾修辞的两个方面给予同样的重视。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详细】
2021-05-14
陈相秒:拜登时代,南海可能会成为美发起对华新冷战在安全领域的主战场
对抗、冲突是特朗普时期中美南中国海较量的主要特征。拜登政府领导下的美国并未放弃在南中国海遏制中国的意图,一如既往地强调以力量对比压倒性优势为主要内容的地区秩序主导权的重要性,并已两次在南中国海对中国开展所谓“航行自由行动”,数次派遣航母进入南中国...
【详细】
2021-05-13
刘国柱:对抗中国,美国国会或将通过影响最深远的“2021战略竞争法案”
客观分析,“2021战略竞争法案”并非美国国会制定的全面对华竞争战略,或者说只是“半套”对华竞争战略。美国对华战略竞争着眼于两个角度:一是自身发展,二是打压中国。“2021战略竞争法案”主要强调的是后者,即在上述五个领域的对抗性政策措施。但它依然是近年美国国...
【详细】
2021-05-13
朱颖:美国国会有可能通过一个专门针对中国的“法案”,意味着什么?
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开打冷战,但美国国会没有制定战略计划。拜登政府没有说对中国开启冷战,但美国国会有可能通过一个专门针对中国的“法案”,未来的历史学家是否以此来评判中美冷战?...
【详细】
2021-05-12
共32页: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尾页
排行榜
三天
七天
一月
卡尔&米特:AI竞赛的四个致命盲区,美国正输掉创新之外的战争?...
格林&泰特:科技正在重塑人类的联结,当权威崩塌,AI正在填补真空...
安德烈·兰科夫:抓住这三大软肋,特朗普就能让金正恩重返谈判桌...
卡尔&米特:AI竞赛的四个致命盲区,美国正输掉创新之外的战争?...
阿夫雄·奥斯托瓦:伊朗的战略溃败,一场豪赌如何葬送了德黑兰的威慑...
肯尼斯·波拉克:被以色列打击后,伊朗最危险的反击手段是什么?...
理查德·内普:美国空袭伊朗是一次成功的战略行动吗?...
伊丽莎白·桑德斯:“国王总统”特朗普,行政权力失控时代的美国外交...
格林&泰特:科技正在重塑人类的联结,当权威崩塌,AI正在填补真空...
安德烈·兰科夫:抓住这三大软肋,特朗普就能让金正恩重返谈判桌...
彼得·哈里斯:特朗普打响了对伊战争——德黑兰将如何反击?...
赫斯特&特鲁博维茨:中美博弈新思维,与其豪赌未来,不如稳固当下...
热门关键词
中美关系
美国
中美经贸关系
中国外交
日本
特朗普
朝鲜
俄罗斯
朝鲜半岛
美国外交
社会万象
日本文化
朝核问题
美国经济
世界历史
中美贸易战
全球化
美国大选
韩国
全球经济
中东
乌克兰
印度
苏联
中国
欧洲
中日关系
文明
德国
伊朗